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春秋霸王! > 第二十二章 冲出牢笼

第二十二章 冲出牢笼

    赵川躺在地牢湿冷的床板上,双手轻轻向外一拐,绷断了身上的绳子。他使出灵魂出窍之法,飘进了将军府。

    斗伯雍正在书房中与一位黑衣人谈话。

    黑衣人低声说道:“我主公千叮万嘱,此人务必留着性命。”

    斗伯雍说道:“留着作甚?”

    黑衣人说道:“这你就别管了。他既然已经落入你手,你还担心什么?”

    斗伯雍说道:“这个自然不担心。既然你主公另有打算,我也不便过问。只是那公子令狐……”

    黑衣人说道:“你放心,一个月内,他必死于东南灾民之手。到时候你堂弟斗叔敖便会继任大司马之位,而左司马的空缺,自然就归你了。”

    斗伯雍哼了一声,说道:“凭什么!我比他年长,又是我父亲的嫡子,他一个侄子,凭什么爬到我头上!”

    黑衣人说道:“你们自己的家务事,我不管。不过话说回来,斗叔敖毕竟伐吴有功,楚军之中威望远高于你。你想,这个赵川的军功是否更甚于斗叔敖?若不除掉他,恐怕你最多当个右司马。”

    斗伯雍说道:“先生说的是!说来惭愧,我还真不擅长打仗,这挂个左司马的头衔,倒也威风,又不用操心太多事。不过先生,你们大王当真不会再打过来了?”

    黑衣人说道:“主公的心思我可不敢乱猜。要又打起来,让你堂弟斗叔敖顶着便是。就算少几座城池,对你又能有多大影响?咱们两国打打停停都几百年了,这歌照唱舞照跳,无非是今日你称霸,明日我称霸,风水轮流转。”

    斗伯雍说道:“先生高见!好一个歌照唱舞照跳!今日恰巧来了一批东吴美姬,先生今晚何不随我移步乐宫,美姬舞兮,美酒醉兮,共度良宵?”

    黑衣人嘿嘿一笑,说道:“很好!不过,除了你我,没有其他人吧?”

    斗伯雍说道:“先生放心,没有别人。至于这些美姬,今晚过后便是先生的人了!”

    黑衣人满意的点了点头。

    赵川灵魂归位,回想刚才听到的内容,明白了几件事:这个黑衣人,必是秦王或晋王派来的细作,黑衣人的主公觉得自己还有利用价值,那么这个人必定熟悉自己,那就是秦王无疑了;自己入狱,定是因为这黑衣人与斗伯雍勾结,编造了什么证据,他们的目的,先是让自己没有行动自由,接着便要暗杀大司马公子令狐,让斗氏一族掌握楚国的兵权;如果说斗叔敖是个平庸的将领,凭借自己的助力才获得了几次大战的胜利,至少他还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领兵打仗的胆识,而这位斗伯雍,分明是个投机取巧目光短浅之人,加上他作为边疆重镇的守将,竟然私通外敌,毫无底线,秦王必会利用这一点里应外合蚕食楚国疆域。

    赵川想看看后续剧情如何发展,便不打算急着越狱,以免打草惊蛇。他每日坐在狱中,时不时灵魂出窍,奔走于宛城、穰邑一线打探敌情。他本想去阻止刺杀公子令狐的阴谋,只是这样一来,对方的计划就会被打乱,反而不便刺中他们的要害,便静静等待公子令狐殒命的消息。

    过了十多天,赵川发现秦晋联军发生了异动:晋王宣称需要防备燕、齐等国,调回了晋军主力;秦军则从后方调拨了大批粮草、武器抵达穰邑。

    又过了几天,东南传来急报:吴越灾民聚众叛乱,其中有一小股灾民竟冲入了楚军中军大帐,乱刀砍死了大司马公子令狐,赶来救援的左司马斗叔敖也被砍伤一条臂膀。同时,秦王使臣也抵达了郢都,向楚王下了战书,据传秦王是这么说的:楚王无道,伐吴灭越,苍天既怒,黎民亦怨,天子惊惧,诸侯震恐;秦晋联合,破楚之城,汉水已盟,楚王见悔;半载未逾,吴越卒乱,楚王无能,涂炭生灵;寡人不才,为民请命,取而代之,天下可定。

