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经商,伤感的陶朱事业 > 目录

目录

    自序

    经商创业,从事陶朱事业。经商致富,实现自我价值是多少人的理想。若能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资本市场上市,更是创业者梦寐以求的终极追求。

    国家提倡创业,鼓励创业,提倡企业家精神。

    而企业家精神的养成,本身就是一场修炼。

    经商创业,就是一场炼狱。

    人一生下来自从懂事起,便有长生的欲望,可谁见过长生不老之人。

    经商创业,做大、做强企业,都祈求做百年老店,现实中又有几家能做到。

    这都是挑战周期律的小概率事件。

    世界上经历千年百载,薪火相传的,只有道观寺庙教堂,期间也多有兴衰。这或是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做企业,是求财的,离世俗物资太近,摆脱不了人类贪婪与恐惧的人性弱点,世界变化快,但人性依然是数千年前的人性,在低点循环往复,所以,历史总有惊人相似的一幕出现。

    人性迭代少有进化,才是永恒的规律。

    人说处于社会大变革期的企业家,不是走向医院的路上,就是走在通往法院的路上,这或是一种宿命。

    企业家要尽可能站立在历史经验的肩膀上,存些觉性,了解无常,不辱使命,把接力棒传承给接班人。若能做个每晚都回到自家院子里,睡各踏实觉的退役企业家,人生大抵称得上完美了,夫复何求!

    作者写此章的目的,不做人事褒贬,只追事物之理。

    真相,如抽刀断水的瞬间,无法完全复原;试图复原就是一百个观众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如是我闻,抑或偏颇。若涉及书中人物,请勿对号入座,若话语不恭,亦绝非本意,请勿为念。东坡居士曰:天地为逆旅,我亦如行人。身处历史大潮中的芸芸众生,概莫能外。

    第一回:二十载东南羁旅,半生缘至暗时刻

    第二回:对赌局春风不与,期现商折戟沉沙

    第三回:远鹏系失之敬天,前腾派祸起萧墙

    第四回:空降兵结缘甬港,岑掌门夙愿改制

    第五回:海归开基进出口,草根创业通商埠

    第六回:夫妻档盟约校友,四六分养成宝笈

    第七回:托红塔远达试点,谋激励股权施行

    第八回:分蛋糕利益捆绑,辖诸侯经理联席

    第九回:做老板经理异志,控资源平台蓄才

    第十回:改革期国退民进,体制囿暗度陈仓

    第十一回:谋跨界分兵增灶,玩混改双舵垂帘

    第十二回:率御林横槊上阵,疏监管风控成虚

    第十三回:消余镍股东维信,爆火索科宏遁人

    第十四回:焠团队众志成城,强刺激触底反弹

    第十五回:事业部多头归一,母子制石化先行

    第十六回:多元化前腾领跑,学思创远鹏后发

    第十七回:擅博采足竑视野,允试错渐成风格

    第十八回:董高分设类府院,运营风控失隔离

    第十九回:大宗期现杀招重,母子重组妙棋轻

    第二十回:借势沪深期货股,豪气业绩对赌局

    第二十一回:岑掌门情海生浪,女强人班房吞恨

    第二十二回:兵团战巅峰对决,期货盘东窗事发

    第二十三回:摊大事业绩变脸,拘重点法人入狱

    第二十四回:对赌败割地赔款,团队离分崩离析

    第二十五回:换首领颓势撑挽,陷囹圄将才暮迟

    第二十六回:金砖会舵主训诫,评溃败闯王进京

    第二十七回:施猛药垂直管理,做产业辅助大宗

    第二十八回:商道天理千秋在,无常轮回饶过谁

    第二十九回:谙熟江湖者睿智,知晓进退人无咎

    第三十回:成功只当是特例,败局到底属必然

    引子

    2018年7月,钱江东部,四明山余脉,依旧是连绵起伏的青山峻岭,此处为甬城市鄞州区横溪古镇的金峨寺一带,金峨寺,被青山翠岗簇拥之中,真一片佳山水,好山色!

    向东远眺五都头、陈婆岙,一架架大风车列阵其上,云雾茫茫,而金峨寺右侧,便是一条古道,名观音岭古道。因观音岭上有唐宋古刹,观音寺。周边十里的乡邻上香敬拜,故这是一条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寺庙多,且历史长。这也是儒释道传统文化传播的历史久远,东南形胜,文脉渊源深厚。

    七月熔金,周襄平冒着酷暑,独自从宁波城内驾车绕过金峨湖来到上任村。车停村口,步行穿村而过的尽头便是云雾岭古道,穿越竹林、茶园,与观音岭古道会合,可以上到观音岭,再登黄泥之坂,于松林间盘旋踏莎而行,上到大佛顶,然后再转到金峨寺,饮清茶、听梵音。最后,回到出发点,完成一个轮回。

    十年一觉江南梦。周襄平来到宁波正好十六年,一觉不止,又做了半个回笼觉。十六年的岁月播迁,改变的岂止是容颜。逢五逢十,是值得纪念的日子,遥想当年,周襄平携妇将雏做孔雀东南飞,从北方滨城来到这处于上海与深圳之间的宁波,人生如同浮萍、飘蓬,不知飘向何处?但似乎命运之中冥冥自有安排,这冥冥,便是不为人知,天机不可泄露之谜,凡是被人泄露,或许容易遭到天谴。洞悉一切的,只有神佛。

