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经商,伤感的陶朱事业 > 第六回:夫妻档盟约校友,四六分养成宝笈

第六回:夫妻档盟约校友,四六分养成宝笈

    1994年7月,靠一纸批文,岑伦在甬城创立钱江远鹏贸易公司,作为帝都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拥有进出口经营权,可以名正言顺地作国际贸易生意了。岑伦夫妻二人开始招兵买马,到了跟大学同学亮牌、表明心迹的时候了,于是岑伦与几位同学有如下一番对话:

    岑问:“诸君近来如意否?”

    曰:“马马虎虎”。

    岑说:“上次所议之事,现已办妥。现在需要各位襄助,背水一战,破釜沉舟。孔圣人说,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陈涉世家曰:苟富贵,勿相忘。我今已借船下海,当可成一番事业,当今改革开放,对外贸易,正朝阳产业也,君若随我下海,领一都统之位,富贵可期,前途无限”。

    众皆曰:“诺”!

    如是,已在省城临安工作的老荣赶来甬城入伙,已在省地矿局工作的老文也前来兵合一处,众人分茅列土,岑伦为总经理兼业务一部经理,老荣为业务二部经理,鲁莎莎为业务三部经理,老文为业务四部经理,又从服装加工厂挖来卓会计,做财务部经理。正如沙家浜中胡传魁所说:总共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远鹏公司先在甬城老年活动中心租了一层楼作为办公室,开始做工艺礼品、轻工产品出口业务。

    话说当时,甬城乃至整个钱江,区域经济发展很快,一个县、一个镇都自成体系,比如,SX市的嵊州专做领带、大唐镇专做袜子、产业上下游配套,成本最低,有极大的竞争力。

    而进出口经营权这一政策壁垒,把民营企业屏蔽掉了。所以说远鹏公司一上手,觉得行业竞争对手少,比起国营外贸公司,更有体制优势,这叫上下同欲者胜,赚钱很容易,公司成立的第一个月就开始盈利了。首战告捷,这无疑更激发创业者的热情和斗志,深耕进出口业务,掘金不止,扩大战果。岑伦更是把公司成立以来,每月盈利当成自己的小目标,力争不破金钢之身。

    但是做自营出口,以远鹏公司的资金实力,产业背景,专业程度,还是比不过当时的甬城国企,专业的进出口公司。市场的发力点在哪里,岑伦召集众人开始头脑风暴,自己有的是进出口经营权,有牌照,懂单证、外语,为什么不发挥自己的特长,不与国企正面交锋,改为做服务。很多国有外贸公司手里有定单,也有工厂的资源,远鹏公司定位为他们理单,收汇、办理出口退税,提供出口通道和平台,只收取一点代理费,这样的市场应该很大。这一步棋,让远鹏公司在甬城外经贸界,成为一匹黑马。

    远鹏公司充分利用这点优势,通过为国外客户管理订单,为国内工厂代理出口等服务手段,迅速在甬城外经贸系统内树立了远鹏的品牌和口碑。不久,远鹏公司在银行也申办成功了第一批贷款,300万人民币。陆陆续续地甬城的各主要银行,纷纷把远鹏当成优质客户,给予大量的授信支持。

    不消多长时日,远鹏的千万注册资本,通过分批注资、股东分红实缴完成。帝都总部一分未出,仅靠一纸公文,白白得到一个公司。而此时帝都总部在其他各口岸设立的子公司几乎全军覆没。远鹏公司不得不让帝都总部另眼相看,青睐有加。

