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修仙从少侠开始 > 第二十二章 人皇玺

第二十二章 人皇玺

    “我不认为他们是傻子,相反,我觉得他们很伟大。”艾素晴的声音依旧清冷。

    “我也这么认为。”陆平点点头,整理好了脑中思绪,继续道,

    “除了天皇地皇,还有人皇,在天皇与地皇入灭后,人皇降生。

    据说,人皇承天道眷顾而生,诞生之时,神光万丈,飞彩漫天,一方大印从天而降,落在了他的身边。

    后来,人皇修成了仙人的境界,手持这枚天降大印,于天命山祭天封禅,开始自称天子,代天牧民。同时,他也将手中那枚大印赐名,称为人皇玺。”

    “至此,人皇玺成为了人族至宝,人皇凭借它,制定圣道修炼之法,创建黑白、星火两座学宫,制定道文,教化民众,人族的实力因此才逐渐强大起来。”

    “又过了许多岁月,人皇退位,于天命山将天子之位禅于白帝,也将人皇玺一并传下。

    白帝做了十二万年的天子后,又禅位于青帝,后来又经历玄帝,赤帝,黄帝,统共五代大帝。这五代大帝,凭借人皇玺统合人族,前仆后继,于天命山誓师,讨伐妖族。”

    “这是一场持续很久的战争,数以几十万年计算,最终,黄帝逐妖族于域外,自此,东土在无大妖,彻底定鼎人族之基业。”

    “人族伐妖之后,上古时代也就结束了。”

    “尔后,黄帝禅位于古天子‘象’,象虽然手持人皇玺,也能调用人皇玺的力量,但始终未获得人皇玺的认主。

    因此诸多部族俱是不服,象召集百族于黑白学宫,辩明正统,最后象得胜,于是诸族咸服。”

    “怎么个辩法?”艾素晴忽然开口问道。

    “古时常有贤人互相辩论道理,往往彼此辩论数年,都分不出个对错。”陆平笑着,并没有直接回答,

    “然后,他们就会打一架,若是谁打赢了,谁的道理就大。”

    “天大地大,道理最大,什么是道理?拳头才是硬道理。”

    艾素晴抿了抿嘴,并不说话,又专心吃起肉来。

    “自黄帝后,再无天子得人皇玺认主,只能借用其力。彼时百家争鸣,圣人如云,贤者如雨,也有许多部族得势,名义上服从天子,实际上自立为王,他们也会互相征伐吞并,为中古时代。”

    “又经历诸多代天子,最后一位古天子‘启’,贪婪残暴,昏庸无能。

    虞朝秉持仙道符诏,起正义之师以伐不义。启最终兵败,自刎于天命山,人皇玺化作光芒遁走,不知所踪。

    启的死,象征着中古时代的结束,天子也由古时的封禅,转变为如今的家传天下。”

    “而兴旺人族的圣道修炼法,在人皇玺消失后,便在难修炼,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人皇创建的黑白与星火两座学宫也由此淹没在尘世之中,圣道从此断绝,故而称为圣贤闭目。”

    陆平又滔滔不绝的讲了大半天才止口,这些神话故事,他也是在多闻道书中得知。

    至于有几分真,几分假,也只有天知道了。

    “原来如此,启?这不是当今国号嘛?”

    艾素晴神色依旧宁静,她也只有听陆平对她讲故事的时候,心情才会彻底放松。

    平常的她,时不时会透露出一种与世疏离的冷清感。

    “虞国也就坚持了九百年,就被汤国给灭了,从汤至今,也改朝换代几十上百遍了,每换一代,天子的领土要分封出去许多。许多分封出去的诸侯最后纷纷自立,天子的国土也是越来越小。”

    “曾经古天子统御整个东土,划分出九州,每一州都有无比广阔,我们脚下就被称为中州,如今以玉虚门为尊。”

