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天地庄周马 > 第五章、天经地纬

第五章、天经地纬

    天经地纬、岳峙渊渟,在岳州桐睡村,几百年来,这里的村民,都围绕着村子中央的一口叫做“春水塘”的荷塘四面八方相聚而居。当年,杨家拥兵自重,功高震主,难免不遭人妒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有一副对联写得好,“天下太平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乾坤正气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天道轮回,历史,亦总是不断地重演,明君贤臣,自古以来就可遇而不可求罢!昔日,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互让皇位,勒马止战,采薇而食,宁饿死而不食周粟,这该是何等的胸襟和节气!不过,商纣残暴不仁,天下百姓人人得而诛之!

    杨氏有着逢塘落户,落业栽枫的习俗,在桐睡村舂水塘,人们耕种往返,挑水淘米,搓衣洗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至于方圆百里,大多数外乡人竟尽不知有桐睡村而萍脆管这个村唤作“舂水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据说,舂水塘原先足有上百亩,以前还有人在荷塘里赛过龙舟。塘里的那一只团鱼,应该成了精,每年春上,都会露出水面,那背就有斗笠那般大。

    在桐睡村的对门原里,曾经还生长着一个红毛野人,那野人谁也没见过,只知道长得高大魁梧,阴森恐怖,专吃小孩,专附人体,谁要是神经衰弱,没准就是红毛野人附了体!

    一个好好的正常人,忽然有一天,没准就会突然之间对着过路的男女老少破口大骂!从早骂到晚,又从晚骂到早,从自经常牵连不断地骂下去,感觉真能骂死几个王朗。总之,有关村子和舂水塘的传说,传得神乎其神!

    村子里历年来都有着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文有文秀才,武有武秀才,崇文尚武,厚德图强。

    说是荷塘,其实也未必每年都能长出荷叶,相传,花满荷塘的年成,村子里一定会有人金榜题名,考上太学士。

    荷花都是野生的,无人栽种,无人管理,任其自生自灭,千载睡莲亦成藕,百年好合不需媒,可见,生命的力量该是何等的强大!

    过去,村里本是有一个很宽大的大礼堂的,如今,没了。

    礼堂建有一舞台,那舞台足有六七尺高,天晴下雨,朝避猛虎,夜避长蛇。礼堂和三排泥砖土屋的教室连在一起,便组成了一个四合院式的大操场,这,便是村子里的私塾完小。

    学校旁边曾有几座祖坟古墓,阴暗的教工食堂就夹在其中两排教室一角,靠近公路一排有一间教室,教室的黑板上面贴了八个醒目的大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教室的两边用一张张红纸贴着几张标语,有“花开在春天,学习在少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之类,那红纸黑字,写得工整秀气,堂堂正正,甚是醒目!

    六月时节,透过窗外,或将可以看到满塘的荷花。学校正对门过了马路,塘边有两棵碗口粗的杨柳,个头高的学生将两大把柳条相互缠起来,人吊在上面就像荡秋千。

    有诗曰: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多情和无情,其实都是自己在作怪。

    在那一个个没有电视,没有手机,甚至于连电灯都没有的年代,孩子们的乐趣反而更像是比如今要多得多。下课铃一响,除了荡秋千,还有跳房、攻城、打盖子、打纸背等许多的课外活动,这些,都一一见证了孩子们的快乐的童年。每到夜晚,一大群男孩女孩,年龄相差好几岁,也不知高高兴兴地齐声唱着啥儿歌,一起绕过来饶过去,穿过来穿过去的,

    城门城门几担高

    城门三十六担高

    骑匹马来么坐的轿

    走进城来么到处绕

    点点豆豆男生咳嗽

    张飞骑马韩信萧何

    点着哪个哪个就是告嘴婆

    哪个找着当买着金子银子换不着

    蹲呢蹲站呢站哪边多哪边上

    哪个小鬼射电筒

    哩呗哩呗嘣嘣嘣

    女孩子喜欢跳橡皮筋,“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到了有月亮的夜晚,就做与月亮有关的游戏,唱着笑着,不分男女,“太阳啊太阳,像一把金梭;月亮啊月亮,像一把银梭……”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也有的孩子,人手一根线,一个个拥挤在池塘的青石板码头上聚精会神地蹲守着不知干些什么。先是从石板底下摸出一个个小螺蛳小河蚌,砸碎,去壳,再将肉质绑在线一头的末端,一手提着另一头,这是孩子们最早的钓鱼工具。

