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经商,伤感的陶朱事业 > 第二章 前尘往事

第二章 前尘往事

    第四回:空降兵结缘甬港,岑掌门夙愿改制

    话说2002年7月,周襄平经停青岛,躲避台风,次日方到甬城。这甬城周襄平之前已来过两次,一次是滨城老东家改制的1997年春天,和财务部春游,去普陀山,溪口,中间在甬城停留。第二次则是刚刚过去的5月份,算是跳槽环境考察。考察团还带上妻女,做全家评估,考察结果普遍感觉甬城的城市面貌还可以,与1997年已有很大的改善,饮食习惯跟北方滨城也有相似之处,海鲜为主,盛产水果。于是做出了孔雀东南飞的决定。计划是周襄平先来,以半年为期,若一切顺利,能立足,妻女一同过来,举家南迁。

    周襄平走下舷梯,台风过后的空气很是凉爽。甬城机场倒是显得其貌不扬。随着人流,拿好托运行李,向出口张望。见有个小伙了举着周襄平名字的纸牌,便走过去。经相互介绍,这是远鹏公司综合管理部的小顾,是庄巨海的下属。说庄巨海已住院,襄平说那正好,出发之前那受她太太之托,我们先去医院看望他。

    说罢,襄平二人打一辆出租车,向市里进发,在医院门口买束鲜花,进医院见到了庄巨海。巨海说已做个小手术,暗疾也,也不便展示刀口。最近在公司牵头搞ERP,压力有点大,过几天总公司要来甬城开年会,会上还要做管理经验介绍,一着急,身体就出了点状况。

    庄巨海对襄平说:“你初来乍到,就先临时住在我家吧。我也没带随军家属,方便。”巨海介绍他租住在宋诏桥一带,房屋比较陈旧,房租相对便宜。襄平一听宋诏桥,好古早的名字,甬城的历史可见一斑。

    隔天,庄巨海出院了,周襄平正式上班报到。见了岑总。岑总大致介绍了公司的情况,扁平化管理,没有太多中间层,这样沟通方面,执行力好。岑伦总经理,外加一个总助庄巨海,余下就是十多个业务部。董事会层面,共有七个董事席位,其中四个席位由控股股东委派,三个席位由经营管理层出任,岑总任董事长。这不公司刚刚上了珠海彩桥ERP,也就是企业资源管理软件。意在把业务和财务连接起来,做到资源共享,按合同编号,把每一单业务的收入、成本、费用,做到逐票核算,业务部按部门核算,财务部有主办会计,一个会计负责几个部门。总经理每天上午9点看两张表,一个是业务部损益表,一个是资金占用表。正负资金余额要内部计息,另外,外挂软件,统计各部门的预收预付情况,应收款在90天以上的除利息外加收罚息,意在督促业务部较少占压资金,控制风险。岑总接着说,他自己是个数字控,因为她母亲就是会计,他从小就帮母亲算账。对数字特别敏感。两天的报表数字一对比,他就知道那一笔回款会计还没做账,及时性、准确性不够。闻听此言襄平心中暗自叫苦,这比财务总监还精明的老总,在他手下可怎么混呢?而这ERP在北方滨城也是闻所未闻,临行前,自己的随身书籍还带了一本上海外贸企业先进管理经验介绍,内容仅限于理念、表格,没想到一家民营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到这种地步了。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没办法,来已经来了,就本着学习的态度,虚心学习吧。当天中午,岑总说叫上财务部全体,到彩虹路向阳渔港为周总监接风。公司年轻,员工也年轻,绝大部分是姑娘、小伙,有十多位。算是周襄平与属下正式见面。

    七月十六号,传说中的总公司全国总经理年会在甬城当时唯一一家五星级酒店—东苑饭店召开,会上庄巨海专题汇报介绍实施推广erp的经验,管理领先,赢得了与会者的好评,第二天总公司总裁吴老板参观公司。这是周襄平第一次认识这位掌舵人,吴年龄并不大,但有气场,出身BJ部队大院。本人当过兵,有一股军人气质。岑总介绍了襄平,吴老板说:“钱江公司是总公司的一杆旗帜,你们要搞好,特别是干财务的,要严谨,要算好账”。

    襄平俯首,称谨遵教诲。

    吴老板口中所称的钱江远鹏公司确实有特殊之处,即使在总公司范畴内,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据说其他外地的子公司,总公司一般都是派驻财务总监,象周襄平这样由地方公司直接市场化招聘的高管还真是绝无仅有。不用说,岑总的温文尔雅,在总公司层面也颇有名望。给人感觉在吴老板面前也像是朋友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特殊归特殊,总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说钱江公司直聘的财务总监,一定要到去BJ总部接受培训一个月,熟悉总公司的企业文化。大公司都有一套成型的管理体系。这样,2002国庆节假期结束后,周襄平直接从北方滨城飞往帝都的总部。

