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我是朱允熥 > 059 过关斩将的去迎亲

059 过关斩将的去迎亲

    晋王世子成婚,成为应天城内喜气洋洋的一件大事。

    按制,世子成人后不与亲王同住,而另住于世子府中。

    不过这规定适用于封国之内,在京城,晋王世子大婚还是在晋王府内举行。

    朱允熥、朱允炆、信国公嫡长孙汤晟、长兴侯耿炳文长子耿璿、永平侯谢成长孙谢驰五个人作为晋世子的傧相,陪同朱济熺前往颖国公府迎亲。

    他们几人,要么英姿勃发,要么儒雅翩翩,骑在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之上,谁人见了都必须夸一句,皆是好少年!

    颖国公府离晋王府不算特别远,就两三条街的距离。

    但为了表示晋王府对少主人大婚的喜悦,与对颖国公府联姻的重视,这一路都铺上了红地毯。

    而且迎亲队伍两边,以及末尾,都不断有晋王府的仆人在扔喜钱。

    大明有洪武通宝通行,这喜钱自然都是洪武通宝。

    而且与通行中的不足称、劣质的洪武通宝相比,更加精致而且含铜量很足。

    每一个抢到了喜钱的人,看着手中的铜钱,喜笑颜开的朝晋世子发出由衷的祝贺。

    若贺喜词说的好听,还会有晋王府的人专门向他发红包打赏。

    这一刺激之下,两边围观的群众,更是喜词美句频出。

    为这桩广受瞩目的联姻,增添了不少喜意。

    迎亲队伍一路畅通无阻的到达了颖国公府,大门口却站了一群手持棍棒的拦路人。

    信国公长孙汤晟见了,指着为首的三名少年郎,小声对两位皇孙介绍道:“这三人傅庸、傅天爵、傅天周,皆是颖公之孙。”

    傅友德有五子,皆已成婚,其中第三子傅茂已经过继给了傅友德的二弟傅友仁。

    不过他的长子傅忠为了迎娶公主,而比两个弟弟晚结婚数年,以至于嫡长孙傅荣现在还只是个六七岁的儿童。

    傅庸是傅友德次子傅正的儿子,傅天爵、傅天周则是已经过继出去的傅茂的儿子。

    “晋世子,想要迎娶我家小姑姑,就得过了我这一关。”

    那站在中间的少年,越众而出,一抬右手,用棍棒直指朱济熺,毫不客气的说道。

    “庸哥儿,打我可以,可千万别打脸。”

    穿着喜袍的朱济熺从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上下来,朝未来的大侄子傅庸一抱拳,笑着说道。

    可下一刻,朱济熺就回头高喊:“冲!”

    在他的一声令下,朱允熥与朱允炆立刻走到前面,仰起头看向傅家的人,生怕别人看不见他们的模样,不认识他们是谁。

    傅庸见了,心中啐了一声:“这晋世子真是会使手段,居然让两位皇孙在前面开路。”

    皇孙自然是不能打的,晋世子也不能打太狠,意思意思打两下就行。

    可信国公长孙汤晟、长兴侯长子耿璿、永平侯长孙谢驰就没他们轻松了。

    傅庸做样子往朱济熺身上不要紧的地方招呼,他的两个堂弟傅天爵、傅天周则去围殴汤晟他们。

    至于晋世子带来的那些护卫仆从更是一个个咬牙挨揍,不敢喊疼。

    好不容易通过了颖国公府大门,朱济熺还没揉被打的大腿,就看到傅荣、傅瀞两兄弟双手叉腰,一副要从我这过,留下买路财的模样。

    此时,朱允熥与朱允炆对视一眼,一同走上前,直接一人抱一个,把这两小孩给抱走了。

    有了两皇孙与红包开路,朱济熺在颖国公府内真是无人可挡。

    终于,他们这一行散财童子,来到了傅氏女的闺阁外。

    这时,拦住他们的是京内公侯伯的女儿们。

    “晋世子,想要接走我们的小姐妹,可以。

    但必须过三关才行。”