    稍好一点的鱼具,那就是将平日里家中废弃了的草帽丝线拉下来作钓鱼丝,将缝衣服的针在煤油灯上烧红弯曲成钩状,以丝引孔,以竹作竿,还真有一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味道。

    那课本,倒也简单,一本语文,一本数学,一本写字,一本图画,写字和图画课一周不过三二节,其余皆学文化和算术。

    语文课照例先学生字,一个个,一串串地一路读下去,读得朗朗上口,津津有味,“人、口、手;上、中、下;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前、后、左、右;耳、目、舌、牙;头、足、坐、立、走;尺、寸、元、角、分;大、小、多、少、斤、两;马、马、羊、毛、匹……”

    然后学词学句子,语句健康,乐观向上,什么“春天,冰雪融化,草木发芽”,“北京、天安门,我爱北京天安门”,“海南岛上鲜花已经盛开”,“蓝天,降落伞,姐姐的胆子真大,敢从天上跳下。”

    学校每个星期放一天半假,星期六上午还得上半天课。一放假,人都丢了魂似的,哪里还顾得上回家吃饭。为了防止学校老师发现有学生玩水而受处罚挨批评,孩子们就常常绕过一两里路跑去荷塘对岸摘莲蓬。水深的地方是不去的,借着先前挖过莲藕的乡亲们在塘中筑成的那些横七竖八弯弯曲曲的露出水面的防水墙深入荷塘之内就像曲径通幽,那些含苞欲放的荷花亭亭净植顿时令人赏心悦目。已经开出的荷花又恰似观音坐莲,格外神圣,远远地散发出一阵阵的清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猫着腰慢慢地探进荷塘中,两只眼睛就像扫雷似地四处寻找那些挺立在池中的莲蓬。一粒粒圆滚的莲子镶嵌在一个如漏斗形的灰绿色躯壳内,从一个蜂窝状的平面上探头探脑,早已让人垂涎欲滴!剥开外壳,露出娇嫩的莲子,再去掉一层青绿色的薄皮,就是白白净净的莲肉中间夹着莲心,莲心是一味很好的良药。往嘴里一送,又甜又脆,带着莲心的微苦,就像在品味人生,有苦有甜,甜中有苦,苦中有甜!

    每到炎炎夏季,只要一放学归来,孩子们便一个个光着身子顽皮地“扑通扑通”跳进池塘,沉浸在一片落日余晖的欢呼之中笑着、闹着、拍打着水仗……

    冬天的荷塘,池水干涸,清澈如镜,只露出一个个土堆,弯弯曲曲,紧密相连。如果运气好,还可以捡到一颗颗掉落在泥土中的莲子,又黑又亮,连牙齿都咬不动,只好用石头砸,一砸,却将莲肉一起砸成了粉碎,根本没法吃。要是连下两场雪就好了,下雪不冷化雪寒,这时候,屋檐下便吊满了冷棱,一排排,一串串,阳光一照,亮晶晶的,十分耀眼好看!

    在桐睡村,一直流传着一个“八景十三园”的盛世美景,其中有一个叫“朱园”的地方,传说便是因为当年朱元璋路过此地“饮马泉湖”而得名。

    那么,这八景又是哪八景呢?这十三园又是哪十三园呢?

    八景:1.花满池塘2.古枫垂阴3.东岸龙头4.鱼墩举钓5.清泉石出6.泉湖溪流7.朱园古迹8.望京桥桂香

    十三园:1.树山园2.嘴上园3.坳上园4.麦园5.对门园6.朱家园7.沙园8.大园9.间壁园10瓦片园

    这“八景十三园”谁建的?

    春水塘的塘边,那一棵棵神神秘秘的古枫和古樟,就像一个个年迈的老神仙,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兴衰成败!

    村子倒也确有一泉井,历尽沧桑,至今犹在。一条条硕大的麻石,都不知那时候依靠人力是怎么稳稳当当巧夺天工拼建上去的。古庙依然,神明护法,门口还刻有一对联,“泉流有本,井养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