    商旅半生,周襄平渐渐发现自己的人生轨迹,偶然中带着必然。十六年前,他就职于北方滨城一家上市公司作董秘,偶然的机会,在海南参加年报信息披露会议之余,登东山,在东山脚下,遇卜者强行解命,说:“半年后你将有异动,职务上升“”!襄平本不以为然,故意逗问道:驿动的心会停泊在哪里?卜者说:在乎深沪之间也!俗话说神佛之事不可全信、不可不信。卜者或许是古书中提到的异人,是洞悉命运密码的人。襄平心里清楚自已目前所在的滨城这家上市公司,虽是国企改制,但其运行管理只是新瓶装旧酒而已。因人事纠葛,襄平心中颇不受用,亦早萌生去意。所谓身不动,心先动。故而襄平听了卜者之说以为受到某种启示,于是为寻找机缘,只身从海口赴鹏城深圳,行远交近攻之道,见了一位大学女同窗,共进早茶,说了别来如意否的闲话,又在市区闲逛了逛,并无异动之事征兆。暗笑自己“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天问鬼神”,遂返滨城,迎接2002新年的到来。

    北方滨城的冬天因寒冷而稍显漫长,日子得过且过。春节将至,忽一日,襄平接办公室座机电话,对方在电话里先是嬉笑,笑声似曾相识,襄平眼前仿佛出现一幅白描画,鹰鼻、细眯眼。原来是自己研究生老同学庄巨海,之前数年无音讯,一问方知,这位年兄离开学校后,也飘蓬了几年,后来说是去英伦做了三陪,即陪夫人读书、陪吃、陪住。海外浪迹几年,见了世面,归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应聘企业高管,遍撒英雄帖。

    一年前,庄巨海就任甬城一家民营外贸公司总经理助理,来了之后巨海发现南方民营企业作派跟北方国企就是迥异,更近外企。人事关系简单,把事做好就行。

    巨海在单位得心应手,被认为是科班出身,管理学院派。接着问题来了,这家公司目前是上市公司控股的子公司,前几年刚刚做了经营管理层收购,经营管理层一直有单独上市或反向收购上市的想法,但缺乏熟悉资本市场的人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明显,巨海得到重用,所谓人才的朋友也大概率是人才,单位领导便请他推荐熟悉资本市场的人选,于是这巨海想再立新功,便想到了襄平,于是在电话里开始鼓动三寸不烂之舌,从体制、从活力、从股权,现身说法,说甬城这家企业如何求贤若渴,如大旱之望云霓,这一说倒是正中襄平下怀。

    但襄平面上说,在东北国企的日子过得也算滋润,董秘的岗位自认为庖丁解牛,自己本是卧龙岗散澹的人,不求闻达于诸侯。

    巨海闻此也没有多言,只是从此电话不断,说南方的经济发展已是风生水起,眼见为实,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他这边的公司愿意负担你们一家来甬城考察的费用,以示诚意。喜不喜欢来,看后再做决定不迟。

    所谓世间散澹人,对免费旅行总有兴趣。

    2002年五一节,襄平携带妻女一家人从北方滨城飞钱江省城临安,一路参观寻山问水,江南五月,草长莺飞,一扫北方冬季之萧索,心情已是大好,经临安、会稽,逶迤而来,最后一站到了东海之滨的甬城,早有巨海夫妇前来接站。庄巨海说公司已安排好住宿,并说:“公司总经理是个海归、书生,不喜欢同事叫他老板,喜欢下属叫他岑总,想来叫老板显得粗鄙,叫岑总则文雅,我们同学中,你平素最喜舞文弄墨,岑总跟你一定有共同语言”。

    第二天下午,庄太太陪襄平妻女去月湖赏玩,庄巨海陪襄平到了位于甬城七塔寺对面霓虹大厦的十三楼公司会议室,岑总早已端坐在办公室,西装革履,谈吐斯文。在隔壁的会议室会谈进行了三四个小时,气氛融洽,相谈甚欢。简段截说,远鹏公司希望以后能够独立上市,上市是其中长期目标,欢迎襄平加盟,在具体职位设计上,岑总认为接地气的职位还是财务总监。既能负责财务日常工作,有事做,又兼顾资本运作,有机会就把公司做上市。襄平也认为岑总是个儒商,思想超前,远鹏的发展潜力极大,反观老东家在入世后,出口配额的政策优势逐步丧失,从管理意识、经营思路,还有国企固有的弊病,前途堪忧,此时不换条船更待何时。

    既然一拍即合,条件基本谈妥,襄平回大连后便着手向老东家提出辞呈,辞呈中略带调侃,觉得这样才不失书生本色。说巧不巧,后来有江南证监会派员检查上市公司,某执事在甬城跟襄平说:“我知道你,在当年交叉检查滨城上市公司时,见到过你的辞职报告,有文采,留有印象,不知你转入此中来”。这是后话。

    2002年7月2日,襄平单人独骑从北方滨城出发,来东海之滨的新东家公司报到。当时北方滨城尚没有直飞甬城的航班,经停青岛时,预报甬城遭遇台风,台风号曰“毕马逊”,故在青岛机场滞留一晚,第二天落地甬港栎社机场。

    毕马逊,发音接近弼马温。这似乎预示着,襄平的远征之路,远鹏的上市重组之路,充满曲折,历经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