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从被解约开始成为顶流歌手 > 第92章 消除了所有隐患?

第92章 消除了所有隐患?

    嬴轩皱眉问道:“你们被捕了?”

    县尉低垂着头,承认道:“属下无能,未能阻止叛变,县令因恐惧轻易投敌,连累了我们一同被捕,还放走了安丰的数千士兵。”

    听闻此言,嬴轩明白,敌人在行动前,以郡守和三族的名义召集了不少正规军。寿春城内的正规军恐怕还有更多隐藏未现,形势愈发严峻。

    ……

    此时,安丰塘南岸,常林已集结数百名流民,皆是曾共患难的同伴。得知有救出家人的机会,其他流民纷纷响应。这片区域,除了一些在上次冲突中丧生的,大部分流民都聚集在此。

    常林开口道:“人手已齐备,我们在此等待御史归来,然后一起寻找信使。只要他能得到进城的方法,我们就有希望救回亲人们!”

    其余的难民早已厌倦了这种朝夕不保的生活,仿佛置身于永无止境的噩梦之中!

    “只要他能助我救出小儿!哪怕以身挡箭也在所不惜!”

    另一旁,一个满面哀伤的魁梧汉子更是情绪激昂!

    “没错,攻城又算得了什么,只要他真心踏入去救人,就算让我赴汤蹈火,我也绝不多问一句为何!”

    远处的思苟宰藏于荆棘丛中,激动地铭记着这番话语。

    “公子乔装潜入九江郡,不滥杀无辜,即便是面对叛乱的难民,也展现出了仁慈之心!”

    “仅仅一日,便赢得了当地百姓衷心的拥戴!”

    “甚至有人甘愿为他捐躯,表达忠诚!”

    他想象着咸阳众人读到这些时的振奋神情。

    然而,思绪一转,他又迟疑起来!

    “哎呀,这样的描述是否有些夸大其词?人们是否会质疑真实性?”

    短暂的犹豫后,他坚定地摇了摇头。

    “这是事实,我怎能因大众的看法而篡改真相呢?”

    思苟宰意识到自己的动摇,几乎触及了信念的底线。

    那些导致他不幸遭遇的人,会不会也有同样的念头?

    他再次告诫自己,决不能忘记初衷,只记录真实发生的事情!

    任何作假的念头,都应自我鞭策,对,就是这样!

    正当他反省之际,嬴轩已疾驰而归!

    身后紧随着安丰县尉,带领着一群或自愿或被迫的百姓推着满载的马车。

    车上装载着整整两千石粮食,足以支撑三万大军一段时日。

    队伍尚未靠近,常林已独自迎上前去。

    他上前施礼道:

    “启禀御史大人!”

    “周边所有的难民已集结在此,粮道再无阻拦之忧!”

    接着,他抬头直视嬴轩,眼神坚定。

    “不知御史大人所承诺之事,能否兑现?”

    嬴轩轻夹马腹,缓步向前,目光掠过道路两侧躲躲闪闪的身影。

    冷峻吐出两个字:

    “带路!”

    常林心中狂喜,他的判断没错,此人并非诱骗他们现身而后杀戮!

    大秦并未遗弃他们!

    隐蔽在草丛中的众人纷纷站了出来,其中一名高大的男子眼含热泪,凝视着嬴轩。

    “只要你能救我母亲出来,我这条命就是你的!”

    嬴轩注视着他,语气坚决:

    “从今往后,你们正式成为秦军一员,享受同等军士待遇!”

    “但同时,军纪严明,任何违抗者,必受严惩!”

    他威严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无人敢直视,皆低头行礼以示敬意。

    临行前,嬴轩吩咐伍长引路,继续由县尉押送粮草。

    并让伍长向郡守、郡尉传达口信:

    “粮草问题已解决!你回去后通知淮阳郡守与郡尉,今晚子时,大军将伪装攻城!”

    “无论何种手段,务必拖延敌方主力至少两个时辰!”

    “这是军令!未能达成或胆敢违抗者,严惩不贷!”

    在这条道路上,伍长早已领略了铁血法则。

    接到命令后,他毫不犹豫地执行!

    “末将在,遵命!”

