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眼可见心难收 > 第八十二章

第八十二章

    当朱暮彤当晚回到自己WH市区的家中,已经是8点多了。

    “彤彤,那个男的是……”前脚刚进门的朱菲正在自己卧室换家居服,听到闺女进门,就试探性地向门口衣帽间的方向递出了一个询问,她这是刚刚跳完广场舞,现在脸上还显得红扑扑的,同时说话间胸口起伏也比较大,显然是今天跳得格外起劲。

    “嗯,是我……一个师兄,应该算学长吧,也可以说是有工作关系……”暮彤边在衣帽间换上拖鞋,边草草应付着母亲的问题,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让她连连改口了三次,每一个称呼都显得有些似是而非,算了,不管了,反正不是母亲误会的那种关系就行。显然她也是听出来自己母亲问话中带有的那种猜测的,怎么可能呢,叶帆都那么大岁数了……不过和他在一起好像也真没感觉他比自己大十多岁呢,甚至很多时候自己还嫌弃他幼稚呢……正想着,朱菲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哦,又是一个师兄啊……”朱菲已经换好了衣服,从自己的卧室走到了客厅,正好迎面看到一脸若有所思的暮彤刚走进客厅,只是当暮彤听到这话时,不自觉地低下了头,避免了自己和母亲在目光上的触碰,然后噗通一下就坐在了客厅的大沙发上,几乎整个屁股都陷了进去。

    “什么啊?这哪能和大师兄比!”暮彤表现得很是享受这沙发的柔软,轻描淡写地应对着老妈的嘀咕,但话一出口她就意识到了不对。

    “啊,我就说你还是放不下那个大师兄,你跟妈说实话,后来你和张文晶又见过么?他有女朋友了么?要我说,如果他也没找女朋友,你们看看能不能……”朱菲是知道暮彤在春节前和张文晶在咖啡厅见面的,但是春节后朱暮彤找张文晶谈到气血仪的智能化改良,以及后来他们又因为这个项目见过两次,其间还专门引荐了张教授和张文晶互相认识,以及牵线他们双方的研发团队后续合作,朱菲就不得而知了。

    “说什么呀,妈,我和大师兄那……现在也就是工作关系。”感情的事情一向是复杂的,其实何止是像她和大师兄之间的感情难以理清啊,哪怕是她对叶帆的感觉不也是很难以言表么?感情也好,感觉也罢,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丰富多彩而令人痴迷,也因为斑驳陆离而令人陶醉,同样也会因为错综复杂而令人深陷。此时的张文晶究竟是朱暮彤心中那个脚踩七彩祥云的大师兄,抑或只是一个和自己曾经一起搞过科研的师兄,又或者真像她说的那样,仅仅是一个有着工作关系的前同事?但朱暮彤突然在内心中冒出一个称谓,让自己激灵灵打了一个寒颤,是——“兄长”么?自己从小并没有兄长,即使是在表亲中也只有表弟并没有表哥,就连自己的父亲也在自己儿时就已经离开了这个家,兄长的关爱究竟是怎样的呢?暮彤一时间也不知道对待“兄长”应该是一种再怎样的感情或——感觉,只是凭空冒出的这个称谓连她自己都有些吃惊。

    “那在实验室里埋头攻坚的背影,那在自己迷茫时深沉成熟的开导,还有那在和自己一起时那无微不至的照顾,包括这次自己手术后那充满担忧的眼神……”这些难道都是一个小女孩心目中兄长该有的感觉?“可是……当我遇到各种奇闻异事的时候总会第一个想要和他分享,当我碰上什么糟心郁闷的事情总希望他可以在自己身边分担,当我结交了一些有趣好玩的朋友时也总想让他也有机会可以认识。就像左思绮这样的,尽管那时自己已经和他分手了,但还是忍不住跟他提起过;还有小苗,虽然这个还没有和大师兄提及,但每每感到小苗身上那股求知欲,她都会产生一种叫上大师兄一起来给她答疑解惑的冲动;还有……那个叶帆,他也是我们的师兄呢,虽然这个没有学到博士,但怎么着大师兄也要叫他一声师兄呢,更何况这家伙转行去学了心理学,好像大师兄曾经有一阵也经常去听心理学讲座呢,有机会让他们也认识认识,不过这个更大的师兄可显得没有大师兄那么成熟稳重呢。”

