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天道酬勤:医学生的成长之路 > 第47章 PBL课程

第47章 PBL课程

    除了《机能实验学》之外,还有一门课程——基础与临床(PBL)非常受同学们欢迎。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它与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截然不同。这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驱动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University)的医学院,后来逐渐被世界各地的教育领域所采用,尤其是在医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BL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情境,医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知识,提高临床决策能力。

    在PBL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负责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小组讨论、提供必要的反馈,并帮助学生整合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

    在任课老师王翔的指导下,临床3班的同学们开始了他们富有挑战性的PBL课程。30名同学被分成6个小组,每组5人。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以确保互补性。王翔老师考虑到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以促进更有效的团队合作和更深入的学习体验。

    每个小组轮流负责一个临床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是基于真实病例的改编,涉及的症状、病史和检查结果都详细而具体。王翔老师在课前将病例资料发放给相应的小组,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分到张天勤小组的课题是一位患有腰部疼痛的患者老年患者,需要小组进行讨论,详细推导诊断及鉴别诊断过程,并给出治疗方案。

    张天勤自己在拿到课题的时候已经心中有数,但他需要和和小组成员一起配合,完成这个课题。这就要求他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一个辅助的角色。

    张天勤站在图书馆的书架前,他的目光在密密麻麻的书脊上扫过,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在寻找着解开谜团的线索。

    他轻轻抽出一本关于骨骼肌肉系统的医学书籍,封面已经有些磨损,显示出它被无数次翻阅的痕迹。张天勤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寻找着关于腰部疼痛可能的病因和诊断方法。

    与此同时,他的小组成员们也分散在图书馆的各个角落,他们或埋头于厚重的医学文献,或在电脑前快速浏览着最新的医学研究。他们知道,为了给患者进行诊断并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他们需要汇集尽可能多的信息。

    李晓敏坐在图书馆的一角,她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的一篇关于老年人腰痛的研究论文。她不时地点头,或是在笔记本上快速记下关键点。她知道,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年轻人不同,这可能会影响诊断和治疗的选择。

    周明则在另一张桌子前,他正在仔细阅读一本关于疼痛管理的教科书。他知道,除了找出病因,如何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也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组讨论时,每个人都带来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桌上堆满了书籍、论文和笔记。张天勤并没有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鼓励其他成员分享他们的发现。他认真倾听,不时地点头,或是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的深入。他知道,作为一个辅助者,他的角色是激发团队的智慧,而不是主导讨论。

    张天勤清了清嗓子,开始抛砖引玉:“我查阅了一些关于腰部疼痛的资料,发现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腰椎间盘突出、肌肉劳损、肾结石等等。”

    “对,我也查到了一些相关的病例。”另一位小组成员周明补充道,他推了推眼镜,指着手中的一叠资料,“这些病例中,有些患者的症状和我们的患者非常相似。”

    “我觉得我们可以先排除一些不太可能的病因。”张天勤提议。

    “对,然后再根据患者的症状,一步步缩小范围。”李晓敏附和道。

    “我们也不能忽视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他们的心血管健康和肾功能状况。这些对最终治疗方法的选择均有影响。”周明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观点。

    小组的讨论越来越激烈,每个人都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试图将不同的想法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初步的诊断假设和治疗方案。

    在之江大学医学院的一间宽敞的研讨室内,一群身着白大褂的医学生围坐在一张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墙上挂着的时钟滴答作响,记录着他们紧张而充满激情的讨论。这是PBL课堂——一个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它正激发着学生们的无限潜能。

    老师和教授们不再是单向灌输知识的讲者,而是变成了引导者,他们精心设计的问题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学生们思维的宝箱。学生们,如饥似渴地翻阅着医学文献,他们的眼睛在字里行间搜寻着线索,试图解开面前的医学谜题。

    张天勤,正带领着他的小组深入探讨一个关于老年患者腰部疼痛的病例。他们面前摊开的不仅是厚重的医学书籍,还有一叠叠打印出来的病例报告和研究论文。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病例,”张天勤的声音在讨论中显得坚定而有力,“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可能的病因。”

    李晓敏点头表示同意:“对,我们不能只关注显而易见的问题,还要考虑到老年患者的特殊情况。”

    周明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我这里有一些病例,它们的症状与我们的患者相似,我们可以从中寻找线索。”

    随着讨论的深入,每个学生都开始贡献自己的见解,他们的想法像火花一样碰撞,逐渐汇聚成解决问题的火焰。

    王翔老师的目光在学生们身上扫过,眼中流露出赞许。“你们的工作非常扎实,诊断过程逻辑清晰,治疗方案也很全面。”王老师总结道,“但也要注意,临床情况千变万化,有时候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你们注意到了这位老年患者的心血管情况和肾功能,这一点值得表扬。”

    张天勤和他的小组成员们认真地听着。通过PBL课程的锻炼,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临床思维,拥有了进一步面对复杂挑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