    陆平捏了捏拳头,噼里啪啦作响,拿起横架在碗上的筷子,嗦了一口粉条。

    陆平早上吃血灵米已经满足了一天营养需求,如今跟着吃,主要也是为了陪伴。

    他吃的并不斯文,刻意发出了不小的动静,浑不在意形象。

    艾素晴玉耳一动,听到陆平发出的声音后不由一笑,她也端着碗吃起来了。

    “别整天端着个架子,累不累,这就自然多了。”陆平笑道。

    粉条滑腻,陆平有意捉弄她,给她拿的玉筷子光洁溜溜的,实在不好夹起。

    “现在是仙家的天下,你像启国西边的古楼国,大月国,金沙王国这十几个国家。在皇帝登基的时候,都需要叩请纯阳剑宗派遣弟子过来观礼,否则就是得位不正。

    如今的东土,已经被九个仙门占据,他们各据一州,每门每派,都在接受上百个王国朝贡,那些王国每一个都不见得比我们启国小了。

    不过,那些世俗中的国家,在仙门眼里,就跟玩物一样,任扁任圆,不值一提。

    也就是除了启国,因为天命山的存在,是圣皇遗留之地,有天子之名,他们怕沾染因果,才不敢做过多的干涉。”

    陆平说完这句话,默然了许久,低头又扒了一口粉。

    其他国家的皇帝,可以称孤道寡,称皇称帝,不管叫什么,都不会遭到议论。但绝对不敢自称天子,天子,是得到人皇玺承认,正统象征。

    如今启国的元帝,虽然自称天子,但没有人皇玺,也并非真正天子,假托其名罢了。

    ……

    方府。

    方彩鸾正坐在一张雕花牙床上,眼前放着一只三腿兽纹铜炉,袅袅飘散出香烟,安神清心。

    在方彩鸾身旁,坐着一位身着绿色鲜锦,气质温婉的贵妇人,她名为柳锦芸,正是方彩鸾的生母。

    “鸾儿,今天结果你可还满意?”柳锦芸握住女儿的手,轻声问道。

    “满意,娘你说的不错,那呆瓜果然不讨厌我,跟他说明白了都敢主动抱着我了。”

    方彩鸾小鸡啄米般的点点头,提起陆平,她的眼睛都亮了三分,娇嫩的脸上满是笑意。

    “可是,他对未来是什么想法,半句也没跟我说,我都不知道他的决定是走还是留。”

    欢喜过后,方彩鸾又有点患得患失起来,她又有些害怕,她希望陆平能留在临龙,或者带她一起走也好,万一陆平决定独自离开,自己该如何是好。

    “那孩子的性子打小有些优柔,你让他在缓缓。”柳锦芸宽慰一句,话锋一转,

    “鸾儿,近几日飞龙山上有仙人登临,正在寻觅根骨上佳的弟子,你愿不愿意见上一见?”

    仙门对外收徒,既有慕名前去拜师的,也有门下弟子在外游历之时,发掘出根骨上佳的弟子。

    前者需要通过门派的考核,而后者更需要缘分。

    因此,世俗中经常会流传出关于仙人收徒的传说。

    在凡人眼中,能被仙人看中带走,是梦寐以求的仙缘。

    “是玉虚门么?”方彩鸾心头一跳,她知道陆平要拜入玉虚门,所有的仙家大派里,启国也是离着玉虚门最近的。

    若是自己能被玉虚门提前看中的话,那么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话音刚落,方彩鸾心头一凛,随后眼睛传来一阵轻微的刺痛感。

    房间内,出现了一点可怕的寒芒,这点寒芒纯白无瑕,似颗寒星大小,散发出的光芒却犹如一把把利剑,将整个房间照的通亮,只是看着,便叫人心里发毛。

    寒芒出现后,转眼扩张成为了一片光辉,从中浮现出一道白灼灼的人影,光影在瞬间凝实,光辉消散,出现了一位面容冰冷的道姑,落在方彩鸾面前。

    这位道姑身披深蓝色道袍,宽袖上绣着白色剑纹,衣袖飘飘,无风自动,她头上束着道髻,横插着一根朴实无华的木簪。

    她皮肤白皙,宛如新剥开的鸡蛋,她出现后,香炉中飘散的白烟竟然收拢了回去,转而是一股特异的清香在房间里荡漾开来。

    道姑微微欠身,打了稽首道,“贫道斩妄宗,守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