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逆流香江二十年 > 第22章 行价

第22章 行价

    时间是一件很怪的东西,排除某些激情时刻,越是快乐便觉得它越短暂。

    相反,越是煎熬,时间就过的越漫长。

    叶盼盼保证,她生下来到现在,从来没有如此充实过!

    这三天,上午她要和红色小巴谈运输,下午和凌晨奔波于港岛九龙和新界,洽谈问卷投放的事情。

    中午她也不能闲着,要回到励业街面试应聘人员。

    她们现在已经有三个员工了。

    最先招募的是司机,这个决定的起因是李清源教她开车。

    之后叶盼盼提到她有个表弟在运输公司开厢货,本来人家嫌赚的少还不爱来,被李清源三言五语便说服了。

    于是付出550的月薪,招到了运输部主任,暂履司机职责。

    第二位是月薪650的财务主管,1米76,28岁的未婚高妹,在香江理工读过两年夜校,四年出纳工作经验。

    第三位是月薪500的档案部主任,62岁的老同志,属于下岗再就业,有过40年报社资料员的经验。

    不过现在他们都只有一项工作,那就是筛选问卷!

    兆发大厦12楼,一叶知秋发行服务有限公司。

    李清源站在黑板前,给包括叶盼盼在内的所有人进行部署。

    “首先,我们要给每一家报社分别建档,这样所有问卷回收后,便能得出各家报社的销量占比!”

    “之后细化每一道题目,得出各家报社需要优化调整的内容。”

    “最后我们需要经过统计,得出多套数据模型。”

    “比如以某个职业为核心,这些人的阅读场景是什么?家里、单位、亦或是巴士,洗手间?”

    “他们选择报纸的理由是什么?内容还是价格?如果是内容,他们对内容是否满意?喜欢看到哪些内容?如果是价格,他们能否接受涨价?觉得合理的区间是多少?”

    李清源扫了下面一眼,见办公室的几人包括叶盼盼在内,脸上全都有点懵,于是笑道:“没那么复杂,你们只需要把题目和选项数据统计出来,剩下的交给我来做!”

    几人这才松了口气。

    这时财务高妹道:“李顾问,叶经理,我有必要汇报一下财务情况。”

    “早上九龙和深水埗两个区送来九千七百份问卷,支出6800,油尖旺区的问卷约在中午送来,至少还要支出4000块,下午还有两个区来送问卷……”

    说着高妹一摊手:“加上前天购买桌椅、办公用品,和安装电话的支出,预计明天我们的资金就会枯竭。”

    她说完后,众人表情各异。

    毕竟刚刚入职,公司这种财务状况,没人不担心自己的薪水。

    李清源还没答话,叶盼盼站了出来:“没关系,我们还有一笔贷款今天就能拿到。”

    李清源:“???”

    盼姐你搞咩啊,只说有新的资金会进来就好了,何必告诉员工资金来源呢?

    他果断把话接过来。

    “这笔贷款有六万块,足够回收我们投放的所有问卷,余下的钱还够搞搞员工福利,给大家在附近租个宿舍。”

    招人的时候说好供吃供住,不然光凭职务头衔,也不能低于20%市场价的薪酬招到这几个宝贝。

    资料员老孙举起手:“源仔,我不需要住宿……”

    “孙伯你放心,会发你50块住宿补贴。”

    老头连连摆手,道:“源仔,我的意思是,公司找宿舍需要什么条件,我在附近有几套房子。”

    李清源把目光递向叶盼盼,人是她招的来。

    叶盼盼咳了一声:“孙伯也是兆发12层的业主,只是把租赁权委托给物业了。”

    办公室的几个人看向孙伯的眼神变了,崇拜,震惊……

    合着不止这间办公室,整层楼都是人家的?

    一个报社资料员有这么多财产?

    隐形大佬在我身边?

    孙老头,你这个逼装的可以的!

    李清源笑道:“行啊孙伯,肥水不流外人田,您看着给我们几个晚辈安排一下吧,到时候我和盼姐也去住,价钱都好商量。”

    老同志你很爱出风头?

    到时候房租和工资给你一块发!

    孙老头没意识到李清源的阴险,只笑呵呵的连声说好。

    高妹又开口了:“李顾问,我很有必要提醒一下,就算我们有贷款能把问卷全部回收,但我们目前连主营业务都没有,等资金用光后,怎么维持运转呢?”

    李清源横了她一眼。

    高妹,打击团队士气你有一手的。

    李清源指了指桌子上堆积的问卷:“只要做好统计,我们马上就会有第一笔营收。”

    “那还等什么!”

    高妹腾地站起来,给所有人分发问卷。

    她一米七六,如果不到近处去比,给人的感觉比李清源还高,看上去很有压迫力,而且执行力强,是个合格的资本家狗腿子,配拿公司最高薪。

    正要干活,叶盼盼说话了。

    “源仔,什么时候去取贷款?”

    李清源道:“手续不都是你签的吗,让阿旺载你和高妹去拿钱好了,等回来再弄问卷。”

    叶盼盼靠过来小声道:“那个经纪人的钱我们什么时候给他?”

    “让高妹支200块给他就好了。”

    “200块?”

    叶盼盼瞪大眼睛:“不是六千块?”

    李清源奇怪道:“怎么可能,永隆是正规银行,又不是高利贷,搞9出13归咩?”

    “不是你说行价……”

    “行价不就是五百块意思意思吗?”

    叶盼盼惊了,仔细回忆了一番之前的场景,好像李清源的确没说过具体数额。

    他是先在五千的基础上,说了个五百的好处费。

    等贷款额降到三千,随之把好处降到三百。

    至于把“行价”理解成多少,那就是昌哥的事了,和李清源有什么关系?

    “源仔,那个杨胜昌不会恼羞成怒,报复我们吧。”

    “有道理。”

    这年代连汇丰的账都是社团去讨,很多贷款业务员也有社团背景,逼急了对方真不太好。

    李清源想了想,把《天天报》工作证拿了出来。

    “盼姐,你们拿了钱就快点走,他要不让你走,你就把我的call机号给他,让他找我拿钱,把工作证交给他作抵押。”

    一个塑封纸片你要抵押六千块?

    叶盼盼哭笑不得,但也不想真的拿那么多钱出来,毕竟债务都是要还的。

    她们贷款6万,半年期,6.5%利率,总利息才一千一百块。

    真给六千块,比总利息还高六倍。

    等几人动身去取贷款,留下李清源和孙老头整理问卷。

    一小时后,Call机便响了。

    李清源拿起电话回拨,那头果然是昌哥的声音。

    “靓仔你搞咩啊,行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