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当转世者遇到穿越众 > 第37章 荣归故里

第37章 荣归故里

    儒略历一九三一年,春。汉津县城郊,苏家大宅。

    ”老爷回来啦!””老爷带着夫人回来啦!”迫不及待的年轻小伙子仗着脚程,快上其他人一步跑回庄子里,高喊着好消息。

    原本宁静的庄子传出喧嚣声,有人铺上长串鞭炮。就在回归队伍进庄的时候,炸出霹霹啪啦的爆竹声,迎来苏家的族长荣归故里。

    这也是苏涣要回来的消息,早就透过电报通知了汉津的老宅,才有此热闹的准备。

    族长回归是大事。其他的不说,第一件要做的当然是进祠堂向列祖列宗报告。除了苏家老爷外,徐夫人以及老爷的长男──苏过都得要进祠堂,并且送回当初离开时带走的族谱。

    七年前走的时候,苏家老爷不光带走了族内大半值钱的财货,就连地契、族谱都一并带走。这是祖宗牌位掷筊没过,否则列祖列宗都要跟着走一回。

    如今回归,祭拜祖宗是第一等要事。留守家中的族老们,当然也都备妥了祭品、香烛等物。只等族长一家进门,就立刻带进祠堂祭拜。

    苏茵虽然是长女,女子不进祠堂却是祖宗留下来的老规矩。唯二的例外是族长夫人,以及犯了家规的女人。苏茵两者都不占,倒是省下了在祠堂里跪着的麻烦。

    祭祀当然有其规矩。在这种时候那怕是族长,也得依家中族老的指示跪拜叩首。这时最可怜的莫过于苏过这个才三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的他只能任由大人们摆弄。

    因为是母亲押着,动作必须做到一丝不苟,苏过也不敢反抗。但他还是忍不住小声向母亲嘀咕道:”为什么姊姊不用过来,宝哥儿也不用?不公平。”

    徐夫人倒是给自己的儿子气笑了,说:”宝哥儿不姓苏,但你姓苏。你姊是女孩儿,你是男孩儿。你是爹爹的长子,你不跟着你爹爹,那还要跟着谁?”

    ”那姊姊呢?她还比我大呀。为什么男孩儿就要跪在这里,女孩而不用。她肯定自己跑去玩儿了,每回都不带我。”苏过依旧不忿。

    ”你姊呀。”

    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就算再不问世事,看到自己的儿子蠢成什么模样,就会知道女儿有多妖孽。徐夫人就算没生孩子前对孩子们的事不熟,这会儿也知道自己的女儿有多么不寻常了。

    但是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大金依旧是根深蒂固,纵使是徐夫人这样夹在新旧时代之间的开明新女性,也不可免俗地将大半的心思放在儿子身上。说:

    ”你姊比你聪明,从不闯祸。什么时候你能像你姊一样不让娘操心,我就放你跟你姊一样自由。在那之前,乖乖听话。知道了嘛。”

    三岁的孩子哪里能懂父母的托辞,也无法理解就没有不操心孩子的父母。苏过就只是对着那遥遥无期的自由生活流着哈喇子,乖乖地学前面的父亲,该磕头就跟着磕头。

    后头母子俩的碎嘴,其实大伙儿都听到了。但又能如何,今天的重中之重是在最后,苏涣小心谨慎拿出的一纸命令书上。

    这是一封朝廷的正式文书,盖有官防。上书任苏涣为汉津钢铁厂厂长,并诸事便宜施行。年月日,任命人朱珍。下有公印。

    电报惜字,所以没办法事先说太多。只提到了苏涣荣归,并被委以重任。如今家中留守的族老看到这封任命书,没有不激动的。

    大伙儿一辈子都在这汉津地界上生活,怎会不知道钢铁厂。甚至还有不少老人是看着钢铁厂从无到有建立起来呢。

    不说两广总督张香帅那档子事,就是之后民间接手,改为民营,钢铁厂也不是一般商人或乡绅能碰的。

    一个厂子的工人赶上小半个县城。平日里县令都要担心受怕,要是钢铁厂扯旗造反怎么办。

    虽然不比加官晋爵,受命钢铁厂厂长对一个耕读人家来说,也是件不小的事情。族谱中单开一页或许过份了些,但绝对有资格录入记载,成为苏涣的一笔经历。

    等到祭祖完毕,一群苏家的话事人在祠堂的偏厅聚了起来。徐夫人倒是让苏过向一众长辈见礼后,就先带着孩子离开了。

    那么大一伙人搬回来,千头万绪的,苏家老爷有更大的事要管,扳回苏家庄的琐事自然就落在走出祠堂的夫人身上。

    一众族老与族长落了座,便有人急吼吼问道:”族长,你说这钢铁厂的安排,你心中可有一个章程?”

