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我在淮北种橘树 > 第一百零六章 施主,小僧喜欢你

第一百零六章 施主,小僧喜欢你

    方圆听着身后传来稀稀落落的拍掌声,眼底一片蔼然。

    先前所说,皆出自他内心深处之所想,并无半句虚言。即便是因此驳了芒圣老爷的话,他也认为自己能够讲得通这个道理。

    妙善顿了顿,道:“多谢方施主,我的话问完了,施主可有想问小僧的?若没有,我们即刻便可开始论道。”

    方圆摇摇头,道:“小师父,开始吧,你预备以何为题?”

    妙善似乎有些踌躇,脸上也露出几分歉然。

    “施主,平素论道皆是空论,实则并非问心,全看自家言辞机锋是否够利……小僧斗胆,请方施主与小僧同坐十二品莲台之上,既论道,也问心。此法对施主或有些许伤损,小僧论道结束后为施主念一遍经便可恢复,如何?”

    些许损伤?

    方圆本能的感觉到,这个伤损未必是妙善所说一般轻飘飘,否则他便不该是这样一副神态了。

    但说实在的,方圆对眼前的小和尚印象不算差。

    一是妙善外表出众,并不像个恶人。其次,他既然能将会受伤损的事情当着自己的面提前说出来,可见其确实是个坦荡之人。

    方圆点点头,道:“小师父,我应承了,但还是有话想问你,这十二品莲台在何处?又为何有问心之效?”

    妙善从袖中取出一方小小莲台,约手掌大小,莲叶环绕其底,通体呈莲花状,不多不少,正好十二片花瓣。

    方圆不解的看着他,这个巴掌大点儿的莲台也能容纳下自己与小和尚两个人?

    下一刻,方圆瞠目结舌。

    妙善将莲台从掌心扔出,落于高台正中,莲台竟然在转瞬之间变得有高台大半宽,起码坐上两个人是很轻松的。

    妙善笑着道:“这是我大雄宝殿的宝物,除了变幻大小之外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此时刚好合用。”

    这是释教的须弥芥子之物。

    释教乃是方外学派,在南北天下,亦有异曲同工的东西,譬如儒家君子能存取东西的浩然正气冠,便是一种芥子物。

    只是浩然正气冠乃是内里广阔而外在渺小,不像这十二品莲台一般可以随意变幻罢了。

    就根本上来讲,其实是一个道理。

    妙善诵了一声佛偈,道:“方施主,我大雄宝殿以莲为洁净之物,特意炼化此天成十二品莲台,若是论道欺心者,必遭反噬。”

    他嗫嚅片刻,继续说道:“非是小僧小人之心,而是这莲台反噬非同小可,若无欺心之言也就罢了,小僧念上一遍经便能恢复,若果真有……动辄道基损毁……”

    还未等他语毕,方圆已经一跃而上,稳稳的落在莲台之上。

    “小师傅,开始吧。”

    妙善微笑颔首,亦是掠上莲台,与方圆对面而坐,道:“多谢施主信任。”

    方圆点点头,双眼微阖。

    妙善见状一笑,同样闭上眼,道:“方施主,此次论道,小僧有两个选择予方施主,若方施主抉择后能自行睁开双眼,便是文城胜了。”

    “杀一无辜而救万,救是不救?”

    既是无辜,又怎么能为救人而杀之?

    方圆不假思索的道:“不杀,但要救!”

    “方施主,人力有时穷,若不杀之……施主且看。”

    妙善话音刚落,方圆眼前呈现一片破碎山河。

    是狐岐。

    往日最是繁华的狐岐西市,此时竟然锋镝硝烟,街道上随处可见断壁残垣,其中甚至有不少是方圆还有印象的铺子。

    比如白马巷的马市,还有听老王爷说过的平康坊。

    脚下的一块烧去大半的牌匾之上,分明写着罐子烧三个小字。

    虽然知道这并非现实,但方圆仍旧心有戚戚然,他快步走向千里巷,想要看看梅叔的借月馆是否完好。

    很快便到了。

    如方圆所料,借月馆门口的两株小梅树已经断折,断口处还有些微焦黑之色。

    整个狐岐城此时千红同哭,一片死寂。

    往日万人空巷的狐岐此际竟连一个人影也没有看见,只有街道上有着不少暗红的血痕以及随处可见的残肢。

    血腥气无时无刻不在侵袭着方圆的脑海。

    方圆心情复杂的注视着眼前的惨像,忽然轻声道:“妙善小师父,你所说的那个无辜之人是何人?”

    妙善不知何时出现在方圆身侧,他面露不忍,念了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

    “方施主,若那人是你,又当如何?”

    方圆愕然转头,望向一尘不染的妙善,心头有些不祥的预感。

    “小师傅,此景源自何处?”

    妙善低下头,轻声叹了一口气,道:“佛曰:不可说。或是未来,或是缥缈,谁又说得清楚?”

    方圆心头一沉,道:“若方圆愿死,可否改变?”

    妙善摇摇头,道:“此间虽是虚妄,但同人世无异,施主今日可能阻止昨日自己上山?”

    方圆眉头紧皱,道:“小师父,直说吧,此时应当何种做法?”

    妙善笑了起来,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道:“施主,小僧方才只是打个比方,不过施主有入地狱之心,小僧佩服。但那人并非是你,又该做何解?”

    方圆顿时纠结起来。

    若是自己,方圆能大无畏的站出来求死,倘若真能救得满城人,那便再好不过,但真要是换成了别的无辜之人,方圆却不敢下这个断言。

    自己修的是圣贤书文,讲的是世上道理。

    世上何曾有一条道理说,可以一人之死换取他人平安?

    即便是一人与千万人,在方圆心中亦无分别。

    世上并非只有孰轻孰重之分。

    方圆扫视了一圈满城萧索,仍旧坚定的道:“不杀,但要救!”

    妙善呵呵笑了起来,道:“方施主,你救得过来?”

    方圆摇摇头。

    救当然是救不过来的,但自己总能求一个问心无愧。

    狐岐城若因此满城尽覆,也是运道使然,但若自己杀人以救人,则是背上了一条无辜者的性命。

    方圆的肩膀窄,他承受不起。

    妙善不知为何,有些畅快的笑了笑,道:“方施主不愧是读书人,果真只认书上的道理,亦有舍己之心,小僧喜欢你!”

    嗯?

    方圆心中的惆怅为之一扫。

    “小师父,慎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