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华娱之风起1990 > 第14章小倩之后无女鬼

第14章小倩之后无女鬼

    一群人结束了拍照后,走进放映厅,开始准备观影,然后媒体记者,影评人,还有观众也开始进场准备观影。

    不过这时有个粉丝,大声的问林潇,林潇老大,你对【倩女幽魂】这部影片怎么看,

    你知道的我们这些你的粉丝,可是非常相信你说的话的?

    林潇听到是自己的粉丝提问,就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麦克风,只说了一句话,

    小倩之后再无女鬼,我相信大家看完影片会支持我的说法的。

    然后把麦克风交还给工作人员,同时电影也准备放映,

    《倩女幽魂》的故事在张囯荣那首动情的《路随人茫茫》中拉开序幕。

    书生宁采臣到兰若寺躲雨,为道士燕赤霞所拒。夜半被少女聂小倩美妙琴音吸引,两人自此交往甚密。

    不料小倩乃树精姥姥所操纵的女鬼,正在寻找壮男吸取阳元……对于这一点了解聊斋故事的观众都能理解,

    所以不会觉得恐怖,反而看得津津有味。

    林潇监制、程晓东导演的这部电影,采用全新的特技和美术手法来包装传统的聊斋故事。

    使影片呈现出与往昔鬼片全然不同的视觉。大反派姥姥从普通老妖升级成了千年树妖不说,

    形象雌雄莫辨,声音忽男忽女。

    燕赤霞从除魔卫道的凡人剑客,变成了神通广大的得道高人。

    书生宁采臣也从原本的敦厚稳重变得忠厚老实却不失小聪明,文弱胆小却也有些无知无畏的勇敢,甚至还有点无厘头的搞笑。

    《倩女幽魂》真正成全的还是王组贤,在影片弥漫的烟雾、闪烁的灯光和后现代拼贴风格的凌厉快镜烘托下。

    王组贤演的“小倩”幽怨、哀艳,风拂青丝,衣袂飘然,摄心动魄的眼神释放出隐隐的杀机,不由得对其产生无限的爱怜与幻想。

    过去人们心中的女鬼都是青面獠牙,有一副吓人的长舌头。但《倩女幽魂》却来了一个彻底的颠覆,

    这小倩的美丽远胜于凡间的女子,一在银幕上出现,立刻就折服了绝大部分的观众。

    坐在这间电影院里的观众,谁都不会知道想到银幕上惊艳绝俗的女鬼小倩,

    其实在现实中是个大大咧咧的女人,这可能和王爸爸希望王祖贤做运动员有关。

    电影院里关着灯,漆黑一片,大家眼睛都盯着银幕上,完全被影片吸引住了目光。

    当播放到宁采臣和小倩一起写诗时,通过镜头观众看到了电影那幅小倩的画像,真的是画出了电影中小倩神韵。

    这是一幅简单的水墨画,但是,通过画中人,观众都能感受到小倩的幽怨、哀艳,同时又美得惑人心魄。

    甚至有观众说出了声,这画是谁画的,画这么好,我感觉画中人都活过来了。

    听到观众这样说,知道真相的人,都同时看向林潇所在的位置,同时也认可刚刚那位观众的话,等到看到画作中的诗。

    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

    对月形单望相互,只羡鸳鸯不羡仙。

    听着宁采臣和小倩一起念着这首诗,感觉特别配电影中的氛围,和这部电影的基调也是一样的,简直绝配。

    特别是后面小倩被逼着出嫁时,把这首诗编成歌,配着小倩穿衣的经典场面,真的是看一眼就忘不了那个小倩。

    这时小倩也开始活在了很多观众的心里,多年都会想起那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女鬼小倩。

    林女神悄悄把头往王组贤那边偏了偏,嘴巴凑到她耳边小声说:“以后你就是女鬼的代名词了!”

    王组贤也对林女神说:“才不要呢,除了这部影片拍续集,以后我再也不要再演女鬼了。

    女鬼演多了,到时就像青霞姐你说的那样,转型很麻烦的。”

    90多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在蒲松龄的原著里,宁采臣和聂小倩最后是结婚生儿,

    但电影里宁采臣却只能将聂小倩的骨灰安葬,使其魂魄能够转世投胎。

    凄美悲怆的《黎明不要来》响起,宁采臣和聂小倩凄美的爱情结局很感人,电影院里有几个女观众都看哭了。

    能有这般催泪的效果,这首《黎明不要来》中的歌词“不许红日教人分开,悠悠良夜不要改变”这样的好词放在《倩女幽魂》之中。

    居然与影片中聂小倩和宁采臣阴阳永隔的剧情完美地契合在一起。【不得不说,沾叔是真有才,音乐为电影增色不少】

    等电影放映结束,影院的灯光亮起,观众都起立鼓掌,一边热烈的鼓掌,一边还大声的说,小倩你以后就是我的最爱了。

    也有女观众说,小倩太可怜了.....