    武定侯郭英的三女,走出来说道。

    “郭三姑娘,请问是何三关。”

    朱济熺客客气气的拱手询问道。

    “第一关,射箭。

    将那棵树上绑的彩头射下来就算通过。”

    郭三姐指了指闺楼三十米外的一棵正在发新枝的杏树道。

    朱济熺看了看那棵杏树的树梢上绑的彩带,便朝着仆从们一招手,立刻有一位两臂过膝的壮硕青年走了出来。

    “慢着!

    这三关,必须由晋世子或者诸位傧相们出手才行。”

    郭三姑娘见了,立刻阻拦道。

    朱济熺听了,之后让撤回仆从,看向了他身旁的五位群贤。

    “诸位兄弟,你们谁愿为我拔得头筹?”

    三十米不远,可那飘动的彩带只有一寸宽,那就不是很容易射中的了。

    朱济熺带来的王府三护卫中有箭术高手,就算是五十米外的彩带也能轻易射中。

    可让他们这六个生于富贵的少年郎出手射中,朱济熺还真有些不敢肯定,一定有人能稳中。

    朱允熥看了看身边几人,有意出手,却听谢驰自告奋勇道:“世子,让我试一试。”

    “好,驰哥儿,兄能不能如愿娶回美人,就靠你了。”

    朱济熺见表弟应下,亲切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朱济熺的母亲,是永平侯谢成的女儿,虽然他的母亲早逝,但朱济熺与母族谢家关系还是很亲近的。

    所以这一次朱济熺成婚,永平侯府也出了不少力气帮忙。

    谢驰能自告奋勇,也是有一手好箭术的。

    只见他接过傅家仆人递来的弓箭,深吸一口气,张弓搭箭。

    箭头随着彩带的飘动而改变方向,只听“咻”地一声,箭羽射出,正中彩带,将彩带射落在地。

    “好!驰哥儿,好箭术。”

    朱济熺当即鼓掌喝彩。

    不止是他们这些人大声叫好,对面那群姑娘们当中似乎也有几个大声喝彩的。

    此时是国朝初年,即使许多武勋被屠戮革爵,但重武之风还是很盛。

    各家公侯伯对自家子孙的培养那也是不遗余力,虽然不成才、放纵浪荡的子孙有。

    但不可否认,武艺出众的年轻一辈也有很多。

    一点都不像永宣之后的大明勋贵们,各个都烂到根子里面去了。

    随后,朱济熺又朝郭三姑娘问道:“郭三姑娘,第一关我们通过了。

    那第二关是什么?”

    “第二关是摔跤。”

    郭三姑娘说着就招了招手,从傅家仆从中走出一个其貌不扬的高壮青年出来。

    “世子,这一关就由某来。”

    长兴侯长子耿璿朝朱济熺拱了拱手道。

    “璿哥儿,靠你了。”

    朱济熺看了看耿璿那比对面那位瘦一圈的身材,也没拦着,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

    又补了一句,“璿哥儿,千万别受伤,就算输了也无妨。

    反正咱们已经胜了一场。”

    “世子放心,某从来都不打无准备的仗!”

    耿璿自信的一笑,说着就往摔跤场地走去。

    朱允熥凭着记忆,知晓这位耿璿会成为他未来的姐夫,所以也开始仔细观察起来。

    耿璿自忖自己力气不如对方,便选择智取。

    先是不断游走,消磨对方的力气,让对方浮躁起来。

    然后趁对方心浮气躁,借力打力,赢下了比赛。

    “好!璿哥儿真乃智将!”

    朱济熺抚掌夸赞道。

    “世子过奖了,某只是运气好,取巧赢了一场罢了。

    若非对方急着赢,某怕是也占不到便宜。”

    耿璿谦虚的说道。

    他这毫不居功的样子,还真有他父亲耿炳文的几分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