    常林的目光闪烁着决心,深深吸了口气,流民们也感受到了一线生机。

    此人确实打算直捣城池,处决叛逆!

    嬴轩抬头望向天空,曙光即将破晓!

    必须预留充足的休整时间,尽管身后的禁军士气高昂,但现在疲惫已现,如此贸然行动,风险太大,一旦失误,将危及所有人的生命。

    他勒转马首,对流民下达指令。

    “挑选十人,更换衣物!”

    人群短暂失神,然而常林和那名壮硕男子毫不迟疑地开始更衣。

    嬴轩身后同样有十名高手,他们卸下盔甲,与流民交换,悄然融入队伍。

    常林脱到一半,察觉到嬴轩异样的注视。

    “你带路!”

    常林愣住,换完衣服怎么带路呢?一时尴尬,连忙穿上衣服。

    随着数百流民疾奔向安丰塘东南角,嬴轩率领禁军远远尾随,以防意外发生,功亏一篑。

    众人渐渐靠近信使的位置。

    伍长和县尉们也逼近淮阳军营。

    ……

    大帐之内,郡守此刻面色凝重。

    身旁的郡尉显得焦虑不安。

    “我早就说过,不要轻举妄动!这下好了吧!”

    “天都要亮了,人影都没有回来!”

    “堂堂龙令御史若在此地陨落,看你如何向朝廷交代!”

    郡守本已愤怒,此刻更是无法忍耐。

    “那怪我吗?他自己说能解决粮草问题!”

    “周边形势我们都告诉他了,伍长已经详尽解释过!”

    “是他自寻死路,出了事就想推诿在我身上?”

    丞相和都尉见两人争吵,只好劝解。

    “当务之急,应尽快派人搜寻,别真出事了。”

    “御史年轻有为,或许背后有显赫家族,借此机会立功也是可能的!”

    “万一真有个三长两短,即便郡守在朝中有理,也会让背后的势力记恨,日后对你不利。”

    郡守岂会不懂这些,愤怒地起身。

    “御史!御史!你简直如粪土一般!只会添乱,连仗都快输掉了!”

    虽然嘴上抱怨不断,郡守仍下令集结兵马,准备前往附近区域探查。

    战时局势紧张,郡尉职责重大,片刻不得松懈。

    底下无人敢担此责任,最终只得由他亲自出面。

    前线戒备森严,粮食供应捉襟见肘,郡守不敢调动过多兵力,今日许多士兵的口粮已减至一日一餐。

    粮草供应尚显不足,底下已有不少人在私下嘀咕不满!

    然而援军抵达的期限,与召回淮阳筹备粮草的士兵估算,还需两日至三日才能送到。

    若沿途再遭流民拦截,他几乎无法按捺撤离的决心!

    于是狠心挑选百名勇士,他们出任务一次,归来便可享用双倍口粮。

    马匹离营前,饲料需加倍供应。

    郡守再次在心底痛斥御史一顿。

    随后,他率队离开军营,选定几个关键路径,主要是通往安丰县的道路,以及环绕安丰塘周边区域。

    谁知那御史会不会贪恋美景,半途滞留玩耍呢?

    郡守满腹怨念。

    此刻,不远处大道上,突兀地露出一个硕大的麻布粮袋。

    郡守眯起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

    但粮袋越来越高,下面更多粮袋随之显现,接着是马匹和民众的身影。

    他瞪大眼睛,只见伍长率领队伍奔来!

    “粮食!郡守!粮食来了!御史征调了两千石粮食!”

    郡守震惊不已。

    他难以置信地跑上前,亲手揭开粮袋,小米粒粒可见,伍长并未撒谎!

    郡守狂喜之下仰天大笑,粮食难题终于迎刃而解!

    他热切地看着伍长。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伍长微笑回应。

    “全赖御史之力!”

    “他在路上说服了所有流民,不再阻挠粮道运输!”

    “还征召他们入伍,如今粮道畅通,我们的后勤无忧了!”

    郡守瞪大眼睛,过往的御史,哪个不是专横跋扈?

    他从没遇见过如此能干的御史,连千军万马都未能带回的粮食,御史竟顺利解决,还打通了粮道,消除了所有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