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大时代1988 > 第93章 最坏的打算

第93章 最坏的打算

    南方的天气和北方不同,很多地方都是只有夏冬两季,往往一场冬雨就入了冬,一场暖阳就入了夏。

    没有了那么分明的季节变化,对于大部分南方人而言,似乎也没什么影响。

    最多也就是在季节变化的时候,提前添减衣物而已。

    陈光耀如果还是那个在农村种了几年地的小农民,或许对于冬天的到来,还挺敏感的。

    毕竟冬天就意味着天寒地冻,产不出粮食。

    牲畜也需要注意防寒保暖。

    家里养的鸡鸭鹅猪狗,平时看起来好像都挺有精神,但也是肉长的,其实也会感冒生病。

    偏偏它们也不会提前喊一句冷,等到真的受凉得病了,那就救不回来了。

    所以这就要求养殖户要有一定的经验,提前做好对应的准备。

    显然,陈光耀属于没什么经验的那一个。

    他暂时还没想到养猪场那些细枝末节的事,反倒是一门心思都放在了自己的新媳妇儿身上。

    别看他平时对徐瑶爱搭不理,但是真的在一个被窝里腻味着,他的花样其实一点儿不少。

    正好这几天市里的事都办好了。

    五金门店已经租了,机械厂的五金件第一批已经通过铁路运到了市里。

    陈光耀和魏大姐打了个招呼,给她点钱。

    让她在货运中转站挑个库房的边角,代为保管这些五金件。

    如果有合适的买家,也可以帮忙倒个手。

    这样一来,陈光耀自己的五金门店,可以减少租借库房的成本。

    运气好的话,遇到大客户,直接就能把库存清掉。

    做好这些安排之后,日子似乎一下子就慢了下来。

    陈光耀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没什么事可做了。

    纺纱厂的生产销售流程本身就比较稳定。

    机械厂那边的排单也已经排到了下个月。

    蚕种站的养猪场现在已经引进了三百只猪崽儿,月底还会再来七百只,猪圈的建设也在顺利的推进。

    他现在除了隔几天回县里去打个招呼,走个过场之外,好像也没什么事可做。

    不过这也难怪,无论是纺纱厂、机械厂,还是蚕种站,本身其实都有自己的一套运作班子。

    陈光耀现在只是带着他们转变一个生产模式。

    具体的生产运作,其实他们自己就能做。

    他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扮演一个拍板决策的大老板而已。

    要是换一个人来当这个大老板。

    这突然之间闲下来,说不定他还会不自在,没事儿都要去找点事情来做。

    到时候,这儿不行,那儿不对,反倒是把原本的规划安排全都打乱了。

    陈光耀的管理经验显然更加老到。

    看着生意都上了正轨,他渐渐也就淡出了直接管理,顺便也给自己放了个假。

    ……

    干休所的小洋房里。

    木格窗外,若有凝霜,夜幕深沉而静谧。

    房间里偶尔传来几声掩不住的哼哼声。

    伴随着一阵实木家具吱呀错响,一阵哼了好一会儿。

    如果仔细听的话,隐隐能听出那声音还挺有节奏感,或快或慢间,每到一个时候就会停下来,过了一会儿又继续动。

    这么慢慢悠悠的一直整,好像真能整到天亮似的。

    突然房间里传来一阵“叮叮叮”的电话铃声。

    这年头一般老百姓肯定用不起电话,但是干休所作为领导退休养老的地方,电话肯定还是有的。

    房间里,电话一直响。

    徐瑶似羞似恼在被子上拍打了几下,恼道。

    “电话。”

    “……”

    “狗东西,平时装得跟什么一样,看看你现在这狗德性,我真想给你两脚。”

    “……”

    徐瑶没好气的又拍了一下被子,偏偏陈光耀还闷着不出来。

    她气得只好伸手自己把床头柜上的电话接了起来。

    还没等她说两句,陈光耀终于从被子里探了出来,一边还不舍得松劲儿,一边看着徐瑶。

    徐瑶没好气的斜了他一眼,刚想说他两句,但是电话那头突然响起了张泉海略显紧张的声音。

    “你好,请问陈厂长在吗?”

    “他在。”

    徐瑶把话筒递了过来,提醒道。

    “找你的,好像是蚕种站的那个张站长。”

    “……”

    陈光耀没有吭声,不声不响的伸手接过话筒。

    徐瑶见他都这个时候还不起身,气恼的拍了他一下,嗔道。

    “狗东西~焊上了?”

    “……”陈光耀幽幽的看了她一眼。

    徐瑶轻哼一声,却也不好意思说话了。

    陈光耀等稍微安静一点,这才问道。

    “泉海,是我,什么事?”

    “陈厂长,这昨天突然降温,我们养猪场还没修好,不少猪都受了冻,我们现在怎么办?”

    “受了冻?”

