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万仙斗法兴秦传说 > 第023回 二真人中宝归天 廉小姐辞师回府

第023回 二真人中宝归天 廉小姐辞师回府

    王翦怒气冲冲地返回营帐,脱下战袍,只见伤口黑青红肿,高二寸有余。他急忙用灵丹调治,心中却是愈发愤怒。他转头对王贲说:“我儿,快准备香案,待午时三刻,我要祭起攒天箭,取了柳展雄的性命,以报一鞭之仇。”

    王贲有些困惑:“父亲,刚才为何不直接祭箭呢?”

    王翦解释道:“你有所不知,早晨交战时,虽然误中了他的邪宝,但非子午二时,不能祭出我的法宝。如今快到午时,你快去准备香案灯烛,待我禀告祖师后,再祭我的宝箭,定能让他命丧当场。”

    王贲应了一声,立刻在本部布置香案灯烛,等待王翦祭箭。

    原来,王翦被柳展雄一鞭打得心中懊恨无比,又惧怕柳展雄的英勇,不敢与他正面交锋。于是想在营中祭箭,以同样的方式对付柳展雄,就像之前打孙膑那样。

    而柳展雄鞭打王翦后,得胜回营庆祝。正在欢饮之际,他突然感到六神无主,坐立不安。于是对孙膑说:“不知为何,我心神不宁,莫非有什么不祥之事?你给我算一算,看看是吉是凶。”

    孙膑掐指一算,面色大变,急忙让宴席散去。柳展雄问道:“贤侄,算得如何?”

    孙膑垂泪道:“师叔,不好了。你下山相助,鞭打王翦,却惹下了大祸。如今秦贼隔营祭箭,师叔你即刻将面临生死劫难。”

    柳展雄大惊:“那王翦是要用攒天箭来打我么?”

    孙膑点头:“午时三刻,秦贼将隔营祭箭,意在取你性命。”

    柳展雄顿时吓得魂飞魄散,紧紧抓住孙膑的手:“我中年时纵横天下,从未有过败绩。自从回心学道,本想修身养性,没想到今日却要命丧于此。可见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也许这就是我的命吧。”说完,他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古达在旁看着,也是心中惨然,却束手无策。

    毛遂放声大笑,调侃道:“你这般魁梧的大汉,怎么也怕死呢?”展雄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你这矮冬瓜,引我下山,如今他们要祭攒天箭来对付我,我命悬一线,你却站在这看好戏,你还是人吗?”

    毛遂一脸正经地说:“别急,我有办法救你。”展雄急切地问:“什么办法?快说!”毛遂慢条斯理地说:“要我救你,你得先给我斟杯茶,然后给我磕个头,叫声‘高手师父’,我就去把攒天箭偷了来,你就没事了。”

    这句话一出,众人纷纷叫好。孙膑说:“不用师叔斟茶,我来代劳。”毛遂却摆摆手:“我这只是开个玩笑,你们还真当真了?”展雄焦急地说:“我这条命都快没了,你还开玩笑!”古达也附和道:“茶已经斟了,头也磕了,你去不去看着办!”孙膑催促道:“别再磨蹭了,快点行动吧。”

    毛遂却还悠哉游哉地说:“等我喝了这杯茶再去。”孙膑急了:“喝了茶你就更耽误了!”毛遂不以为然:“现在还早呢。”孙膑无奈地说:“不早了,午时三刻就要祭箭了,现在已经巳时了。”毛遂故作惊讶:“巳时了?那真的来不及了。”

    孙膑催促道:“那就快去吧!”毛遂却突然说:“你们拿刀来,杀了我吧。”古达糊涂了:“为什么要杀你?”毛遂一本正经地说:“你们都是糊涂蛋,连做贼的规矩都忘了。做贼有句口诀:偷风莫偷雪,偷雨莫偷月。你们看看,现在这大白天,让我去偷东西,不是自找麻烦吗?要是没祭箭就先被抓住了,那可就惨了。”

