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隋溺:混乱的阶梯 > 第31章 杨玄感之乱

第31章 杨玄感之乱

    夜里,铁勒在毡房内煮着牛奶,新鲜被宰杀的小羊羔正被篝火烤的滋滋冒油。

    与古丽相互倾诉这些年的经历铁勒拿起身边的马奶酒狠狠的灌了几口,他已经十年没尝到如此熟悉的滋味。

    此时,毡房帘子被掀开,契苾何力走进来看了看古丽终于坚定与铁勒对视。

    “父亲。”

    “坐,这些年你一定受了不少的委屈,和父亲说说你的经历怎么样?”

    “我已经十五岁了,不再是小孩子,请你不要用这种语气和我交谈。”

    何力绷着脸说道。

    “我来找你是想和你说说东迁的事情。突厥狼子野心,上次就是他们胁迫你和族长爷爷南下,最后爷爷战死你也被俘虏。好不容易安定了十几年,为何又要卷入和大隋的战争之中?就算突厥人能信得过大隋就那么好对付吗?我认为举族西迁和西域人贸易才是正途,毕竟我们铁勒已经有一部分人西迁并且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稳定?你太年轻了孩子,这个世界从来就不会太平。”铁勒摇了摇头道:“再说,我根本没打算入侵隋国,而是依附。”

    “依附?”何力惊讶的抬头。

    接着,铁勒便将他的想法完全脱出,大隋虽然奴役了他十年之久,但也让他这个从未来过中原的人见识到了华夏的富足,这里的人不会因为一场恶雪一次降温而朝不保夕。

    即便大隋如今正在内乱百姓流离失所,然这正是铁勒的机会,越是动乱隋廷就越需要盟友。

    汲郡黎阳城内

    “楚国公,今杨广老儿远在辽东,我等当派遣大军北上涿郡拿下蓟县(北京),辽西郡至北平郡沿海滩涂泥泞峭壁阻隔,想要返回幽州必定要走燕山通道,只需派遣大军把守燕山关隘,杨广有百万大军在辽东待粮果腹,而粮草今又在国公手中,此乃上计也。”

    “继续。”杨玄感显然对这个计策不满意,催促李密接着说。

    “而今国公起事乃是打着维护关陇权贵的名义,不如直取大兴拿下大隋的中枢,以楚国公在关陇的威望必定一呼百应,届时可凭潼关与杨广对峙,可重复前朝周、齐故事,最终当周灭齐耶。”

    “继续!”杨玄感皱眉,他自问自己的心思李密应该很清楚,为何提这些无关紧要的建议。

    “下策便是攻占洛阳,此无需在下重复。只是一旦进攻洛阳若日久不下,则西有关中卫玄,东有杨广回援,实乃不智。”

    李密语气开始急躁,他可是被杨玄感从大兴请来出谋划策的,自己的身家和性命可都系于一线,若杨玄感如此不智,恐李氏亡矣。

    “在我看来,先生的下策才是上策,如今杨广东征,朝中大臣家眷子女皆在洛阳,若本公拿下洛阳,则抓住了他们的命脉,况且此战乃是本公起事以来第一战,若不打出威名来何以威服中原?先生身居谋士之位,不知决策者的顾忌,若你能抵达我这个位置想必你也会如此决策。既如此,传令下去,全军拔营,命我二弟杨玄挺领兵三千沿黄河直取河内,三弟杨积善领兵三千兵发偃师,大军随后以为策应。”

    太原郡

    李平这几个月跟随着尉迟融已经将苇泽关修缮完毕,能力被肯定后尉迟融便被太原太守任命为检校郡尉守卫太原。

    之所以加检校二字皆因为隋朝实行的是中央军的府兵制,地方不允许有军权更不允许大军驻扎,每个郡只有稀少的郡县兵,即便是边境军队也十分稀少,便是为了杜绝前朝拥兵自重的情况再次发生,而唐朝又吸收了隋朝的经验重新给与地方军权,又造就了藩镇之乱。

    因为重中央轻地方的缘故,隋朝的官员任命也都是由朝廷指派,太守并无任命属官的权利。

    隋朝在杨广改革后的军事制度如下:

    分为军户和民户,军户只需打仗和耕种维持自己的生活无需纳税,朝廷建立十二卫府管理天下士兵,十二卫府会在自己的管理区域建立地方设立鹰扬府管理和训练地方士兵,一旦发生战事由各个卫府召集士兵集中后再由朝廷任命临时将领出征,后勤则是由兵部管理。

    如此制度下一旦某地发生战事地方上报朝廷派兵很可能敌人已经跑的没影了,无法及时将危险扼杀,也因为如此,各郡面对本地的叛军往往是追到管辖的边境后便不再追赶,否则一旦踏入别的郡极其容易触动朝廷的敏感神经而遭责罚。

