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经商,伤感的陶朱事业 > 第十七回:擅博采恢宏视野,允试错渐成风格

第十七回:擅博采恢宏视野,允试错渐成风格

    以武向洋为首的大宗商品贸易团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习能力,是值得称赞的。向洋为人憨厚、大气,不太计较,不像一般江浙商人那般精明,属于内藏精明外似浑厚类型。他从一名水产学院学养殖的大学生成为大宗商品贸易行业领军人物,其表弟史亦明,永嘉医学院毕业,眼科医生,经商后从远鹏系在余姚塑料城的窗口企业干起,做电子盘、做期货,逐渐成为行业翘楚。持续的学习能力够强。而甘成邦率京师物产人才的加盟,又丰富了大宗商品贸易的手段。

    但说远鹏的诸侯藩镇经济由来已久,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在远鹏,包括其他公司,枪杆子就是业务线,赚钱的业务线一定在公司里说的算,赚钱能力就是公司治理的话语权。董事长与总经理,如没有业务支撑,就要看业务线老总的脸色。业务线老总使性子,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也要温言相劝,业务线老总若和职能老总杠上了,委曲求全的自然是职能老总。这个问题如来已久,后来财务总监数次易人,或许是感知了风险,但无力改变现状使然。回想2008年,当时岑总经理全身披挂,深入红土镍矿一线,也是想亲自抓一嫡系赚钱的御林军,增加底气。但没想到,教练员、裁判员入场成了运动员,无人监管,致使出现一大败笔。

    市场永远是对的!行情判断总有走眼之时,亲自操刀总归是个体户做法,甬城贸易界也有这方面的典型人物,那就是甬东神话,神话老板方乐城,思路活跃,主打金属镍,在国际市场上亲自操盘,据他言,华尔街的投行是他的顾问,也累有战绩。公司租天后宫的古建老宅,很有文化品位,但成功的天平不总是向他倾斜,2017年左右传出坏消息,公司要崩盘,神话终成神话。

    远鹏石化成立于2013年,第一年演习阵法,磨合队伍,牛刀小试,在2014、2015年便开始集中发力。

    远鹏掌舵人周善波一看,远鹏新的盈利模式呼之欲出,期现结合。论功行赏,提议武向洋为常务副总裁。并与向洋研究,史亦明的研投部放在石化公司,作用有限,应该给与更大的平台,远鹏集团设立研投中心,推荐史亦明为总经理。

    史亦明就任远鹏集团研投老总后,研究行业产能、供求关系,服务贸易一线之余,向周善波提出:研投研投,也有直接投资的功能,建议集团特批四千万资金做自营。善波同意,至年底,收获颇丰。自此,石化公司与研投,成为集团两大盈利部门。武向洋居中统帅,方渐红和史亦明则成为手下哼哈二将。

    至此远鹏石化与研投中心,声势日隆,自信心愈强,高薪到帝都、魔都,寻求、引进期货研究、行业研究专家,如虎添翼。

    一种先进的盈利模式导入行业,也真是一招鲜吃遍天,成为收割行业内韭菜的机器。2014与2015这两年远鹏石化板块的利润,远超其他未改制的事业部,其他部门的利润以千万计,石化、研投以亿计,差别不是一般的大。石化、研投,全国范围收罗人才,其他部门则尚局限于甬城大市、长三角。但这也是管理上的隐忧,一枝独大,易被绑架。一枝独秀非佳景,满园春色才是春。

    另外的隐忧就是业务线领导,一俊遮百丑,对公司管理、规范运作缺课,外在的成功与内心的冷静,难以把控得当,这是对个人修为的挑战。一个人若成为公司力挽狂澜的英雄。公司正常的管理,认为不能管到自己头上,其他人有不同意见也认为是对自己的冒犯,加之老四部、塑胶事业部的历史基因,极易形成内部人控制。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业绩曲线就是企业的心电图。若看一下远鹏的业绩曲线,在2014年开始陡峭上升,开始出现跨越式井喷。

    2015年初,每年帝都总部要召开总经理年会,远鹏此时已成为集团内的明星企业,被集团总裁钦点在会上做主体发言。周善波对此视为莫大的荣誉,之前能被大领导如此称颂者,只有总部旗下的另一家上市药企享受过如此殊荣。为此善波对发言文稿极为重视,让时在地产公司的周襄平拟稿,重点阐述企业家精神,另外特意提到远鹏成功的秘诀之一是允许试错的宽容。这出自武向洋的感悟。周襄平借发言稿主笔之机,也在文中发感慨。敬天、爱人、感恩、分享。敬天当初自己认为,要求过高,担心做不到,反为天下笑。诚是自己小看了队友。数易其稿后,善波称善。

