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隋溺:混乱的阶梯 > 第65章

第65章

    来到工地,李平就没再回榆关,直至工期完成李平也不打算回去。

    抵达最滩涂地段的起点,此时李春与刘仁轨正在此处研究方案,见李平到来,二人放下手中的工作纷纷行礼。

    “李先生,如今摆在面前的难点是此地不仅滩涂暗坑林立,沿途更有几座大山拦路,尤其处于路段中心处,有一座大山将通道拦腰切断,眼下只有两个方案,要么填海,要么凿山。”

    “李师父分析的很对,显然,这两个方案都会大大拖延工期,学生以为不如在此地转道向西,开凿山间道路,作为平替方案。”

    经过刘仁轨和李春的计算,还是按照傍海道的老路来修缮拓宽最为稳妥,因不远处的山间有一条峡谷直达辽东平原。

    见二人都十分为难,李平便提议道。

    “不如我们先过去走走,再看看选哪个方案比较稳妥,与其在这里瞎想不如实地考察后再做决定。”

    几人说罢便准备沿着老傍海道走一遍,路上,正遇到在此地监工的连战十三,问清楚李平的意图后连战十三提议道。

    “将军,此地人烟稀少,山间多有盗匪,且地处边境多有胡人出没,若将军想要前去,最好让末将带兵护卫。”

    李平搞了这么久后勤,很清楚这些监工的目的不仅仅是督促劳役工作,更多的是防备土匪强盗,若没人护卫,再多的物资也会被人劫掠,倒是李平没想过此地已经是边境地区,或许会碰到异族的军队。

    “那行。”

    众人行走了十几里地,远处一座大山横在面前,想要再轻松的过去显然不可能。

    “翻过这座山后面就是山间峡谷,从那里可以直达辽东,再无险阻。”

    约一个时辰,众人才爬上山顶,从山上看去,西边确实有一条峡谷一直延伸到东北处的尽头,下了山,从那里走将会十分简单。

    “你们说这座山和海边那座比如何?”

    “这座更高大险阻。”

    “若是运送物资从此走可能吗?”

    “即便修了跨山道路,上坡下坡也极其耗费人力,且进度缓慢。”

    “走,回去吧。”

    摇了摇头,李平便原路折返,在返回工地,天色已黑,正好遇上了涨潮的时间,根据海边渔民所述,涨潮的时间并不固定,大概每天推迟三刻钟左右,如此往复,今天如果是午时三刻那么明天就是未时初。

    海浪拍打着岸边发出哗啦啦的声响,每一浪都推高一分,渐渐的岸边被淹没,最后,潮水直接侵入李平所在的帐篷,不得已几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先生,我们今天也是刚到,没想到海浪会蔓延到这里。”

    李平没有回答,只是盯着海浪,当海浪抵达某个高度时,海水便会倒灌而入平坦的平原中,将附近几百里的土地全部淹没,等明日潮水退去此地又会成为一片湿地,地势不平的地方便会积水形成水坑。

    望了眼海水吞没的地方,一眼根本看不到头,李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不是用几包沙袋就能轻易解决的,想要完成如此大的工程,除非杨广发动整个河北的徭役,否则在三个月内完成几乎不可能。

    “传我命令,明日起所有骁果军每队留百人轮值,其余人皆下工地干活,全部军粮和劳役的廪食混合在一起烹煮,不论军民一视同仁,胆敢忤逆者,队长徇私砍队长,团长徇私砍团长,只要此事办成,本将定会在陛下面前给众人请功,绝不吝啬。”

    待连战十三离开传达军令时李平朝刘仁轨和李春说道:“开山之事你们不必忧虑,我有一物可以炸开山石,只需在山体间凿出孔洞将其塞进去即可,制作此物的东西正在运来的路上,一时半会到不了,你们先命人在横在这海边的山上凿孔,此事就拜托二位了。”

    “为先生分忧,是学生分内之事,何谈拜托。”

    “是啊,老汉也没什么本事,就会点石匠功夫,能得李先生的赏识实在是老汉祖坟冒烟,可别折煞了老汉。”

    见李平居然会将军粮拿出来给劳役吃,李春对李平的态度也有所改观,从先前冷酷无情的军阀转变为有血有肉的少年将军,说话也热情了不少。

    次日一早,潮水退去,李平也从山麓边的一座临时帐篷处醒来,见刘仁轨端着热乎乎的肉汤和几块胡饼进来,李平梳洗一番拿起来便准备用餐。

    仅仅咬了一口,李平突然意识到什么便赶紧吐了出来。

    “先生,怎么了?是不是盐放多了?”

