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本因成为路人的我成了天命人 > 迷忙

迷忙

    转眼间,一个月的光阴如同白驹过隙,退助之日悄然临近。若要继续租住此地,便得等到下个月了。

    虽然我在修炼桎梏本源论上已有所得,然而那桎梏锁链,非我今日之力所能撼动,尝试多种方法,仍然无法破解,也难怪要到了修炼最后一步才学习这本功法。

    我边沉思边收拾着行囊,心中不时涌起一声叹息:“唉~。”收拾完毕,我缓缓走出洞府,恰逢蔡文彩正在门口静静守候。

    她见我出来,立即迎上前来,盈盈一礼,道:“公子,我来此相送,看看是否有何需要帮忙之处,并向公子致以谢意。”

    我微微一笑,道:“文彩姑娘客气了,日后有缘,还会再会的。嗯,观你周身灵气缭绕,想必修炼又有精进了吧?”

    她闻言,脸上泛起一抹红晕,有些羞涩地道:“公子慧眼如炬。昨夜我侥幸突破至练气七层,故而气息尚有些不稳。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公子的福地洞府,在此修炼一日,胜似外界十日之功。”说着,她恭敬地向我弯腰行礼,以示感激。

    我摆手笑道:“小事一桩,不足挂齿。”然而,望着她欣喜的面容,我心中却涌起一股莫名的失落。她住此不久便能突破,而我整整一个月,却连门槛都未摸到。

    我轻叹一声,道:“文彩姑娘,你还是快些回去稳固修为吧。我这里并且无需要帮忙之处。”

    她点头应允,又关切地问道:“公子仍在为引气入体而烦恼吗?”

    我苦笑着摇头:“是啊,至今仍未摸到窍门。”

    她听后,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小木盒,双手捧至我面前,道:“这是天地仙盟发放的养元丹,虽无通窍之效,却能调和体内灵气,对健体颇有益处,望能有所帮助。”

    我怔怔地看着她手中的木盒,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不过我推辞道:“这如何使得?你用了怎么办?”

    她坚定地说:“公子无需顾虑。这养元丹乃是天地仙盟对入道修士每月都有分发,我在洞府内修炼,这些丹药对我来说已是多余。只望能对公子有些许帮助。”

    我感激地点点头,收下了这份厚礼,并向她致以诚挚的谢意。与她寒暄几句后,我便辞别了她,再次踏上了前往青城镇的路途。

    回到镇上,我漫无目的地漫步着,心中纷乱如麻。走着走着,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镇中心的广场上。回想起当初在此测试灵根时的情景,那时的还真是有点风光无限,如今却不禁感到一阵唏嘘。

    我轻轻摇了摇头,漫步穿越宽阔的广场,最终驻足于那座巍峨耸立的藏书阁前。正当我犹豫不决时,身后突然传来了熟悉的声音,“诶,仙士,久违了,今日又是来寻觅知识的吗?”我转身望去,正是那位温文尔雅的图书管理员,他手捧一摞新书,快步而来。

    我含笑回应:“是啊,许久未见,今日特来闲逛一番。”

    他见我,眼中闪过一丝欣喜,继续道:“那便请进吧,近日馆内又添置了不少新书,若是对功法有兴趣,我可为你推荐几本佳作。”

    我颔首致谢,与他并肩步入这书香弥漫的殿堂。

    “仙士似乎心事重重?”他察觉到我情绪的低落,轻声问道。

    我叹了口气,坦言相告:“修炼上遇到了些瓶颈,心中颇为困惑。”

    他宽慰道:“修炼一事,需循序渐进,急不得的。仙士不妨说说你所遇之困,看我能否为你指点迷津?”

    我如实道出困境:“我无法引气入体,尝试过多种功法皆无效果,亦请教过他人,皆言可能是之前所处之地灵气稀薄,需通窍方可突破。”

    他闻言沉思片刻,道:“通窍之事,我亦在书中见过记载,并非难事,亦非无解啊。此事多与心态相关,仙士不必过于忧虑。”

    我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先前也有人是如此相告。”

    他微微一笑,又问道:“仙士可曾想过,修仙之真正意义何在?或者仙士真的有想过成仙吗?”

    这一下令我陷入沉思:“我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修仙之道,对我而言,不过是看多了小说描述与电视剧所演,心里蒙生了很大的向往。来到这个世界,知晓修仙真实存在,便迫不及待的想一试,但想真正成仙之念,我却未想过。”

    我摇摇头道:“我不知道。”

    他领我到了一隅静谧的书桌前,轻轻取出一本泛黄的历史小说,递到我手中。

    我面露困惑,轻声问道:“此书是……”

    他微笑解释:“此书所描绘的,乃是上一次末法时代战火纷飞中人们的悲欢离合。虽有些许虚构,但情节跌宕起伏,甚是引人入胜。”

    他鼓励我一看,或许能从中领悟些许人生哲理。我想着闲来无事,便决定翻阅此书,以解时光之寂寥啊。

    原本以为此书会浓墨重彩地叙述虚天尊主的英勇事迹,毕竟以往所读历史皆以他为主角。然而,翻开书页,却发现它讲述的是一介平凡小民的日常生活。书中并无王侯将相,亦无浴血奋战,唯有那平凡之人,如何依循本心,度过自己的一生。

    俩个多时辰后,阅罢全书,我感慨万分。在那乱世之中,他能坚守本性,追寻所爱,依自己的选择度过此生,真乃人生之幸事。

    我轻合书页,长长地舒了口气。此时,那位温文尔雅的图书管理员又至我身旁,轻声问道:“如何?此书可有所得?”

    我点了点头,感慨道:“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无论生活如何平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珍惜,皆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满足。依心而行,做自己想做之事,此生足矣。”

    他闻言,哈哈一笑,眼中闪烁着光芒。

    望着他的笑容,我亦会心一笑,顿时心中豁然开朗。

    我原对修仙之道执念过深,已忘却途中风景。我本钟爱游历山水,故选择导游之业,志在遍览名山大川。然如今山川美景近在眼前,我却匆匆而过,忘却了初心。想到此处,我顿觉如释重负。

    我起身,向他深深一礼:“多谢先生点悟。”

    他摆手笑道:“不敢担,不必多礼。人生在世,何必太过于拘泥,观心中之景,依心而行,追寻真正想要的生活,方为上策。”

    我叹道:“先生所言极是。我因一时念起,致执念过深,迷失眼前迷雾之中,多谢先生指点。”

    他坦言相告:“实不相瞒,我亦有修仙之资,三灵根,资质尚算中等。然我自幼对修仙不感兴趣,唯爱读书,我更喜欢在书海中遨游,感受那无尽的自由与宁静。修仙固然能延长寿命,但书中的世界却是无穷无尽的。我宁愿在有限的时间里,多读几本书,多感受几分人生的美好。”

    说着,他起身,双手举过头顶,环视四周书籍,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所以我放弃修仙之道,只愿在有生之年,尽览群书,此生足矣。”

    闻言,我有些震惊,竟然有人真能放弃长生的诱惑,我端起桌上茶壶,为他斟满一杯茶,以表敬意。

    我们二人继续品茗论道,畅谈书中趣事。天色渐晚,我起身告辞。他送我至门口,我再次向他行礼致谢。

    他亦扶手回礼,微笑道:“依心而行,做自己想做之事便可。”

    我点了点头,带着满心的感激与释然,走出了藏书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