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春秋乱记 > 四一、前途

四一、前途

    曾鸢回到关下的主帐,召集了营下主要将领,宣布了曾侯的决定。

    文通文亥是伐秦过程中,唯二和秦国的兵卒有过实际交锋的人。

    文通前些天杀得不过瘾,西秦的兵卒还未接战就四散逃亡,在他眼里西秦就如土鸡瓦狗,连带对文亥智夺东岭也不太服气。

    当然,文亥也认为东岭关的兵卒不堪一击。

    想不到曾侯这么保守,竟然白白浪费将士们高昂的士气,文通气呼呼的对曾鸢说:“大庶长,秦人畏战如畏虎,某愿领五百精兵,效仿车大夫文亥将军,奇袭武关。”

    “休得胡闹,老夫自有规划,速速退下。”曾鸢骂了一句。

    随后,曾鸢唤来雎城守宫奇,吩咐宫奇征召奴隶,会同前营的卒役,在雎城外围修筑城墙,又派人去鸡泽那边的中军大营,监督催促加速铺设连接雎城庸城的道路。

    文亥名下有曾侯划派的三百亲兵,但暂时没有交割,又急急派了文大文二回庸城,想让姬乃调一些家臣过来,好到时安插进去。

    因为曾侯来去匆匆,东岭关和雎城这几天上上下下都是忙得顾头不顾腚。

    值日星官报告了几次,说雨季快到,曾侯也不以为意。

    结果,曾侯君驾才过了鸡泽,就开始下起纷纷小雨,接连几日连续不停。君驾走走停停,速度还没有来时的一半。曾侯倒是不着急,每日处理各种文牍,偶尔接见一些汇报的各色人等。

    马文琪周同礼借口要先回皮村处置家中事情,取得曾侯同意后,在一个宫吏和十人军卒的陪同下,先行离去。宫吏和军卒是曾侯指派,估计还有曾侯交代暗中监管的意思。

    离开曾侯君驾的大营,他们更充分意识到学习外语的迫切,两人商量后决定:最近一段时间老马的外语学习,有必要进行强化训练。

    “小周啊,你们写穿越文,这种时候,一般要做些什么?”

    “有田有地,还能招募奴隶,自然又回到种田流。”

    “有没有可能通过王女的关系,搞点什么事情?”

    “最好不要再麻烦王女。”

    “那不成,白白浪费了漫天神灵。”

    “光我们自己瞎操心,王女怎么想才重要。”

    “我分析,曾侯伐秦至少要好几年才能搞定,去了襄都,怂恿王女弄些战争黑科技,说不定还能糊弄个爵位什么的。”

    “你还不如说帮助王女弄个女皇帝,还要招你为驸马爷。”

    “搞成宫斗剧,嗯,也可以,总不会难过做生意。”

    “你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吧?这个绝对不行。”小周一下就想到老马的心里去。

    “别乱扣帽子,我是说真的,就是看曾侯年纪,顶多也就四五十,王女要上位不知道要等到几时,说不定曾侯回到襄都,就把王女嫁出去,宫斗剧估计行不通。”

    “马哥,现在想这些有点早吧,我觉得到了襄都最好是隐世埋名,要不然王女哪一天觉得我们碍眼,随便一个眼神就能把我们做了。她把我们弄到襄都,估计也有这个意思。”

    “所以要绑定她的利益。”

    “说绑定就能绑定?”

    “总要有个策划才行。”

    “现在操心?你要不来那一嗓,就没有这个问题。肉没吃到弄一身泥。”

    “形势所迫嘛,又说这个。”老马无奈的反驳,想了想然后接着说:“小周啊,其实你最合适苟种田流的,总是一副听天由命的性格,现在我们两个合起来有六百亩地,你回头安心做地主,弄几个丫鬟侍女,养多几个奴隶,我就拈花弄狗做个纨绔子弟,争取平平安安过一世,估计你最满意。”

    “对对,就是这个意思。啥都别说,你赶快学外语。”

    “现在人这么多,怎么学外语?”

    “学外语人越多越好,你想办法问问那个宫吏,了解一下襄都的情况也好。”

    “也是,你说那宫吏是不是太监?”老马点头答应。

    “去,你个SB,没看他留有点小胡子?”小周发现老马有时也傻得可以,连这么明显的特征都没有发现。

    “谁说太监就一定没胡子,你看电视看傻了吧?”老马刚好以前跟人吹过牛皮,知道这个知识点很少人听说的。

    “大人辛苦了,劳驾你走这么远一趟。”马文琪一脸馅笑的跟宫吏搭话。

    “公士见外了,能与公士同行,某家荣幸。”宫吏却知道曾侯对这对父子的重视,所以客客气气。

    “大人,请教如何称呼。”

    “不敢称大人,某家姓卫氏漆,行二名氐字廉”

    “擦你大爷,这是啥跟啥啊,以后少问别人名字。”

    马文琪听完脑壳都麻了,心中不禁吐槽。本来外语就不行,结果对方口语飚到八级。

    宫吏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是漆国人,姓卫,名氐,字廉,家里排行老二。所以别人可以叫他卫漆,或者卫氐,如果是平辈或者长辈,也可以叫他仲氐、仲廉。

    “十多天的路程呢,我们父子不懂礼仪,大人多多提点。”

    老马的词汇量不够,说话像便秘,又搞不清这伙计到底叫啥名字,宫吏却以为这是对他的尊敬,心里想:皮献这小子教养还可以。

    “听说过两天要下雨,我们这一路都是野地,也不知道怎么处理?”老马没话找话。

    “军卒带有皮帐蓑衣,公士勿有多虑。”

    “大人,这公士是什么品级?”老马自从被赏为公士,对这个很感兴趣,但小周没去问人,他自己口语不行,好几日都糊里糊涂。

    “若论品爵,曾国分二十级,公士却是最末。”

    擦,原来兴奋好几天,虽然知道不会是什么像样的官位,没想到竟然是最末一等,连弼马温都不如?老马觉得问还不如不问。

    “大人是什么品级?”

    “呃,宫中不论品级,以科目分管,某服侍君侯传达旨意,却是司礼监正吏。”

    “监正大人,为何宫中就不论品级?”

    “你却不懂了,品爵只赏赐军功之人,无军功者,皆为吏目,都是按分管科目称之。”

    “那主簿也是吏目?”老马忽然想到庸城那个慈眉善目老山羊姬乃。

    “主簿是一府总管,吏目之首。一般是大人物的贴心家臣,往往也有品爵在身。”

    “宫中的主簿是哪一位,为什么没见君侯带着?”老马有意往襄都的话题靠拢。

    “宫中却不称主簿,主管一科者,称为小宰。”

    擦,怎么那么复杂?听得老马满脑子浆糊。

    其实他不知道,也就是这方世界还比较落后,历史上的那些皇朝,特别宋元明清的官员品级爵位,那才叫复杂,连大学教授都不一定搞得清楚。

    “宫中的主管叫小宰,外面主管官员的叫什么?”

    “百官将爵之首,自然叫大宰。此次觐劝君侯休息生养,秋后伐秦者,便是大宰齐黄。”

    “哦,大宰姓齐名黄?”

    “非也,大宰乃是黄国齐歇大人。”

    要晕倒了——听卫监正说完,老马心中忍不住又擦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