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春秋霸王! > 第二十九章 自立为王

第二十九章 自立为王

    六十万人民军,三十万百姓,九十万人扎根于昔日的秦国都城咸阳,这对于邻国晋国是莫大的威胁。晋王派出无数说客,游走于诸侯之间,称“旧秦已灭,新秦又出”,希望组织一支新的诸侯联军,讨伐赵川。

    楚王听信斗氏一族的劝谏,连下十余道军令,要求赵川就地解职听候发落。

    项翼将楚王派来的信使一一扣留,对赵川说道:“赵大哥,楚王无道,听信谗言,非但不为楚国商洛一带丢失的城池着想,反而与晋国狼狈为奸。这个时候,你可千万不能软弱。你若解职,咸阳城数十万军民恐怕都要丢掉性命。”

    屈锷说道:“赵老弟,我虽然愚笨,也看的出楚王是要致你于死地。咱们这一路杀到咸阳,灭了秦国,楚王是一兵一卒都没有支援,如今倒好,他让你解职,再派个斗家的贪官污吏来接手,那弟兄们的血算是白流了!依我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先把商洛二十余城收回来,再一路打到郢都,把楚王身边的奸邪小人一股脑全部铲除!”

    熊伯渠说道:“两位将军说的都有理,只是咱们毕竟还是楚国的臣子,不到万不得已,可不能做出冲动之事,免得让天下英雄以为是咱们背信弃义。依我之见,当下还是静观其变吧。”

    赵川点了点头,说道:“熊将军说的很对,越是这个时候,咱们越要沉得住气。咸阳城固若金汤,如果他们要联合起来打过来,必教他们有来无回。”

    过了月余,晋王的说客们终于说服了各路诸侯,以晋军主帅先彰为最高统帅,发兵百万,集结于咸阳城外。楚国也加入了诸侯联军,楚王派伤愈的大司马斗叔敖为主帅,领兵三十万出征。

    看到城外昔日并肩作战的楚军如今兵戎相向,熊伯渠两鬓斑白的花发气得直立起来:“若公子令狐还在,断不会让斗氏奸贼带着楚国热血男儿自相残杀!”

    赵川从怀中掏出一张羊皮纸,说道:“这是今日我从吴王那里抢来的,你看看。”说着递给了熊伯渠。

    熊伯渠展开一看,见上面写道:

    吴王敬启:

    听闻吴王豢养了数百死士,窃以为吴王之复国,单凭些许死士远远不足,还需要强国之助力。孤王念在昔日之旧情,愿献一计,以成两全之美:楚大司马公子令狐受命赈恤吴越灾民,吴王可派死士假扮灾民杀之,事成后,孤王可拿下楚国至少五城,则其二城赠予吴王,以助吴王复国之用。

    这羊皮纸上,晋王大印清晰可辩。

    原来,吴王听信了晋王之计,刺杀了公子令狐后,晋王却迟迟没有兑现两座城池,吴王便一直留着这封书信作为凭证。哪里想到有一天晚上床头突然出现了赵川,吴王既怀恨于晋王食言,又不想被赵川取走别的什么值钱的东西,便交出了这封羊皮书信。至于楚国那边,他刺杀公子令狐之事斗氏一族早就一清二楚,也不怕多几个人知道。

    熊伯渠看罢,捶手顿足,怒目圆睁,说道:“原来晋王早已觊觎我楚国江山,竟出此毒计!吴王之罪,亦当诛杀!”

    赵川说道:“还有一些人也早该死了。他们都姓斗。”赵川将之前在邓城听到的黑衣人与斗伯雍的谈话告诉了熊伯渠,“斗氏一族虽未直接参与刺杀一案,但公子令狐的行程作息、守卫的分布,少不了有他们给吴王通风报信。毕竟公子令狐一死,收益最大的恐怕也是他们斗家。”

    一旁的屈锷已经听不下去了,抄起墙边的开山巨斧,大声说道:“熊大哥,我这边替你杀出一条血路,今日就把外面那个姓斗的首级取来!”

    熊伯渠上前一步,紧握屈锷双手,说道:“屈老弟莫慌。如今真相既然大白,报仇之事不急在一时。咱们听赵将军的安排。”

    赵川说道:“斗氏一族陷害忠良,营私舞弊,贪墨军粮,鱼肉百姓,可以说罪大恶极。只可惜楚王昏庸,倚重斗氏,如今楚国朝野上下乌烟瘴气,诸位对此有何高见?”

    项翼说道:“依我看,楚王这个君主不认也罢。既然他听信谗言,认定咱们是叛贼,那不如顺水推舟,干脆另立旗帜。”

    屈锷说道:“你是说,咱们把楚国的火凤鸟旗扔了,换一面新的?”

    熊伯渠说道:“我看行。如今不是咱们不义,而是楚王不仁。让这群卖国求荣贪生怕死之辈治理国家,楚国百姓没有好日子过。不如咱们推举赵将军另立为王,他日杀尽斗氏贼子,还楚国百姓安宁的日子。”

    赵川也不谦虚,表示同意。新王国的名字都想好了:大夏国。军旗也有了底稿:一把镰刀一把长枪交叉,表示大夏国军民一心。

    几天后,咸阳城城楼上火凤鸟旗全部撤下,换上了镰刀长枪旗,旁边飘扬着另一面大旗,上书“大夏”两个大字。大夏国正式立国。赵川为大夏王,兼任大夏军最高统帅,屈锷任大夏前锋将军,项翼任大夏左将军,熊伯渠任大夏右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