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经商,伤感的陶朱事业 > 第二十八回:施猛药垂直管理,做产业辅助大宗

第二十八回:施猛药垂直管理,做产业辅助大宗

    自帝都总部吴总裁会上宣布亲自蹲点远鹏控股以来,果然躬耕陇亩,说到做到,连续数月,每月在魔都召开会议。

    远鹏控股领会领导意图,为务实把虚高的金砖大厦退了,上市公司高管集中到贸易团队所在的军利大厦办公。

    随后不久,总部直派的财务总监来了,身兼上市公司与全资子公司远鹏的职务,意在打通财务的任督二脉。这样远鹏的原财务总监杨菁英转做远鹏副总,虞强兼任总经理的投资部寻找产业项目,业务上也直接接受总部投资部的指导,总部的法务部、财务本部也对对口的风控部、财务部进行窗口指导。正如金砖会上亦明所言,之前的远鹏老板缺位,管理太松。目前远鹏老板到位,开始严加管理,矫枉过正。

    既然老板定了调,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各条职能线都逐渐实行垂直指导,远鹏褪去光环,就是一个优等生回归劣等生的过程。

    新官上任三把火,甘成邦成为远鹏总裁,也要有一番改革。

    一、推进事业部的专业子公司化,把液化事业部改制成远鹏能化公司,把橡胶事业部改制成远鹏橡胶公司。这两家公司远鹏控股70%,其余30%由其经营团队持有。

    鉴于远鹏刚刚经历诸多变故,甘成邦提议总裁办会议可以在公司附近的茶馆开,这样环境轻松一点,有利于活跃思路。

    在茶楼会议上,甘成邦请大家商议子公司法人治理人员构成一事。周襄平表明态度,说要汲取远鹏石化内部人控制的教训。子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为好,董事长由控股股东指派,总经理由经营团队头领出任,以达到内部制衡的效果。但甘成邦业务出身,对襄平建议不以为然,仍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理由坚持己见。

    二、提出甬城、魔都双职能中心的设想。

    甘成邦的这一想法也是由来已久,2017年初受命负责远鹏职能管理以来,先是给财务部开会,说目前甬城和魔都都有大宗贸易团队,特别是经过资产重组,随着远鹏生水规范并表,之前的相对独立性不再存在。按他的想法财务部完全可以在甬城与魔都并行两个资金管理中心,近而两个财务中心,打破产权关系界限。推广开来,人力资源、行政管理等均可如此办理。

    甘成邦督促杨菁英尽快拿出方案并实施。

    周襄平会后有时见到杨菁英,也打趣问到,你的双中心构思的怎样了?杨菁英苦笑道:老领导,您知道会计核算是按产权为核算主体、报税主体和司法主体,集团整体做个现金池可以,财务人员合署办公也可以。但要打破产权界限,不混乱,还提高效率。还苦无良策!

    后来,双中心形式上成立了,分别任命了中心领导。魔都中心的领导可直接向甘成邦汇报工作。

    远鹏的大宗贸易在甘成邦带领下,精打细算,盘活资金,在银行授信严重萎缩情况下,稳住了基本盘。

    远鹏的产业转型力度在加大。2018年下半年,身兼远鹏控股投资部老总的虞强由于太太患病,一直请假。周善波与甘成邦又想起闲棋冷子周襄平,由襄平暂代投资部老总,参与对外投资项目工作。此时的投资部等于是光杆司令,恰逢甘成邦对钢铁事业部业务不甚满意,要裁撤该部门,安排人员,人力资源部推荐,襄平征得虞强同意,投资部接收两位员工。

