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创生地星 > 第二十六章 人面蛇身

第二十六章 人面蛇身

    说到伏羲,他是太阳星上祖帝非常器重的一位重臣,他不但参与了地星上万物的创造,而且还是这个研究项目的总负责人。

    特别是在创造地星人这件事上发挥重要的牵头作用,功不可没。

    据说,伏羲的母亲是太阳星上一位美丽可爱的仙女。

    在地星修复后,地星人还没创造出来之前,有一次,她跟随祖帝一起乘坐宇宙光艇来到地星上游览,她被地星上的美丽风景和清新空气所吸引,因此,她心里很想留在地星上生活一段时间。

    于是在游览中,她就找个合适的时机,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向祖帝提出来。

    她说:“无上崇高的祖帝啊!我心中有个想法,不知您能否准许?”

    “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看看?”祖帝问。

    “在这颗新修复的地星上,我感觉空气清新,风景如画,真是让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我很想留在地星上生活一段时间再回到我们太阳星上,您看可否?”她说。

    祖帝听后,脸上微微一笑,问道:“你真的想留下来吗?”

    “是的。”她回答的很肯定。

    “现在地星上只有新创生的这些动物和植物,你一个人留在地星上,会不会觉得无聊寂寞?”祖帝试探地问。

    “没关系,在这颗清新美丽的地星上,有这些动物相陪伴,我心里觉得很愉快,很自由自在。”她很高兴很自信地说。

    “既然你这么喜欢,那就暂且留在地星上吧。”祖帝说。

    “多谢祖帝!”她回道。

    于是,祖帝就命令太阳星超体巨人在华胥山下面的一条河边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的行宫,这位美丽可爱的仙女就居住在这座行宫中,体验地星上的生活。

    有一天,在傍晚时分,仙女到河边散步游玩,突然看见地上有个巨人的脚印,她就动了少女的好奇之心,于是她就将自己的脚踩在地上巨人的脚印上,觉得很好玩,忽然她心里马上得到了感应,心中对这个巨人产生了爱慕之意。

    谁知道她心中此爱念一发动,马上就感动了那太阳星上的超体巨人飞虹,飞虹便化作彩虹从太阳星上降落下来,将地星上的仙女绕住,在仙女的四周呈现出光彩夺目的彩虹,阴阳神气交融,妙不可言。

    这样缠绕了一会儿,彩虹又飞上天了,仙女面带红晕,春光满面,心满意足、神采飞扬地回去了。

    仙女在地星上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也回到了太阳星上。

    因为仙女和飞虹在地星上交欢而怀孕了,仙女在太阳星上生下了太昊伏羲,因此,伏羲出生后也是一位人面蛇身的超体巨人。

    再说,伏羲受祖帝委派来到地星上以后,他仰观天上日月星辰的天象,俯察地星上山川陵谷的形态,以及高山平原干湿的情况;中观万物鸟兽羽毛的花纹,以及天上飞禽、海中鱼鳖和陆地上动植物纹理的不同,他觉得天地万物的生成都离不开宇宙中的阴阳二种精气。

    因此,伏羲就画一个“一”,表示奇数,象征阳;并排画两个“一”,表示偶数,象征阴,以奇偶二画进行不同的排列,画成了“八卦”。每卦都有上、中、下三爻,又在三爻的基础再加三爻,变成了六十四卦。

    伏羲画的这些卦画,蕴涵着天地神明的德行,其中有阴阳变化莫测的奥妙。

    伏羲创立的卦象,穷尽了天地阴阳变化的现象,卦象中也贯通了天地阴阳的运行之道,暗示着天人感应的道理,也就是万物之情,有应有求,生生不已,天地万物合归于一个“一”。

    伏羲上观天文下察地理,画出八卦,为地星上的人类揭示了地星上万物生成的内在原理,就是阴阳变化生成的结果。

    宇宙天地有阴阳变化,万物也有自身的阴阳变化。

    伏羲他们当时在创生地星上的万物和人类时,就是根据宇宙天地阴阳变化这个原理来设计编辑的,所以地星人身体内的五脏六腑也有阴阳变化,这个变化要和宇宙天地的阴阳变化保持协调一致,如果出现不协调时,地星人就有可能会生病,同时,如果地星人自身内在的阴阳不协调时,也有可能会生病。

    伏羲做了这件事后,他又在史皇氏仓颉创造的文字基础上,发明了六种书法,教民众在木头上刻画字来记事。这样,天下的义理,都可以用这六种文字来记录。

    伏羲教民众学会用文字刻画记事后,他又想:地皇氏当时教民众认识了日月星三辰,并划分了昼夜更替,又规定了昼夜更替三十日作为一个月,这些法则已经基本完备了。

    于是,他就再作甲历来教导民众。

    甲历这种天文历法,就是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互搭配,从甲寅开始,支干相配,为十二个时辰,凡是搭配经过了六个甲,那么就说明天道运行一周了。

    用这种方法来纪岁,年份才不会错乱;用这种方法来纪月,月份才不会错乱;用这种方法来纪昼夜,一天的时间才不会错乱;用这种方法来纪东西南北,人们才不会迷失方向。这是地星上千古历象的鼻祖。这样,地星上的人们就都明白了地星上的四方方位,同时也知道了一周年为一岁。

