三五小说网 > 江湖百年烟雨 > 第十八章 不似人间,天上宫

第十八章 不似人间,天上宫

    外行看热闹,内行见分晓。

    陆梓铭为民心之道,与民相应,盛大场景百姓在气氛烘托下,无不为陆梓铭发言动情。

    为民为国,方为道。

    一时间百姓的情绪高涨。

    期间陆梓铭很是诧异,在场不知道是谁说出陆梓铭的身份,虽然没能找到是谁,不过崇阳山的名号也是由此传了出去,也是让陆梓铭松了一口气。

    他原本还在为如何弘扬崇阳山而发愁,不知道如何开口,这样也算是了解一桩心事。

    一柱香时间匆匆而过,

    “贺道!”

    杨不凡的声音,高声传来,在震耳欲聋的人群声中异常响亮,他还隐约听到瑞王在跟崇祯子抱怨为什么没有原先的种种神异,尤其不满。

    陆梓铭也感觉有点对不起瑞王的期望,便下意识看了过去,谁知对上了师兄崇祯子幸灾乐祸的眼神。

    陆梓铭撇了撇嘴,扭过头去。

    一队队戏班,杂耍人马上台围着陆梓铭,有舞龙狮,刷花枪,吐火,戏腔,变脸,登云梯好不热闹,让陆梓铭一脸懵。

    杨不凡明显看到陆梓铭呆滞的面容,忍住笑意,继续高呼,浩然正气让声音堂皇正大,传出很远,

    “开路!”

    陆梓铭一头雾水看着高台上的杨不凡,

    在往擂台下看去,只见人群百姓早已经自发的让出道路。

    杨不凡看到也是微微惊讶,纵使以论道天地异象频出,再怎么震撼,也需官府疏通开道路。

    百姓自发让路,还是头一回。

    不过也容易理解,

    以往论道,论的是道理,各摘出道家经典中一句,说出各自理解说服对方即为获胜。另一种,便是双方各讲述一则故事,阐述道理,说服对方。

    道家讲求的本就是顺应自然,大道无为。

    出于安全,论己道的人已经是少数,直接言为民的更是稀少,陆梓铭的道就连他也看出并不通透,这次也多亏祈吾即时收手才没酿成悲剧。

    不过,为人族。这理念确实值得百姓称贺,在论道大会上说自己欲要为民的,怕也是头一回。

    杨不凡回头看了一眼悠哉悠哉的崇祯子,“你没告诉他论道论的是什么?”

    崇祯子朝杨不凡翻了个白眼,

    “我怎么可能不说,只是昨夜他拉着我讨论半天道经语句的理解,我以为他知道论道要论什么,也就没再告诉他,谁知道他直接论己道啊!”

    杨不凡呵呵冷笑,“那不依旧是没说?”

    崇祯子没有反驳,他现在看似悠闲,其实心里也是慌得很,要是师弟出了什么事,他还真不知道如何和师父交代。

    擂台上不知所以的陆梓铭晕头转向地被上来的士兵热情的抬上轿子,循着百姓让出的道路前往皇宫。

    慌乱的陆梓铭急忙拍拍周围侍卫的肩膀,“现在要去干什么?”

    侍卫一愣,解释

    “您不知道吗?每次论道大会道首要经过,贺道,开路,拜皇,勤圣,加封五步。

    贺道是找些戏班之类的上台继续热闹热闹,是为了庆祝。

    开路就像是那些考中的进士,状元们,‘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样,围着京城逛一圈。

    再往后,进皇宫后就不准轿子入内了,我们也不清楚,但是只听名字就知道是拜见圣上,在给历代圣人烧香参拜,随后加封大法师。

    在这里小的先给大法师道贺了!”

    陆梓铭瞪大了眼睛,先不说要拜见皇帝,单说大法师这个名号,他就德不配位,连忙推托。

    大法师那是朝廷供奉的道长,无一不是论道大会的魁首。

    但在他这里,他这个魁首着实是名不符实。

    侍卫觉得陆梓铭是谦虚也没有再说什么,周围人群依旧热闹,聚集不少说书人当场说书,讲述着陆梓铭论道时的话语。

    天上朱曦正赤,走过京城街道某处,视线可越过亭台楼阁看到远处连绵青山。

    天波荡荡,飞鸟惊鸿。

    百姓之心,道人可知。

    陆梓铭缓缓呼出了口气,巡游过半,原本的慌乱早已烟消云散,耳边是黎民期盼,他心之愿。

    坚定本心,他决心定要护百姓于一方,所以,

    陆梓铭眼神不由得暗了暗,还有户部尚书的贪污案,就算是现在论道大会结束,他也不打算回山。

    事情一日不结案,小道便一日不归山。

    开路结束,车轿进入皇城,于皇宫门口停下,杨不凡在门口早已经等待多时。

    随后陆梓铭跟杨不凡穿越厚厚的宫墙,这也是陆梓铭第一次看见皇宫的内部吗。

    出乎陆梓铭意料,皇宫内并不像皇宫外看到那样尽是高台楼阁。

    他不知道杨不凡要带他去何处,但仅仅是路过,便是南方园林,北方院墙,宫墙大道时而翠绿如荫时而大气堂皇。楼台雕梁画栋,高低瞑迷,不知西东。红花绿草,莺歌燕舞,流水依依,曲折不知何处归。

    杨不凡看着陆梓铭介绍到:“如何?从没想到皇宫内是这样的吧?