    自澳海总经理年会上远鹏被树为典型后,远鹏的高材生、天子门生形象普遍被帝都集团主管们所接受。远鹏所奏事项,几乎不被否决,一路绿灯。

    等而下之,在甬城远鹏系,武向洋的动议,也几乎无人否决。这种氛围,骄娇之气养成矣。

    武向洋之远鹏氛围宽松,允许试错的理论逐渐被人们接受,在管理及投资上,在向洋主导下,颇有些意外之举,在向洋为董事长的远鹏石化,财务总监名为集团外派,但实际上被分权、架空,只负责记账、报表;有关资金、押汇、开证重要事项直接听命于总经理和董事长,前两任财务总监有不同意见,被向洋以配合不好,不善于和银行交际为名调离;引进业界大咖合资,大咖的个人出资可以认缴制,认为人才是有个性的,要尊重其个性。其结果就是此间发生的对外投资,无力例外,均不成功。

    更为致命之处在于。一种思潮一旦成为主导,边界很难控制。本身允许试错的倡导者便是惯打擦边球的运动员,而不是教练员。试错与试法,边界在哪里?平时业务线的人,法治的概念就模糊,而期货这种舶来品,立法本身就不健全,很多领域立法跟不上实践,超出一步,就有可能不幸成为烈士。

    领先半步的盈利模式,就是市场收割机,钱赚的容易,个人就是容易膨胀。一时间远鹏石化板块的高管高调出席各种专业会议,会议上指点江山;与社会上各种所谓能人异士,合伙设立公司,租用租金昂贵的办公室,对外称公司形象;冬天在三亚、夏天在长白山召开客户答谢会,提出以行业复兴为己任,力推远鹏石化指数,以个人名义成立中医会所,进口体检设备、延请中医坐堂。个人开办小食堂,请来家乡厨师掌勺。有钱就是任性,但远鹏毕竟不是个人的公司,这样做,不可能持久。有些事开办可以,但是没想过怎样收场!

    此阶段,武向洋等与前腾石化汪华杰保持极好的私谊,华杰也时常前来公司问计,向洋既然以行业转型为己任,对自己的好友自然不设防,和盘托出。也有现货渠道之事,咨询华杰,华杰反而不时顾左右而言它。

    此时的外部环境,期货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是监管部门的大课题。远鹏率先提出期货为实体服务的概念,引得相关期货部领导前来公司考察。在中国经商,讲究政治经济学,有专业口的领导来,一般认为是对公司一种肯定,一种信用担保。这又进一步激励向洋,胆气更大,万事皆备于我。

    在公司多元化的房产、准金融先后泥足深陷的同时,大宗商品期现货贸易主业独支。大宗商品业务线对房产、小贷颇有微词,好在大宗商品业务还在赚钱,做大,再做大。

    武向洋经过多方论剑,接受并形成了这样的理论,即大宗商品经营三段论:

    一、大宗商品贸易的最强能力为定价权,次强能力是规模;

    二、没达到一定贸易规模,没有意义;

    三、先拥有规模,然后才有可能拥有定价权。

    在此理论主导下,远鹏的大宗商品贸易业务异常的繁荣,不断推高公司销售规模,先到500亿,在支撑着一首巨轮乘风波浪,向不确定的深海大洋而去。

    说到企业的政治经济学。2014年中国政治进入新时代,中国梦一词高频出现,周善波年轻时有团干经验,也善于借势使力,于是开始提出远鹏梦。因为自远鹏业绩爆发增长以来,虽未经过二三年时间的检验其持续性,但似乎已经在被帝都总部所认可。善波频繁地接触集团大领导,颇知上峰心意,实施久已尘封的股改计划条件逐渐成熟,一旦股改成功,翻牌上市,跻身资本市场。自然是质的飞跃。远鹏梦即指此,但也不能明说,万一实现不了呢!这一阶段,凡公司会议讲话,善波均言远鹏梦。

    当此之时,远鹏的中下层管理人员,大多不明就里。特别是各种原因离开远鹏的人员,暗地里开始股权清退工作,老文自己开了工厂,流动资金紧张,在2015年退出;老荣原来也说好一同退出,甚至还带头劝说其他几位女将,但临门一脚之时,便说自己不退了。许是参破了善波远鹏梦的玄机。最终几位女将也只退一半股权。为承接这一部分股权,周善波等三位董事说,作为未来预留的机动股权,需另外再注册一家平台公司,三位董事共出一百万注册资本,受让款不够,周善波出面跟帝都总部借了款项,合计承接3%的远鹏股权。这样,远鹏公司的持股平台公司,已有两个,一是经略投资,一是至诚投资。

    经略的平台,也是远鹏中高层全员持股,当时规定是司龄两年以上,职务主管以上,代持远鹏石化的30%,以后待其他如液化、橡胶事业部都改制成专业子公司后,再把30%转让给石化经营团队。这是制度化的顶层设计。

    其他的动作,也略显端倪。

    上市公司吉祥集团这里,之前的管理层一直由帝都总部派选人员,后来换届之时,为协调一致,上面推荐周善波出任董事长兼总裁。

    梦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