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人在秦时,政哥求我别极端 > 第六十七章 卫庄的身世之谜

第六十七章 卫庄的身世之谜

    就在袁华和紫女郎情妾意的时候,政哥还在咸阳宫处理政务。

    他已经事实上亲政了,要处理的国家大事越来越多。

    除了这些,袁华每天送来的一封信,几乎成了政哥最优先要处理的事情。

    今天袁华写给政哥的信,就讲了一件事:奖励生育。

    诸夏大一统,当然是要诸夏老百姓来完成的。

    没有了诸夏老百姓,大一统马上完蛋。

    就像没了罗马的老百姓,罗马帝国马上就死翘翘了,并且再也不能复活一样。

    蛮族,永远也不是罗马。

    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其实就是一个既不神圣,也不罗马的缝合怪。

    既然诸夏的老百姓这么重要,那就必须大大增加诸夏老百姓的数量。

    对于倭寇萝莉,印第安女人等蛮夷女人来说,嫁给诸夏,是她们唯一的上升通道。

    只有嫁给诸夏,她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摆脱为奴为婢的命运!

    民族融合,最终还是得靠大棒说话!

    至于这会不会导致倭寇和印第安消失,袁华才不在乎。

    如果世界上只有诸夏,总不会发生什么核污水之类的混账事情。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剩下诸夏一个民族,一个文明,一种语言,一种文字。

    在袁华看来,那简直就是太美好了。

    天下大同,指日可待啊。

    历史已经证明过了,只有诸夏才能承担起天下大同的事情。

    若世上真有神明,那必然是诸夏的神明。

    不然,袁华这等大善人为何能穿越而来。

    天命在诸夏。

    在这个世界,人口就是话语权。

    所以,袁华直接提议奖励生育。

    而且跟之前历代秦王鼓励生育的政策不同,袁华提议不要拿假大空的内容以及模糊的奖励来忽悠人了。

    而是干脆了当的用真金白银来诱惑天下人。

    比方说,生育孩子多的夫妇,可以免除人头税和徭役。

    具体怎么搞,就让李斯去研究吧。

    反正这小子天天无事可做,直接拉来充当苦力。

    对于老百姓,袁华还算温情脉脉,不敢怎么下死手,只能用免人头税和徭役这种事来糊弄他们。

    对付官员,袁华可就极为残暴了。

    所有官员的孩子,如果在五年内小于等于一个,除非有秦王的特赦,否则全部都要被审查。

    必须好好审一审为什么故意不生孩子?

    是不是想暴力对抗诸夏崛起的伟大事业?

    官员的孩子,袁华不管那是嫡子还是庶子,总之,嫡庶神教滚蛋,官员必须有孩子。

    如果官员生育的孩子小于等于两个,就地罢官,直接让他滚蛋。

    如果官员生育的孩子小于等于三个,评价为较差,除非有秦王诏书,否则不得升迁。

    只有生育了四个和以上的孩子,才算是支持诸夏崛起的伟大事业,才有资格得到升官。

    可以说,这就是一票否决制度。

    谁要是敢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弄虚作假,就能享受到比科举舞弊还要严厉的惩罚。

    袁华建立的秩序,就是生少了处罚,溺婴者罢官。

    所有的官员,必须把生育下一代,当成自己的头等大事来做。

    否则就等着罢官。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想当官的老百姓多的是。

    他不想当官,有的是人想当官。

    袁华也没有办法,这个时代的医学水平太落后了,基本上是医学的荒漠。

    医家的人就念端和端木蓉两个人,就算她们是神医,又能救几个人?

    所以绝大多数的情况,就是新生儿出生率高,死亡率更高。

    什么流感啊,鼠疫啊,在这个时代是非常恐怖的,每年都会夺走许多人的生命。

    哪怕是作为统治阶级的贵族地主阶级,也在成批的死去。

    一个搞不好,诸夏民族直接灭亡,都是有可能的。

    很多贵族绝嗣,并不是没有后代,而是没有后代活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不鼓励生育,诸夏民族是真的有可能走向灭亡。

    诸夏民族都死绝了,留下的丰厚遗产,难道打算让满清来继承?

