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华娱:导演从文艺片开始 > 073【隐入尘烟,大西北遍地都是故事】求追读

073【隐入尘烟,大西北遍地都是故事】求追读

    从巩丽这边出来后,李艺书也是去找了张一谋。

    听见要让巩丽好好休息几天的建议,老谋子显得有点迟疑,不过还是点点头道:“这个不需要李导操心,我已经重新调整了拍摄方案,延长了十天左右的拍摄期,这几天正好可以让巩丽好好休息休息。”

    他其实也知道以现在巩丽的状态,其实是很难拍好的,而且现在天是越来越冷,市里面还说最近又要下一场大雪。

    不延迟拍摄根本不行,这种情况下,继续让巩丽坚持,已经没多大的意义了。

    “张导,不是我想打扰你们剧组拍摄,主要是想着威尼斯电影节时间上也还算充裕,倒也不至于那么着急。”

    眼见张一谋好说话,李艺书的脸色缓和了不少。

    他其实还是挺敬重张一谋的,不管后面的电影拍的怎么样,单单就08年奥运会开幕式能够举办的那么成功,那么精彩,就已经足够让人尊敬了,所以刚才说的话有点不客气,这会儿自然要说点软话了。

    “没事的张导,我能理解。”

    张一谋笑了笑,他忽然想起一件事,问道:“听巩丽说,霸王别姬你已经让赵飞担任摄影指导了?”

    李艺书点点头:“嗯,赵指导的能力在国内数一数二,之前张导跟他合作的《大红灯笼》,画面色彩很漂亮,跟我想要的画面感有几分相似,所以选择了他。”

    “是,赵飞是很优秀。”

    张一谋迟疑道:“李导,关于顾常为的事,我很抱歉,本来一直想当面跟你说的。而且顾常为也不是有意的,他之前跟陈恺哥有过约定,谁也没想到陈恺哥突然回国,还有了新的制片计划。”

    他跟顾常为的关系还是蛮不错的,都是西影厂的人,加上前几年还有过合作,私交也很好,自然不希望李艺书因为这次的事,跟顾常为有什么变扭。

    “哈哈,张导太客气了,这事跟你本来就没什么关系。”

    李艺书爽朗一笑:“再说了,我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怪责顾指导,什么事情都得讲究一个先来后到,既然是陈恺哥导演先跟他约定好了的,我这边自然不会有什么意义。”

    说到这,他略微阴阳道:“说起来,还得感谢顾指导,要不是他推辞了,我还就错过跟赵飞指导的这次合作,前些日子在燕京我跟他探讨了一番霸王别姬的拍摄计划,赵指导的表现让我很满意。”

    张一谋微微一怔,苦涩一笑:“是,李导能满意就好。”

    算了,还是别当这个和事佬了。

    ...........

    一直过了三四天。

    这天,巩丽大病初愈了,精气神好转了很多,说话也有力气了,李艺书放下心来,也是准备返回川蜀老家过年了,张一谋得知以后,也是让人弄了点酒菜,要为李艺书亲自送别。

    饭桌上。

    听到李艺书的话,张一谋诧异道:“李导也想拍大西北的戏?”

    巩丽也惊讶的看向他。

    “是啊,倒是有这个想法,不过也未必拍就是啦。”

    李艺书笑了笑道:“就是这几天,在周围转了转,也去看了看附近的西北农村是什么样的,倒是给了我不少的感悟,这地方全都是故事啊!”

    这几天李艺书在剧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除了参观剧组,顺便去看了看这边的特色窑洞,还有周围那遍地灰土色的乡村风貌,让他不由想起了《隐入尘烟》。

    这电影是在甘S拍的,但陕X的地貌跟那边很接近,都是典型的大西北地貌。

    所以来到剧组附近的农村后,李艺书就发现这地方跟电影中很像。

    而且因为风沙的关系,妇女们大都也爱在头上裹一层纱巾。

    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也大都跟剧中的老四马有铁很像。

    这让他不由想着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拍一拍?

    《隐入尘烟》是一部很好的片子,不然也不会在当时引起广泛的讨论,特别是在当下这个时代,如果拍出来去参加柏林电影节的话,拿奖的概率是很高的。

    “李导说的没错,陕X…不,是整个大西北遍地都是故事。”

    张一谋很认同李艺书的这番话,他的作品几乎绝大多数都是以大西北为主题,除了是因为他所在的是西影厂外,最主要的还是他是西北人,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情,同时也是知根知底。

    这也是为什么《红高粱》《菊豆》包括现在这部《秋菊打官司》能够拍的那么好的原因,张一谋在执导的过程中,投入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真挚情感。

    瞧着李艺书不是开玩笑的样子,巩丽开口道:“艺书,你要真想拍,回头可以让张导帮你联系联系西影厂。”

    “是啊李导,你要是来拍,西影厂那边肯定很高兴的。”张一谋连连点头,这两年随着北影厂挖走了不少西影厂的导演后,西影厂的日子其实也不太好过了。

    不似八十年代末期那般辉煌,等到周星星的《大话西游》,还有张一谋去了燕京,算是彻底的一棒子打死了西影厂。

    在那之后,西影厂就开始落寞,直至千禧年,西影厂改为西部电影集团后,基本没出过什么精彩的影片。

    “再说吧,也不一定要拍,等手头上的项目都搞定了再说。”

    李艺书摇了摇头,他只是有这个想法,还不一定会拍。

    饭吃了一个小时。

    李艺书也是动身走人了,跟巩丽约好了,等她拍完了《秋菊》以后,回燕京养一养皮肤。

    她在这边待了不少时间,大西北强烈的紫外线,让巩丽看起来平白苍老了十几岁,跟《霸王别姬》中青楼头牌菊仙,相差甚远。

    不过好在她的戏份不算多,先养养皮肤养养状态,等到后面再集中拍摄也不迟。

    .............

    李艺书回川蜀,已经是1月25号了,距离过年也只剩下9天,好在他是坐飞机回来的,没去坐拥堵的火车。

    不然还得晚两天才能回来。

    一回家的第二天早上。

    李艺书还想好好的睡一个懒觉,就被父亲李建给带到了峨眉电影制片厂,去见厂领导了。

    领导们见了李艺书,当面自然是一顿猛夸,陈副厂长嘴巴都要笑歪了,当初是他帮忙,如今李艺书成绩斐然,虽然对方不是厂里的职工,但买的是峨眉厂的厂标啊!

    对外也能算是峨眉厂的电影。

    论功欣赏,李建有份,剧组其他人也有份,他这名义上的“监制”,自然也是有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