    众人被他说得哑口无言,展雄气得大喊:“你这贼骨头,我本来在山里好好修行,是你把我骗下山的!要是害得我死了,南极子一定会用五雷轰顶来惩罚你!”毛遂却仍然不为所动:“说真的,现在真的不能去。”孙膑、古达和柳展雄等人气得七窍生烟,但也无可奈何。

    毛遂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对着众人说:“你们这么着急也没用,别害怕,我这就去试试。如果能偷到,那是你们的造化,如果偷不到,也别埋怨我。”说完,他站起身,迅速离开营帐。驾起金光,直奔秦营。

    一到秦营,只见刀枪如麦穗般密集,剑戟如麻林般林立,整个营地布置得井井有条。毛遂念动咒语,施展隐身法,悄无声息地潜入秦营,一路向上走去。他心中暗自琢磨:“不知道王翦的营盘在哪里。刚刚看见王贲进去了,他应该是个先行官,那么王翦的营盘应该就在紫薇营前后。”

    正想着,忽然看见一个少年将军,捧着香案走进营帐。毛遂一看,正是王贲。他是王翦的义子,那么这里应该就是王翦的营盘了。只见王贲进去后,开始布置香案,点上香烛,在一旁恭敬地等候。不一会儿,王翦拿着一根攒天箭从营里走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在桌案上。

    毛遂心中暗想:“我该怎么偷呢?如果直接上去抢,王贲在那里看守,寸步不离,根本没法下手。得找个机会,趁机捞起就是。”想定之后,他隐身到案桌旁。王翦跪下开始念咒语,毛遂正欲下手抢箭,忽然间,那箭就不见了。他抬头一看,只见攒天箭腾空而起,毛遂心中一紧:“不好了,偷不成了,反而可能送了性命。”于是,他施展入地法,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时,孙膑偶然抬头,忽见青纱帐上霞光万道,瑞气千条,紫薇盘旋,红光缭绕。他心中一紧,急忙喊道:“师叔,不好了,攒天箭来了。”展雄闻言,大惊失色,骂道:“这矮贼,不是说去偷箭吗?怎么反倒是帮他祭起来打我?”他立刻吩咐准备马匹,随后提刀上马。孙膑看着他,眼中含泪,问道:“师叔,你要去哪里?”展雄说:“人家发箭来射我,难道我坐在这里等死吗?大丈夫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就算死也要杀他几个偿命。我这就出营去,乱闯秦营,杀他个人仰马翻,就算这箭射下来,我也不枉此生了。”说完,他催鹿出营,古达紧随其后。孙膑则传令全山众将,保护柳真人闯阵,见机行事。

    展雄来到秦营前,高声讨战。秦营的军校报知王翦,王翦冷笑一声:“这不知死活的展雄,我的宝贝已经起在空中,等它一落下来,他就命丧黄泉了,还敢在我营门讨战。传令下去,让将士们严加防备,别理他,任由他骂阵。”众将领令后,严阵以待。

    柳展雄正在阵前痛骂秦军,突然间,云端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响声。他慌忙稳住身下的梅花鹿,抬头一看,只见天空中浮现出一块斗大的红光,托着一根明晃晃的神箭,直朝他头顶飞来。展雄吓得魂飞魄散,但随即心生一计。

    他暗想:“他们有宝贝,我们难道就没有吗?何不将我的法宝祭在空中,与这攒天箭抗衡一番。”想罢,他伸手从豹皮囊中取出那根五寸多长的如意金鞭,托在掌中,念动咒语。只听得一声疾呼,金鞭随即腾空而起。

    金鞭与神箭在空中相遇,两者都是宝物,一时间霞光万道,瑞气千条,龙虎相争,连连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展雄见状大喜,原来自己的法宝如此了得,看来无需再担心攒天箭了。他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决定闯进秦营,大显身手。