    苏涣也不是什么官场新丁。正是因为看得太多、太透,所以才对那样的地方避之唯恐不及。如今家里的长辈一开口,他不用琢磨就知道大家是什么意思。

    还不是希望用人唯亲,厂子里上上下下关键处都塞满自家人。咱不兴说什么贪污腐败,这全是人情往来。

    这可不是苏家人眼界太低,只想着从钢铁厂身上捞钱。实在是汉津钢铁厂从建立以来,身上的蛀虫就没少过。

    大家乡里乡亲的,经常就听到哪个厂里的要职如何如何。谁家的女娃傍上了谁,哪家的小伙进了厂,挣了钱,讨了个大屁股婆娘。这些话当初天天传的,试问今天谁会不心热。

    汉津钢铁厂,那就是个下金蛋的金鸡母呀。上头的人是这么看,下面的人也是这么看。

    别以为苏家诗书传家,就全家上下都是圣人。一群族老活到这把年纪了,当然是名声要有,实惠更要有。在外人面前是一回事,但如今列席的都是自己人,当然不用藏着掖着。

    苏涣心知大家的想法,但也不可能直接就一桶冷水往上泼。虽说自己是当家的,但在座的可都是长辈呢。就是跟自己平辈都不够格列席,更不用说开口了。

    不过不能泼冷水,不代表自己就要任凭这些长辈拿捏。族长、族老,前者为大。对后者,有份敬意足矣。要是事事都听族老安排,那就乾坤倒转,也别当这个’族长’了。

    但事情要办,可以办得莽撞,也可以办得漂亮。都是苏家人,当然不好兜头就给人一个大嘴巴,掐了他们的念想。苏涣先说道:

    ”叔,这事不急。我才刚回来,什么都不知道的。有没有哪位叔清楚钢铁厂现在的状况,能和我说上一说的。最好煤矿、铁矿那边的事情也有知道的。”

    都是汉津这地界的事情,苏家又是望族,很多消息就算不用打听,也会自然流进苏家人的耳里。一众族老左顾右盼,不过是想着谁出面说这些事而已。

    最终,还是由一个年纪较小,本身性情也爱热闹的叔叔开口。他说道:”族长呀。自从朝廷大队人马前脚离开汉津,连着钢铁厂的设备能拆的都拆走了。后脚和寇就赶着上来。

    ”和寇倒是想得美,想恢复钢铁厂的生产。殊不知朝廷走得彻底,不光厂子里的机器给搬走了,就是那两处矿都用炸药给炸塌了。

    ”熟悉这几处的人,更是拉的一个不剩。和寇能找到在厂里做事的工人,全是些三棍子也闷不出一个屁的混子。没有人真正知道那三处的情况,其实我们也差不多。”

    苏涣问道:”难道和寇在钢铁厂的事情上,就这么耽搁了?他们可占领汉津不短的时间啊。”

    那叔又继续说道:”这倒没有。他们也是从和寇本土找来了一些专家,看看有没有办法恢复生产。为了招待这些人,那时可又把县里闹了个鸡飞狗跳的。

    ”但听说是评估之后,想恢复煤、铁、厂三地的生产,所需要的投资太多,进口所需设备的时间又长,所以最后不了了之了。”

    苏涣说道:”假如问题只是在钱上面的话,一个县城刮地三尺都能刮出来,不至于欠钱吧。还是说和寇占领汉津期间转性了?”

    ”狗还改不了吃屎呢,指望那群贼人转性,不如像现在这样,让他们败回姥姥家去。我在想真正打消他们念头的,还是因为和寇与大金的战线就维持在汉津这一带。

    ”县城虽然不是前线,但也不是什么安稳的地方。没有像关外或中原地区有游击队作乱,但朝廷的奸细可没少抓过。

    ”那些日子风声鹤唳的,留守的咱们可不好受呀。就是老苏家在县城里的店铺或院子,不是收起来了,就是给那群汉奸给抢占了。

    ”饶是如此,和寇跟那群汉奸仍是经常来庄里打秋风。能够留下一口吃的,熬到现在,我们可是拚了老命呀。”

    事情讲到后来竟成了诉苦。苏涣也知道这是给自己上眼药呢。便说道:

    ”叔,且放宽心。我离开的时候就有说了,大家留守的,以保全自己最为重要,其他都不要紧。只要手上没有犯下人命这种滔天大罪,有我一力承担呢。

    ”这段时间欠下的,该还的还,该赔的赔,全由公出。要是有人敢占我们的地,这地契都还在我手上呢,我可不认伪政府签下的废纸。

    ”回头尽管放话出去,咱苏家不占人便宜,但也不吃亏。钱财事小,这土地可是苏家根本。有一说一,我手上的地契与铺面,一样也不能少。

    ”就是打官司,咱家也不惧任何人。我倒要看看谁能手眼通天,没道理的事情,也能压过我苏伯先一头。”

    苏家老爷豪言壮语,当然得到一众族老的认可与称赞。不得不说,留守的苏家人确实没过得多舒心。好不容易盼来扬眉吐气的时候,纵使不报仇,也没有继续忍气吞声的道理。

    得了众人的认可,苏涣又说:”不过这事儿一样不急,钢铁厂的事情才最重要。哪位叔叔知道现在厂子的情况,能够跟我说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