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华娱:导演从文艺片开始 > 045【港岛之行,洽谈投资】求追读

045【港岛之行,洽谈投资】求追读

    除了这一套用来住的四合院外,李艺书还想再买一套,不过这倒是不急了,等他从日本回来再说。

    程龙后来爆料自己1990年,花了400万买了8套四合院,每套平均差不多是50万左右。

    十几二十年后的回报率,高的惊人。

    现在也没什么可投资的,商品房还没开始卖,股票李艺书也不是很懂,只知道明年南方那边炒的很厉害,什么92发财证啥的。

    但这种钱还是很难争的,那么多人雇佣外地人来排队买,你凭什么争的过那些地头蛇。

    更何况,他们倒腾这些所谓的发财证,撑死了也就几百万。

    网上那些说赚几千万上亿的,基本是不太可能的,股票本身这几年就是试点,政府方面管控力度很大,是不会让一个人这么整的。

    所以到头来,还是投资四合院简单方便,后来那么多人当炒房客,自然是有道理的。

    30万一套刚刚那大小的四合院,就这个地段,二十多年以后,赶上房价最好的阶段,最少能卖3000万,那就是100倍的回报率了。

    花个60万,买两套独门独户的四合院,反正李艺书感觉还是挺值的。

    ......................

    时间匆匆,转眼就到了10号。

    李艺书跟司徒主任请了一周的假,当天跟于飞鸿告别后,就去机场坐飞机到了香江。

    提前两天出发,就是为了到香江这边跟徐砜聊聊投资《霸王别姬》的事。

    香江启德机场。

    港片中出现最多的一个机场,几年以后就被新的机场替代,从而被拆除。

    李艺书也算是打卡成功了,貌似现在九龙城寨也还没有拆,回头有机会远远的看一眼也不错。

    下了飞机,刚过了出机口,李艺书就看见徐砜带着两个人走来。

    “李导,欢迎来香江!”

    “徐姐怎么好意思麻烦您亲自来接机。”

    李艺书说话的同时,也是看向了她身边的两名中年男子,左边的有点面熟但不认识,右边的却很熟悉了,香江新式武侠的开拓者徐可。

    “李导第一次来香江,我这东道主自然是要亲自过来接一接的。”

    徐砜笑了笑,见李艺书的目光看向身边二人,便介绍道:“这位是徐可导演,想来李导你应该是认识的。”

    “当然,徐导的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

    李艺书伸出手,“你好徐导,我很喜欢你拍的《笑傲江湖》跟《黄飞鸿》,拍出了不一样的武侠世界,值得很多武侠片导演学习。”

    “哈哈,李导太客气了,武侠电影拍的好的导演太多了,我也只是摸索着拍而已。而且比不上李导首部作品便一举夺得威尼斯金狮奖,大涨我华人威风啊!”

    徐可笑的很开心,显然是被李艺书恭维的话说到心坎里去了。

    他这两年在转型拍武侠片,第一部就是许冠结主演的《笑傲江湖》,票房成绩还凑合,风格也很受观众欢迎。

    所以今年他继续沿用这一风格,拍摄了后来大名鼎鼎的《黄飞鸿》系列第一部,票房突破了2980万,算是近十年来武侠片票房最高的,这也一举尊定了他转型武侠片导演的成功。

    只不过他这种拍摄武侠的风格,被圈内不少老前辈质疑。

    如今能够得到李艺书的认可,他自然是高兴的,别看李艺书年轻,但好歹是欧洲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得主。

    单论获奖质量而言,整个香江能够比肩的只有那么几个。

    “行了,你们俩就别相互恭维了。”

    徐砜看这俩人还互相吹捧上了,也是立马介绍下一位:“这位是陈新建导演,同时也是香江导演协会下一任会长,陈会长的作品你应该也看过,就是去年许冠纹主演的那部《新半斤八两》。”

    “原来是陈会长,您好您好,您的《新半斤八两》拍的很棒,只可惜内地没有上映,我也是通过录像带看了这部电影,很喜欢你对这部经典老片的改编,带来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或许是上一世当老油条的习惯,李艺书哪怕不怎么认识对方,但听到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好话也是脱口而出。

    毕竟他是真的看过这部电影,但剧情什么的早就忘记了。

    果不其然,陈新建显得很高兴,操着不太流利的普通话道:

    “哪里哪里,李导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的那部获奖影片,我们在邱总公司已经提前看过了,具有很深刻的人文教育意义,我想这是我们新一代香江导演所不具备的。”