    “不是。”李平摇头,端着食物来到劳役的通铺内,见伙夫正在熬煮豆饭,李平将肉汤和胡饼都丢入其中,再拿勺子舀了碗豆饭又盛了点菜羹。

    “诸位,从今日起,本将与诸位同吃同住共同劳作,绝不特殊,还请诸位做个见证。”

    举起碗李平吃了一大口豆饭,里面依稀有零散的小米存在,显得很粘稠。

    原本对李平有些怨气的骁果军士兵,见李平居然和他们吃一样的伙食,因昨夜下达军令产生的怨气顿时消散了大半。

    而那些原本只能吃豆饭的劳役,见李平跟他们吃同样的食物,也因李平的举动让他们能喝上加了小米的豆饭,心中有了微微触动。

    不患寡而患均,老百姓不傻,知道命令是朝廷下的,李平不来其他人也会来监督他们干活,服了这么多次徭役,第一次见李平这样的监工,见李平这样身份的人都能屈尊和他们同吃一锅饭,多少还是有些感慨的。

    “嘁,不过是做戏给你们看,你们看着,等会他转身就回自己的大帐开小灶去了。”

    一些人被私底下的这么一说,也都回过味来,心道大概率就是为了诓骗我们好好工作故意而为之。

    然而,一整天,李平都没有回自己的大帐,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外面进行,哪怕是晚上睡觉,李平也是在通铺找了个位置就地入眠,除了身边有人护卫外与徭役别无二致。

    七日后,炸药所需的硫磺、硝石以及木炭被运送至此,这些东西都是李平拜托王公公在各地医馆收购而来,同样得到了杨广的首肯,在朝廷的要求下,附近郡县的郎中开始专心的收集硝石,更有从汉中开采硝石矿往这边运输。

    虽然量不大,但对付眼前的工程绰绰有余。

    “你们一定要小心,火药不能受潮,更不能用金属器具制作,所有人混合的时候一定要轻拿轻放,否则被炸死了别怪我没提醒你们。”

    李平试做了第一枚炸药并点燃将面前的巨石炸裂开后朝身后的工匠严肃的吩咐。

    这几日,李平专心的扛沙包搬石头给道路打地基,炸山的事情统统交给了刘仁轨,毕竟石匠的活李平是一点都不会,如何凿孔之类的门道一时半会也学不来,李平握铁锥的手掌部位也没老茧,凿石不一会就鲜血模糊,整个手都不能握东西。

    更重要的是李平对凿石有阴影,第一次握铁锥的时候还是在修苇泽关,负责修建的尉迟融一锤子下去李平的虎口直接崩裂。

    似乎是被李平所感,那些眼真真看着李平与他们同吃同住的劳役见李平并不是做戏,心中似乎憋着一股劲,不想输给这个当兵的,仿佛再说打仗我们不如你们,可干苦力咱们可是行家。

    有了暗中竞争,骁果军和劳役之间开始了比拼,谁也不服谁,工程的进度大大加快。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辽西走廊最北段滩涂地区的沿海地区已经被大概的围成了一个堰,若是此时下雨,此地或许会成为一片淡水湖泊。

    而工程的南段,也传来了好消息,那边的滩涂已经被填埋完毕,所有劳役都开始往这边赶,有了他们的加入工程会再次缩短。

    就在这时,一个不速之客抵达了工地。

    “萧峰,你来这里干什么?”

    之前碍于李景的面子,李平并没有对其表现出敌意,但不代表李平能够将这个契丹人当做朋友对待。

    没读过历史,李平也看过天龙八部,里面的同名萧峰就是契丹人,那个辽国南院大王,契丹人就是侵略中原的蛮夷。

    “李将军,你我同属同僚,何必见外?”

    “同僚?”

    “是啊,我契丹酋长大贺摩会被大隋天子封为松漠郡公,我乃酋长一部族长,你我可不就是同僚。”

    萧峰全然不在乎李平的表现,依旧十分热情。

    “哦,原来如此,那不知萧族长此来所为何事?”李平嘴角抽了抽,心道杨广对外是真不吝啬啊,直接就是一个郡公。

    对于杨广来说那些土地本来就不是他的,给他们一个郡公哪怕是王也别无不可,只要能臣服自己就行,元旦凡是前来朝会上贡的番邦使臣,他们的国王皆接受过杨广的册封,哪怕是即将东征的高丽,也是杨广封的辽西郡王。

    番国就是藩属国,按照中原的宗藩规定,番国仅享有独立治理自己国家的权利,外交、经济以及军事都受限于宗主国,此次东征,契丹身为番国就必须按照杨广的旨意派兵协助,称为仆从军。

    “这不是听说李将军在此地修建军道嘛,故而带了些牛羊前来劳军,这些跟随而来的族中青壮也任凭将军调遣。”

    他此次前来,就是打探李平的虚实,自在李景府中得知李平要修建一条横跨燕山的通道后他便返回了契丹族中将此事告知了酋长,他们都很担心李平会不会将军道修到他们的家门口,如此一来高丽未灭恐怕他们契丹就要先没了。

    “那就有劳费心了,只是工地伙食简陋,我怕你们这些族人吃不了这个苦。”

    说着远处爆破山体之声再次响起,将萧峰的目光给吸引了过去,只见一声爆炸碎石纷飞,从未见过如此场面的萧峰当即吞了口唾沫,整个人脸色都不好了。

    那日李平与黠嘎斯勇士比武时萧峰也随使节在场,不同于李平在杨广猎场的平地惊雷,此次更加震撼,也很难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我契丹族人皆身处苦寒之地,白灾来临之时连草根都吃过,一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将军切莫推辞。”

    好半天,萧峰才回过神来,脸色有些发青的和李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