    于是,他催动梅花鹿,冲破秦营的防线,手持镰刀,杀得秦军士兵哭爹喊娘,纷纷向王翦求援。王翦大惊失色,抬头一看,只见金鞭与神箭在空中斗得难解难分,他不禁心生一计。

    他口中念念有词,请来一员神将助阵。那神将一到,便躬身问道:“相召小神有何吩咐?”王翦道:“今有柳展雄用金鞭敌住了我的法宝,烦请尊神出手相助,破了他的金鞭,使攒天箭得以成功。”神将领命而去,施展法力破了金鞭的防御。

    随着金鞭被破,攒天箭如脱缰野马般疾冲而下。展雄见状大惊失色,急忙掉转梅花鹿想要逃出秦营,但怎奈那支箭右旋三旋,左旋三旋,最后一声响亮,展雄应声翻身跌下马来。全山的众将见状急忙催马赶来,将展雄的尸首抢回。

    萧古达见展雄丧命,心中大怒。他知道此时已过午时,攒天箭的威力已不复存在,于是催动梅花鹿,手持宝剑直奔秦营。他厉声大喝道:“快叫王翦出来受死!”秦营的军校急忙向王翦报告。

    王翦在得知展雄已死后,心中松了一口气。他收回神箭,提枪上马,走出营门。只见萧古达怒目圆睁,气势汹汹地冲来。他大喝一声道:“好个王翦匹夫,竟敢害我道友性命!今日我来取你狗命,为展雄报仇!”说罢催马挥剑便刺。一场激战即将展开。

    王翦眼见对方来势汹汹,迅速举起手中的蛇矛,稳稳地挡开了对方的宝剑,他大声喝道:“道士,慢着!我有话跟你说。先告诉我你的名字,我好送你上西天。”古达闻言,勃然大怒,骂道:“你这无耻匹夫,听好了,我乃萧真人座下大弟子,萧古达!我在深山苦修,与柳真人情同手足。你这狠毒的家伙,竟用攒天箭射死了他,此仇不共戴天,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王翦冷笑一声,轻蔑地说:“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也敢在我王翦面前大放厥词。柳展雄神通广大,最终还是死于我手,你又有什么本事来与我抗衡?放马过来,让我看看你的斤两。”古达闻言,并不答话,催动梅花鹿,直奔王翦而来。王翦挥枪迎战,两人枪来剑往,战得难解难分,大战了二十余回合。

    全山的众将眼见古达不能取胜,齐声呐喊,纷纷上前助战,四面夹攻王翦。王翦见燕军势众,虚晃一枪,往斜刺里便走。古达哪里肯舍,一催坐骑,紧追不舍。王翦在马上心中暗想:“这道士的性命就在此一举了,我何必与他多费唇舌。不如直接用宝剑斩了他算了。”于是,他取出宝剑,掐诀念咒,宝剑随即腾空而起。

    他回头一看,古达已经追近,便大喝一声:“萧古达,看我宝剑来取你性命!”古达抬头一看,只见一朵彩云托着一口明晃晃的宝剑,直奔自己头顶而来。他心中一急,想要逃回,但那宝剑却如同长了眼睛一般,不偏不倚地正落在他的颈上。一声响亮,人头落地,萧古达就此命丧黄泉。这也是他多管闲事、自招灾祸的结果,一股精灵随着柳展雄去了。

    全山的众将见古达追下王翦,早知不是对手,恐怕他有失,随后赶来。见古达已被剑诛杀,身首异处,急忙上前抢回尸首,跑回本营。王翦也率兵回营不提。

    再说孙膑见柳、萧二真人出去冲阵,心知凶多吉少,不禁暗自伤心,坐在帐中闷闷不乐。忽听蓝旗报道:“柳真人已被攒天箭射死,萧真人也被诛仙剑斩首,现已抢得尸首,现到营外。”孙膑闻报,长叹一声,不觉泪下,大哭道:“二位师叔为了助我下山,不料反遭此厄运,闻之岂不叫人痛切。”正说话时,全山众将入帐参见。孙膑一面奏报昭王,赐棺木将柳、萧二人尸首殡殓了;一面招集众将商议攻秦之策。

