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我在淮北种橘树 > 第一百零二章 有鼎名社稷

第一百零二章 有鼎名社稷

    在雪季,武陵的天黑得很早。

    渐雪风凄紧。

    方圆已经将先生让自己来取一葫芦鼎中水的事情尽数告知了孟彟,孟夫子脸色不太好看,但却也没说什么,只是给他安排了两间房,让他先休息片刻。

    方圆本能的感觉有些不对,他并不知道这所谓的鼎中水究竟是什么东西,但看孟彟的脸色,这东西的重要性显然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不过这是先生的意思,就算孟先生不愿,他也要硬着头皮取水。

    文城里的房间很简朴,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就是一张床,一方桌子,一张椅子,一个小小的书架,上面罗列着几本圣贤书文。

    说起来,倒是与方圆家中的房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方圆挺喜欢这样简单的陈设,房间虽然小了点儿,看起来却很空旷,不会有困居一隅的憋屈。

    小浣娘近日奔波,已经相当累了,方圆给他掖好被子后便退了出来。

    方圆打开行囊,想要换一身干净衣服。

    毕竟连着赶了三天的路,也就走了三天的剑桩,身上的白衣早已经不成样子了。

    一会儿还要在一张桌上吃饭,方圆自己的脸倒也无妨,但先生的脸面还是要顾及一些的,毕竟他是文城的城主。

    可方圆没想到的是,行囊里多出来一个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

    一块黑色的石头。

    嗯……或者说是玉?

    方圆看不出这东西的材质,但上头的字还是认得的。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方圆在元圣所著的书文中见到过这句话,还曾因为不懂而特意请教过先生。

    先生特意以此为自己讲了一堂课,要义就是求贤君。

    当然了,只是从隐世书的角度去解释山下的王朝更迭,方圆只知其意,却不知其实。

    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亦没有这方面的阅历。

    他甚至不知道这玩意儿是怎么跑到自己的行囊里头来的。

    恰好孟彟叩门,方圆站起身见了个礼,道:“孟先生,您来得正是时候,我的行囊中不知为何多了一块石头,您给看看?”

    孟彟伸手接过黑色石头,顿时如遭雷击。

    他不认识这块玄圭,但却知道它是什么。

    心圣学问大成之后,首往昆山,偶得一方天成玄圭,乃琢字于其上,后人称之为心圣玄圭。

    竹畔老王将这方玄圭赠予了当时的且兰天子梅复生,并传下谶言:玄圭易主,梅氏倾覆。

    八百年来,橘子洲再没有这块心圣玄圭的消息传出。

    因为梅氏将心圣的话奉为圭臬,自然便不会使其轻易出现在世人面前了。

    没想到却在方圆手里见到了。

    孟彟相信方圆的话,这东西若非梅氏主动赠予,就算翻遍且兰每一寸土地也未必能找到他。

    问题就是,梅氏为何要将这块象征其八百年基业的心圣玄圭赠予方圆,却又不告知他缘由。

    孟夫子皱起眉头,道:“你认识梅氏之人?”

    方圆不疑有他,道:“回孟先生,学生与允王祖孙三代都见过,允王之孙梅遇春是我的朋友。”

    孟夫子有些恍然。

    来且兰之前,他对狐岐城做了一次详尽的了解,尤其是允王府。

    虽然仅止于书卷上的文字资料,但他还是发现了这位老王爷的不寻常之处。

    具体是什么却说不上来,只是隐隐有所感。

    如今在方圆手中看到这块心圣玄圭,孟彟就多了许多了解。

    他微微赞叹。

    “好一个梅允常!好大的气魄!”

    方圆并未听清,于是问道:“孟先生,您说什么?”

    孟彟回过神,道:“没什么,梅允常可跟你说过且兰之事?”

    方圆仔仔细细的回想了一番前几天在狐岐山上的谈话,才肯定的摇头道:“并没有。”

    孟彟“哦”了一声,将手心里的心圣玄圭递了回去,道:“这是昆山玄圭,应该是梅氏之人送你的礼物,随身佩戴多有好处,只是切记不要露于人前。”

    方圆接过玄圭,放在胸前的小褡裢中,恰好与无字玉印放在一块儿。

    心中又多了些忧愁。

    好嘛!

    这是又被迫收了件东西。

    方圆知道这是梅恪礼送的,因为梅遇春不会偷偷给自己,而老王爷不可能在自己丝毫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做到这件事。

    不用想,这必然是又一件宝物。

    加上行囊里的剑经与三株八角梅,算起来,自己已经欠下了好几桩人情。

    方圆只能暗暗记下。

    “孟先生,取水之事……”

    听闻这话,孟彟脸色微沉,但总归不如先前一般难看。

    “方圆,你知道这鼎中水是何物吗?”

    方圆老实摇头,道:“不知。”

    孟彟叹了口气,道:“你跟我来一趟。”

    ……

    方圆跟着孟彟走过几条回廊,眼前出现了一间大大的木屋,比起方圆住的屋子要大了几倍不止,显然非同寻常。

    孟彟停下脚步,回头道:“这是你家先生的房间,那尊社稷方鼎也在其中,自己推门进去看看?”

    方圆有些疑惑的上前推开门。

    房内立着一尊比他两个人还高的青铜方鼎,两只耳,四条足。

    鼎上铭文,曰千秋社稷。

    鼎前一丈,地上放了个蒲团,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孟彟同样走进门,道:“你可知道这鼎中之水不是水,而是且兰文城之文运?”

    方圆当然不知道,他甚至不知道孟夫子说的文运是个什么东西。

    孟彟摇摇头,有些无奈的道:“你家先生什么都没教你?文运是儒家读书人立命之所在,读书人有其文运,文城、书院以及北边的心行城亦有其文运。”

    方圆听得似懂非懂,还是不知道孟彟的意思。

    孟彟顿了顿,道:“按理来说,一人与一地之文运该是分开的,但这尊社稷鼎不同,你家先生已经将自身文运与鼎相容。我来此两个月了,初到时,鼎中文运满溢,如今却只剩下了一半……”

    方圆大概懂了些,因此有些关心则乱。

    “孟先生,这鼎中乃是先生的文运?为何会突然少一半?若是尽数取走,又会有什么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