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大山巍峨 > 七

    千禧年之后,省城的城市建设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到处都是新开发的楼盘和工业开发区。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与之配套的产业也应运而生,建材市场、家具市场、家电商城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当然,建筑工地离不开大量的农民工,他们或是具备砌砖、电焊、打孔等技能的大工,或是纯粹出卖力气的小工,无论是酷暑难耐的夏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在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挣着微薄的血汗钱。东郊的半坡十字,北郊的张家堡,西南郊的丈八路和郭杜十字等地,都聚集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他们的年龄从20多到60多不等,籍贯也囊括了陕西、四川、河南、湖北、甘肃等全国多个省份。在这些外人眼中蓬头垢面,浑身布满泥土,操着各地口音的农民工群体中,周礼强每天起早贪黑地出卖着自己的力气,他没有大工们的技能,只能以小工的身份挣着这个行业里最为低等的工钱。

    最初,周礼强混迹于张家堡附近的劳动市场,租住在城中村里廉价的旅馆里。这些旅馆是专门为农民工们开设的,一层楼有七八间屋子,每个屋子里住着四五个人,空间被房东们利用的特别充分。每天天还没亮,周礼强就和同屋的工友们早早起床,洗完脸后就带上一个布袋子出门揽工。这个布袋子是他每天都要随身携带的,里面装着毛巾、水杯以及从家里带来的充当干粮的硬馒头……来到揽工的路边,周礼强找到一个较为显眼的路沿坐下,一边啃着馒头,一边用眼睛注视着周围来往的人群,生怕错过每一个来劳动市场招人的工头。这时天还没有完全亮起来,路边都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他们三三两两地说笑着,有的手里拿着揽工的牌子,写着“砸墙、打孔、电焊”等字样,有的手里拿着各种工具,这一看就是大工,带手艺的。另一边是既没有牌子也没有工具的人群,他们有的站着抽烟,有的蹲在路沿上啃手里的干粮。周礼强吃完两个硬馒头,拿起装在布袋子里的大号水杯,在拧开杯盖仰脖喝水的同时,他依旧用眼角的余光扫射着周围的人群,期待着有人来购买自己的力气。

    就在这时,不远处驶来一辆面包车,从车上走下来一位戴着安全帽的瘦高个男子,他嘴里叼着一支烟,边走边用目光朝着路边或蹲或站的人群扫射。不用猜,这就是来招工的工头。还没等这个工头走几步,一群眼疾手快的人就跑过去把他给团团围住了,这些人一边举着手里的牌子,一边高声喊着,“要几个人,我啥活儿都会!”还没等工头开口,他早已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多亏这是在劳动市场,这样的情形很常见,要不然别人还以为是打群架呢,说不定还会招来巡逻的警察。等到周礼强急忙放下水杯跑过去的时候,他已经挤不进去人群了,只能看到工头的那顶红色安全帽在来回晃动。片刻之后,人群突然散开了,周礼强知道,工头已经挑好了人,准备要走了。七八位被选中的工友们兴高采烈地跟在工头的后面朝着那辆停在路边的面包车走去,而剩余的人有的继续望着面包车的方向顿足捶胸,有的则垂头丧气地转过身,他们像一群落败的选手一样,懊恼自己没能被选上,错过了一次出卖力气的机会。

    周礼强和这些落败的选手们一起,重新走到刚才待的地方,只是这次他没有蹲下,更不敢拿起水杯喝水了。他用目光注视着每一个可能出现工头的路口,时刻保持着冲刺的状态。现在太阳已经从树丛的间隙中露出了笑脸,清晨的寒气也消散殆尽,马路上的私家车、公交车和电动车纷纷从眼前疾驰而过,人行道上走来行色匆匆的人群,他们一边啃着手里的包子,一边整理着自己的衣帽妆容,然后聚集到一处公交车牌前,伸出脖子等待着载他们去上班的公交车。这是城市一天当中最为繁忙的时刻,无论是抢活儿的农民工,挤公交的上班族,还是开着私家车的老板们,他们都怀着急切的心情,以不同的价位出卖着自己的体力、智力或管理才能,都在为城市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接连错过几次机会之后,周礼强终于被选中了。他激动万分地提着手里的布袋子,和几位工友们一起钻进了一辆破旧的面包车当中。当面包车开动时,周礼强透过车窗看到了其他落选的工友们投来的羡慕的目光。二十多分钟之后,面包车停在了一处被围栏围挡着的工地前,在拿到一顶工头塞到自己手里的黄色安全帽之后,周礼强随着其他工友们走进了工地的大门,开始了他一天的劳动……傍晚时分,周礼强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工地的大门,他手里紧握着几张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这是他一天的劳动报酬。周礼强从紧贴着身体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塑料袋来,将其中一张最小面额的人民币单独拿出来,这是他一会儿要买饭用的,然后将其余的几张人民币放进塑料袋,卷起来之后放回上衣口袋。

