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当转世者遇到穿越众 > 第36章 汉津钢铁厂

第36章 汉津钢铁厂

    在珍公办公室旁的待客厅处,苏涣面前放的是一本过时的资料。封面写着几个大字:汉津钢铁厂。内容陈述着这座钢铁厂的起源与变迁。

    这是三十多年前,由时任两广总督的张香帅,为修建铁路而兴办的配套钢铁厂。然因此前大金从未有过这种近现代化的工业之故,所以钢铁厂的建立过程乖舛,屡屡遭遇挫折。

    因为投入太多资金,又没办法顺利投产,回收成本之故。大金朝廷改钢铁厂为官督商办,交由民间商人办理。

    之后更与一座铁矿和一座煤矿,组成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的公司,成为当时亚细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在二十年前,这座钢铁厂产量占全大金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并在周边聚集起以钢铁为核心的重工业,包含之后引进的枪械与武器生产流水线在内。

    苏涣手上的资料内容,描述也就到此为止。

    在苏先生看完资料后,侍立在旁的吴秘书说道:”之后钢铁厂的情况,请容下官以口述的方式向两位报告。”

    在得到珍公同意后,吴秘书说道:”为因应和寇入侵大战,钢铁厂的大批人员和设备西迁山城,组成新的钢铁公司。原汉津钢铁厂处于半废弃状态。

    ”最终也如军机处的预期,钢铁厂原址落入和寇手中,成为占领地的一部分。也许是能拆能搬得太过彻底,根据线报,和寇一直到兵败前夕也没能恢复钢铁生产。

    ”至于钢铁厂现今的情形,由于尚未派员收复荆州汉津县,所以状况未知。只能就旧有的数据提供给苏先生。”

    珍公听完后,对苏涣说道:”如今收复了失土,朝廷当然也不可能放着这处大金最先进的工业中心不管,必然要将其恢复生产。而这就需要一个负责人,我就想到伯先贤弟你。”

    放下手边的资料,苏涣不解问道:”比起我,有更合适的人选吧。就是当初钢铁厂西迁过来的那些人。怎么不把钢铁厂迁回去?”

    珍公解释道:”当初从汉津钢铁厂带出来的人已经在山城落脚。更不用说相关的工业设备都已经装置、投产,是不可能又折腾着搬回去。

    ”山城同样有铁有煤,开采难度的问题也早已克服。可以说山城钢铁厂已经上了轨道,不可能放弃这边的生产,来个拆东墙、补西墙,重振汉津钢铁厂。”

    苏涣苦笑,又问:”那么人呢?找一群熟悉经营的人,总会比我这个连半吊子都不如的人好吧。机器设备没办法搬回去,抽调一些人应该不是问题。”苏家老爷更多的是自知之明。

    珍公同样无奈,说:

    ”汉津钢铁厂要恢复生产,虽不像最初是从无到有的重新建立,但我相信难度也不亚于此。而且曾是大金钢铁产量九成以上的钢铁厂,重要性毋庸置疑,能够愈早恢复愈好。

    ”然而要由朝廷主导恢复生产,也意味着得筹措重建的经费。如今国土一片糜烂,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呀。

    ”就算我们可以用战胜国的立场,向八洲国索要赔偿。但是连降书都还没正式签订,谈判还没开始,能调用的经费可说是遥遥无期。远水救不了近火呀。

    ”即便我们绞尽脑汁,挤出需要的经费。要是所托非人,这座钢铁厂很有可能变成群魔乱舞的贪污钱坑,花了宝贵的经费却办不成任何事。

    ”就好像当初建立的过程,硬生生将创办经费所预计的两百四十六万余两银子,到实际支出了五百万两一样,但又一事无成。最后还不是交到民间商人手上。

    ”从山城钢铁厂调回一批懂行的人,重建汉津钢铁厂当然是一个办法。但是不管调谁回来,这些懂行的人势必会成为新铁厂的骨干,掌握他们以前不曾拥有过的庞大权力。

    ”别看大战期间,前线打得惨烈,山城相对安全。就只是和寇的飞机不时来扔炸弹,间谍横行而已。

    ”为了应付官员的贪腐,又要保证整个朝廷运作顺畅,支持前线的力度不减,我等可是绞尽脑汁呀。不只要对付底下的人,还要克制那些针对自己的诱惑。

    ”这种情况下,谁敢把钢铁厂随便交出去呀。”老大人苦笑摇着头,说着他也不愿意承认的大实话。

    苏涣当然清楚朝廷的内情。也知道很多时候,不是哪个官员愿意走邪门歪道,而是外面的诱惑与套路太深。不得不感叹道:

    ”是啊,’给人方便’和’人情往来’,与’贪污腐败’之间的界线太过模糊了。只要人情义理还存在于社会中,就很难避免这方面的挑战。有多少人能像珍公一样如此自制。”