    期间周襄平参与做了几个产业对接项目,一是橡胶,二是白糖,三是棕榈油。

    甘成邦向周襄平面授机宜,说具体工作就按帝都总部的投资制度要求和流程,我们做配合,当助手。

    第一个项目是远鹏橡胶提出的,这一概念其实在2017年12月三亚海棠湾会议时,周襄平就听刚加盟公司的汪立群提出过,天然橡胶价格已进入历史低位,胶农达到弃割点,反转即将开始,国内大国企已经开始整合,只有云南的一些加工型、种植型民企,还有机会。立群是甘成邦团队从厦门国企挖过来的人才,深耕天然橡胶贸易已有十多年,算是专业资深人士。

    于是公司成立尽调小组,由财务、法务、业务人士参加,法务人手不够,便请法律顾问的团队参与。

    目标企业在XSBN,老总六十三四岁,如同哀牢山的褚时健一样,热爱这一行当,在当地有三家加工厂,同时在缅甸掸邦四特区有两块替代罂粟种植的天然橡胶林,合计二万三千亩。

    6月初过境考察,种植业是个容易跑冒滴漏的行业,比较适合个体老板做,以宗亲血缘关系管理。

    而远鹏胶公司看好胶林,认为老王总的海关核定替代种植指标,免关税,有价值。但这需要控制目标企业。

    显然,民营企业,又是种植加工业,公司的规范程度,远远达不到上市公司要求。另外,老板与企业资金、借款混同,账面反映不出真实的资产负债情况。所以方案只能是锁定具体加工厂,以股权收购形式,但面临权证问题。加工厂的土地权属,村用,租用,混杂在一起,只能成熟一家收购一家,至于境外林权,前提是有林权证,以收购资产的形式,但管理在前期必须倚重老王总团队,如何设计出一种产权纽带,又减少关联交易的制度安排,也颇费周章。最终,该项目因定位不清、战线过长,业绩不明显而终止。

    7月份,襄平接到成邦通知,说周二在某外资总部会合,与外方商谈漳州糖厂股权收购事宜。襄平如约赶到,到了方知这是一家ABCD公司,在全世界农产品总布局,外资总部主事的都是中方雇员,精明干练。交流了一下,业内比较熟悉,外方说,股权的事总部一般都委托安排证券子公司投行部作中介,并命令业务人员,不得干预和接触潜在买方。如有意向,提交意向书,投标入围后,由中介开放数据库。

    这是一家外资控股的进口精炼糖公司,年生产能力15万吨一级糖,但这几年生产不饱和,也拿不到多少进口指标,至报价基准日,尚处于负资产状态。但经过交流,打探口风,外资退出还想全身而退,认为一根烟窗立在那里,能冒烟生产,就值这个价值。承债式收购,债务是个大问题,由于是世界知名的ABCD公司,只需总部背书,就能在福建当地外资银行拿到无抵流动性贷款,合计高达3,4亿元人民币。

    贸易进军产业,挣快钱的人去赚慢钱,必须借助产业人士。于是,先奠定产业基础。

    在北方,糖业内有家知名企业,企业家为人低调,也有产业基础,甘成邦说我们可先与之合作,再共同图谋漳州。

    9月30日,周襄平赴北方滨城,转鲅鱼圈。惜时机未到,项目搁置;

    10月,同时有总部和下属公司两条信息渠道,闻有由外资欲战略性退出在华南的棕榈油精炼项目。周襄平赴南京与之接触,后遂总部专员赴华南目标公司。

    现场初步了解该项目的净资产在公司壳承受范围内,公司的大宗贸易业务可与之互动,兼有仓储可申请期货交割仓,故锁定目标。

    以上,均是农产品系列。按集团判断,远鹏以大宗化工品经销闻名,最好在精细化工品,改性材料上,搞个子行业小巨人。

    集团也派员筛选品种,以海外几大股市上市公司的化工板块,连续盈利进行选择,也同步安排远鹏,以品种列示,找最大重合部分,未果。

    年末,江苏一化工厂爆炸,化工园区下令关闭。此项工作乃止。

    期间插曲是进口牛肉项目,周襄平初看资料后觉得显然不着边际,集团到也认认真真做一次尽调,也许是因为目标企业在美国加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