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上官大人,我不想努力了 > 第三十二章 不当人子

第三十二章 不当人子

    杨庆皱着眉头回到丧席上。

    徐英吃饱喝足正靠在桌案上剔牙:“无咎怎么样了,问到什么没有?”

    杨庆摇了摇头,坐下重新拿起了碗筷吃饭。

    “我的直觉告诉我,刘王氏应该还有什么事瞒着咱们,不过她到现在都还不说,我也没有办法。”

    “要不要去刘王氏的娘家调查看看?刘王氏娘家也是神都本地人,调查起来不难。”王正卿提议道。

    想了想,杨庆点点头道:“可以,那就麻烦了。”

    “无妨。”

    契苾敬柔不紧不慢道:“御史台那边好像有息事宁人的意思,倒是刑部仍旧咬的死死的。”

    “大阁领的意思是,如有必要,可以让刑部长个教训。”

    杨庆无语。

    又来了。

    真不愧是内卫,无时无刻不想着栽赃陷害。

    不过很显然杨庆是不可能做这种事的。

    案子调查到现在,其实已经非常接近事情的真相了,只是因为可能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让案件陷入了停滞。

    杨庆有一种预感,只要能够调查到刘定昌当初在凉州发生过什么事情,这个案子肯定能够迎来重大的突破。

    只是可惜,在这个信息交通严重阻滞的年代,想要调查出数年前发生远在凉州的事,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了。

    即便就是耳目满天下的内卫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杨庆愁眉不展。

    这时候隔壁桌几人的聊天声音渐渐变大。

    “不当人子啊不当人子!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此妙句,居然只有一句,真是气煞人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何其的豪迈壮阔,偏偏一句话而止,真是让老夫如鲠在喉啊!”

    “那个只会做半首诗的,真是不当人子啊!”

    “……”

    听着隔壁桌逐渐义愤填膺,悲愤痛惜的,慷慨激昂的痛斥之语。

    杨庆的表情渐渐古怪了起来,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相当的精彩。

    而很快隔壁桌的议论引起了其他桌上人的注意,一个个侧耳倾听。

    尤其是听到那一句句经典的诗句之后,一瞬间像是有电流经过全身,汗毛倒竖,振聋发聩。

    更有本身就对诗词颇有研究者,下意识的想要接续下去,却发现以自己的诗词造诣,无论如何往下接,始终感觉少了点什么。

    于是接下来场面一度变得有些尴尬起来。

    明明大家都是来吃席的,本应该怀着沉痛的感情缅怀逝者。

    可是不知不觉的竟被那一首首精彩绝伦的诗所吸引,纷纷问起了这些诗剩下半句是什么。

    更好奇这些诗是何人所作。

    而当他们得知所有诗都只有一句之后。

    同仇敌忾的所有的不满和痛惜化为了同一句话。

    “不当人子!”

    王正卿和徐英原本只是吃瓜群众看热闹不嫌事大。

    可是当他们也听到那些诗句后也不由得愣住了。

    王正卿愣住是因为他本身就有一定的诗词造诣的,所以很清楚如此佳句居然只有半首究竟有多可惜。

    而没文化的徐英则是满腹的震惊最终都化为了一声喝骂。

    “简直岂有此理!如果让我知道是谁写的这些诗,我非得把他挂在城门楼三天三夜,真是不当人子!”

    说完还义愤填膺道:“这不当人子太不是东西了!”

    “要么就别写,写诗写一半算什么东西嘛!”

    “你说对吧无咎?”

    杨庆脸色黑如锅底,气的牙痒痒。

    被人当着面骂娘,偏偏还不能反驳,实在太气人了!

    他恨不得当场跳出来吟诗一首震惊全场!

    不过当他看到自己的声望值正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飞快飙升,短短时间,累计的声望值便突破了六千。

    到嘴的脏话都被他咽了下去。

    “骂吧骂吧,等哪天老子找个机会当着成千上万的人吟诗一首装波大逼,我要你们全部都跪下唱征服!”

    杨庆黑着一张脸无能狂怒。

    契苾敬柔看着杨庆脸色有点难看,不由问道:“你这是身体又哪里不舒服吗?”

    杨庆咬牙切齿:“没有没有,可能是吃的太饱了,有点撑。”

    王正卿关切道:“无咎你重病初愈,不宜劳累,我看今天就到此为止吧,待会儿我们送你回去。”

    这时候方从阳一行人在刘府家眷的相送下从内堂走出来。

    毕竟方从阳当人作为刘定昌的同年,属于关系较为亲近之人。

    所以他们的席位都比较靠里,而杨庆四人并没有表露身份的打算,也不想跟其他人产生什么交集,则是故意找了个相对偏僻的角落,不想引人注目。

    徐英撇撇嘴道:“想不到堂堂状元郎也跟着吃席蹭吃蹭喝,不过如此!”

    方从阳从内堂走出来,正好听到有人正念着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的眼睛不由得一亮。

    “好诗好诗啊!”

    方从阳快步走上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先生高才,仅仅一句诗便让后进心悦诚服,但是又觉得甚为可惜,还请先生不吝赐教告知晚辈完整的诗句为何。”

    张三哪里敢受此大礼,老脸一红,赶紧让到一侧。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哪里好意思冒领诗句。

    “方右史误会了,此诗并非我所作,最近在坊间一直有流传,老夫也不过拾人牙慧罢了,而且除了此诗以外还要诸多不逊于此的佳句。”

    当方从阳听说这诗不是张三所作之后还有点失望。

    但是又听到还有更多上好的佳句时,他目中的光芒更甚了。

    赶紧又行了一礼。

    “还请先生教我!”

    张三相当受用,毕竟对方是新科的状元郎,是真正的大才子,能得到这样的人的尊重,让他的虚荣心简直就要爆棚。

    于是张三开始一句一句的念诗。

    一开始方从阳还津津有味,啧啧称奇,不过很快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半句。

    都只有半句。

    这种感觉就跟拉屎拉一半屎都没落地就提上裤子一样,难受的让人抓狂!

    “先生,为何这些诗都只有一半!”

    张三气愤道:“也不知哪个不当人子的,故意作诗只写一半,这种人就该被拉去午门斩首示众!”

    方从阳脸色涨红,差点成了猪肝色,咬牙切齿的憋了半天,终于还是从牙缝里憋出来一句。

    “当真是不当人子!”

    于是杨庆脸色更黑了。

    这时候,也不知道是谁开口怂恿道:“方右史文采斐然,连圣人都称赞不已,方右史的才华自然远胜那不当人子千百倍。”

    “不如请方右史现场补全一首诗,让大家开开眼界啊!”

    话音一转,顿时赢得满堂喝彩。

    浑然忘记了他们是来刘定昌的葬礼上吃席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