    伏羲在地星上做好以上这些事后,他又想:当时燧人氏虽然规定男子到了三十岁而娶、女人到了二十岁而嫁的法则,但男女之间的名分还是没有区分清楚。

    因此,他就规定说,女人以女从夫,这名就叫作“嫁”;男人娶女为妻,这名就叫作“娶”。

    同时,嫁娶两家必须有个从中说合的人,这个人就叫作“媒人”。用俪皮做为聘礼,一般都要成双成对。

    并且,还要确立区分人的姓氏,姓者,统祖考所自出;氏者,别子孙所自分也。

    伏羲氏在地星上这样规定以后,民众之间的嫁娶之事,就开始可以称某家娶某妇,某妇嫁某家了。

    姓氏既然确定了,伏羲氏就教导民众说:“这是重视社会人伦关系的根本所在。”

    从此以后,地星上的婚嫁制度比燧人氏时就更加完善了,地星上的男男女女就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可以随心所欲地随便交欢了,有效地控制了男女之间的乱伦关系。

    这样,地星上的千古大婚之礼也就从此开始了。

    据说,有一天,地星上天气晴朗,白云满天,祥云遍地。在孟河的河边上,大家正在游春玩乐。

    突然,大家看见河中腾空而起跃出一匹龙马来。这匹马生得好奇怪,是马的身子,身上却有龙鳞,高大约八尺五寸,又好像骆驼一样,在脊背上又长出一对翅膀来,踏在河水中如临平地,也不会沉没,身上还背着一个河图。

    民众觉得很奇怪,马上跑去向伏羲报告这件事。

    伏羲也马上出来,看见了这匹龙马,他就对众人说:“这是太阳星上的龙马,是集天地之精华而生出来的。他背上的河图是尚未公开的天地运行之道和地星上山河分布图。当年,夏禹治水时,我奉祖帝之命,把河图带到地星上,交给夏禹使用,夏禹治好水后,就将河图交还给祖帝。现在太阳星上的龙马受祖帝的委托,又背负着河图来到地星上,是祖帝想告诉地星人一些天地的运行法则和地星上山河的分布情况。”

    地星上的民众听了伏羲氏的话后,才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大家心里还是觉得很奇怪、很不可思议。

    伏羲掌管地星上的事务时,无所造作,全不施刑罚,而民众也自我教化,自化化人。

    有一天,伏羲氏闲来无事就到弇州巡游,山上林木郁郁葱葱,看见山林树上有一只鸠鸟,那鸟在树上悠闲地鸣叫,叫声悠扬,很有节奏感。

    伏羲侧耳听了一会儿,心中高兴地想道:“如果能制作一个乐器出来,吹奏这天然的音韵,也是一件愉心愉情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那树上的鸟又开始有节奏地鸣叫,伏羲又用心在听,果然觉得好听有趣。

    于是,他心中灵感来临,便依照那鸟音的高下清浊,按照鸟叫声的节奏也一边高声地唱起来,自己也觉得很好听、很有味道。

    所以,他就一遍一遍地歌唱,不久,便有一群禽鸟飞来一起和鸣。伏羲就依照鸟叫声来制作音乐,称为“乐歌”。

    地星上自从有了乐歌以后,民众听了乐歌后,民众就耳目聪明起来,心中的血气也就相对平和了许多。

    这样就形成了纯正的民风,人心也回归纯朴,大家心情舒畅,人的寿命也就越活越长了。

    后来,伏羲又觉得乐歌还未尽其妙,于是就再创作“荒乐”,并给乐命名为《立基》,用来管理天下的民众,这是地星上最早的音乐。

    同时,伏羲还想去山中寻找一根良好的树木,用来制作演奏的乐器。

    伏羲毕竟是太阳星上的超体神人,因此,他心中有了这个想法,那山中的百木精灵也早就知道了。

    因此,百木精灵就先对山中的百木说:“明天伏羲想要到我们山上来挑选一棵良木,用来制作一架琴,来演奏美妙的音乐。我想,在我们山中,只有桐树君你的材质最好,制作成琴后,肯定能演奏出美妙的音声,你应当主动出来承担这个重任。”

    桐树君听后,高兴地回道:“我很乐意去完成这个光荣的使命。”

    这时,其他众多的精灵说:“明天我们也要吹起几阵清风,帮助桐树君生出爽籁的声音来。”

    百木精灵说:“很好!”

    第二天,伏羲来到山中,那些精灵就吹动木叶,桐树君也把他的枝节轻摇,叶随风摆。真是:“全凭出格幽微韵,体出无声太古文。”

    伏羲看见一阵阵清风吹来,感觉自己脸上清爽无比,再听听那树上木叶之声,清脆悦耳。

    他静下心来,仔细倾听,发现这是桐树上发出的妙音,最为清微,正合他的心意。

    于是,他就选择用这棵桐木来制作乐器,终于制成了一架琴。这琴“面圆以法天,底平以象地;龙池八寸,以通八风;风池四寸,以象四时;五条弦,象征天地五行之用,长七尺二寸。”

    后来,伏羲又制成一架三十六弦的瑟。

    琴瑟都制成后,伏羲说:“这对乐器是神明所赐,琴瑟和鸣,天人感应,能够奏出天籁之音,可以用来修身养性。”

    自从伏羲发明创造了乐歌、乐器以后,地星上的乐音开始兴起、流行,从此地星也告别了万古混淳的状态,进入了文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