    等到程小东导演带着荣少和小贤等主演,上台答谢观众,和接受媒体采访时,现场的观众又开始喊起了小倩的名字。

    长腿老王,开心的向观众表示感谢,当然也有喊荣少名字的也有喊宁采臣的,只是没有小倩的这么多。

    等到主持人安抚了观众,才开始媒体的采访。

    然后记者都举起了手,主持人点了一位记者,这位记者提问道:

    陈导,恭喜你的新作获得了成功,我本人也是这部影片的粉丝了,请问陈导是怎么想到拍摄这部影片的,而且和以前的老式的鬼片比较,电影中有很多的突破,和新的表现手法,请问你怎么做到。

    陈晓东导演,接过麦克风,说,对于这位记者的提问,我只能说这也是我很满意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感谢你的喜欢。

    至于拍摄这个影片的想法,这个要问林潇导演了,他是本片的编剧,和监制。

    本片的基调是林导定的,包括其中的创新和表现手法。

    马上有记者向林潇确认,没办法,林潇只好接过麦克风,说,这个问题,不是像陈导说的那样,我只是这部影片的编剧,至于监制,我一共都没有去过剧组几次。

    所以这部影片能拍得这么好,绝对是陈导的功劳,同时也是所有剧组主创的功劳,谢谢,大家还是采访我们剧组的各位功臣吧。

    说完,林潇就把麦克风还给了工作人员,这时采访继续,然后记者开始向剧组的演员提问,其中最多的就是小贤。

    大家也陆续的回答了记者的问题,当采访快结束时,一位获得提问机会的记者,

    问道:请问陈导电影那幅小倩的画像,是哪位大师的手笔,还有画像上面的诗句,

    我没有听过,我刚刚也问了很多同行,他们也没有听过,请问是哪位先生所作?

    这位记者朋友这个问题问得好,说起这个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造成的,

    来我这个机会让给荣少,让他来回答,因为他是全程见证了,这幅诗画的形成过程。

    说完,就把话筒递给了荣少,荣少开心的接过话筒,说:那,这个就我最清楚了。

    那天,林导来剧组探班,他来的时候,我们正好在拍摄,所以他就一个人在旁边观看我们的拍摄,等到我结束拍摄,准备去找他时。

    就看到林导,已经在一个角落,准备好纸笔,墨好磨,手提一只毛笔,正看着小倩发呆。

    我开始还以为,林导暗恋小倩呢,等我走到他身边时,看到他拿起笔,开始作画,我是看着林道一笔一划的画出这幅画的。

    然后等到他画好画,又看到他考虑一会后在画上写下了

    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

    对月形单望相互,只羡鸳鸯不羡仙。

    这首诗。

    那大家还有个细节不知道,其实林导在这部影片中,有给我做替身哦。不知道有没有观众看出来。

    这时很多记者开始追问林潇,这个问题,请问林导,荣少说的是不是真的?

    林潇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这时陈晓东导演,说,各位在电影正式的放映版,我们会在影片后的花絮中。

    把林导当时作画的真实画面,加进去给观众朋友观看,到时你们就知道是不是真的了。

    陈导现在已经进入了宣传模式了,什么机会都不放过,不过这个也是经过林潇同意的,

    当时程小东导演看到林潇准备作画,就让摄影师用一台摄影机把画面拍了下来。

    当时林潇确实不知道,因为他已经进入了画画的意境中了,本来陈晓东也没有多大的期待,

    如果林潇画得好,就可以像现在这样操作,如果画得不好,当时把画面删掉就是了。

    不过他没想到,林潇放了个大卫星,整了一出好活。

    等媒体采访结束,还有影迷在问,请问林潇导演,这幅画现在你手里吗?

    林潇摇摇头,然后无奈道:我本来是看了小贤的表演,现场有感,所以把自己心目中的那个小倩画出来。

    打算自己收藏的,结果小倩说,我的画没有经过她的同意画的,所以被没收了。既然陈导已经开始为电影宣传了,林潇也只能配合了。

    这时,小贤得意的笑着说,我也很喜欢这幅画,所以现在被我珍藏了。

    至于想看的朋友,只能在电影里看了,小贤这时也配合着宣传电影了,这几个钩子一放,还怕钓不起来翘嘴。

    媒体记者和观众,没有办法,想知道答案的,想看画的,就需要买票再进影院,在电影里找和看了。

    今天看了媒体记者,和观众的反应,所有的人都知道这部电影成了,王祖贤也要出大名了,

    她以前虽然也红,但是飘着,感觉不踏实,现在这个小倩的角色,等于是给她做了压舱石。

    让她红得踏踏实实的,现在的女明星对于能拥有,一个这样的天命角色多羡慕呀,长腿老王就不管其它人怎么想了。

    她只知道现在她很开心,接受了圈内朋友的祝贺,也答应了到时请客的要求,

    【倩女幽魂】每天开始正式放映,所以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等票房成绩出来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