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穿越之我要当球长 > 第十三章 移风易俗令

第十三章 移风易俗令

    “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荀子·乐论》

    移风易俗,这是贯穿前世今生华夏历史中的基调,正是靠着被很多人批判的儒家所提出的这移风易俗,才形成了古往今来那古老的东方人心中的家国情怀。

    前世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幸存,并再度发展的很繁盛的华夏国度内,无论是华夷之别、民族大融合还是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这些维持着华夏凝聚力的中央核心,恰恰就是在那润物细无声中的移风易俗。

    手握中原富庶之地,

    身穿光鲜亮丽之服,

    书写优美刚毅之文,

    创造灿烂光明之画。

    华夏族那犹如朝阳一般艳丽的文明,本身就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先进性的文明。

    而先进文明对于落后文明是永远具有吸引力的。

    前世今生的历史进程,早已经证明了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先进文明融合落后文明的过程,中间虽然会夹杂着一些如蒙古、日耳曼等落后文明的反扑,但最后的胜利者仍是先进的文明。

    那些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所谓文明都应当任其自生自灭,并被时代所淘汰。而不应该去挽救、去发掘,去搞什么脱离主线的多元化,多元化并不是不搞,而是必须要在主线的控制下。

    移风易俗,只不过是四个简单的汉字,它的意思听上去也不是那么高大上的东西,只不过是很简单的让落后的人们去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去接受先进的风俗习惯。

    “移风易俗令?”

    面对吴潇抛出的这一概念,于昨日刚刚率领部落成员撤到巴库,今日一早就被喊道枢密院来议事的窦必疑惑的问道:

    “这是什么意思?”

    看着满脸疑惑的窦必,再扫了眼似有所悟的吴巴、吴图和苏莱等人,吴潇再次觉得自己对窦必的任命是正确的。

    在之前窦必返回莱恩部落去接引他的部族前来巴库时,吴潇就一直在思考怎么来安置自己的这位盟兄弟,毕竟他手下的骑兵,在吴潇的整军计划中是能够改编出五只骑兵营的。

    最初吴潇是打算任命窦必为枢密使再兼一下军务司的副司长一职的,可是一想到窦必那还满嘴的突厥话和可能刚刚开始学的汉语,吴潇只好先给了窦必一个枢密院顾问的头衔,并可以参赞军务。

    轻轻的敲击着桌子,吴潇不得已分别用突厥语和汉语解释道:

    “移风易俗中什么是移?

    什么是易呢?

    移就是改变,易就是变换!

    顾名思义,移风易俗就是改变原各族旧的风俗习惯。”

    看着有些不解的窦必,吴潇继续解释道:

    “目前,我治下的领民都已经按照我的要求改称华夏族。

    但是,在我昨天的私下调查过程中,

    很多的原非华夏的民族和部落中,

    仍然在维持着原有的生活习惯,

    并像刚才卫防所说的那些男人一样信仰着原有的宗教。

    而这些,都是需要改正过来的!”

    抿了抿茶水,吴潇轻咳一声后,示意许重武宣读之前连夜拟好的移风易俗令。

    得到吴潇的示意,许重武从袖中拿出一张写满汉字并加盖印章的白纸,高声宣读道:

    “根据汉国公的命令,

    从即日起下达移风易俗令,

    移风易俗令共五点核心要求:

    第一点:破旧衣,所有国公治下领民务必抛掉旧的衣物,统一穿戴华夏族所应该穿戴的服饰。

    第二点:破旧教,所有国公治下的领民必须信仰伟大的华夏神,抛弃那些狭隘的宗教,统一皈依在华夏的信仰之下。

    第三点:破旧字,所有国公治下的领民禁止再使用原有的文字,正式场合中只允许使用汉语和突厥语来进行交流。

    第四点:破旧习,所有国公治下的领民禁止在沿用旧的习惯,即已加入华夏族,必须按照华夏族的风俗习惯来进行生活。

    第五点:立模范,所有国公治下的领民,均有为期六个月的过渡期,六个月后,国公将组织一场全领地内的官吏考试,凡是能够熟练掌握华夏文化习俗,并通过考试选拔的,国公大人将优先任用并安置在重要的岗位上。

    ......

    此命令,国公治下所有四十五岁以下的领民必须遵照执行!”

    许重武所念的,正是吴潇思考良久而提出的关于移风易俗的“四破一立”核心理念,简称破四旧、立模范,只有破除、打碎那些非华夏却被吴潇强制加入华夏的那些人心中的坚守,而立模范,却是要起到鼓励和引导作用的。

    毕竟,目前吴潇的手中机构架子虽然搭起来了,但是符合条件的官吏还是太少了,正好有大把的空白位置可以用来安抚那些心有不满的人群。

    大棒加胡萝卜,是推行任何政策的核心手段,也是经过无数历史验证过的。

    静静的看着议事堂内开始争论起来的言辞,吴潇心中冷哼一声,是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的。

    欲灭一国,必亡其史。

    欲灭一族,必移其风,易其俗。

    移风易俗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让人们的思想和信仰进行改变。

    当旧的民族灭亡后,新的民族那就是根红苗正的华夏族了。

    对于这一点,是吴潇深信不疑并将会贯彻到底的。

    “殿下,若是届时仍时有人学不会华夏的习俗,改不掉原有的宗教信仰时,该当如何?”

    听完许重武的宣读,手下的部落族人中大部分根本还没接触过华夏文化和习俗,对结果有些担心的窦必不禁问道。

    听闻此言,吴潇转动着手上由内务府匠人处新打造的一枚指环,笑着说道:

    “刚才的移风易俗令中说的很清楚。

    我会给我的子民们六个月的时间,

    在这六个月里面,无论是巴库、克莱诺夫卡、奥古兹还是包季诺的城内还是军队中,我都会派遣人员开展关于华夏知识的授课,而这些课程都将是免费的。

    领民更换衣物所需的布匹或者成衣都由内务府的制衣处来承担,所有移风易俗的领民均可以用旧衣物来交换,不需付出费用。

    对于六个月后的成果,我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他们能够说些简单的华夏生活用语就好,如是能写一写华夏字那就更好了。

    何况,对于我的子民们来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

    同样的,在下达的移风易俗令中,对于六个月后还不肯移风易俗的,我并不会一个杀字解决。

    到时,男的就去罪赎军,女的就去内务府干活吧,当他们在非死即伤的战场上或者在劳累异常的做工中能够悔改,那就还能重新加入华夏族的。

    咱们华夏有句老话说得好,浪子回头金不换嘛。

    不过,我还是相信我的领民们很多都是聪明的,很多也都是从内心拥护我这个国公的。

    所以,我坚信不会有太多人误入歧途,华夏将是所有领民的选择。

    移风易俗令必须推行,不容置疑!

    你们只需要想怎么执行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