    这只是几个呼吸之间,朱暮彤就已经心念电转闪现出如此多的念头。她并不想否定自己曾经与大师兄热恋期间的感情,那也是一种亲密无间、无话不说、互相牵挂的感觉,但当下她自己突然意识到,上边的这些类似于“兄长”概念的感觉似乎占据了七八成。可如果自己当初和大师兄在一起的那种感觉不是纯粹的爱恋,而只是掺入了亲情般的感情,那真正的爱情又会是什么样的滋味呢?自己现在实在是想不通,甚至有些不敢去多想,总觉得细思极恐,自己和大师兄之间的那份真挚的感情在冥冥之中好像缺了些什么似的。

    “工作关系,工作关系,怎么都是工作关系,我看你舅舅家和姨妈家的孩子人家都成家了,妈不想在你面前念叨,可是前天咱们去扫墓时你又不是没看到,咱们这一大家子里就剩下你还单着了。看看你表姐和表妹都有孩子了,连你两个表弟也都结婚了,他们一家家的都可热闹呢,尤其是你小姨天天在朋友圈晒她的外孙子,发的那些小视频别说多萌了。前天从墓地回来聚餐的时候,你不也见到了么,是不是特别好看?”听着朱菲的语气一开始显得有些幽怨,而说到最后则化为了对姨妈、舅妈们的羡慕,眼神中不仅有着对自己的期盼,同时也浮现出经历了长期孤单所形成的落寞。

    “妈,这种东西可不是着急的事儿啊,而且在大城市里,我这个年龄离谈婚论嫁还早着呢……”朱暮彤抿紧了嘴唇,她在内心中是很反感在面对这个话题的,前天在姨妈舅妈们的七嘴八舌下,她也只能硬着头皮默不作声,而自己的妈妈还是给到她充分的自由和独立的,因此这么多年来鲜有在她面前过问过暮彤的情感生活,更甭说催婚逼嫁这种事了。因此今天暮彤听到朱菲一开始的碎碎念,不自觉眉头已经微蹙,可她又岂能感受不到母亲那内心中的孤寂?看着妈妈头上日益增多的白发,还有那脖子上一道道的环纹,以及那不再像自己小时候那般精神矍铄的双眸,朱暮彤突然间感到一阵心疼,冷硬的语气生生咽了回去。可她也绝不会在这种事上妥协随便,所以就说了上边这句看起来没什么力度但的确是事实的话,让朱菲一时也无可奈何。

    事实上,朱暮彤平时最见不得年轻人在世俗的压力下向生活低头,什么该结婚了、该要孩子了、该好好在家里相夫教子、该好好辅导孩子以后考个好学校、该好好学习考大学了、该找个铁饭碗了、该退休养生别折腾了……这每一个所谓的“应该”其实都是别人眼里的评判标准,尤其是对女性,似乎这个社会有着更多更苛刻的“应该”想要套在她们的身上,而这,正是朱暮彤从小就深恶痛绝的。可能连朱菲自己都没意识到,正是自己在离异后打破了很多的“应该”,选择内退、选择下海、选择坚持创业,并鼓励小暮彤自己去大胆地选择自己的所爱,包括暮彤选择跆拳道、选择理科、选择格斗、选择北大物理系、选择读博士……也正是朱菲自己的经历和对小暮彤的放养,让她从小就逐渐地形成了一种独立的人格,而且在她的成长历程中比其他孩子,尤其是比其他女孩子更加成熟理性,以至于她的每一次选择似乎都让自己未来的路可以越走越宽。