    政策的红利此时也叠加而至。

    中国巧克力大厦集团在红色资本家的带领下,发展迅速。1993年该集团老板看好甬城巨蟹岛,经国家批准整体开发巨蟹岛,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政经管理体制。即巨蟹岛管委会主任是由中巧集团任命,报备甬城市政府。而巨蟹的财政收入享有更大的自主权。对在巨蟹注册的企业财政支持力度更大。比如对注册在巨蟹的上市国内控股子公司税收先征后返,之后又制定重点企业,按实缴税收次年财政返还一定比例的政策。无疑这种放水养鱼,涵养税源的政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上岛的企业的净资产增长迅速。在观察了几年政策稳定性后,岑伦决定把远鹏迁址到巨蟹岛。在巨蟹岛岑伦惺惺相惜,结识了财政局长胡子富。胡子富原在钱江丽水财税系统工作,看到中巧集团开发巨蟹的机遇,成建制地带领自己一杆财税系统兄弟来巨蟹建功立业。作为巨蟹的创业元老,胡子富也是居功至伟,一路升迁,晋身为管委会副主任,为人从政也果然是绝顶聪明,在主管、同僚纷纷出事之际,能够软着陆,空降到钱江一家著名民企集团做总裁,成为行业翘楚。

    岑伦是个心细如发的人,喜欢琢磨问题。公司赚了钱,怎样分配,才能积极大家的积极性。这时,当初在美国接触的五月花契约精神,在澳大利亚的勤工俭学经历的泰勒制,让他脑洞大开。规则公开透明,业绩考核计件制,让劳动者、业务员自己知道自己一个月的业绩盈亏,自己知道自己能赚多少钱。

    这就要求财务核算要精细化,核算到业务部,核算到业务员。

    同时,加大业绩分配比例,向增量要效益,做大蛋糕。每个业务员扣除直接成本、费用,工资、分担间接费用后的考核利润,与公司四六分成,即百分之四十部分为业绩奖金提成。同时强调,公司为规范运作,长治久安,不允许业务部以报销消费发票冲抵利润的形式来套取奖金,个调税要实缴负担。鲇鱼效应出来了,四六分成,成为远鹏公司一大利器,其虹吸效应把业务、人员均吸引过来了。

    这一时期,有钱江公司的客户,因为业务关系接触到远鹏,被远鹏的体制、氛围所吸引,纷纷加盟公司。

    如货运公司的小东,加盟公司做储运部经理,

    公司客户单位的周善波,放弃领导数百女工的职位,也投奔远鹏。

    烈焰干柴,岑伦不失时机再加把火,公司五周年年会选在风光旖旎的千岛湖,岑伦畅谈公司远景:远鹏就是要打造批量的百万富翁。看来,适时地找到员工的预期,调动刺激其预期,就达到激励的目的,上个世纪90年代,成为百万富翁,驱动力足够,将士用命。

    岑伦总结说:埋头认真干活的人,会是一个优秀的员工,边干活边思考怎样才能做得更好,那样的人会成为出色的领导。

    双桥好走,独木难行。在代理业务如火如荼之时,岑伦居安思危,考虑到国家汇率改革,只凭出口一条腿走路显然不稳,在瞄准进军进口的机会。1997年国家打击东南沿海城市走私,进口市场得以规范,进入时机成熟了,岑伦力排众议,招募背负进口走私污点的武向洋进公司,正式进军进口领域。

    1998~1999年正是亚洲金融风暴肆虐的时期,远鹏公司经过市场调研,发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大宗化工原材料价格非常低廉,而慈溪、余姚大量企业特别是中小家电企业对这些原材料的需求都很大,远鹏从危机中看准转机,大举进入塑料进口分销领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喜人成果。

    至此,远大涉足大宗商品贸易,进出口两轮驱动阶段。业务部增加至十多个。公司象上满弦的发条,充满动能。而与此同时,甬城原有的国有外贸公司,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受到远鹏公司这样公司的体制冲击,鲶鱼效应,加快了民营化进程,国有股权陆续退到20%左右,甬城人骨子里就喜欢自己做老板,又能低调吃苦,所谓当当老板、睡睡地板。甬城市政府也因势利导,把甬城定位为临港外向型经济城市,号召千军万马做外贸,打造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

    风乍起,搅动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