    秦军出兵二十余万,兵分两路,一路自北向南,借助从上游调拨的数十艘艨艟战船,强攻邓城汉水南岸的城墙;一路从陆路沿着自西向东流淌,又在邓城东面折而向南的汉水,从东面向南迂回数十里,找到一处水面狭小处,铺设浮桥,渡过汉水,就地扎营,切断了邓城的粮道。

    斗伯雍见秦军大兵压境,心想着自己不是公子令狐,也比不过斗叔敖,区区十万守军,后援也是遥遥无期,毫无胜算。于是他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骑了匹快马马不停蹄赶回了郢都斗府,之后便躺在自己房内称病不出。

    楚王环顾左右,大司马已死,左右司马一个受伤休养,一个被捕入狱,身边已经无将可用,便派使臣赶往邓城,召回了十万守军,以保存实力。后撤的楚军路过秦军南面营地时,爆发了一波战斗,这股秦军仅仅一万余人,竟将十万楚军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最后回到郢都的只剩下十之二三。

    南路秦军一路高唱凯歌,拆解了营地,准备进驻邓城,与北路秦军会师。此时的北路秦军已在数十艘艨艟战船上架起云梯,大批将士顺利的登上了邓城北面城墙。

    突然间,一道黑影闪过,卷起一阵劲风,几十架云梯咔啦啦一阵响过,竟同时从中间断成了两截,梯上的秦兵有的滚落在战船甲板上,摔得鼻青脸肿,有的落入战船与城墙间的水中,瞬间被滚滚洪流冲走。刚爬上城墙的秦军将士纷纷往城墙下看去,却不料这黑影忽然从他们背后闪过,他们一个个只感觉背后一股巨浪般的力量袭来,身体不由自主的腾空而起,从三丈高的城墙跌落下去,跌在甲板上的或四肢折断或脑浆迸裂,跌入水里的则消失的无影无踪。

    秦军上下正惊惧之间,又见那道黑影一晃眼钻进了水里,激起一阵大浪,直摇的战船东倒西歪。紧接着便听到咚咚咚一连串闷响,由近及远,传遍了整个船队。不多时,便听到舱内士兵纷纷惊呼船漏水了。秦军将领立即下令调转船头向北岸靠拢。

    一时间,几十艘战船横七竖八乱作一团,等船头调转过来,河水早已从船底的大洞涌出,将船身吞没,这一批数千名秦军将士顷刻之间便葬身鱼腹。

    北路秦军丢了船队,无法渡河,只得暂停攻势。而南路秦军此时已抵达南城门之下,由于楚军早已撤走,甚至连城门守卫也没留下一个,此刻城门大开,秦军便大摇大摆进了城。领兵的万夫长将队伍分作三拨,其中两拨各三千人,分别赶往东西两个城门,自己则领着剩余人手守着南门,并派出信使通知秦军主力。

    过了两个时辰,约定好夺下城门后便回来通报的人迟迟没有出现,万夫长急了,派出两队骑兵分别到东西两门探查。

    又一个时辰过去,骑兵队也杳无音信。万夫长清点兵马,准备先集中兵力去东门看个究竟,这时,从东西两面小巷中各钻出来大队的楚国步兵,加起来估摸着有两三千人。

    秦军万夫长一声令下,南门秦军立即列队,准备迎敌:步兵两千余人,在城墙下列成几个方阵,第一排手持盾牌,后面的手持长戈;弓弩手一千余人,在城墙上居高临下,张弓搭箭,随时待命;骑兵数百,在步兵方阵之后,伺机而动。

    楚国两队步兵在距离秦军方阵五百步处停下,两个队伍最前面各站着一人。东面那人身长九尺,满面虬髯,手持两柄开山巨斧,怒目圆睁,杀气腾腾;西面那人身长八尺,面白如玉,手握一杆雁翎长枪,身披一件白色长袍,他笑意吟吟,似乎与世无争,但白袍上的斑驳血迹却是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