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春秋霸王! > 第十三章 料敌先机

第十三章 料敌先机

    初秋的清晨,天刚放亮,太阳还没升起。官道上,远方来的商队正在薄雾中前行,几只骆驼脖子上挂着铃铛,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忽然,铃铛一阵乱响,几匹快马冲到了商队中,粗暴地将骆驼赶到了官道两旁的田间。

    商人们在田间牵住骆驼,惴惴不安的朝着雾中看去。

    薄雾中出现了数十面旌旗,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青龙。青龙旗后面跟着的,是一大队吴国军士。他们轻装简行,行色匆匆,看起来前方战事紧迫。

    大约等了半柱香工夫,吴军走远了,商队这才回到了官道上。

    又过了半柱香工夫,吴军消失的方向隐约传来了喊杀声。

    这条官道是前往吴都的必经之路,商人们明知前方有战事,但也只能接着前行,不然今年的买卖恐怕要亏到倾家荡产。

    商队走到离鸠兹城大约二十里处,前方赫然出现了遍地的尸体。尸身上都插满了箭矢,几十面青龙旗早已被血水染红,横七竖八的躺着。一些尸身还被剥去了衣服,赤条条的躺在血泊中。初升的朝阳照着这一切,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死亡气息。

    这些年轻人前一刻还生龙活虎,甚至嚣张跋扈,此时却永远都说不了话了。领队的中年商人摇头叹息,他经商多年,历经无数战乱,却也被眼前的这一幕震撼到了。

    中年商人指挥脚夫将尸首挪开,腾出了一条道,商队这才穿过尸山血海,继续前行。

    赵川回到斗叔敖跟前的时候,他们正在阵前烤着羊腿、鸡鸭,见赵川赶来,副将扔给他一只烤的喷香的鸡腿,说道:“奶奶的!你个龟儿子可算来了!”

    赵川啃了口鸡腿,笑着说道:“看你们胃口这么好,这仗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斗叔敖抱着条羊腿,狠狠撕下一大块肉,边嚼边说道:“我们这边除了跟这些龟孙唠唠家常,就是吃喝,你快说说下一步啥时候开始,将士们都吃饱喝足了,再不开战怕是都得憋疯了!”

    副将说道:“我已经疯了!你们这东一个计西一个计的,我大老粗不懂!你就说吧,咱还要等多久!”说着他抡起手边的开山大斧,朝着城墙上的吴军疯狂挥舞了几下。

    赵川说道:“莫慌,你就只需听斗将军安排!”说着转过身对斗叔敖说道,“斗将军,博望、当涂二城援军已全数歼灭。一会我安排的两队人会穿吴军军服,打着吴军旗号,佯装从东西两翼突袭我军。到时候你带大部队直接后撤到树林中即可。等申季武出城追击,你们等我夺下南门的信号。到时候你们再反杀过来,咱们两面夹击之下,申季武必败!”

    斗叔敖愕然道:“博望、当涂两波援军加起来少说有一万兵力吧?你拿什么全歼?”

    赵川微微一笑,说道:“兵不在多而在精。我挑选的都是楚国以一当十的勇士,又利用了地形,提前埋伏,打的他们措手不及,一时间军心涣散,毫无抵抗的意志。”他当然没有说,自己几乎能感知到几十里外大队人马的动静,当然也不会告诉他们,自己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分秒之间杀得吴军将领人仰马翻,剩下群龙无首四散奔逃的吴军士兵,才交给骑射手们慢慢收拾。

    斗叔敖和副将都将信将疑的看着赵川。

    赵川不再多说,匆匆啃完鸡腿便又出发了。

    副将歪着脑袋说道:“斗将军,您看这小子靠谱吗?”

    斗叔敖摇了摇头:“从没见过这么打仗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过申季武这个老狐狸还真被他玩的团团转。咱们就等着吧,如果有什么不对劲就撤。”

    约摸等了半个时辰,东西两面的斥候都回来报信了:有两支队伍已到了一里之外,都穿着吴国军服,扛着吴国军旗,不过暗号已经对过,都是自己人假扮的。

    斗叔敖命人传令下去,立即做好演戏的准备,鼓声要响,尘土要高,刀剑要狠狠的敲,弓箭要用力的射,当然最重要的,别真伤到自己人。

    一时间,城南的树林中热闹了起来,锣鼓声,马蹄声,喊杀声,金属撞击声响成一片。滚滚尘烟中,隐约可见几十面青龙旗,从左右两翼直奔楚军大营。楚军阵脚大乱,锅碗瓢盆、没来得及吃的羊腿、鸡鸭丢了一地。楚军将领则扛着火凤旗,策马朝南边的官道仓皇逃窜。身后的步卒一路丢盔弃甲,四散而逃。

    申季武在城楼上看的直呼痛快。

    不一会儿,南门大开,申季武亲自率领五千精骑,朝着楚军将领溃逃的方向追去。

    刚追出不到五里,申季武就感觉到不对劲。一路上除了遗弃的炊具、盔甲、武器,竟连一个人影也没有。且不说逃窜中的楚军毫无踪迹,就连博望、当涂两城的援兵也是一个也找不到。

    申季武直呼不妙,立即调转马头,率军回城。

    城已经回不了了。鸠兹城南城楼上,竟赫然飘扬起了一面火凤鸟旗!