    当周礼强走回到租住的城中村村口时,马路两旁的路灯已经亮了起来。走进村子,街道两旁店铺门头上各种颜色和字体的霓虹灯闪烁着,照亮着周礼强那张黝黑的脸庞。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美食的味道也扑面而来。周礼强走进一家面馆,“老板,来碗油泼面,大份!”……吃完面之后,周礼强提上布袋子走出店门,从繁华的主街道拐进了一条灯光暗淡的小巷子,这是他回到住处的必经之路。每当夜幕降临时,这条小巷子里就会站着几位浓妆艳抹、衣着性感的女郎,她们或抽着烟,或三三两两的在说笑,看到有男人从身边经过时,就会主动地抬起手打招呼,“来,玩一下!”每次经过这条小巷子时,周礼强都低着头匆忙走过,假装看不见她们。尽管此时的周礼强因丧妻而单身,而且村子里的嫖娼价格都是极低的,但他绝不会把钱花在这上面。因为他知道,自己因为妻子的医药费和丧葬费还背负着数额不小的债务,而且家里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妻子郝晓梅临终前,他在她面前许诺过,自己一定会竭尽全力,将两个年幼的孩子抚养成人的,因此他必须省吃俭用,把辛苦挣来的每一分钱都花在该花的地方。

    虽然是农民工,住的环境条件也比较差,但周礼强依然保持阅读的习惯。他每次出来打工,都会在包里装上几本书,当干完当天的活儿回到住处,其他工友们要么喝酒,要么打牌的时候,他就拿出包里的书阅读起来。有时从干活儿的地方捡到几张被废弃的报纸,他也会捡起来装进布袋子带回来。阅读是他从小就养成的习惯,虽然不能直接带给他人民币,也不能缓解干活儿时留在身上的伤痛,但周礼强却从阅读中获取到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他经受住了中年丧妻的沉重打击,让他忍受住了别人的冷嘲热讽,让他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带来的每一次挑战。他现在每天拼尽全力地劳动不光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两个年幼的孩子,更是为了逝去的妻子,为了实现他在妻子临终前许下的诺言。

    阅读完之后,周礼强洗漱完毕,然后早早上床睡觉。因为他第二天要早早起床,尽早赶到劳动市场,争取早上干完活儿之后在下午还能再揽上一次活儿,这样就可以多挣些钱。睡梦中,周礼强梦到了妻子郝晓梅,梦到他回到家时,郝晓梅领着两个孩子在门口等他。妻子接过他手中的行李,他一只胳膊抱起一个孩子,走进家门。在脸盆里洗去路上的灰尘之后,郝晓梅叫他到饭桌前坐下,周康和周莹分别坐在他的两旁,妻子端上来一碗臊子面,上面浇上了厚厚的臊子,多的都快要流到碗沿外面了。他急忙用筷子夹起一筷头臊子送到嘴里,然后再用筷子用力地搅动碗里的臊子面。突然,他一不小心用力过猛,将手中的碗打掉在了地上,“哐当”一声,将周礼强从梦中惊醒。原来是同屋的一位工友半夜从外面喝酒回来,由于没有开灯把地上的一个啤酒瓶给踢碎了。周礼强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是在做梦,在做着和妻子孩子团聚的梦。是啊,这是梦,永远也不可能再实现的梦。周礼强强忍住心中的酸楚,用手擦拭掉已经流淌到脸颊的泪水,然后他用被子蒙住头,将身体转向了墙角……

    上初中之后,由于镇上离家较远,加上父亲经常外出打工,因此周康就在镇街道上的一户人家租房子住。与他同住的还有其他来自普罗镇各个村子的同学,一间屋子里住十几个人,睡大通铺。男生住在一楼,女生则住在二楼。尽管在小学毕业考试中周康在全班排前三名,但到了镇上的重点初中之后,他的成绩优势就不存在了,因为班里的同学大多都是从镇上各个小学来的尖子生。周康所在班里有40多名同学,在初一的期末考试中,周康的成绩排在了倒数。当父亲知道周康的考试成绩之后,对周康说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话,“你妈不在了,家里欠下许多债,我靠打零工挣钱供你上学不容易,你一定要在学习上用功,要不然我累死累活挣的钱就白花了。你妈要是还活着的话,她也会伤心的。”

