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火热年代:从娶女知青开始 > 第12章 松原县城

第12章 松原县城

    靠山屯社员都知道,松原有三个最繁华的地方。

    供销社、电影院、还有就是食品站了。

    食品站负责收购生猪以及出售肉食。

    两间逼仄小门脸前的肉架子前,经常排起了长队。

    只不过李铁锤骑着自行车来到食品站前,却发现食品站的大门紧闭着,连油乎乎的肉架子也不见了踪影。

    柳晏荷也觉得很奇怪。

    “铁锤哥,现在才十点钟,食品站的职工就下班了?”

    “应该不至于。”

    李铁锤跳下自行车,跟过路的大娘打听,才得知最近生猪供应紧张。

    食品站内没有肉食供应,已经关门四五天了。

    “铁锤哥,没有肉也没关系,我们买一些鸡蛋,再炒一些青菜就可以了。”

    柳晏荷虽然有些失望,还是很体贴的说道。

    “别担心,我有办法。咱们现在先去买一些结婚用品。”

    李铁锤带着柳晏荷又来到了供销社里。

    花了八块五毛钱,三张工业票,买了一个搪瓷洗脸盆,一个热水瓶,两条毛巾,三斤三色糖,两斤瓜子。还买了两节一号电池...和一些杂物。

    李铁锤正准备带着柳晏荷离开,突然看到货架上摆了几个纸盒子,盒子上面写着【计生用品】。

    “同志,来一盒。”李铁锤神情坦然,从售货员手里接过纸盒子。

    盒子的后面写有说明书:

    1.本品分为大、中、小、特大号,本盒子为特大号。嗯,正好适用。

    2.使用前,冲水或者是充气检查,若发现漏气,则不能使用。

    3.本品可重复使用,须洗净晾干...

    好家伙,竟然不是一次性用品。

    看到大老粗将计生用品装进自己的帆布袋子里,柳晏荷的脸色顿时羞得通红起来。

    “你,你买这东西做什么?”

    “....铁钩那小子总是眼馋别人的气球,咱来了县城,总得给他捎带礼物。”

    嗯,这个借口合情合理。

    柳晏荷总觉得大老粗还有别的心思。

    大老粗看上去老实,心思可坏了!

    出了供销社。

    此时已经是中午了。

    相亲得有仪式感,李铁锤请柳晏荷下了馆子。

    在距离县委不远的国营饭馆,点了两碗面条,要了一盘花生米。

    “铁锤,我今天来带了干粮,咱们是不是有点奢侈了。”

    柳晏荷坐在饭馆里,看着李铁锤把钱和粮票交给服务员同志,感到有些心疼。

    不知不觉中,她已经把自己代入到了媳妇儿的角色中。

    “柳晏荷,放心吧,你跟着俺,也许过不上花天酒地的生活,俺铁锤肯定不会饿着你。”李铁锤道。

    面条碗热气蒸腾,柳晏荷觉得眼睛有点发痒。

    抬起头看看李铁锤,缓了口气才说道:“你是拖拉机手,挣得工分多,但是也不能胡花,要是让公社里的大娘们知道了,肯定要在后背议论了。”

    “没事儿,谁敢议论俺李铁锤,俺就拿针线把她的嘴巴缝上。”李铁锤咧着嘴笑道。

    “真的?”

    看他混不吝的样子,柳晏荷搞不清楚了。

    “当然是假的了,俺又不是土匪。”

    李铁锤剥了一瓣蒜递给柳晏荷,递了过去。

    “吃面不吃蒜,面香少一半。”

    很久没有吃到精白面的面条了。

    再加上面里面还有一星半点肉沫,搭配上蒜香味。

    柳晏荷觉得这是几年来,吃得最美的一顿。

    吃完饭。

    李铁锤领着柳晏荷跑了一趟医院,给奶奶买了滴眼的药水,最后带着她来到了临近县城西边的小巷子里。

    “这里是哪?”