    “好好好,我不催你,你们在大城市生活久了都不着急,咱们原来那个老邻居张大婶她们一家你还记得吧,她女儿比你大8岁呢,也在BJ,到现在都没结婚,不过倒也过得滋润。前两年我和张大婶不是一起去BJ玩,还找你一起去的颐和园么?当时去她女儿自己买的房子做过客,虽然远点儿,在那什么亦庄,对,是亦庄,可比你那个窝大不少呢,两室一厅,一个人住也算自在。”朱菲自己也感到刚才可能带给女儿压力了,于是也算是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一下子语气也平缓了下来。

    她可是从暮彤小时候就很少给她压力,更多的只是鼓励。当然,她自己因为忙于饭店的生意,也很难细致入微地去照顾暮彤的方方面面。而女儿的自我成长不仅是让她一路放心,更是足以让她在亲戚朋友面前骄傲,因此将近三十年下来,她身上几乎没有很多老母亲所具备的那种特质——“见不到天天念,见到了碎碎念”,“几天不见孩子想得死去活来,刚见几天就想让孩子活该去死”或者“定期询问:饿了么?吃了么?睡了么?穿秋裤了么?喝热水了么?处对象了么?”,但发自心底的关心、操心甚至担心可一点儿不比别的母亲少。

    “您要是愿意来BJ一起跟我住,我也可以换个大点儿的住所,就是不知道您能不能习惯在BJ生活。”这是暮彤第一次主动邀请母亲来和自己一起生活,其实并不是她的心里话,因为在她的意识里如果和父母天天住在一起,每天大眼瞪小眼的,日子久了反而会产生很多分歧甚至是矛盾。左思绮就是一个典型,虽说她并没有和自己父母有大的矛盾,但每天也生活在相爱相杀之中,而且这已经是在她妈妈刘丽行很是开放、包容的情况下了,如果换做那些经典的老母亲模式,配上左思绮这种不受约束的性格,恐怕每天都鸡飞狗跳的也难说。而暮彤当下这么说自然是明白母亲因为不愿意让自己感受压力而转移了话题,她也索性就坡下驴展现一下小棉袄的姿态。

    “算了吧,BJ那种地方我还真不喜欢。咱们威海多好,气候湿润,城市是干净,流动人口少,亲戚朋友多,社会秩序稳定的同时我还能有人照应,如果呆腻了还可以飞到海南过个冬天。你看这新房子2019年底就装修好了你都一直没回来过,早知道我也不买这么大的,显得冷清。”不出暮彤所料,朱菲才不会接受她的邀请,她很了解自己的母亲,一是确实在二三线城市住惯了,二是她也绝对不愿意去给女儿添麻烦。

    想到这里,暮彤的心底不由得产生了愧疚,再听到母亲后边的话,自己的鼻子竟感到一阵酸楚,她一下子搂住坐在自己身边的朱菲,把头紧紧地倚靠在她肩膀之上,柔声说:“妈,以后我肯定多回来陪您,这么好的房子得有人气啊!”像这样温馨的画面,在暮彤上大学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她们母女俩的身上。

    “好呀,不过你现在应该也不习惯在小城市生活了,没事儿回来过个周末,或者假期来住个几天就行,这要是待久了你也闷,我也烦,呵呵。我每天也一大堆事儿呢,这不晚上我这刚跳完广场舞,要不是你这两天在家,我有时会跳得更晚,连跳两场,我们管这种叫二连呢!”说着,朱菲笑得像个孩子一样灿烂,“白天我简单吃个自己蒸的馒头就稀饭,然后去早市买菜,也当遛弯。然后回来自己开始做饭,一般把中午、晚上甚至第二天早饭都一起准备了。下午我直接去找你王阿姨和刘大伯他们一起打麻将,我很克制的,不多玩,就4圈,然后就差不多回来吃晚饭,然后去跳舞。当然我也经常和他们结伴出去旅游、摄影,你不是都看我做的美篇了么?”朱菲一五一十地向女儿交代着自己的生活日程,无非是想让暮彤放心,其实这些话在她上次来BJ和暮彤住在一起的时候早就说过了。她听到女儿愿意多回来陪伴自己当然开心,可意识里又不希望她因为照顾自己而耽误自身的生活节奏和事业发展。