    十月的BJ,秋高气爽,尤其是树木,到了秋天,特别有型。帝都总部坐落在亚运村附近,气宇不凡,保安均身高一米八以上,一色的退役军人,到了24层先向人力资源报道,所见者一律西装领带,衣冠楚楚。人力接洽后,说到财务中心找副总周寅报到,具体安排培训工作。见了周寅,跟人力资源主管一样,也是大个子。看来这总公司真是高人出没的地方,周襄平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周寅领着周襄平见了财务总监,这位顶头上司是个海归,年龄四十出头,娶的是荷兰太太。寒暄过后,与财务中心同事见面,总部的财务中心分资金组,负责整个集团银行授信、调拨。设核算组,负责集团本部及BJ公司的核算,再就是财务分析组,专门分析各地公司报表的,发现异常,实施管理。另外,就是统管外派各地的财务总监。周襄平便被安排在财务分析组。住处经人联系就住在北五环的空军招待所。

    接下来的十多天,周襄平接连拜访总公司领导,有副总裁,总裁助理,总裁办,由医药事业部、投资事业部等,先混个脸熟再说。这期间理清了总公司的关系。

    总公司成立于1993年,当时隶属于国府扶贫办公室,所以冠以中字头,从事进出口贸易,比如国家对非洲有援外支持,外经贸部给配额,具体采购、出口,就交由总公司办理。除此此外,也做一些自营业务。后来,国家规定,军队不能办企业,总公司借此收购了一些军产,如粤海海湾大酒店,西南的资阳药业等,随军产而来还有一些大校级别的军产管理干部,而吉祥集团是东海的国企,本是蔬菜出口加工企业,总公司能够申请到扶贫办或农业部的上市指标,收购后上市。如此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总公司形成了以浙东医药、资阳药业为首的医药板块,以粤海大酒店、龙江地产为主的地产板块,以北方巴黎购物中心为首的零售板块。上述资产基本以资产、股权购并而成,资本运作是强项。目前旗下已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浙东医药和吉祥集团。

    随国家政策的变化,政府机关不再兴办企业。总公司的股改也在不断深化进行,此时已经成为一家社会化公司。

    说到传统的外贸行业,与1994年钱江公司一道,总公司当时在全国各主要经济重镇设立的十多家分公司。但截至在2002年10月,硕果仅存只有钱江公司,总公司直管的海外公司,其他口岸公司均淹没在汹涌的市场经济大潮里了,这也是总公司对钱江公司始终高看一眼的原因。

    再说吉祥集团上市后,生不逢时,赶上了亚洲经济危机。农产品出口东亚的业务缩减。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反而不如民营体制灵活,上市公司的目的是再融资、不断发展。没有业绩支撑一切都呈虚话。于是大股东和二股东东海国资委协商,把总公司旗下具有成长性的两个公司钱江公司和资阳药业以收购股权形式注入到吉祥集团,以保持其再融资功能,维护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形象。

    按产权结构看,钱江公司从总公司的子公司,变成孙公司。总公司之与钱江公司,恰如康熙之与乾隆,有一种隔辈之亲。

    钱江远鹏汇集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多般宠爱在一身,发展迅速。人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一点不假。岑伦才华出众、自视甚高,在公司治理上借鉴西方文明、公开、透明。既然与其成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纳入上市管理体系,接受监管,在玻璃瓶里跳舞,那为何不直接成为上市公司,让约束与激励对等,所以直接上市是他孜孜以求的梦想。

    周襄平按原计划应在帝都熏陶一个月,但实际不足半月,便被岑总诏令回甬城。

    刚一回到公司,岑伦道:“周总监,你还是从楼上下来,我们合署办公,这样,我你、老庄,都在一起,我平时没有什么私事,偶尔有私事我到隔壁会议室去打电话,这样信息公开,效率高”。

    周襄平闻言诺诺,心中叫苦。这无异于八小时内做工作监,真是何苦来哉!

    这次急令调周襄平回来,是接到通知,甬城市府领导要来公司视察。岑总让周襄平草拟汇报材料,周襄平心知肚明,这是递投名状啊!认真对待,倾平生所学,契合岑总的气质,把公司的经验提炼出来,再就行业、甬城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些建议。文稿得到了岑总的首肯,接着在每季度的联系会议上,规范做财务报告,在公司内部期刊,重要节点,发表点诗词歌赋。至此,岑伦说:“在我们远鹏,要论文学水平周总监第一,我屈居第二”。

    周襄平私下对老同学庄巨海说:“岑总精于财务,故财务总监难干,若没有点左道旁门压他一头,那日子真没法混了”!

    “好在,我自认为,在全国的财务总监中我文学水平最佳,在全国的文学爱好者中我财务职务最高!”

    庄巨海闻听,抚掌大笑。

    此后,这个段子开始在甬城圈内及坊间流传。

    几年后,某年公司司庆,岑伦对员工发言,有一段提道:“同事之间,亲密无间,我每天跟周总监在一起同一屋檐下的时间,比跟太太在一起的时间,还长”。

    台下的周襄平暗想:“嗨,能不能不这样类比,有意思吗!”

    岑伦所言,与太太在一起的时间,没有根同事在一起的时间长,或许一语成谶。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襄平对远鹏公司的前尘往事,也渐至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