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我在淮北种橘树 > 第五十章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十章 吾将上下而求索

    “南北天下从古至今有十七位圣人,元圣老爷筑五城,传天下教义。仲圣立十二楼,起天关。季圣辟长淮,定南北天下。说来,还都是你们儒家的读书人。”

    “你可曾听过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这个是知道的。

    季圣的集子里,第一段就是这句话。

    梅恪礼问道:“你可知季圣老爷为何要开辟出贯通南北天下的长淮吗?”

    好嘛!

    这就又不知道了。

    梅恪礼忽然反应过来,自己问得挺多余。

    但这长篇大论的话一直说下去,没个捧哏真是怪难受的。

    “罢了,我说你听。”

    “元圣老爷是浩土世界第一位圣人,那时候还没有南北天下之说,元圣老爷在后来的长淮一线辟下五座城池,便是这五城,用来宣扬教义,就连各种修行之法,也都是他传下来的。”

    “后来仲圣老爷在更北边建起了十二座高楼,称作十二天关,首起西北,到东北沧溟之滨方止。按一年十二个月为序,依次是正月首阳楼,二月金风楼,三月红楼,四月血雨楼,五月夜梦楼,六月芙蓉楼,七月君子楼,八月状元楼,九月重阳楼,十月玉露楼,冬月潜龙楼以及腊月猎楼。十二楼关关相连,将南北天下与北方隔绝开来。”

    “再之后,季圣老爷以大神通沿五城开辟了长淮,世间鳞虫之属才得以走江化蛟,甚至化龙也未必不可。”

    “这便是十二楼五城以及长淮的来历了。”

    梅恪礼说得很纷杂,但方圆记忆力极好,一一记了下来。

    而后问道:“梅叔,这些圣人老爷们为何要做这些事情呢?”

    梅恪礼眼中有些隐忧,道:“这就要说起天关外的东西了……传说天关外有五支妖孽族群,长相各异,也有似人一般的,它们都以人为食,直到这三位圣人底定南北天下格局,这才将它们尽数驱离,历代以来都有各种各样的人前往十二楼,镇压天关。要说具体如何,梅叔我也没去过,并不知情。”

    方圆很是震惊。

    他原以为这些个城和楼只是各家修士聚集在一起所形成,却没想到有如此的隐情。

    而且史册里对此竟是只字不提。

    “梅叔,既然有妖孽窥伺,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在书上见到过这些记载呢?”

    梅恪礼笑道:“怎么,你也信这事是真的?”

    方圆没有表态。

    他也不能判断是真是假。

    但若是这种关乎存续的大事……

    “我觉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梅恪礼欣慰的点头,道:“这就再好不过了,可惜世人并非都像你这般想法,几千年安居乐业,人们都已经将此事遗忘了,即便五城十二楼的所有人满天下的宣扬,他们也未必信的。如今南北天下大大小小十余个国家,谁不想着自己那点事情?”

    方圆皱着眉头道:“没有办法解决吗?”

    梅恪礼黯然摇头。

    几千年太平,足以摧毁一切的忧患之思。

    方圆沉默了。

    这么些圣人老爷都解决不了的事情,他这个小小少年又能做什么呢?

    梅恪礼笑道:“不怕的,天下间不乏有识之士,近几百年开关北上者便有两位,南北天下定会找到出路。”

    方圆当然很好奇。

    “这两位前辈名讳是什么啊?”

    梅恪礼收起了随意地模样,正襟危坐,认真的道:“一位是你们儒家读书人,名为羊祜。一位是兼非城青衫剑仙,鲁一斗。”

    方圆险些热泪盈眶,悲伤之余,还满心骄傲。

    老头头儿啊老头头儿,你……

    风流得一锤!

    梅恪礼奇怪的望着方圆,道:“怎么了?”

    方圆压抑下内心的思绪,道:“晚辈想起了一位长辈,梅叔勿怪。”

    “梅叔,这天关之外毕竟是传闻,这两位前辈既然出过关,可曾带回什么话?”

    梅恪礼嗫嚅了半天,才道:“儒家贤人羊祜曾言:‘凡后来人持剑开关者,皆是羊祜’,青衫剑仙鲁一斗只说了两个字:破关!”

    方圆咀嚼着这两句话,不由得痴了。

    他相信老头头儿,更相信这位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儒家贤人前辈。

    先生曾问自己念书的目标。

    原来只想着写一篇好祭文,后来又想着为天下的老许头们讲道理,于是一路走来,讲了好几桩道理,讲得还算不错。

    现下又有了新的道理可讲。

    “持剑北上开关”,“破关”。

    两句话,一桩道理。

    连方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何仅仅听了梅叔的一番长篇大论便下定了这个决心。

    但有一点是分明的。

    无错!

    至于怎么去做,他觉得自己的阅历还太浅,学问也太低,剑术更还差,但不妨碍自己愿意许下这个愿望以及敢许下这个愿望。

    先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

    方圆轻声呢喃:“吾将上下而求索……”

    梅恪礼含笑饮下消骨,只觉得这酒比起往日要更加的沁人心脾。

    方圆感觉丹田剑意纵横,心中的问题忍不住激荡而出。

    “梅叔,首阳楼是个什么去处?”

    梅恪礼若有所思的挑起眉头,而后畅快的笑道:“说起这个,两个月前有个说是叫齐圣的少年人,剑斩首阳楼,一人之力硬生生将十二天关撕出了一道口子,厉害得紧!但也因此,天关不稳,五城里已经有许多老前辈赶赴断楼防御妖孽了,或许不久的将来,南北天下将尽知妖患,前辈们的愿望总会实现的。”

    方圆不由得心驰神往起来,还有些惭愧。

    同样是少年人,这位齐圣竟然已经可以做出这等大事来了,而自己却还在点毫境徘徊。

    梅恪礼将手按在他的肩膀上,轻声道:“说是少年人,其实未必,天关是仲圣老爷所铸,岂是普通人能够斩断的?或者是驻颜有术的前辈罢了,年轻人,不要着急。”

    方圆轻轻的“嗯”了一声。

    如释重负。

    是噻!急啥子嘛急!

    方圆不觉得自己能做到这等厉害的事,总归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便足矣!

    吾将上下而求索嘛!

    院外,青衣少年捂着胸,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自幼在兼非城长大的他,也没知道过这么多的事情。

    握着剑柄的手更紧了。

    梅恪礼听着两道粗重的呼吸声,如闻天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