    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珍公说道:”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我也不瞒你。就算我能克制自己的行为,身边的家人也不是一个个都这么懂事的。算了,算了,不提这些了。总之这钢铁厂,交到伯先贤弟手上,我可比交到其他人手上放心。”

    ”老大人,您就这么信任我。”苏涣苦笑道。

    ”不,当然不。老实说这一切也是有前提的,你且听我全部说完,才决定是否要接下这项任务。”

    任务?苏涣心有不解,但也没有多问。说道:”老大人请说。”

    ”重振汉津钢铁厂,除了信得过贤弟的人品外,也因为苏家本就是汉津县的乡绅,算是地头蛇,有地利之便。再者,贤弟家有资财,也是我们考虑的重点之一。”

    提到钱的事情,那怕是这位一生从未为阿堵物烦恼,只知做学问的大儒也知道了问题所在。苏涣讶道:”朝廷没打算提供帮助?”

    ”不是没打算提供。而是除了钱以外,其他都好谈。”珍公双手一摊。又说:”谁都知道汉津钢铁厂是块金子。但如今金子在粪坑里,想捞的人势必会先沾得一身臭。朝廷不想做的事情是伸手捞了,金子却给不相干的人拿去。”

    ”所以,这是要我自己捞了。”苏涣苦笑着说。果然这好处不是那么好拿的。

    ”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这个资格呢。贤弟在战时的功劳以及才干,就是进入朝堂之上也能占有一席之地。但你一直婉拒入仕。然而贤弟的功劳,又岂是赏个黄金千两就能作数的。

    ”我思来想去,钢铁厂这件事情对大金至关重要。愈早恢复生产,不光能赚钱,也对大金重建有极大的帮助。可是要恢复生产,前期的投资必不可少。

    ”可以说一切问题,就卡在一个’钱’字上。贤弟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也有资格领这项奖赏,所以在我跟其他人提出这样的建议后,也没有人有其他意见,或是能提出别的人选。”

    ”这么说,还真是一个光荣的任务呀。”苏涣知道了钢铁厂的重要与麻烦。对于交到自己手上这件事,顿时不知道该苦笑还是该觉得荣幸。

    苏涣又说:”不过总不可能真让我双手空空,一切自己想办法吧。汉津钢铁厂我也算熟,那里原本可是数千人规模的工业基地。现在要复工,就算我把苏家人全拉来凑数也不够。”

    ”当然不至于。”珍公趋前说道:”这也是我想让伯先贤弟你主导重建钢铁厂的原因之一。如今大战结束,我大金也养不起那么多军队,势必会有相当人数必须复员。钢铁厂可能够接纳不少人呢。”

    有充足的人力,本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苏涣很快就想到另一个关窍,苦笑道:”所以我的困难不只是钢铁厂的重建,还有前期这几千人的培训以及人吃马嚼,是吗。”

    ”看起来是如此。”珍公也知道这件事情的难处,陪着苦笑了两声。不过苏伯先的烦恼,让珍公想起了另外一事,说:

    ”倒是有关培训的事情。我可以从山城钢铁厂调几名中阶的技术骨干,去汉津做个指导。等到你不需要了,再让他们回山城。

    ”只要明确上下级关系,不让他们握有太大的权力,应该不至于有腐败的情形。不过毕竟是懂行跟不懂行,要是你主意拿不定,很有可能就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苏涣却是摇头婉拒道:”谢老大人的美意。但我想既然汉津钢铁厂有这个浴火重生的机会,何不想办法让它用上最新的技术呢。

    ”山城来的人难免会带上他们的老习惯。且不评论这是好是坏,要是成了最新技术的掣肘,那反而不好。

    ”就说冶铁的技术,我也不是没有老同学可以请教。什么都不懂,或许反而有利学习一些新东西。

    ”假如老大人愿意将汉津钢铁厂托付予我,那就让我来闯一闯,看能不能闯出一片新的天空来。且以五年为期,假如真不行,说不得又要向老大人您求救了。”

    ”好!伯先贤弟有此志气,老夫哪里有阻止的道理。为此事贺,当浮一大白呀。”珍公开心地说着。

    吴秘书当然极有眼力劲,自去酒柜处,为交谈的两人斟上一杯洋酒,并且端了过来。

    看着杯中琥珀色的威士忌酒液,苏涣的豪情壮志顿时被打消了不少。依然是一副苦笑,说:”老大人,这大白天的就喝烈酒。不好吧。”

    珍公端起了自己的这杯,又将另一杯推往前,说:”欸,一杯的量,醉得了谁。平日里,我哪管白天晚上的,没喝上一杯,那是做什么事情都不得劲。”

    晃荡着杯中酒液,珍公惋惜地说:”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咱们白酒的味道。只是大战打得激烈,哪还有闲余的粮食可以酿酒,就只能靠这些洋玩意儿解解馋。伯先贤弟不至于连杯祝酒都舍不得喝吧。”

    ”那里的话。珍公有意,伯先自当舍命陪君子。更何况是这么小小的一杯酒。敬珍公。”

    ”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