    忽见孙燕进帐缴令道:“三千条木头已按您的要求在十日内全部送来了,请指示下一步行动。”孙膑听罢取出一张柬帖交给孙燕道:“你拿这柬帖去找到那些匠人让他们在即墨岭下空旷处按照帖上的指示行事。事成之后立即来交令不得有误。”孙燕接过柬帖观看只见上面写着:“木直三干根革车三百辆式用四个轴宽五尺长一丈二尺。车前另用横木一根每轮车轴捆缠长枪短剑各衬兵刃。周围左右以满为度。车厢中均聚百子炮一个俱限十日造完缴令。”孙燕看罢不敢怠慢就在岭下空旷地方搭厂兴工监造兵车这且不言。

    在梨山之巅,梨山老母静坐在洞府之内,她轻唤一声:“彩云童儿!”女童应声而至,老母吩咐道:“去将廉小姐唤来。”女童领命而去,不久,廉小姐便来到了老母面前,双膝跪地,恭敬地参拜。

    老母开口道:“唤你前来,并无他事。只因秦兵肆虐,王翦野心勃勃,意图吞并六国。你的长兄已遭不幸,孙门四位也命丧其手。如今孙膑已下山相助,但仍需你助他一臂之力。你与赵国昭阳有不解之缘,此乃天意,不可违抗。你速速收拾行装,下山去吧。”

    廉小姐愤然道:“那王翦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敢如此嚣张,害我廉家满门,还要诛尽孙门父子。”老母解释道:“你有所不知,他原本是你父亲的义子,后因故离家,在东海拗离国云光洞学艺,成为海潮圣人的弟子。此次奉玉帝之命,下山并吞六国。他手中的诛仙剑和攒天箭,威力无比,能伤仙凡之体。”

    小姐担忧道:“既然他是奉玉帝之命行事,我们又如何能胜他呢?”老母安慰道:“不必担心,你丈夫孙燕乃是龙临凡转世,在赵国邯郸有三年零六个月的王位之福。你此行不仅是为了助他一臂之力,更是为了完成你的姻缘和报仇雪恨。你武艺高强,神通广大,定能克敌制胜。”

    提到“姻缘”二字,廉小姐不禁面红耳赤,她沉思片刻后说道:“圣母在上,弟子自觉学艺未精,恐下山后难以应对。”老母笑道:“你不必多虑,你的武艺已相当纯熟,神通也颇为奥妙。只需小心应对那攒天箭即可。随我来,我有法宝交给你。”

    说完,老母起身往后洞走去。小姐紧随其后,只见老母取出一件法宝递给小姐:“此宝名为盖天袱,只要攒天箭见到此袱,便会自动还原。你此行务必小心行事,不可伤及王翦性命。”

    小姐接过法宝,恭敬地说道:“圣母在上,弟子遵命。弟子今日下山,请问是直奔易州还是先行回归赵国?”老母嘱咐道:“你应先回归赵国,然后再前往易州。切记在心,不可有误。”

    小姐又问道:“弟子此去未有兵器傍身,如何应敌?”老母笑道:“我有一把金背绣绒刀,本是为你所备。我已将其送至你家花园中,你回家后便可取用。”

    小姐听罢,倒身下拜,辞别老母,驾起祥光,腾空而去。不久便来到了邯郸城,她按落云头,步入城中。一场惊心动魄的江湖恩怨即将展开……

    这位小姐心中暗自琢磨:“我乃是一位足不出户的闺秀,只因三年前在花园游玩时,蒙圣母恩赐,一阵神风将我带上高山,修炼仙术。如今归来,却是不知家中何处?”她低头沉思:“我自小便在家中长大,只听说西府便是我的家,何不前去问个明白。”

    她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老者缓缓走来。小姐上前恭敬地问道:“老丈,敢问一声,西府廉老爷的府邸在何处?”老者捋了捋胡须,回答道:“姑娘要找的是西府廉老爷么?不远了,一直往东,转过弯,有座八字大门便是。如今的门庭已不似从前那般热闹,没有将官守卫,只有几个家丁立在门前,那便是廉府了。”

