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历史的星空 > 第11章 向全人类告别

第11章 向全人类告别

    人类星际发展合作组织的与会成员,在仪式主持者的引领下,连线移民舰队,并向太阳系所有的人类栖息地实时传输舰队起航仪式的画面。

    实际上,龟缩在避难所里的人类,此刻哪里有心情来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面对正在袭入太阳系、毁天灭地的陨石雨,人们惶恐不安、焦虑悲伤。

    混乱、流血和死亡,每分每秒都在黑暗中发生。

    能够飞向太空的逃生飞行器,早已被不法分子事先控制。

    地下避难所的不安者试图突袭并夺取小型星舰,却引发了更大的混乱。甚至在无法得到逃亡机会时,有人宣泄情绪的方法居然是与飞船同归于尽。

    地下避难所的最深处,也已经被人提前占据。对这些生存机会更大的场所的争夺,在世界各地都如同局部战争一样,打得不可开交。

    人类星际发展合作组织不得不宣布全球进入紧急状态,命令同时传达到了各星球基地和太空站。

    可是,已经很少有人能够放弃自己的生命,去执行风险极大的维持秩序任务。不得已,经过星合组织紧急磋商,将人类所有的机器人派出来替代人类。

    然而,这又给了隐藏在黑暗中的“银河光照会”等邪恶组织以机会。大量的机器人被控制和篡改程序,变成了它们的机器人军队和杀手。

    在这场大混乱中,只有拥有强大意志力的人类,才能在面对危机时,创造出非凡的文明奇迹。

    历史上经历过无数危难和战争,这群信念坚定、可以统一行动的人类,如今,也如同他们的先辈一样,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地下避难城和山体避难所的改扩建工程。

    无数的勇者遍布世界各地,协助维护秩序,组织转运民众和运输避难所物资。勇闯核污染区域的英雄们,则在为尽力保护人类文明遗产和寻找每一位落单者而拼命。

    火星、月球以及各太空站里,只要有这样的勇者或者英雄能够振臂一呼、身先士卒,人们就会被激励并一致行动起来。

    除了作为紧急备选方案被安排飞离地球、在宇宙空间中机动避难的第二总部外,人类星际发展合作组织将其常规总部迁移至位于LZD区的永备基地。

    这个高原地区存在极大的垂直海拔落差,连绵的山脉,也非常适宜于修建山体隐蔽所。高海拔的星船起降场,也为人类星际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地,以及合适的通讯、气象条件。

    星合组织团结起来的满怀奉献精神的人类卫士们,在边境线上、避难城内外、星球基地里、太空站内,承担着保护人类的光荣任务。

    大批涌入星合组织避难区或者地外星球基地的避难者,面对紧急赶工建设的临时地下避难设施,以及储备充足的生活物资和生存保障系统,感动得痛哭流涕。

    躲避核战污染,还有建设第一支移民舰队所积累的生存保障系统经验,让所有的避难所都具备一定的生态循环再造能力,从而提高了幸存人类长期地下生活的可能性。

    此刻,人类星际发展合作组织仪式主持人、各国代表和星际舰队指挥舰“蓝星号”的舰队总指挥约瑟夫·杨,同时出现在各自的互动映像上。

    盘古舰队其余一百余艘船的船长也通过实时影像,呈现在人类星际发展合作组织的会议大厅中央。

    会场的四周,循环显影着各移民船参加告别仪式的民众画面。在各个地下城里,爱好和平、对人类未来命运报以同样关心和期待的民众,也在配合举行送别仪式及数字签名活动。

    “舰队全体成员,向人类世界致敬,向宇宙星辰致敬。”

    “信心永驻,挑战深空,保护移民。”

    “坚决完成任务。”

    “延续人类文明。”

    “开启星际时代。”

    “以余生,致未来。”

    约瑟夫·杨完成发言后,在全场雄壮的宣誓声中,所有舰长向着转播画面敬礼致别。

    “以余生,致未来。”

    舰队全体船员也一齐庄重地行礼宣誓。

    “星辰大海的伟大征程即将开启,人类铭记你们的奉献与壮举,世界人民期盼着你们的好消息”!星合组织的高层代表回礼道。

    “现在,我宣布,人类首批星际移民舰队,出发……”

    指挥舰“蓝星号”的会场内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仪仗队将盘古舰队的旗帜展开,乐队奏响星合组织事先特别指定的典礼歌曲,总指挥约瑟夫徐徐地按下了代表舰队出发的指令授权按钮。

    一百余艘的庞大移民舰队,随之启动各自的引擎。引擎尾部的光团,在星空中闪耀跳动起来。

    “长江号”移民船上,有人流着泪冲上了告别仪式的舞台,夺过主持人的话筒,对着转播画面大声抒发自己的情绪。

    “我叫朱国瑞,洋河水城是我的故乡。爸爸妈妈,别忘记我。朋友们,别忘记我!”