    不能够啊。

    袁华对于这种情况,必须严防死守,把一切对诸夏有威胁的东西,统统扼杀在摇篮里面。

    所以袁华打着拯救诸夏民族的旗号,来给念端写信,希望她能帮忙培养医生。

    就念端和端木蓉两个人,是救不了天下人的。

    但是大规模被培训出来的医生,也能活人无数了。

    嗯,对,袁华就是想发展发展医学,绝对不是馋端木蓉身子。

    黄天在上,袁华誓与赌毒不共戴天!

    如此,一方面发展医学,一方面鼓励生育,诸夏老百姓的数量就比较容易增加了。

    政哥看完之后,只觉得袁华的本意是好的,就是有些太极端了。

    想了想,政哥提笔给袁华回信。

    “国师所言,甚是有理。

    只是如今政局还不算稳固,国内国外都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推行如此激进的政策,必然招来广泛的反对。

    寡人以为,保留发展医学,奖励老百姓和提拔官员时优先考虑孩子多的人,这三条可以先推行。

    等到我大秦统一了诸夏,再推行后面的政策也不迟。

    希望国师能体谅一下,国家的难处。”

    政哥写完,盖了个章,就让人给袁华送去。

    解决了袁华的议题,政哥就开始处理军事议题。

    蒙恬上报:由于缺乏合格的军官,普通士兵一时难以学会操作大炮,强行让他们开炮,很有可能把炮弹砸到自己人头上。

    由于大秦实行物勒工名的制度,而工匠们都觉得自己和全家户口本之间的关系很深,也不敢弄虚作假。

    所以大秦的青铜火炮,质量很高,比起明末和清代那些缺斤少两的废物火炮,要强大的多。

    火炮和火药没有问题了,人就出问题了。

    之前采取集中优秀军官来操作炮兵,确实很有效果。

    但是优秀军官,毕竟是有限的。

    如今,火炮已经比炮兵的数量多了,但是因为没有合格的炮兵,所以迟迟无法形成战斗力。

    看到这个问题,政哥又皱眉起来。

    合格的炮兵,他也想派给蒙恬啊,这不是没有吗?

    军队火器化和正规化,确实是正确的道路,但是遭遇的无数难题,还得政哥去一个个解决。

    要不组建一个炮兵学堂怎么样?

    选拔一批机灵点的战士,让老炮兵去带动新炮兵,也许可行?

    政哥写下的自己的想法,作为诏书,准备去试试看。

    ......

    “你爱韩国吗?韩国爱你吗?”

    袁华紧紧的搂着紫女光滑如凝脂般的的娇躯,双臂搂着紫女纤细的腰肢,狠狠感受着紫女美好的柔软。

    紫女柔腻的的声音透着几分信任:“你听说过郑庄公吗?”

    “郑国的一代国君,我当然是知道的。”袁华靠在紫女耳边,轻声的说道。

    “是的,郑国的国君,他的都城,就是今天这座新郑城。

    当年,郑国和韩国联姻。

    后来,郑国被韩国所灭。

    除了和韩国联姻的那一脉,所有的郑国王族都被屠戮殆尽。”

    紫女依偎在袁华怀里,美眸看着袁华,眼中满满的都是温柔和信任。

    “所以,你和卫庄,实际上就是联姻一脉的后代。

    从韩国灭郑开始,你们的祖先,在冷宫里被圈禁了超过百年的时间。

    为了保护卫庄长大,你不得不表现的如此坚强,对吗?”

    袁华瞬间就理清了所有的脉络。

    “是的,所以,你现在还要娶我吗?”

    紫女依偎在袁华怀里,用温柔的美眸看着他。

    “为什么不娶?为了你,刀山火海我也去得。”袁华说的理直气壮。

    紫女顿时感觉自己的心都要融化了,温润的嘴唇吻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