    听了父亲的话之后,周康幡然醒悟,他知道自己没有在学习上下苦功夫,考试的成绩让父亲失望了。周康知道父亲的不容易,丧妻之痛加上沉重的生活压力,放在任何人的身上都不会轻松的。周康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用功念书,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名列前茅。新学期回到学校之后的周康,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每天早上,当同屋的其他同学还在打着呼噜的时候,周康就起床洗漱了。天还没亮,周康就走到了学校门口,这时学校的大铁门还没有开,他就站在门口,从书包里拿出课本,一边大声朗读,一边等待着学校开门的时间。晚上下了晚自习之后,当其他同学都收拾书包准备离开教室的时候,周康依然坐在书桌前,静静地写着作业。直到学校要关校门了,保安师傅催过好几次之后,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教室。由于每天的早到和晚走,班主任把教室的钥匙交给了周康,让他负责每天的开门和锁门。甚至有好几次早上,为了能早点进入教室,周康趁门房保安不注意,爬上大铁门翻进了学校。再后来,周康违反校规的行为被发现了,但他在被全校通报批评的同时,却受到了来自同学和老师们私下的赞许。

    经过一个学期的起早贪黑和废寝忘食,周康在初二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成绩进入了班里的前五名。从班里倒数到名列前茅,周康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奇迹,树立了榜样。当周康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父亲激动万分,用手摸着周康的头说,“好样的,继续加油!”在父亲的认可和老师们的支持下,周康一直保持着努力学习的状态,他的成绩一直保持在班里的前三名,甚至一度进入到了整个年级的前三名。周康一下子成了学校里的“名人”,班里的同学甚至其他班的同学都经常来找他帮助解题,或者干脆把他的作业本拿走去抄。从班主任到教导主任再到校长,都对周康寄予厚望,这让内向寡言的周康逐渐变得自信开朗起来。

    一天下午,周康正在教室上自习,突然有一位同学走过来对他说,“周康,门口有人找你!”周康抬起头愣住了,谁会来找自己呢?父亲前两天刚去西安打工,不可能这么快就回来了。周康带着疑惑走出教室,他看见自己的外公站在教室外面的一棵松树下面。见到外公之后,周康兴奋地喊叫着跑了过去。外公平日里在县城上班,加上自己现在镇上住校,周康已经有大半年没见到外公了。外公摸了摸周康的头说道,“又长高了!”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张50元的钞票塞到周康的手里,“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点好的。”周康看着外公,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瞬间鼻子一酸,眼泪从眼角涌了出来。外公抬起手帮周康抹掉眼泪,“不哭,你好好学习,外公有时间就来看你。”

    到了周五晚上,如果不回自己家,周康就和表哥一起回到齐家岭的姨妈家。姨妈会在周日下午之前做好他们住校要带的馒头或者锅盔,外加一瓶辣酱。如果是在冬天,这些馒头或者锅盔足够吃一个星期,但要是在夏天,这些干粮放不住,经常会发霉长毛,每次吃的时候周康都要把上面的霉点扣掉,但即使扣掉,吃到嘴里后依旧会有一股发霉的味道。寒来暑往,初中的三年时光匆匆而过。中考时,周康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县里的重点高中。为了对周康表示奖励,父亲周礼强卖了几袋粮食,再拿出打工挣下的钱,带着周康到镇上,给他买了一台学习机。这台学习机可以连接家里的电视机作为显示屏,还带着一个打字的键盘。当周康在键盘上快速敲打出词语或整段句子时,周礼强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他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上了高中之后,学校里有学生宿舍,加上县城离家更远,周康几乎一个月才回一次家。高中食堂里用的是饭票,家长需要提前把粮食送到学校食堂,兑换成饭票,或者用钱直接买饭票。周康家没有钱,但有的是粮食。一次周康的外公又来学校找到周康,说自己现在退休了,把周康外婆也接到县城里住了,让周康周末的时候就去他们住的地方吃饭。周康嘴里说不出来,但内心充满着感激,感激父亲的养育,感激姨妈的照顾,感激外公的惦念,感激所有亲戚们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