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我在淮北种橘树 > 第七十六章 先生弟子再见

第七十六章 先生弟子再见

    方圆只觉得自己做了个梦一般。

    琴剑被紫裙女子带走了,方圆并不可惜于趁手的兵器离手,倒是女子的离去,令他有些淡淡的怅然若失。

    刚才听了先生与她的对话,他知道了许多事情。

    原来那个借剑后随自己上山的白紫姐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至于先生所说的办法,方圆虽不知情,但大概也能听得出来,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所以女子走了。

    方圆其实很理解她的选择,即便她应承了下来,方圆觉得自己大概也不会同意先生做这件事。

    他还年少,自觉承担不起这样一份情意。

    不过嘛,总是有些惆怅。

    “先生,我还没有取到水呢,你怎么来了?”

    儒家君子笑眯眯的道:“水还是要你去取的,先生这次来不是为了见你,只是看到了这位姑娘,便想着帮你解决一些麻烦,我还有别的事要做,过一会儿就走了。”

    方圆淡淡的“哦”了一声,看上去兴致不高的样子。

    儒家君子调侃道:“怎么,还是有些舍不得?先生可以将那位白姑娘叫回来,其实不必这样残酷也是有办法的。”

    嗯?

    方圆的脸黑了下来。

    “先生,读书人这么做似乎不太好吧?”

    儒家君子似笑非笑的道:“小方圆,家里还有个徒弟媳妇儿呢。”

    方圆微黑的脸上一片涨红,道:“先生,月儿姐她……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就连方圆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

    原本想求助于先生,但看他一来的这一连串做法,方圆十分理智的没有说出来。

    他可不想再来一遭。

    方圆刚才依稀能感觉到,紫裙女子离去时心中的凄怆。

    自己有损琴剑,已经是大大的不该,何况乎白紫姐姐的一片心意?

    儒家君子装作不解的样子,道:“小方圆,先生这可就要说说你了,刚才你不出来,现在怎么反倒挑先生的不是?”

    方圆微微地叹了口气。

    他何尝不想出来?

    但出来又能说什么?将女子挽留下来?好像不是那么个味道。

    正是因此,方圆醒来后便一直装作还睡着,就是没有个定见。

    儒家君子好奇的打量着他,啧啧称奇。

    “这趟江湖走得还真是荡气回肠,我们家小方圆才十三四岁,竟也学会叹气了。”

    方圆翻了个白眼,道:“先生,我听别人说了你的事了。”

    儒家君子一脸希冀。

    “怎么样,先生的形象可还算高大?有没有传说中那种白衣飘飘的读书人风范?”

    “小方圆,不是先生自夸,先生在心行城那可是人见人爱,你家师祖在这方面都要逊色先生几分。”

    方圆被儒家君子一番话震惊住了,唯余瞠目结舌的份儿。

    “咳咳……先生,师祖来且兰找你的事我知道了……先生轻功不错诶!”

    儒家君子脸色如锅底,拍案而起,勃然大怒。

    “哪个没把门的造先生的谣?你跟先生讲,先生保准他下回铁定跟你说实话!”

    方圆头皮一阵发麻。

    好家伙!

    梅叔说的真真是一点儿也没错,自己险些被先生给蒙蔽了。

    他只能岔开这个话题,以先生的剑术,要是知道了是梅叔说的,那梅叔可就遭老罪了。

    他愁眉苦脸的道:“先生,我丹田里有枚小小的玉剑,一直在吃剑气,赶也赶不走,这可怎么办才好?”

    儒家君子白了他一眼,道:“小方圆,你这伤是自己不小心给弄的,先生帮不了你,算是给你添个教训。”

    玉剑蛊嘛,儒家君子当然是知道的,也能解。

    但问题就是,方圆总有远游的时候,自己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他身边,这次是玉剑蛊,自己可以解,若下次换了个自己也束手无策的奇毒呢?

    他与那个姐夫唯一没有分歧的,也就只有这一点了。

    反正玉剑蛊八成死不了人,若是方圆因此丢了修为,那也是自己的命数。

    方圆知道先生说得对,于是不禁有些郝然。

    “先生,我知道了……”

    儒家君子这才笑了起来,道:“对了,小方圆,你对雪中独行图如何看法?”

    方圆有些迟疑,他记得先生并不愿意让自己走济世的路子,可当日,自己却是实实在在的踏出了那一步。

    与那名为王玄圭的白衣下山一般。

    “先生,我……”

    儒家君子无谓的笑了笑,道:“那是你自己的路,不必顾忌先生,就像先生不会出手为你驱除玉剑蛊一样,你做的任何决定,先生也不愿干涉。”

    方圆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

    虽然他也打算没有将这种事现在定下,但有了先生的话,起码不会将来为了违逆先生而内疚。

    这时他才想起回答儒家君子的问题。

    “先生,弟子觉得王玄圭的路并没有错。”

    儒家君子闻言有些踌躇,方圆年幼,不知其中厉害,但他到了这个年纪,知道的多一些。

    他与方圆的父亲并不是同道中人,却都不约而同的不希望方圆走上这条路,史册浮沉,多得是累累白骨埋藏于锦绣文章之下,大多数都是读书人。

    如方圆,亦如王玄圭一般的读书人。

    儒家君子知道王玄圭是谁,但却不敢寄望于方圆能有他那样的福缘造化,南北天下六千年中修济世书的读书人里只出了一个竹畔老王。

    但儒家君子并没有将心中所想付诸于话语间。

    说了不干涉,便是不干涉。

    他也是个读书人,深深知道读书人之精神全依赖于胸中浩然之气,改之不如杀之。

    况且,南北天下永远需要这样的扑火飞蛾挺身而出,千古的傻蛾子们难道没有自己的先生?他们的先生难道就一定要阻止他们走这条路?

    何况乎当下。

    “小方圆,快些取回鼎中水来,先生在家里等你。”

    方圆重重的点头。

    忽然,他想起了一个问题,于是便问道:“先生,五城十二楼的事情弟子已经知道了。但天关之后是什么,就连梅叔也不知道,你是从北边来的,剑术又这么高,能不能……”

    儒家君子黑着脸道:“不晓得!走了!”

    儒家君子当真瞬间无影无踪,只留下原地唉声叹气的方圆。

    原本以为先生怎么着也该告诉自己了。

    好嘛!

    一点儿干货都没有,直接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