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华娱:导演从文艺片开始 > 030【影评人周刊第一,《情事》莫妮卡】求追读求月票

030【影评人周刊第一,《情事》莫妮卡】求追读求月票

    “徐女士你放心,这部电影我一定好好拍,绝对不会辜负了你们的期望。”

    李艺书心情很是激动,花了这么久的时间,总算是没有白费。

    “既然选择了你,我们肯定是相信你的。”

    徐砜笑了笑,问道:“那李导你看咱们什么时候开始筹备?”

    “演员方面,其实我早有规划。”

    “哦?不知道李导选的都有谁。”

    “段小楼的演员我想选峨眉电影厂的张丰弈,他曾经出演过《骆驼祥子》,我父母都在峨眉电影厂工作,他本人我也见过,无论是外貌还是演技我都是看好的,也很适合出演段小楼这个角色。”

    “还有呢?”徐砜没听过这个人,但既然李艺书说了,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具体是否选定对方,还是得试镜之后再说。

    李艺书继续道:“菊仙我已经跟巩丽姐说好了,她会帮忙出演的。”

    “巩丽没问题,那程蝶衣这个角色呢?”

    徐砜其实已经有了心里人选,那就是出演《末代皇帝》的尊龍。

    因为她之前看过尊龍出演的舞台剧,感觉很适合演程蝶衣。

    “我觉得张国容很适合,他在胭脂扣中的扮相,颇有点程蝶衣味道。”

    “张国容?”徐砜眉毛一挑,似乎有点诧异是他。

    倒是边上的李碧桦眼前一亮,“张国容好啊,我就喜欢张国容,我这个角色有很大一部分是依据他写出来的,让国容出演程蝶衣肯定是没问题的。”

    “这些都是我最开始设想的演员,具体是不是用他们,自然是得试镜之后才知道了。”

    李艺书注意到徐砜似乎有不一样的想法,笑了笑,说道:“徐女士,既然要拍,那咱们现在就要开始筹备了,无论是程蝶衣还是段小楼,最少得接受半年以上的京剧训练。”

    “从现在开始筹备,到明年春暖花开之际,正是适合开机拍摄的好时节。”

    徐砜点点头:“好,我会按照李导的邀请,去向这些人先发出试镜邀请,至于到时候是不是要选他们,等剧组筹备起来了,咱们再看?”

    “徐女士,段小楼跟程蝶衣两个角色,越早敲定越好,这部戏有很多的京剧剧情。”

    “我知道的李导,明天我们就回香江,先问问张国容有没有兴趣接这个角色。”

    “好!”

    李艺书知道这样一部电影,拍摄难度之大,肯定不能与他那四个主要角色的《那山》相比。

    不管是邀请的演员档期,还是片酬,或者是剧组工作人员,想要彻底搞定,那都是一个费时费力的事。

    要知道《霸王别姬》中的配角可不老少,还有那么些群众演员,还有各类服化道,光筹备最少得半年以上。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李艺书要求尽快落实主要演员,让他们抓紧时间赶紧去学京剧的原因。

    剧组筹备、演员训练,两者同时进行。

    时间正好来到明年春年花开,一些情节也能更好的在燕京拍摄。

    ..............

    眨眼的功夫,几天时间悄然而逝。

    距离电影节闭幕式只剩下最后三天了。

    威尼斯影评人周刊也在这天发布,今年23部参赛且入围的影片,他们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点评跟打分。

    周刊发布,李艺书还不知道。

    因为他这几天很忙,每天都要接待那些来观影的影评人跟片商。

    那名日本片商田中一郎很看好这部电影,给出了20万美元的价格,要买下这部电影在日本的版权。

    对比电影制片费,这个价格已经不低了。

    除了这名日本片商外,还有不少欧洲片商,以及那两位北美片商麦克跟托马斯,都在跟他谈版权。

    对此李艺书自然是尽量拖延,想着等到电影节闭幕之后再谈。

    这要是真能获奖,哪怕只是一个小奖,那电影版权的价格也能一路飙升。

    对于能多赚钱的事,李艺书自然是积极的很。

    “艺书,你快来看,亚伯拉罕主席写了关于你的影评!”

    还在李艺书思虑版权交易的时候,巩丽火急火燎的跑到了展厅门口,手上拿着一份周刊。

    嗯?