    有人见状挽着妻子,牵上孩子,也走上了舞台。一家人站在一起,深情地向人类告白。

    “我是赵海风,我们一家三口都来自邺城大名府。父老乡亲们,别忘记我们。”

    “我叫吴小明,黄安人氏,我想念家乡美丽的杨山河谷。”

    参加起航仪式的“长江号”星际移民,自觉地排起队来,依次上台完成自己的离别宣言。有的人则打开了智脑,向自己的亲友倾诉、话别。

    这种未经事先安排的告别场景,立即被“烽火号”通讯船上的仪式导播,切到了全世界所有的直播画面上。

    随即,其他船上的移民,也跟着照做起来。

    “南极号”上,仪式现场投影着巨幅的欢乐企鹅影像。

    “我叫伊凡诺维基,我和我的妻子依莲娜,来自S国的泽蒙小镇,美丽的多瑙河养育了我和我的亲友们,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

    “我叫卢冬升,来自美丽的莲城。我会吹青山唢呐,我想吃家乡的红烧肉。”

    台下的移民们笑了起来,却都同时抹着眼泪。

    一个年轻姑娘跑上了台中央,大声喊道:“我叫张平璐,我想吃火锅。”

    说罢,她有些害羞地笑起来,转眼却带着哭腔对着镜头喊道:“妈,爸,再见了。家乡的人们,别忘记我。地球,别忘记我。”

    另一名年轻男子跳上舞台中央,用浑厚的嗓音说道:“我叫乐已晴,生长在灵鹫山下。”

    “我们那里有很多大熊猫,再见,可爱的国宝熊猫。再见,我亲爱的家人们”。说罢,他向观众郑重地敬了一个礼。

    “黑海号”上,在移民舰队旗帜的旁边,挂满了鲜艳的彩旗和世界各国旗帜。

    “我叫伊万达米洛维奇,来自R国。亲友们,请干一杯伏特加吧。如果有来生,希望我们再会在太阳系。”

    “人类永存”!说罢,他毅然决然地仰头喝干了手中的酒。

    “我叫李品延,来自黑土地,我怀念长白山的雪,还有好吃的冷面。”

    “我,周建萍,祖籍梦都、临川,生长在可渡。祖地的米粉,老家的火腿,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汉斯·西伯,来自B国克拉科夫,我想念那里的老城区,我想念留在那里的我的老姐。”

    所有人都一一倾诉着自己的念想,当画面切回到“长江号”时,韦子见的妻子曾明卿也站在舞台正中深情告白。

    “我是申城人,我的丈夫是蓉城人。但是我们从小就移民到了月球,所以早已经熟悉作为移民的感受。”

    “但是这次不一样,我们的脚下再也没有土地。我想回到春申江边看看,我也想去锦城的街头走走,我更想月球基地上的父母和同事们……”

    望着影像中的妻子,“逐日号”驾驶室内,韦子见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高进被告别仪式的氛围感染,在“逐日号”的舰队频道里大声说道:“最美湿地北洋淀,我叫高进,月球基地移民。”

    “我姓包,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尊一声驸马爷你莫要执迷”,有人用戏腔唱了一句。

    “驴肉火烧忒好吃。”

    “黄河明珠,牛肉面。”

    “敦煌飞天。”

    “八达岭、故宫。”

    “呼伦贝尔大草原。”

    “火焰山。”

    宣告声在“逐日号”的通讯频道里此起彼伏。

    “我想我的外婆,还想小时候家门前的秋千。”

    一名女船员红着眼眶,哽咽的声音变成了放声的哭泣。

    舰队朝着既定航线持续加速,仪式还在继续。

    人类星际发展合作组织和舰队指挥部临时决定,在“烽火号”上保留特定的频道,持续向全世界传送仪式信号。

    用于智脑通讯的频段,将即刻增加通讯带宽,以保障这一场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涉及六百万人的太阳系告别仪式。

    同时,舰队还决定,路过柯伊伯带时,将选择一颗合适的小行星,并提前派出高速穿梭艇,将星际移民舰队全体成员的身份信息,刻录在小行星上。

    存有告别仪式和人类文明影像的数据存储介质,也将被埋藏在这颗小行星上,并设置能让后人发现的永久信号器,以此告慰和平复所有星际移民的开创之举和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