    “看了,我都看了,您去的地方现在比我都多。不过您也要注意身体,昨天咱们扫墓我看您走路多了还是会喘得厉害。我给您买的保健品有没有按时吃呢?今天您晚饭后吃了么?”是呀,如果说让朱暮彤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妈妈的身体状况,自从朱菲检查出三高之后,她就一直从左思绮妈妈那里买了几种营养品,一直寄给妈妈,当然按照朱菲自己的描述,好像确实从体检指标来看,改善了不少。

    “哎呀,我今天还真没吃呢,我明天吃吧?”朱菲迟疑地看向女儿。

    “别拖,您放哪里了,我帮您去拿……”说完朱暮彤已经从沙发上起身,但她也不知道朱菲把营养品都放在了哪里。

    “哎呀,不用了……其实,就剩红曲胶囊了,灵芝那些都吃完了……不过是刚刚吃完的,没几天,所以没来得及让你买……”朱菲一向不会说谎,此时她的脸却和犯了错的孩子一样红。

    “啊,您又不听话,指不定这是断了多少天呢,我一没顾得上,您自己就不在意?您身体健健康康的,各个零件器官都好好的,这才是我最大的福气啊!您上次不还说不能像以前您厂里那个王厂长似的,最后糖尿病都截肢了,钱没少挣,但现在生活都不能自理,自己痛苦不说,还给家人带来多大的麻烦……您快告诉我红曲放哪了,我去拿过来,然后一会儿我就下单,她们家物流很快,估计后天就送到了。”

    朱菲一听到王厂长的事儿心里就难受,眼神中流露出几分不安,当一个人健康的时候真是完全考虑不到自己的健康,但当看到别人不健康的下场时,尤其是看到那些曾经和自己关系很近的人,总还是会被触动的。“啊,红曲就放在厨房一进门的储物柜上边,打开就看到了。”话音未落,朱暮彤已经大步走向那个硕大的厨房,她确实对这个新家很是陌生。

    环顾这套160平米的三室一厅,其中暮彤住的一间卧室虽然家具齐全,但怎么看都显得空空荡荡,虽然一尘不染,但缺少了家的味道。这房子客厅很大,朝南的大落地窗让整个客厅光线充足,同时连通到客厅的阳台也很大,站在阳台上可以俯瞰小区的绿地,以及眺望不远处的城市花园。而家中的厨房经过改造后格外宽敞,各种厨具也一应俱全。这几天在家虽然也没有在家吃上几顿饭,但朱菲还是会抓住每一次可以亲自下厨的机会,来重操自己的旧业,让暮彤看到自己宝刀不老,毕竟在她小的时候,妈妈做的饭几乎是朱菲能给女儿带来的唯一骄傲。这也是为什么当朱菲听说女儿有BJ的朋友来威海找她时,第一时间就希望暮彤邀请对方来家里尝尝她的手艺,特别是知道那还是个男士之后。而暮彤自然没有把叶帆带到家里,只是作为地主,简单带他在WH市区逛了逛,然后两个人就神神秘秘地去荣成市了。从朱菲的视角来看,没听说他们还有其他人一起,所以这也算是孤男寡女了,而且一出门就是一天一夜。从暮彤的朋友圈看来,好像两个人还一起浪漫地观看了海边日出,虽然照片中一直没有那个男士的身影,但无论是今天清晨美不胜收的日出小视频,还是后来白天在成头山拍摄的风景照,无一不透露着女儿今天的好心情,这才最终让朱菲在女儿进门后急着询问叶帆和她的关系,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要不是她对暮彤回威海生活不抱希望,同时更不知道女儿猴年马月才能成家,朱菲当初差点儿在收掉自己的生意后直接买套220平米的四室两厅。这并不是摆阔,要知道,她自己从小是在平房长大,那种一家子人挤在一起热热闹闹的状态是朱菲在这个年纪最为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