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历劫李道人 > 第11章 启王祭祖

第11章 启王祭祖

    遇到的人越来越多了,这雨一停,来往的人们赶着驴儿马儿,也有附近村寨的老翁,支着小船吆喝卖货。下雨时河里面鱼儿会浮出水面呼吸,老翁冒险从河中捞出鱼虾,雨停之后拿部分卖给往来行人。

    浑然质朴的生活气息,下山久了,还是觉得新鲜。

    百里路走了接近五日,没有施展任何法力,除了避雨之外。

    前方那座大山看的更清楚一些了,比落仙峰略低,约八九百丈高,但宽厚不少。

    祭祀选这里也合适,毕竟能上去不是。

    进了城内,一打听,发现圣启山周围已经被封锁了,是因启襄王要来祭祀,提前半月派了军队驻守,禁止游人上山。

    不过祭祀那天,等启襄王上山后,游人可跟上观礼,不过是在一里开外,还有军伍看着。

    启国文化较为开放,且这圣启山下就是启国发家之地,请些父老乡亲前来也是知礼的。

    “也好,等祭祀那日再去,顺便看看那国师。”

    李知对国师很感兴趣,能在启字面前加一‘圣’字,显然不是武林中人所能做到的,这百年间不见国师有什么作恶的事情传出,想必是一位自持本心的道士吧。

    行走在坊间,两座山下的风格完全不一样,落仙峰求仙问道的人较多,城内产业也多为靠近。

    而圣启山因是启王发家祭祀之地,多是一些文人墨客登山,本地的书店茶馆一个接着一个,街边追逐打闹的孩童也是张口就来。

    “好狗不挡道!”

    “二傻蛋,你你你放屁,我不是好狗。”

    “哇,你不是好狗,那就是笨狗咯?哈哈哈…”

    “二傻蛋你欺负人,我不是好狗,也不是笨狗,你停下!”

    一个七八岁的花脸小猴拦着比他高一头的麻杆小子,将怀里的书籍丢下,扭打在打一起。

    “你们不要再打啦,不然我告诉先生去。”跟在麻杆小子身边的女童,大声喊着。

    两位一听马上停手,向她求饶,千万不要告诉先生,不然要罚板子了。

    李知坐在茶楼二层,看着街上的打闹,嘿嘿笑个不停。

    还有几日时间,李知每天都坐在二楼一角品茶,手里端着从书店借来的书籍翻看。

    不愧是文学素养极高之地,这些书里记录的不仅有山川风景,还有很多游学之士出国游历遇到的奇人异事。

    书中描述的精彩,李知也极为向往。

    寅时末,天还未亮,山下已经有不少人到了。

    “走走走,王上已经上山了,咱们也上去瞧瞧。”

    “小六,别跑散了,快过来。”

    “来了来了,诶,我二哥去哪了?”

    圣启山下,封山的军队放开一个口子,供山脚众人经过。圣启山祭祀的地方在半山一处宫殿,大殿外百丈也都修了一圈新砖石,方便王上出行。

    李知在人群中跟着走,已经换上了正常的青色长衫,简单梳了一个发髻,再普通不过了。

    向上边山道望去,长达数里的祭祀队伍举着长灯缓慢前行,不时有侍从抛出一些瓜果花瓣,丢在山中林涧,再往上却是看不清楚,太黑了。

    好大的阵仗。

    前面祭祀队伍走得慢,这后边的民众自然更慢了,有些索性坐下歇会儿再走。

    足足走了两个时辰,这民众队伍已经到了观礼点。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祭祀队伍分工有序,护卫军队分列四周,宫仆捧着法器排队站好,乐队已经敲响了小鼓,逐渐加了萧、笛的声音进来,祭祀曲乐厚重悠扬,一股苍凉的岁月感传遍广场。

    李知聚精会神,双目紧紧盯着大殿前面,只见一位天师打扮的道人手持拂尘,单手拿着一卷祭书站到大殿门口,背对众人诵了一段经文。

    接着请王上上前,将祭书交给他,退到一边。

    启襄王龙行虎步,威严神武,正了正头冠,接过祭书大声朗诵。

    “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抚育黔黎,彝伦修叙,井井绳绳,至今承之…”

    读完一段正文,启襄王看向国师,国师面色如常,朝他点了点头。

    “今不孝后,实有难事,因敕一用,待先祖恩…”

    李知见那启襄王看了眼国师,又扭头读了半天,半炷香才读完,接下来将祭书交给国师,国师进入大殿,置于祭台。

    大殿中主位是开国启王的神像,左右两侧是二百多年以来的各位启王塑像,除了主位贴了金衣,其余都是白玉石像。

    国师将祭文放下后,站在祭台前掐诀施法,祭台上的祭文如同活了一般,卷起一层红气朝神像而去,绕着神像转圈,似在沟通。

    不多时,红气从各位神像上带出不少白雾没入祭文,停了动静。

    国师紧绷的脸色一喜,成了!

    国师旋即收了神色,恢复原样,朝着大殿外的启襄王说道:“王上,成了。”

    启襄王忐忑的心也放下了,进来大殿就对着祖宗像磕头。

    是因为启襄王年过四十才生出一位幼子,如今十多年过去,幼子长大后聪慧早熟,文韬武略,启襄王有意传位给他。

    不曾想去年糟了斜病,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虽然国师有仙丹吊着,但也不是长久之计,启襄王再三祈求国师救人,国师考虑很久才答应下来,准备练一炉仙丹,但是需要国运加持。

    这位四朝国师从小便是他的师傅,启襄王一有什么头疼脑热就去找国师治病,熟络的很。

    没有任何犹豫,虽然启襄王孩子很多,但都是一些不成器的家伙,唯一一位还糟了邪,真是天妒英才。

    磕了半天头,启襄王出了大殿,让人搀着自己糟邪的孩子也进去磕头。

    几位宫女扶着坐在远处车驾中的下任启王,朝大殿走去。

    这位继承人脸色苍白,手脚无力,一副要死了的样子,有气无力的走着。

    路过国师身边,国师喊住他,又交给他一粒丹药,只见他毫不犹豫的吞下,面色突然潮红,手脚也有了些力气,谢了国师后,跪在蒲垫上磕头谢祖。

    见孩子如此知礼,启襄王脸上漏出了欣慰的笑容,能活下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