    第一次见面,大家对彼此的感官都很不错。

    有说有笑的出了机场大厅,坐上车直接前往了导演协会。

    因为今天是非正式的会面,而且李艺书还没到让香江导演集体来见他的能耐,所以今天会议室内,只来了第一任会长吴思原,他也是这次慈善电影的发起人。

    本来艺人协会那边也会派人来的,只不过现在艺人协会内部是一团麻。

    成立是成立了,但只是注册了一个团体,真正加入进来的香江演员不足双手之数,只因为号召的人没什么能你啊。

    要一直等到93年才在一些大佬的支持之下,正式成立。

    所以今天讨论两岸三地合拍片的事,就不包含艺人协会了。

    来的路上,徐砜或许是怕李艺书不认识吴思原会长,提前介绍了一下他过去拍摄的影片跟经历。

    所以刚一见面,李艺书就很热情的走上前:“吴会长,久仰大名,我对您执导的那部《法外情》可是喜欢的劲。”

    “李导客气了,那都是几年前的老片子了,内地那边还有人喜欢的?”

    “我是燕京北电学院的学生,我们学校经常会拉出不少香江导演的作品让我们这些学生学习学习,吴导的这部片子在学校可是播出了很多次啊。”

    “这样啊。”

    吴思原嘴角带笑,显然是没想到自己的电影,居然能够出现在电影学院的教室中。

    事实上这部电影之所以李艺书记忆深刻,还是因为主演是华仔的关系。

    一行人寒暄客套后,便坐下来开始聊起了这部慈善电影的事。

    对于两岸三地合作制片这件事,香江导演协会自然是没有意义的,这其中少不了徐砜在中间周旋。

    港岛这边同意了,宝岛那边的话,徐砜也打听了那边当局的意思,倒也没直接拒绝,只是说开会讨论讨论。

    但这在徐砜看来,那基本是没问题了。

    毕竟搁在过去,这种行为可就是通共啊,梁佳辉不就是因为拍了《垂帘听政》三部曲,才被宝岛当局封杀好几年。

    现在没有一口回绝,就说明希望很大。

    “剧本方面,我们已经在找人写了,不出意外这几天就能搞定,到时候李导要是有空,不妨过来执导几个镜头?”

    吴思原发出了邀请。

    边上的徐可也是点点头:“是啊李导,目前接下这部电影导演的,不光有我,还有另外三名导演,你要是来了,到时候再加宝岛那边的导演,那才算是真正的两岸三地合拍片。”

    李艺书迟疑:“这个…我恐怕时间上有点不太充裕,我还在读书,同时还跟徐姐合作的一部电影。”

    吴思原道:“没事,过来拍几个镜头,到时候挂个名字就好,主要执导的还是徐可。”

    “那就没问题了。”

    一听只是拍几个镜头就走,李艺书也是一口答应下来。

    正好他跟巩丽来客串的时候,顺便把那场客串的戏给执导了就好。

    众人一直聊到了中午,在协会附近的一家饭店随便吃了一顿后,李艺书这才跟几位导演道别,坐上了徐砜的车前往了酒店。

    “李导,你这次去日本待几天?”

    “也就三四天吧,不耽搁剧组筹备,怎么了徐姐?”

    “我是在想那部《赤伶》什么时候开拍。”

    李艺书诧异:“剧本不是李姐还在写吗?”

    “是在写,可这不是有了你的剧情脉络,我想着要不先把剧组筹备起来。”

    徐砜之所以如此急,还是因为尊龍的关系。

    当时他的扮相太好了,没能替他拿到“程蝶衣”这个角色,徐砜有点内疚。

    所以想着先把《赤伶》剧组筹备起来,到时候等拍完了《霸王别姬》,直接无缝连接。

    “这事真不着急的徐姐。”李艺书哭笑不得,他这霸王别姬还没开拍呢,就想着拍《赤伶》了。

    “好吧。”徐砜也知道太着急了,只好无奈的叹了口气。

    李艺书道:“对了徐姐,我来香江除了谈合拍片的事,顺便是想跟你谈谈《霸王别姬》还有《赤伶》投资的事。”

    听出他话里的意思,徐砜倒也没拒绝,边开车边道:“既然这样,那就先去我公司坐坐,晚点再送你去酒店。”

    “好。”

    李艺书很高兴,徐砜没有拒绝,那就是有的谈,他也不指望拿太多的投资份额,两三成就足够了。

    毕竟徐砜为了这部片子筹备好久,他又是半路上截胡的,少点就少点,不过《赤伶》的投资,他得占大头了。

    这片子不管能不能拿奖,最起码海外版权肯定是能卖出去的,尊龍在北美那边现在还是挺有名气的。

    依照现在国内的制片成本,哪怕算上这些演员的片酬,只要能卖出去海外版权,基本都是有的赚,只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