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华娱:导演从文艺片开始 > 001【峨眉电影制片厂,买厂标独立制片】

001【峨眉电影制片厂,买厂标独立制片】

    1991年2月。

    草长莺飞二月天。

    峨眉电影制片厂。

    制片主任办公室内,陈主任正在认真看着手上的剧本——《那山那人那狗》

    坐在陈主任面前的是一老一少。

    老的名叫李建,是峨眉电影制片厂的老导演了,从六十年代开始,就一直在制片厂工作,拍过不少电影,在圈子里面人脉很广。

    而坐在他身边的是他的儿子李艺书,今年才17岁,马上要参加高考了。

    “剧本挺不错的,还画了分镜头。”

    陈主任一目十行,很快看完了这本剧情简单的剧本,抬头看了一眼李艺书,又转看向了李建,笑道:“老李,这剧本真不是你帮忙弄的?”

    “陈主任,真不是我。”

    李建摇了摇头,“说实话,一开始看到这个剧本的时候,我也怀疑是不是这臭小子找人写的剧本跟分镜头。”

    “只是后来我跟他细聊了很长时间,他不仅把剧本分镜头给弄好了,还把他拍摄计划跟构思全都说了一遍,我这才相信这剧本是他自己弄出来的。”

    “可以啊艺书,这剧本还有这分镜头挺好的,不过我看这剧本是改编的吧?”

    陈主任并未觉得李建在撒谎,因为峨眉厂的人都知道李建是一個不苟言笑的人,典型的老派思想,不至于为了儿子的前途,就毁了他自己这大半辈子的清誉。

    而且李艺书从小就在峨眉电影制片厂长大的,小时候还出演过不少制片厂的孩童角色,在父亲这位导演的耳熏目染之下,学会剧本创作跟画分镜头,倒也是合情合理。

    李艺书点点头,“是的陈主任,这剧本是我改编自彭建明在83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那山那人那狗》。”

    听到这话,陈主任也是明悟过来,难怪他感觉这剧本的名字那么耳熟,果然是改编来的。

    不过这也不出奇,自从前几年张一谋改编《红高粱》夺取了海外大奖后,国内电影界便兴起了改编小说的热潮。

    “你是怎么想到改编这个小说的?”

    “我很喜欢这篇小说带给人的情绪价值,我在初中的时候,班上的同学们大都喜欢读伤痕、反思类的小说,不夸张的讲,当时学校除了这类小说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类型的了……”

    “在我小的时候,父亲他为了拍电影,经常会带着剧组外出拍戏,往往十天半个月都不能回家,每天到了傍晚,我就很羡慕的看着同学们的父母来接他们……”

    李艺书开始讲述自己为什么想要改编这部小说为剧本的原因。

    边上的李建听见儿子的话后,留下了惭愧的表情。

    八十年代正好是国内文艺工作改革开放的浪潮时期,经商做生意或许还有忌讳,但是写作跟拍电影,几乎是没什么太大限制的,而且上面的人也鼓励创作文学艺术作品。

    这也导致李建八十年代一直在外拍戏,忽略了儿子李艺书的成长。

    而李艺书的母亲也是一名演员,只不过因为那十年的关系,没有太多的机会出演作品,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年纪大了,但也获得了很多的机会去出演角色。

    “是啊,改革这些年,很多人的确是忽略了孩子们的成长。”

    陈主任叹了口气,他这些年一直忙着工作的事,对于李艺书的话是深有感触。

    “陈主任,除了这方面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感觉现在社会风气逐渐变了,人们对于那些尽忠职守在自己岗位的人,不仅没有了过去的佩服,反而觉得他们是死脑筋……”

    见陈主任将这个剧本给定位在教育子女方面,李艺书连忙开口换了一个核心的要素。

    “是啊,现在社会风气是有点跟过去不一样了。”

    陈主任怎会看不出李艺书的那点小心思,附和了两句后,面带为难的看向了李建。

    “艺书,你先出去,我跟你陈叔叔聊点事。”

    “好的爸。”

    李艺书知道这是要聊投资的事,跟陈主任告别后,直接转身出去了。

    看李艺书走后,陈主任这才大吐苦水,“老李,按理说艺书这孩子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这个剧本写的也不错,制片成本应该也不高。但是你作为咱们峨眉厂的老人,应该很清楚这几年我们峨眉厂的效益是越来越差,上面拨款下来的钱也越来越少……”

    随着张一谋在海外获奖,西影厂也是水涨船高,不仅得到了上面的大量拨款,连政策也开始倾向他们。

    李建没等陈主任说完,直接开口打断,“我明白的陈主任,我这次过来,也不求制片厂能拨款,就是想买个厂标,顺便借点人跟设备。”

    一听不需要厂子里拨款,陈述人也是松了口气,别看这本子制片成本不多,但对于现在的峨眉制片厂来说,是根本不可能拨款下去的。

    毕竟厂子里还有那么多老前辈们等着拨款下来拍片,怎么轮也轮不到李艺书,他爹李建还差不多。

    而且要是批给了李艺书,那往后厂子的那些老人们,岂不是各个都要为自己的子女谋划?

    “买厂标没问题,到时候我跟下面的人说一声,意思意思就行了。只是…这片子的投资你们找到人了?”

    “我们自己投资。”

    “你们自己?”

    “是的,我们夫妻俩自己给儿子投资。”

    李建挤出一丝苦涩的笑容:“陈主任我们也认识好多年了,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不帮他帮谁?他既然有心想走这条路,而且我私下也考验了他好多天,基本功挺扎实的,想着给他一次机会。”

    “可怜天下父母心。”

    陈主任叹了口气,他知道李建夫妻两口子都是文化口这一块有编制的职工,工资相对都不低,想来为了投资这部影片,应该是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指不定还在外面借了钱。

    “行,你这当父亲的都这么支持了,我这当叔叔的要是再不支持点就太说不过去了。”

    陈主任思虑一番,开口道:“这样吧,厂标的钱还是要给的,不过意思意思就行了,租借设备的钱,按照最低价。”

    “胶片的话,你们先买点做做样子,后续直接从厂子里面拿。后续剪辑也拿到厂里面来,能省一点是一点。”

    李建松了口气,笑了笑道:“多谢陈主任,艺书那孩子要是知道了,肯定高兴坏了。”

    门外一直偷听的李艺书立马握紧了拳头,兴奋地挥舞了几下,重生回来一个多月,总算是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