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梦断伊园 > 第十一章 落寞的谪凡

第十一章 落寞的谪凡

    雨淅淅沥沥的越来越密。沈琼把玩着失而复得的风筝,蹦蹦跳跳,忘乎所以。

    谪凡、素素二人四目相对,此时也不知说什么好。

    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原来沈家的老管家和一个小童仆寻声而至。

    “我的小祖宗,你们两个跑到这里来!”沈管家打着一把油纸伞,气喘吁吁,嗔怪声也由远而近。

    原来沈括性爱山水田园,不愿和商贾官宦来往,因此把一个偌大的庄园建在稚皋城外的沈家庄。沈家人深居简出,很少来稚皋城游逛。

    小沈琼毕竟是个只有七八岁的男孩子,整日在乡下呆腻了,想出来玩玩,于是三番五次央求祖母带他去逛集市。邹氏也禁不住小孙子死缠烂磨,正好沈管家要去稚皋城采办,就备了马车,让管家和一个贴身童仆带着宝贝孙子出去溜溜。邹氏想想还是不放心,又吩咐孙女素素也陪着出门。因为沈琼平日里最服这位姐姐,最听她的话。

    小沈琼出门还偷偷带着一只新制的风筝。这风筝前一日他刚制作好,爱不释手。

    到了集市,素素紧牵着弟弟的手,就怕顽皮的弟弟一不小心跑丢,

    想不到沈琼趁姐姐在挑选胭脂之际,一溜烟跑开。沈管家和家仆忙着采货,竟也没有发觉小孩跑丢了。

    沈琼跑跑跳跳转入一条巷弄,一边跑还一边放起了手上的风筝。

    素素一转身,见弟弟没了,也慌了神,自己一头跑去找人。

    幸好素素眼尖,人群中一眼瞥见一个孩子的身影转入一条巷子,才追了上来。

    这会儿沈管家找到姐弟俩,长长舒了一口气。

    沈管家一边为沈琼姐弟打起伞,一边又让小书童为素素身边的青衣少年打伞。

    沈管家一边打量着谪凡,一边道:“如果我没有认错的话,您是鹤年堂大药房的二公子谪凡。”

    谪凡笑着问道:“您如何认得我?”

    素素听了管家的话,一阵惊愕。原来,眼前的公子竟然是自己素日仰慕的大才子李谪凡!稚皋城流传着他的不少诗。自己也是每日蝇头小楷抄读一遍作为功课。

    沈琼也在一边叫起来:“原来大哥哥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诗人谪凡!我姐姐爱读你的诗呢。”

    素素赶紧白了弟弟一眼,红了脸。

    谪凡知道自己的不少诗词流传在外,只是没想到会受到稚皋人这样的喜爱。那还是他十六岁之前写的一些东西,不过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这三年,他为了应考,很少去雕琢诗句。不过有心事,用诗词记下来,就像写日记一样。

    只听沈管家道:“李公子,您家伯父是稚皋城名医,十几年前,李大夫到我们家给老太太看过病。那一次他是带着你来的。那时候你尚年幼,却乖巧得很。我家老太太还考过你对子,你记得不?

    谪凡笑道:“管家伯伯好记性。确实有这么回事。”

    “那天,老太太看完病,兴致好,就说,小谪凡,早听说你是个神童,婆婆出个对子你来对。”

    话说这位沈管家原是沈家的远房亲戚。原来他家中有几亩薄田,也读过几年书,后来因被人诬陷打官司,借了大量钱财。以致后来潦倒到流落街头,被沈括收留。因此对沈家是感恩戴德,忠心耿耿。沈家上下也将他当自家人看。邹氏因儿子常年在外云游,家中大小事,都与这位管家商量。

    这时,谪凡笑着回道:“我记得那天老太太出了一个‘马肝’的上句,让我对下句。”

    “正是。当时在场的人都在心里想答案,什么牛头、猪肺、狗尾都有。”沈管家回忆往事,笑出声来。

    “你一个五岁的孩童,想了一下,就对出了‘鸡肋’。老太太问你理由,你说,马肝有毒性,比喻是废弃无用的东西,鸡肋呢,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不对应吗?你这个解释一出,当时在场的无不鼓掌为你叫好。老太太当场就奖励了你一盒糖果。”管家说起十几年前的事,竟然记得细节,可见这件事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些对子,晚年的谪凡将它们编成了《李子对韵》,流传几百年。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再说素素一边听了,不禁暗暗赞服。心里想道,也许我当时也在场吧,或许也见过这位哥哥,只是年幼不记得了。

    “后来几年,我来城里给老太太和夫人抓药,来你家药房。有时看到你在帮着药工配药,就留意多看你几眼。因此也记住了你的相貌。”沈管家继续说道。

    谪凡笑道:“晚辈愚钝,不值得管家伯伯如此上心呢。”

    沈管家道:“值得!值得!可惜今日天气不好,不能久叙。”转头又对着素素沈琼说:“小姐公子,我们该回了,老太太在家要惦念了。”

    素素这才恍恍惚惚地意识到,要和眼前这位公子告别。

    几个在东巷口寒暄。李谪凡目送四人出巷,又自己呆呆站了一会,落寞地回家。却不知道此时巷弄里还躲着一个人。那就是他的未婚妻华儿。

    此时华儿眼瞧着谪凡和素素情意绵绵这一幕,想着李母回复管家说二公子因为赴考在家用功的借口,更加伤心,淋着雨失魂落魄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