    李艺书眉毛一挑,刚想询问,就见巩丽拿着一张纸条,开始朗读起来。

    她的英文还只能用来简单的口语交流,看是看不懂的,纸条上的内容是她找翻译帮忙周刊的。

    “在遥远东方,有那样一座大山……”

    “而这部应该《山中的邮递员》的影片,就是勾起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家乡……”

    “在文章的最后,套用那位年轻导演跟我说的那番话: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无法放下,也回不去的叫做“从前”的家乡。”

    “我想说;是的,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无法放下,也回不去的家乡!”

    李艺书眉毛一挑,看来那位影评人主席是真的喜欢自己这部电影,居然整篇文章都在夸而没有一点批判。

    因一路跑来,又朗读了一遍,此时巩丽面色潮红,深吸几口气,“艺书,看来这回你拿奖是十拿九稳了!”

    “可能吧,就是不知道是什么奖了。”

    李艺书自然是希望能得金狮奖,但是这一届的竞争对手有点多,不过这国际影评人周单元的奖项,他应该是能拿下一两个的。

    “要拿,咱就拿大奖,自然得是金狮奖!”

    面对巩丽的豪情状语,李艺书笑着反问一句:“我拿金狮奖,那张导呢?”

    “他?”

    巩丽皱着眉头道:“我有一种预感,这次张导他可能拿不到金狮奖。”

    “啊?”李艺书错愕的看了她一眼。

    真别说,巩丽的预感还挺准。

    李艺书没记错的话,今年张一谋只拿了个银熊奖。

    至于金熊奖是谁,他还真没在意过。

    因为大部分人只会记住自己国家获奖的影片。

    “对了!”

    巩丽突然想起来,翻开影评人周刊,指着上面道:“影评人周刊对今年23部入围作品都打分了。你的电影排在第一,第二名的是《蒙古精神》,第三部才是张导跟我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蒙古精神?昨天我们看的那部?”

    “没错,就是那部。”

    李艺书眉毛一挑。

    这部电影他跟巩丽还有邱总一块去对方展厅看过。

    看完电影后,李艺书感觉挺搞笑的,法国制片人+苏联导演+国内演员,拍摄了一部讲国内计划生育的事。

    巩丽道:“艺书,影评人这么看好你的电影,这次能获大奖的概率很大。”

    “这可不好说。”

    “为什么?这么多影评人都看好你,就连亚伯拉罕主席都亲自为你写了影评。”

    “影评人是影评人,评委是评委,要是影评人能够决定最终奖项的话,那还要评委做什么?”

    李艺书挠了挠头,他还是懂什么叫大热必死的。

    “这可未必。”

    巩丽摇摇头说:“今年的评委主席是兰迪,他跟亚伯拉罕是好友,又同是影评人协会的成员,内部肯定是有所交流的,好话说多了,自然会有好印象的。”

    “那倒也是。”

    李艺书微微点头,今年的评委主席兰迪是意大利人,而恰巧这一届威尼斯电影节没有一部意大利影片入围,所以不存在偏向自己人。

    从今年这23部入围的影片来看,他的作品搞不好还真有可能夺得一个大奖。

    目前带给李艺书感觉最具有威胁的影片,就是《不羁的天空》《密西西比风情画》还有《蒙古精神》。

    还有一部讲柏林墙倒塌的影片《德国玖零》,这也是入围后备受关注的影片。

    但李艺书感觉获奖的几率不大,谁让这里是意大利呢。

    所以,如果亚伯拉罕极力推荐,兰迪自己也很看好的话,恐怕会在投票环节,左右摇摆之际,可能会偏倾向自己这部影片。

    看来得再去看一遍《蒙古精神》了。

    李艺书感觉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可能就是《蒙古精神》这部电影了,影片中掺杂的内容太多,还隐约有点天主教义。

    这很对意大利人的胃口。

    李艺书也是让巩丽帮忙把翻译员陈哥给叫来,顶替自己一个下午的时间,然后跑去《蒙古精神》展厅重新且细致的看了一遍。

    等出了展厅,李艺书思索着剧情的时候,突然听到前面有人说:“先生,需要买票吗?”

    李艺书抬头一看。

    莫妮卡·贝鲁奇?

    边上竖着一张大海报,上面是莫妮卡的个人独身照,写有《Lariffa》,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