    这还不算什么,后宫才是真的美景如画,当然皇宫花园有四处,一处烟雾缭绕入仙境,一处深挖百尺成山林,一处四季繁花迷人眼,最后一处河网交织江南乡,那也是不似人间景色。

    尤其是那山林,山林高耸,百兽奇珍,楟楟翠绿百鸟鸣,况有天人连天布云雾,悬河倒挂倚天辉。”

    听着杨不凡讲话,陆梓铭充满怨念叫停,“行了,伯济哥,别说了,反正我也见不到你跟我讲这干嘛?!。”

    杨不凡不满道:“你怎么知道见不到?你加封仪式,便是在四处花园内一处天坛举行,我这提前建议你那片景色好。”

    陆梓铭瞪大了眼睛,小声附耳询问道:“这样建造,得花费多大人力物力?!”

    杨不凡愁了陆梓铭一眼,“这种问题可别乱问,看见巡逻的侍卫和走动的太监了吗?指不定哪个就是东厂特卫,你若没身穿官服,他们可就不管别的,皇宫外谈论还没事,在宫内你敢说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他们当场把你抓了你也是有理说不出。”

    陆梓铭看着四周不时走过的人,不自觉得又压低声音疑惑问:“那为什么身穿官袍就可以说。”

    杨不凡眼神暗了暗,含糊不清没有逻辑的说道:

    “为了当今圣上安危吧,或许是毕竟平民不可妄议朝政。

    算了先不说这个了,从宫外看皇宫宏伟堂皇是为了维持皇家尊严。其实最初皇宫是延续原先十朝国都泰安城内皇宫风格,庄严瑰丽。但是我朝已过数千年而不朽,总有几代皇帝,你懂的,皇宫本就背靠群山,于是干脆开山扩宫,大兴土木改造皇城。

    每处美景都是百年光阴铸就,看似穷奢极欲其实耗费人力物力并不多,只是花的时间久罢了。”

    陆梓铭点了点头,刚想继续问什么,被杨不凡打断。

    “再往前就是朝堂,需带敬意,轻生少语。”

    走过朝堂大殿气势雄浑的乾元殿门前空地四周边的走廊,拐向不知名的道路,保持紧张心带崇敬的陆梓铭松了口气,刚想说话的他被杨不凡一个眼神堵了回去。

    随着路途越走越远,渐渐人多了,陆梓铭清晰的听到远处工作修行的侍卫太监休息闲聊,

    “那不是杨侍郎吗?他不是去主持论道大会了吗?”

    “你没听说啊,我听换班来的人说了,瑞王改了论道大会的规则了,现在就结束了。”

    “啊?!瑞王,不知道他又整出什么花样了。”

    “嘘!禁声。”

    “哦哦,那样的话跟在杨大人身后的就是这次的道魁了,不愧是道教高人,看着年轻像是心浮气躁的,谁知那么沉稳,想当年我第一次进皇宫大呼小叫的。”

    “那是,你也不看看人家是谁,修为高深的道长!论道大会的道魁你见哪一个年轻?也就是看着年轻,实则绝对是我们的长辈!”

    “也是,也是,这估计就是传说中的鹤发童颜。”

    “没鹤发……”

    随陆梓铭前进两人的对话渐渐听不清了,陆梓铭瞪了杨不凡一眼,“你不是说不能说话吗?”

    杨不凡:“我什么时候说过,我只说乾元殿前禁言。”

    “那我走过乾元殿时要说话你瞪我干嘛,不对,是不是一直都能说话,因为我总是不等你把话讲完,所以你单纯不想回答我的问题?”

    杨不凡清清喉咙,“咳咳,没,我这是维持塑造你得道高人的形象。”

    “真禁声了,别说话。”

    在一处宫墙围绕的楼阁前杨不凡在宫墙门外,拱手作礼,开口

    “麻烦公公,帮忙禀报,吏部侍郎杨不凡求见。”

    陆梓铭也急忙学着杨不凡行拜礼。

    公公看了眼陆梓铭,笑呵呵的扶向二人胳膊,“别别别,二位快直身,这就是新晋的道魁吧,皇上金口玉言早就下旨了,二位无需通报。”

    说完示意守卫让开道路,侧身做出请的动作,“杨侍郎,陆道魁,皇上已经等候多时,请!”

    陆梓铭跟着杨不凡低头略微弯腰走进宫院,进入楼阁,陆梓铭偷偷瞄了眼楼阁的牌匾——养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