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我是朱允熥 > 060 眼看他宴宾客

060 眼看他宴宾客

    每个人的喜好是不同的,就像有人喜欢拳拳到肉的刺激,也有人喜欢智取天下的成竹在胸。

    耿璿的智取,也在众贵女的心中留下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但他那谦虚不自傲的态度,还是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毕竟,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鼻孔朝天的人,终究是惹人嫌的。

    “郭三姑娘,我等又侥幸的赢了一场。

    不知这第三关是什么。”

    一而再的取胜,让新郎官朱济熺也是喜笑颜开。

    “第三关是催……。”

    未等郭三姑娘说完,她的衣服就被身后的人扯了几下。

    于是郭三姑娘直接回头,返回了集美群中,开始与小姐妹们嘀嘀咕咕起来。

    朱允熥自认为自己是陪衬的,可不知怎么回事,他却发现对面那群集美群中,有好几道视线往他身上瞄。

    虽然觉得奇怪,但朱允熥也毫不羞怯的直接回视过去。

    这群贵女也真是胆大,就算被正主发现自己在偷看,也不转移视线,反而一点都没有未婚少女的羞涩,直接对视起来。

    还是朱允熥觉得时机不妥,主动转移了目光。

    他这举动,顿时引起了那几名女子的嬉笑之声。

    这时,郭三姑娘也从集美群中走了出来,对着迎亲的队伍,双手抱拳坦然说道:“未曾想晋世子带来的皆是京中俊彦,以致我等准备不足。

    但经过我等姐妹商量之后,决定再加三关。”

    听到这里,朱济熺也是反应过来了,往他那两堂弟瞄了一眼。

    对面那群人出题是假,想看看他带来的几个傧相,更准确的说,是想看看他那两个堂弟是何样的人才是真啊。

    两方人皆是未婚男女,年龄、家世皆相当,不然也不会选为男方女方的傧相。

    以皇族勋贵之间通婚的情况看,指不定对方中的某一位,就会成为自己未来举案齐眉的对象。

    想通了其中的关键之后,朱济熺也没有反对,或者说他也有看戏的态度在,便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第三关比的是书法。

    在场六人中,就属朱允炆与汤晟看起来文质彬彬一些,于是四人目光都落在他们二人身上。

    朱允炆看了汤晟一眼,注意到他眼中的询问之色,便说道:“二哥,我来。”

    “好,就让对面那群娘子军们看看,咱们家的大文豪!”

    朱济熺自然不会反对,赞同道。

    另一边,傅家下人正好将一张红木书桌搬过来摆好,并放上了笔墨纸砚。

    朱允炆走到书桌前,先向对面的集美群众一拱手,然后才右手拿起毛笔,左手提起右衣袖,龙飞凤舞起来。

    他写的是草书,字迹豪放,与朱允炆外露于人前的儒雅很是不同。

    朱允熥不擅书,认不出朱允炆仿的是谁的字体。

    但他知道字如其人,朱允炆那儒雅的外表下隐藏着一股想要效仿父祖的豪气,所以朱允炆才不练习楷书,而是选择草书。

    皇孙写的书法,自然没有人会没眼力劲的说不好。

    而且集美群想要见识皇孙气度的目的也达到了,这一关也一致认同为通过。

    第四关比的是舞剑。

    目前还没出场的是朱允熥、汤晟、朱济熺。

    朱济熺作为新郎官,必须要压轴。

    汤晟身体弱,一看就不是武力充沛的人。

    所以,只能朱允熥出马了。

    朱允熥不会跳舞,但剑还是练过的。

    剑舞如何舞他也不知道,便把自己从宫中侍卫那里学来的剑术当众练了一遍。

    宫中侍卫们都是上过战场的人,他们习的剑术自然不是那种耍起来好看,用起来多余的花架子。

    所以,朱允熥这剑舞,并不美观。

    只是在朱允熥“喝、哈”的一声声语气词中,让人觉得很有气势。

    有皇孙当众表演,众集美们自然不会挑刺说剑舞不美观。

    于是,这一关,便算过了。

    第五关比的是投壶。

    说起来,汤晟看起来瘦瘦弱弱,但没想到投壶是一把好手,居然全中。

    赢得一片好评。

    第六关不用说,就是催妆诗了。

    朱济熺早有准备,站在中央,在两边人的目光注视之下,举止从容、声音顿挫的连背八首催妆诗。

    催妆诗读完后,众集美散开,让出一条道,由颖国公傅友德亲自背着女儿走出闺阁。

    至此,新媳妇总算是让朱济熺接到手了。

    迎亲队伍从颖国公府出来,却没有立即前往晋王府,而是沿着皇城绕了一圈,才到晋王府邸。

    府内此时已经是宾客盈门,就等着新郎新娘礼成了。

    晋世子作为头一个成婚的皇孙,结亲的对象又是颖国公幼女,两府的亲朋好友,可以说遍及朝野。

    皇帝及皇太子夫妇亲至,一众在京师的亲王们也来了。

    公侯伯、五军都督府众武将、众指挥使,除了当值没办法露脸的,皆一个不落的来晋王府道贺。

    六部尚书、侍郎,各寺寺卿,也都应邀而来。

    可以说,若非此时大家都是为了参加晋世子婚礼而来,就算说这里在举行朝会,也会有人相信。

    皇帝朱元璋居大殿正中而坐,脸带笑意的看着孙辈老大朱济熺牵着头戴红盖头的新妇朝自己走来。

    朱济熺携新妇,朝祖父三拜九叩。

    “哈哈,好,我家孙辈如今也成人大婚了。

    济熺,大婚之后,你便不可如以往那样散漫。

    要好好帮助你爹,将封国打理好。”

    朱元璋对着大孙子嘱咐道。

    “爷爷,孙儿明白。”

    跪在地上的朱济熺颔首道。

    “傅氏,如今你已进入我朱家门,若济熺这小子对你不好,尽可给我这个当爷爷的告状。”

    朱元璋又看向了孙媳傅氏。

    “谢爷爷,不过世子是爷爷的亲孙,自然会如爷爷当年那般,疼爱孙媳。”

    带着红盖头的傅氏,面对皇帝却也不怯懦,反而落落大方的说道。

    “哈哈,济熺看见没,这么好的媳妇你可要珍惜。”

    朱元璋听到傅氏的回答很是满意。

    “孙儿谢爷爷,赐予孙儿一贤妻。孙儿定会与妻子恩恩爱爱。”

    朱济熺再次磕头致谢道。

    之后,他们又朝左边的皇太子夫妇,二拜六叩。

    朱标与吕氏对这一对新人自然也各送一句祝福话。

    最后,他们二人,才朝晋王朱棡以及晋王妃谢氏,一拜三叩。

    这位晋王妃虽然也姓谢,但是朱棡的继妻,并非朱济熺的生母。

    不过这位谢王妃并未生下嫡子,是以也把朱济熺视为己出。

    朱允熥站在皇族的人群之中,看着殿内的热闹。

    心中却突然想到了历史上,眼前这些人物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