    火凤旗下,一名楚将头戴朱雀亮银盔,身披绝世柳叶甲,正是身法如鬼魅,来去无踪影的楚国千夫长赵川。

    正在吴军不知所措之时,从东西两面传来了喊杀声,数千楚军蜂拥而来,将吴军围在了垓心。楚军兵力有限,依靠城墙上的数百弓弩手,与东西两路援军形成掎角之势,唯独留了南面的缺口。

    吴军一时间阵脚大乱,不等主帅下令,已有数百骑兵趁乱往南边逃窜,冲出了包围圈。

    赵川手持火凤鸟旗,朝东面挥舞三下,又朝西面挥舞三下,接着朝前一指,城墙上、东西两边上千把强弓劲弩一齐发射,顷刻之间将吴军射得人仰马翻。

    申季武从头至尾都没发现楚军兵力仅仅四五千人,慌乱中以为已经深陷数万大军的包围,不得不鸣金撤兵。吴国五千精骑溃不成军,横冲直撞,除了被箭矢射杀的,还有被友军撞翻、踩踏而死的。逃出包围圈的只剩下十之二三。

    鸠兹城内,尚余两万多吴国守军。楚军依旧是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将吴军分割成多股小部队,逐个击破。吴军没有主帅坐镇,群龙无首,毫无章法,一触即溃,四散奔逃。

    到天黑时分,两万余守军或死或降,伤亡一万五千余人,剩余溃逃的士兵都从塌掉后尚未修好的西门逃出了城。

    当晚鸠兹城内大摆庆功宴,犒赏三军。赵川在整场战斗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凭借奇思妙想将三万吴军玩弄于股掌之间,又凭借超人的胆略和勇武,攻克四面城门。斗叔敖破格提拔他为新任副将,统领后军人马。不过因为路上遇到天灾,后军原来的一万人马如今只剩一千多人,因此斗叔敖顺便指派了为后军招兵买马的重任给他。

    楚军在鸠兹城修整了几天。为防备吴国反攻,楚军在鸠兹城就地招募了数千士兵,另外收编了近一半投降的吴军。鸠兹城处于吴楚边界,两地百姓往来密切,因此新兵们到了楚国军营中很快就忘记了之前是为谁卖命的。对普通百姓而言,都是混口饭吃,谁是国王似乎并不那么重要。加上斗叔敖派加急信使回楚国郢都搬的援军估计已经在路上了,十天半月之后鸠兹城的守军就可以达到五万甚至更多,如此一来,楚国东面的边界便牢牢的在鸠兹城扎根了。

    这天午时,鸠兹城新修缮的斗将军府大堂内,众将士一边吃喝,一边聊起后面的军事部署。

    斗叔敖端起青铜羽觞,敬了赵川一杯,说道:“赵将军,听说这两天你的后军人丁兴旺,何不与众将分享一下心得体会?”

    赵川回敬一杯,说道:“斗将军说笑了,我哪里有啥心得体会,不过是我后军的将士们放弃了逛酒楼、女市的时间,没日没夜的干活。我这当副将的有点对不住弟兄们!”

    斗叔敖摆了摆手,说道:“哎!你太谦虚了!楚国鬼将凭一人之力夺取四面城门,这鸠兹城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些吴国人可都是冲着你的名头来的!”说着他放下羽觞,正襟危坐,接着说道:“后军副将赵川听令!”

    赵川忙起身行军礼。

    斗叔敖说道:“命你率后军三千兵马,火速夺取当涂、博望二城,以解鸠兹城腹背之患;夺取二城后,马不停蹄,奇袭吴国水师丹阳湖大寨,以断绝吴国水师之后援。限期三十日,完不成提头来见!”

    赵川愣了一下,说道:“后军目前有一千多老兵和五六千新兵,凑在一起的话,勉强可以攻克当涂、博望;只给我三千人略显吃紧。至于丹阳湖大寨,咱们手上可有更多情报?三十日期限恐怕有些困难。”

    斗叔敖笑了笑,说道:“赵将军不必多虑。你的才能大家有目共睹。你指挥咱们五千人以少胜多,拿下了三万大军驻守的鸠兹城。当涂、博望加一起也不过两万兵力,自然不在话下;至于丹阳湖大寨,届时我会派左中右三路大军增援。军令如山,赵将军不可推辞!”

    赵川心想:“这样针对我是不是有点太明显了?放在别人身上,那是妥妥的去送死。幸好我不是别人。”他暗暗一笑,说道:“遵命!待我攻克当涂、博望,还请斗将军及时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