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逆流香江二十年 > 第31章 慎行!

第31章 慎行!

    麦斯力怒气冲冲闯进主编办公室的时候,林山止正拿着一份《天天报》看。

    印象里,林山止的情绪一向很稳定,可此时却很奇怪。

    不知那张报纸写了什么,此刻他脸憋得通红,双眉拧成个疙瘩,连额头上的青筋都看得清清楚楚。

    来之前,麦斯力很生气,但现在看到老板现在的样子,气焰顿时熄了一半,低低的说了声:“BOSS。”

    林山止似乎刚刚意识到办公室来人了,缓缓放下报纸,随着动作,情绪也在逐渐收敛。

    转眼间,他的面容温和下来,宛如秋日里的一潭湖水,平静而深远。

    有些人什么都不说,仅是一个表情变化,就有让人心颤的气魄。

    “早上好,麦斯力先生。”

    这都快中午了,还早什么早?

    而且两人刚见过面,再打一次招呼不觉得怪吗?

    如果以麦斯力刚进门时的情绪,根本不会察觉这些细节,但因为林山止的表情变化,他已经冷静下来,心里一突,下来的话有点说不下去了。

    正常的话,林山止肯定会问他有什么事,没问,显然是不想听……

    麦斯力有什么事?

    他是来告状的!

    可他选错了告状对象,林山止是老板不假,但并不负责行政常务。

    不去找骆有梅,是他一直觉得林老板好说话,对自己也很看重。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报社里每个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见他沉默,林山止站起来,亲自为他沏了一杯咖啡,速溶的……

    “麦斯力先生,中午想吃些什么,你觉得麦当劳怎么样?”

    麦当劳去年才在百德新街开设第一家分店,这时候还是个稀罕物,许多鬼佬都没吃过。

    而麦当劳这种食品,没吃腻前确实挺让人上头的。

    但麦斯力哪有心思琢磨吃什么,他抹了一把胡子,表情难堪道:“boss,新闻部的内容风格有必要变吗?”

    我不告状,我和你讨论内容方向,这么大的事,身为主编总不好不管吧?

    林山止坐回了老板椅,做了个手势,示意对方说下去。

    麦斯力从怀里掏出个小本,放在桌子上:“boss,你看看吧。”

    笔记本上的字迹很潦草,记述的却很全面。

    能做到新闻部主任,麦斯力的能力很强,他把李清源的发言概括的很好。

    【将新闻故事化,充分利用肖像、动作、语言、景物等等细节描写,使新闻人物和事件的来龙去脉活灵活现。

    改变以往报道“见事不见人”,和“只有结论没有过程”的报道方式……】

    总结起来一共三点:

    【1、可读性与专业性的优化组合】

    【2、形象生动与抽象理论的结合】

    【3、个人化与贴近性的相互配合】

    林山止看完,表情依旧没什么变化,麦斯力有些沉不住气了。

    “boss,变更新闻风格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是要召开高层会议的,那个新来的助理,居然直接给记者们培训上了。”

    林山止极为诧异的瞥了眼麦斯力,以往没发现荷兰胡子这么废啊?

    尽管见到麦斯力进来,他就知道结果了,但这还没到中午你就败了?

    是的,把李清源放进新闻部,又刻意不说清他的工作内容,就是林山止的主意。

    时间倒退两天,当骆有梅回家后,详细的与他描绘了和李清源见面的经过,林山止就做出了这样的决策。

    年轻人,锋芒毕露,能力是有点,但有些好为大言,爱吹牛逼。

    这是李清源在他心目中的标签。

    林山止20岁就在《明报》工作,把金镛的驭人之道学了个九成九。

    他一点都不怕下属和自己吹,甚至很鼓励这种行为。

    因为只要有人敢和他吹,他就有本事督促着,让别人把吹过的牛逼去实现。

    不过李清源吹的那种太不靠谱,让一个分量极重的作家,去给和自己齐名的作者写传记,那不是天方夜谭吗?

    所以周一上班见到李清源后,为了不给年轻人难堪,他压根没提那茬,而是用另一种手段去敲打一下。

    李清源不是说,要让《信报》销量提高三成么?

    想实现,必须要多部门协作,而我故意不说清你的工作范围,就是先试试你的成色。

    要真有那个水平,他会不遗余力的支持。

    要是没有,那就戒骄戒躁,踏踏实实沉淀下来,由他培养个几年,也不失为一个报界人才。

    尽管别人都说自己像金镛,但林山止不承认,他可没金镛的那么吝啬!

    曹明志的房子,都是他出钱给买的!

    金镛那么抠,能给谁买房?

    而他林山止能给曹明志买房,只要李清源有那个价值,何尝不能给他也买一套?

    看着有点气急败坏的荷兰大胡子,林山止暗自皱眉。

    现在刚上午10点,李清源大概是8点半去的新闻部……

    也就是说,在一个半小时之内,你就被搞了个灰头土脸,跑我这告状来了?

    不对!

    本子上的内容不少,没一个小时说不完,把培训的时间减去的话……

    也就是说,你在主场,用大概不到半个钟头,败给了一个年仅二十岁,刚加入报社的新人?

    败的这么惨,你还有脸来向我告状?

    而且你被抢了会议主持,新闻内容风向,员工培训这些工作,那我要你何用?

    至于笔记本上的内容,林山止倒没往心里去。

    《信报》的支柱内容,一个是他的个人专栏,一个是曹明志的《投资者日记》。

    他的专栏不拘财经,古今中外、各类嗜好、所见所闻均有涉猎。

    而曹明志的文笔轻松有趣,严肃的资本运作术,在他的,既融合了投资哲学、亦有处世智慧、还不乏娱乐调侃。

    他们二人的专栏,和李清源的培训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处,林山止认为,一定是对方深刻研究过他们的特色,才做出了这些总结。

    问题是他们这种强烈的个人风格,普通记者哪有这份笔力?

    年轻人又有点异想天开了!

    不过这份积极性还是值得鼓励的。

    而大胡子尽管很废,却非一无是处,所以也得安抚。

    唉,难搞啊!

    林山止想了想,对大胡子道:“我写个条子,你带给他。”

    说着话,拿起笔,就在本子上写了两个大字。

    “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