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穿越年代,村花携夫逆袭了 > 公司农户成产业 不卖病猪高风格

公司农户成产业 不卖病猪高风格

    杨柳月因为有前世的创业思维,她大胆扩展养猪规模是为了这个家过得更好。周春雷步步为营,想多存些钱,也是为了这个家越来越好。

    杨柳月大张旗鼓建猪场,她养猪赚了钱的消息不胫而走。

    远近的乡邻都来她家取经,她总是不厌其烦的把她的养猪心得告诉别人,慢慢的养猪的人越来越多。

    对于祝余公社养猪副业的发展,杨柳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黄一飞有一次回家来,听到父老乡亲对杨柳月交口称赞,他为杨柳月的实干精神感动不已。

    黄一飞知道自己的家乡还不富裕,很多人想养猪也没有钱买饲料。他回到县里,第一时间打听外地的饲料企业。他要引进饲料企业,让家乡的养猪业走公司加农户的模式。

    他的思路是,饲料公司负责提供饲料,农户买了猪回来就到饲料厂运饲料回去喂猪,等农户的猪喂大了,饲料公司负责收购育肥猪,再扣除饲料钱。

    这样既解决了饲料厂的销量问题,又解决了农户没有本钱养猪,养大了猪又怕没人收购的问题。

    不久。黄一飞就找到了邻县的一家饲料企业落户祝余公社。饲料厂就设在公社的大礼堂里。乡亲们都放心去签订合同养猪。

    杨柳月的养猪成本也不够,听到这个好消息,第一个就去签了合同。

    养猪的人一多,附近的猪源远远不够供应。杨柳月自认为她的养猪技术还可以。她四处打探有小猪出售的地方。

    慢慢地,她知道的有小猪卖的地方越来越多,熟悉的买猪的的线路也多了。她开始喂加工猪。也就是在外面买了小猪回来,喂得大一点,再转卖出去。

    有很多人出去买猪嫌难得折腾。而且外面买回来的猪,刚回来一个星期,因为有应急反应,如果不悉心照料,或药物介入,猪的死亡率很高。很多人宁愿多出一点钱,到杨柳月家买已经完全正常了的猪。

    有一次,杨柳月从外面买回来四十多头小猪。在家里喂了一个月了,正好可以卖掉的时候。先天晚上所有的猪吃食正常,第二天一早,周春雷去喂猪的时候,发现死了一头最大的。

    他们把死猪抬出来仔细观察,除了猪的眼睛肿,没有其他任何病症。

    他们心里想,别的猪吃食都正常,也许这一头是急症吧。也就没有当回事。

    再到第二天早上,猪栏里竟然又死了两头猪。杨柳月这才引起重视,她赶紧翻书找寻这种病的缘由。

    原来这些猪是因为在产地缺硒,导致患上了“水肿病”,越是长得快的猪,越容易死亡。

    杨柳月赶紧骑车到县城畜牧局,买了补硒的药物。

    后面还是接连死了十几头猪,杨柳月和老公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照这样子死猪,他们就会血本无归。

    喂猪的风险,是无法预知的。像这样的猪生病了,每天要喂药要花钱,没死的猪吃食正常,还得继续喂着,也得花饲料钱。然后花了钱,那些猪今天死一头,明天死一头的,简直亏起来就像无底洞。

    如果控制不了病情,杨柳月之前养猪赚得钱会全部亏进去。但是这个水肿病一旦发病了,就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案,只能提早补硒预防。

    午睡时间,天气炎热,两口子躺在床上急的长吁短叹。

    外面传来了买猪经纪人的喊声:“周老板,我来买猪了。”

    今天经纪人带来了两个杨柳月夫妻不认识的买猪老板。

    杨柳月买回来的猪,都是周春雷负责喂养。

    男尊女卑了几千年,农村人做交易,很少很少称呼女人为老板的。所有人的意识中,当家的都是男人。杨柳月也马上起床招待客人。

    周春雷喜出望外,想着要是这些猪卖掉了,自己就能减损。

    患这种病的猪,毛色正常,甚至比一般的猪更加表皮光鲜亮丽。别人看起来就像没有一点病一样。几乎所有来买猪的人一看就会看中了。卖掉这些病猪没有一点问题。

    夫妻俩把客人迎进来,先喝了茶。经纪人提出去看看猪。

    果然,那两个买猪的人看到这批猪,心里就很喜欢。他们要经纪人跟老板谈价。经纪人就问周春雷:“周老板,我们也是老交情了。你这个猪怎么卖?”

    经纪人看到猪这么漂亮,生怕周春雷抬高价格。还攀起了交情。周春雷此时巴不得有人全部买走,哪怕价格比平时低一点他也会将猪出手。

    “我们这个猪,暂时不能卖。”就在周春雷打算不叫高价卖掉时,杨柳月说话了。

    “为什么啊?我在你家买了这么多次猪了,这么好的猪不卖给我啊。”

    “你过几天再来吧,我们家的猪正在生病。”

    猪在生病,买猪的人自然不会买了。他们就走了。

    等他们走远了,周春雷眼见要到手的银子飞了,气不打一处来。

    “你是傻了,还是疯了?猪卖掉了就不用担风险了。你倒好,还自己抖出来这些猪在生病。”

    平时他都难说几句话,今天实在太气愤了,连珠炮似的数落起杨柳月来。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古以来,生意场上多奸诈。但是杨柳月从来不是奸商。上辈子她的生意就因为诚信才做得很成功。

    她上辈子虽然父母早亡,叔叔婶婶一直教育她,任何时候都不能赚昧心钱。上辈子她一直秉承着客户至上,诚信为本的原则,从不欺瞒客户。这辈子她还是要这样做。

    “我们也得替别人想想,这些猪要是别人买回去死了,人家一家人也许就会一蹶不振。”

    柳月一点也不恼,接着对老公说。

    “我们自己刚开始养猪,连信用社都不借钱给咱。他们来买猪,还不

    知借了多少人家的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杨柳月心中的底线。

    “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些猪全部死了,我们也得出了经验,下次买了猪回来就会及时预防这个病。”

    杨柳月怕老公想不开,耐心地劝说他。

    “再说,我们还有八头种猪呢,还可以从头再来”

    杨柳月后来又在自己家的猪崽里留了六头猪作种猪。

    周春雷知道自己说不过老婆,索性不说话了。这大热天的,他整个人像霜打了的茄子似的,一点精神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