    小姐听完,向老者致谢后,便轻盈地向东走去。转过一个弯,果然看见一座门楼,上面金字匾额写着“西府”二字。小姐点头感叹:“这便是我家了。”

    此时,从门内走出一个老仆,见到小姐,惊讶地问道:“姑娘,你在我家门口徘徊,可是有何事?”小姐仔细辨认,认出他便是府中的老王,于是问道:“你可是老王?”老王挠了挠头,疑惑道:“姑娘,你是哪家的千金,怎识得我老王?”小姐笑道:“你仔细瞧瞧,我是谁?”老王凑近细看,突然瞪大了眼睛,惊讶道:“你……你莫非是我家小姐?”小姐点了点头,笑道:“正是,我就是廉秀英。”

    老王闻言,欣喜若狂,连忙往里跑去通报。他年岁已高,走得急了,竟被门槛绊倒,摔了一跤,口中却还喊着“喜事”。一个丫鬟见状,大笑起来:“老王,你这是什么喜事,摔了一跤还叫得这么欢?”老王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兴奋地说道:“姐姐,快去告诉太太,小姐回来了!”

    丫鬟闻言,欢喜得不得了,两步并作一步地跑进上房,气喘吁吁地禀报:“太太,天大的喜事,我家小姐回来了!”夫人闻言,激动得站起身来:“在哪里?”丫鬟回答道:“现在大门口呢。”

    夫人欣喜若狂,犹如掌中明珠重现,连忙带领一群侍婢走出香房。全家人都跟着太太来到大门口。抬头一看,果真是秀英小姐。夫人上前抱住女儿,泪流满面,口中连连呼唤:“我的娇儿,自从你在花园被风吹走,三年音信全无。我本以为此生再也见不到你了,没想到今日还能重逢。快随我进府去吧。”

    母女俩携手并肩,走进了内宅深处,直至后堂。夫人优雅地坐下,小姐则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夫人赶紧扶起她,温柔地说:“孩子,不必多礼,快坐下吧。告诉娘,这几年你到底去了哪里,过得如何?”

    秀英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说道:“母亲,那年三月初,我在花园中赏花时,突然被一位仙风道骨的老奶奶带走。她自称是白华山花洞梨山老母,从斗牛宫赴会归来,见我在花园中,便用神风将我带上山,传授了我十八般武艺。如今,我已刀马纯熟,神通广大,更有防身法宝。老奶奶说我有昭阳之命,便让我下山来,助王翦一臂之力,建功立业。”

    夫人闻言,眼中闪过泪花,叹息道:“孩子,你离家三年,家中发生了许多变故。你大哥廉连,早已被庞涓害死。你父亲也离世已久。你二哥原本镇守界牌关,但王翦起兵并吞六国,兵至界牌安营扎寨。副将王贲投降了秦贼,你二哥愤而出战,却不幸死在王翦的剑下。如今家门冷落,幸得你归来,陪伴我这老母,共度晚年。”说完,她已是泣不成声。

    秀英闻言,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愤怒地说:“这秦贼如此狠毒,竟害我长兄!我今日下山,定要与他决一死战,为兄报仇!”

    夫人握住她的手,担忧地说:“孩子,你不知道王翦的厉害。他领兵困住易州,孙家一门四口都被他杀绝。幸亏你未来的夫君孙燕上天台山请来你的三叔公下山相助,在易州排兵布阵。但近闻孙燕也被王翦的攒天箭射死,这可如何是好?王翦如此厉害,你如何报得此仇?”

    秀英坚定地说:“母亲放心,我在山上习学武艺,已有所成。此次奉师命下山,正是为了报仇立功。我岂能坐视不管?”

    话犹未了,天色已晚。夫人便说:“报仇之事,来日方长,我们母女俩离别已久,先回绣房叙话,安息一宿,再作打算。”于是,丫环们点上灯烛,夫人与小姐回到卧房,共进晚餐后各自休息。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