    巷子非常荒凉,行人很少,也没有店铺,柳晏荷有点摸不着头脑。

    “黑市。”李铁锤从帆布包中取出棉纱口罩递给柳晏荷,“戴上。”

    柳晏荷听说过黑市。

    知青们刚来靠山屯的时候。

    男知青刘晓松受不了猪一样的食物,不知道在谁那里打听到黑市上面有粮食出售。

    他拿着家里寄过来的钱,趁着天黑,跑了几十里路到县城黑市想要换粮食。

    结果粮食没有换到。

    反而被人拉到荒郊野地里收拾了一顿,揍得鼻青脸肿的,钱也被抢走了。

    “铁锤哥,黑市好像挺危险。”柳晏荷紧张地抓住李铁锤的手腕。

    李铁锤轻轻拍拍她的小手,“放心吧,我是本地人,没事儿。”

    这年月实行物资管控,购买商品和粮食都需要对应的票据。

    有些人家票据多了,有些人家缺少票据,或者是社员们压根就拿不到票据。

    在这种票据分配不均的情况下,黑市就应运而生了。

    松原黑市的起源已经不可考了。

    据说是白家村的几个社员带着粮食跟城里人交易而引起的。

    李铁锤觉得那是白得宝在给自家村子脸上抹白面粉。

    跟传闻不同,黑市并不是在凌晨或者是半夜。

    你想啊,那时候行人正少,上面的人不是一抓一个准吗?

    小地方的人只是见识小,并不蠢。

    至于知青挨打的事儿,李铁锤也听说过,后来还专门跟黑市上的老武打听过。

    那家伙操着外地口音,到了黑市后,显得很警惕,先是转了一圈,然后挨个摊位问价格。

    刘晓松的反常行为,很快就引起了老武他们的注意。

    他们觉得这货是上面派来的钉子,便把刘晓松拉出黑市盘问根底。

    刘晓松怕被人家发现自己知青的身份,没办法说出自己的来历,这才被打了一顿。

    后来,老武他们得知刘晓松的身份,也有点惋惜。

    “早知道那娃子是知青,俺们就饶过他一遭了。现在搞得坏了黑市的规矩。”

    李铁锤问道:“那你是不是要把抢人家的钱还回去?”

    老武当时冲着李铁锤翻了个白眼:“你以为俺傻啊。坏规矩的是知青,又不是俺。”

    李铁锤觉得老武这人做人够灵活,所以才把一部分生意交给了老武。

    ....

    李铁锤看出柳晏荷有些胆怯,安慰道:“要不,你就不用去了,在这里等着我。”

    柳晏荷挺挺胸膛:“不用了,我是你媳妇儿,自然要跟你一起。”

    她看了看周围一片荒芜,感觉守在外面要更危险一点。

    两人乔装打扮一番,李铁锤变成了老社员,柳晏荷化妆成了社员的小媳妇儿。

    两人穿过一条小巷子,面前出现了一个居民区。

    居民区都是老式的房子,路边摆了不少摊位,摊位上放着“样品”,卖小米的就放一小撮小米,卖鸭子的放几根鸭毛...真正的货物藏在后面的房屋里。

    巡查的人来了,这帮家伙卷起报纸就能逃跑,就算被抓住,由于没有人赃俱获,最多被批评一顿。

    柳晏荷第一次来到这里,好奇的打量着路边的摊位,感觉到格外新奇。

    她没有想到,在风气正严的松原城,还有这种地方。

    “上面不管吗?”

    “怎么不管,只不过人总要活命。”李铁锤沉声道:“生存是每个生命的第一要务。生命总会寻找属于自己的出路。”

    柳晏荷琢磨了一下。

    越来越觉得平淡的一句话中,蕴含着深邃的道路。

    她正要询问李铁锤是有什么深意,却发现他已经走到一个挎着皮包的男同志跟前。

    男同志身穿皮夹克,脚上踩着大皮鞋,看上去非常烧包,遇到有人靠近,他总是把人引到巷子里面。

    嗯,就跟后世拉皮条的差不多,不过这货其实是个票贩子,专门倒卖票券。

    “老武,给俺来两张布匹。”

    巷子内,老武听出是李铁锤的声音,从皮包中翻出两张票递过去。

    “上次的矿石机快卖完了,我把零配件攒齐了,你啥时间再整几台?”

    “暂时不能搞了,短短一个月就卖了三台,咱松原县城就屁股大的地方,太扎眼了。”

    老武在黑市上混了十几年,深知有命花的钱,才叫做钱。

    他看看李铁锤点点头。

    “听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