    眼下李平正处于雁门郡的雁门关处,一直负责后勤的李平正在和北边来的人进行交接,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对方无法南下,只能李平主动前来。

    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放我们进去,我们千里迢迢而来,是为了和隋国做生意的。”

    “去去去,没有互市文凭谁敢放你们过去。”

    “我们是黠嘎斯部落的商人,别看我红头发绿眼睛,我是突厥人。”那顶着一副欧洲人面孔的人抗议道。

    “给特奥特!”守卫突然飚了一句外语并小声朝身边的人询问发音标不标准便继续骂道。

    “没互市文书就滚远点,否则老子直接把你当间谍抓起来,听好了,给特奥特,欧罗巴道格。”

    说罢还问了问旁边的人狗用欧罗巴语是不是道格,问完周围人皆肆意的嘲笑。

    经过这么一个小插曲李平也不在意,他压根没能力插手边防事务,就在交接完毕李平往回赶时,从南边疾驰而来一匹骏马。

    那人快抵达时飞速下马来到李平的身边,并报道:“李总监,太原有变,尉迟参军让你立刻回去。”

    “什么事这么急?”

    “属下不知。”

    三天后,李平已经抵达太原,和县衙的人打听后得知尉迟融已经离开朝东而去,让李平回来后立即追上他。

    终于在苇泽关前,李平快马追上了尉迟融。

    “何事急招我归来?”

    骑在马上,尉迟融看了李平一眼继续赶路道:“三天前河北传来消息,楚国公杨玄感造反,陛下暂停东征返程,陛下重新任命我的老上司杨义臣为河北道大使,那封信就是杨将军派人送来的,让我火速返回河北清剿运河周边反贼,以护卫陛下西归。”

    “这么说...”

    李平不确定的问道。

    “不错,咱们的机会来了,因为杨玄感,陛下终于重视境内的反贼,这也是我们建功立业的时机。去岁齐郡张须陀不过是区区郡丞,因剿贼有功被提拔为通守兼河南道讨捕大使,更有黜陟之权,其手下的秦琼罗士信也因战功能亲自面见陛下而受萌恩。”

    说着尉迟融嘴角忍不住的勾勒,仿佛下一个得到荣耀的便是他一般。

    见状,李平终于问出心中的疑惑,道:“你本可自己去为什么会带上我?”

    “你是想问我为何单单看重你是吧?”

    尉迟融呵呵一笑道:“其实我早就见过你,我刚来晋阳时曾在城门口撞见你和一个胡人在告别,那几日太守正巧有事不在城中,看样子你二人的感情似乎很深,对吧。”

    “是的,他是我的结拜兄弟,我们曾经一起共患难。”李平说起铁勒时不由心中一暖。

    “咱也是胡人,准确的说是鲜卑人,那日咱凿石的时候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你...”

    见李平面露茫然尉迟融解释道:“前朝魏知道吧?就是咱鲜卑人建立的,不知道也没关系,吐谷浑总知道吧,也是咱鲜卑人建立的王朝。”

    “可我并不是...”

    李平想说自己也不是鲜卑人啊,你为啥会看重我?

    “咱自然知道你不是鲜卑人,你的性格咱很喜欢,没有汉人的自傲,咱们胡人在华夏可是孤独的很啊。”

    “哦,我明白了。”李平点头,感情尉迟融是因为他胡人的身份一直遭受周围人的排挤以至于没有朋友,选择自己不过是想找个朋友罢了。

    赵郡,与太原郡一山之隔,也因为一山之隔需要穿越恒山郡。

    三日后,一行人已经抵达了赵郡的郡治平棘。

    郡守府内

    讨捕大使杨义臣站立在舆图边上,分析道:“自陛下废除常驻总管后各地叛乱一直无法遏制,故设立通守与讨捕大使二职。通守之职在于协助郡守保境安民,大使之职在于剿灭辖区叛贼。今河南有张须陀,河北有本帅,幽州有李景,皆为讨捕大使,兼有黜陟之权。”

    “而今河北有大小反贼势力十几股,皆盘踞于信都、平原、渤海三郡,信都高鸡泊尤盛。”

    “陛下手谕,命虎贲郎将陈棱兵发黎阳,大将军宇文述领大军驰援洛阳,各讨捕大使带本部人马清扫沿途叛军,尉迟融!”

    “末将在。”

    “去岁齐郡丞以几千乡勇破敌十万之众,更以区区五骑杀的叛军逃窜,今本将命你为讨贼先锋给你三千精锐之师直取高鸡泊,可敢一战?”

    “末将效死!”

    “张三。”

    “末将在。”

    “本将拨你三千兵马,待尉迟先锋与敌军交战之时立即直扑平原郡。”

    “李四,三千兵马,策应尉迟先锋,王五,督运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