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重生之老壶装新酒 > 第十八章 不一样的蓝凌

第十八章 不一样的蓝凌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一场患难,见证兄弟真情,值得被珍惜。

    翌日清晨,蓝凌今天没课,一周也就是两三节课,师专的学生毕业后都是去乡村教小学的多,也有去较差的乡村中学教书的。

    英语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没用的,等于是副课。如果不是为了看她这个美女,估计课上教室都是空的。

    在蓝凌之前,师专都没设置英语课,外公非要她回到县城,才跟市教委打招呼,设置了一个英语老师的编制。

    虽然同事和领导对自己都很好,大多数时间,蓝凌觉得自己在师专就是个摆设。

    阳光透过轻纱般的窗帘洒在房间里,映照出女生修长的身影。

    她站在镜子前,左手拿着一件米色碎花连衣裙,右手拿着一套休闲穿搭,犹豫着穿哪一件更适合去外公那里。外公思想比较古板,不喜欢看到蓝凌穿的花里胡哨的。

    最终还是选择了米色碎花连衣裙,裙摆垂落到膝盖的位置,眼睛灵动而璀璨,五官精致,红唇饱满,肤色胜雪,美的让人血脉喷张。

    出门坐上人力黄包车,转过两条街道,到了县委办公区。

    漆园县城是以人力黄包车为主要出行交通工具,不是旧上海那种黄包车。

    县城的黄包车,前面是类似于自行车的三轮车,后面有个宽大的靠椅,可以坐两到三人。

    因为县城市区比较小,东西也就是3,4公里,南北也就是2,3公里。核心区域也就是方圆一公里的样子,黄包车一元基本都可以到达。也是少数才愿意花钱享受的交通工具。

    下车黄包车,蓝凌直奔书记办公室而去。

    “稀客,终于舍得来看外公了?”

    看到门被推开,一个坐在办公桌前,穿着老旧军装的慈祥老人,低着头,从眼镜框架上方抬眼看着蓝凌微笑说道,花白的鬓发,掩盖不住一个老兵的威严。

    县高官,关树生,17岁参加军,参加过越南自卫反击战等重大战争,苏省姑苏人。并肩作战的漆园籍的一个战友牺牲了自己救了关树生一命。前两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就选择来到了战友家乡,一是帮战友尽孝道,二是答应战友建设家乡。

    组织上几次想调他去市里或省里工作,他都不忘初心,扎根漆园,建设漆园。

    “你以为我想来,每次来你都要唠叨,耳朵都听出茧子了。”蓝凌用撒娇的语气,向外公抱怨道。一直都是跟着外公外婆生活,早习惯了老人的唠叨。

    “你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顾不上你。你也老大不小了,确实该找个对象了啊!我和你外婆不唠叨,你一点也不上心。你舅舅姨妈家的几个姐姐妹妹哥哥弟弟都结婚了,你还单着呢。我们都希望你能幸福。”外公一边招呼蓝凌坐下,一边语重心长的说着道理,在外孙女面前,一点县高官的架子都没,特像一个普通人家的老爷爷慈祥。

    蓝凌有两个舅舅,都在部队工作,一个姨妈,在苏省省团委工作。表姐表弟好几个,也都已经成家立业。

    蓝凌的爸爸妈妈在西部秘密基地工作,因为工作特殊,只有蓝凌这么一个孩子,也一直寄养在外公家,一年都不一定见得到一次面,所以蓝凌和外公外婆更亲。

    大学时蓝凌谈了个赣省的男朋友,家境普通的小镇青年。全家人一致反对两人在一起,包括最疼爱她的外公外婆也是极力反对。

    小姨和外公更是动用了人脉,把蓝凌的档案直接拿回到了漆园县里,把男方的档案打回到原籍,断了两人在一起的可能性。

    早年大学包分配,学校安排你去哪儿就只能去哪儿,人跟档案走。

    回到县城后,蓝凌对男孩子再也提不起兴趣。毕竟县城青年大部分文化程度都不高,和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没什么话题。

    随着年龄变大,父母远程电话催婚,逢年过节七姑娘八大姨催婚,慢慢的外公外婆也加入催婚大军。

    家人安排了一波又一波的相亲,蓝凌不胜其烦,就自己搬家到师专宿舍住。工作的重要性又是可有可无,想通努力工作麻痹自己都做不到,于是就开了个台球厅打发时间。

    小城镇,这个年代快25岁的女孩子很尴尬,你不着急,家人、周边的人都很着急。你嫁不出去,全家人都觉得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时间久了,躲避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蓝凌越来越焦虑,也不想随便找个男人应付一生,于是迷茫的不知道未来在哪儿,自己的另一伴在哪儿。

    “你再唠叨,我就走了,人家找你来说正事呢,烦不烦啊,外公!”蓝凌假装生气,转身就要走的样子。

    “什么时候你出嫁了,我就不唠叨了。你有什么正事,工作不开心,想换工作?”

    “上次汤叔叔和陈叔叔提议的增加清北奖励方案,你们开会研究了吗?”蓝凌懒得理会外公外公的唠叨,直接问出此行的目的。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怎么忽然关心这事了?”关树生微笑着,打趣外孙女。

    “外公,研究了没啊!”撒娇的女孩有糖吃,蓝凌知道外公的软肋,为了知道答案,不惜对外公撒娇的问道。

    “已经开会了,有几个常委不同意,我也不能搞一言堂吧。”

    小陈提案中说道,加大清北奖励,不是以考清北为目标,而是鼓励学子冲击省状元。

    一旦成功,一中将顺利成为徽省北部第一个省重点,成功的教育模式,将形成一个教育经济链,吸引周边县市的学子前来漆园求学,初步估算每年将给一中带来直接收入可达到千万,学生的家长还会给漆园县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漆园县的先进文教模式,必将是县委政绩的一大亮点,所以小投入大回报,值得。

    这么熟悉的模式,刘兴若看到,一定会为陈校长点个赞,怀疑他是不是重生的同行?

    “外公,你要顶住压力,力排众议。有些人是老思想,还处于小农模式,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了。陈叔叔他们是看到了未来教育大发展的趋势,要抓住先机,机不可失啊!”

    稍作停顿,蓝凌喝口水接着说道:

    “我们是农业大县,先天自然资源有限,若循规蹈矩发展,将很难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花点才是小钱,寻求突破,才是对全县老百姓负责的好干部。”

    蓝凌激情游说外公,仿佛这一刻她才是全心为民的公仆。

    关树生听完外孙女的分析后,沉默良久:“你先回去上班吧,有空就回来陪陪你外婆。”

    推行一些政策,越底层,阻力越大,一些倚老卖老的干部,不干人事,他还会阻止别人干事。所以,关树生需要时间,蓝凌也没指望外公独断专行直接拍板决定这件事。

    关树生背景再大,是条龙,到了漆园这个小县城,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很不喜欢在地方上做事,更喜欢在军队的简单干脆。做一件事,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平衡很多关系,事难做,心更累。

    告别外公,蓝凌转过一条街,来到了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