    “对,这两天突然就降温了,大猪还好,我们都是小猪,根本就扛不住啊。”

    “死了多少猪?”

    “暂时还没有死的,但是有几十只感冒了,直接吐在猪圈里了。我尽量在想办法,可是……”

    “我马上就来。”

    陈光耀冷着脸打断了张泉海的解释。

    虽然没说什么重话,但是张泉海明显还是感觉到了他的怒火,一下子就不说话了。

    陈光耀直接挂断电话,起身就想往外走。

    徐瑶见状,赶紧劝道。

    “你干嘛啊?这三更半夜的,车都没有,你想走路回去?”

    “……”

    “你先歇着,明天一早再回去也耽搁不了多久。就算你现在回去,厂里的工人都下班了,你也找不到帮忙的人,不也是白着急吗?”

    “……”

    徐瑶的话虽然说的都在理,但是陈光耀还是很着急。

    正所谓,家产千万,带毛的不算,搞畜牧养殖,最怕的就是得病。

    尤其是养猪场,一头猪得病,几天时间就能感染整个养猪场,不管几百几千头猪分分钟钟就死完了,救都救不回来。

    偏偏徐瑶的话,的确也没毛病。

    现在半夜三更,交通不便,也找不到人帮忙。

    哪怕他回了县城,单凭他一个人也做不了什么。

    最重要的是,现在养猪场并不是发了猪瘟,只是因为猪圈还没修好,四面漏风,恰好遇到天气转冷而已。

    问题虽然很严重,但也不会一夜之间就会把那几百上千头小猪全部冻死。

    陈光耀迟疑了一下,脑海中的思绪斗转。

    过了一会儿非但没有着急起身,反倒是不声不响的把自己这媳妇儿又抱在怀里,又动了两下。

    徐瑶本来还挺为他着急的,现在突然感觉到他的动静,禁不住又是一恼。

    没好气的拍了他一下,羞恼道。

    “你有病是不是?都什么时候,你还不消停。”

    “我这不是不想让你担心吗?”

    “我呸~你这叫不想让我担心?”

    “嗯。”

    面对徐瑶的羞恼,陈光耀竟然还腆着脸嗯了一声。

    不过他这话,的确也有点道理。

    刚才的电话,徐瑶也听见了。

    现在蚕种站出了事,徐瑶心里也替陈光耀着急。

    他现在说什么都不管用,自己这小媳妇儿说不定还会跟着愁好几天。

    反倒不如直接用行动来安慰她,免得她一天到晚跟着瞎琢磨。

    不得不说,陈光耀的脑筋的确是转得快。

    徐瑶本来真的还挺着急的,但是被他这么一弄,一时间反倒是没了脾气。

    陈光耀不声不响的伺候好自己这媳妇儿,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凌晨时分。

    徐瑶说是心满意足,蜷缩在他怀里,打算睡了,但是想了想又轻声问了一句。

    “光耀,蚕种站的事,你有主意了吗?”

    “小问题而已,我已经想好办法了。”

    “真的?”

    “真的。”

    陈光耀低头在徐瑶脸颊上親了一嘴儿。

    说是信誓旦旦,但是他心里其实也没底。

    现在蚕种站的问题是施工进度的问题,猪圈没修好,冬天太冷,四面漏风。

    这个问题是很现实的情况,不是投机取巧能解决的。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是加派人手,加快施工进度,但是这年头本身建筑工艺的水平有限,最主要的是没有水泥。

    没有水泥砂灰,那就只能用黄泥巴或者是木材、石材进行加工。

    石材加工的进度最慢,需要有经验的石匠去打凿沟槽。

    木材也是一样,要经过木匠加工才能使用。

    这两种施工方式,都不是单纯加人工就能办到的。

    偏偏哪怕是修泥墙,也需要用竹篱笆打框架,黄泥也需要一定时间硬化。

    这三种施工方式都不是短时间能做好的。

    等猪圈修好了,说不定小猪仔都冻死一大半了。

    偏偏他这次野心勃勃的让张泉海直接订了一千只小猪,哪怕想要临时转移场地,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那么大的地方。

    眼下的状况,似乎是一下子就陷入了死局。

    陈光耀的心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实在不行,那这五六万买来的一千只小猪,只能当交了学费,长了教训。

    唯一一点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一次性死了这么多猪,在那种区县乡镇里面说不定会引起什么流言蜚语。

    这些街坊邻居,七嘴八舌的乱说。

    说不定到了最后,这些冻死的小猪仔,全都传成了猪瘟。

    到时候,轻则影响他这个养猪场的口碑,影响销售业绩。

    重则,甚至可能引起县里的关注,如果有人犯了红眼病,直接说他这个养猪场发了猪瘟,要把他这个养猪场关停。

    那他前期投入了几十万可就全都白瞎了。

    一想到这里,陈光耀不由得脊背发凉。

    他怀里的小媳妇儿似乎是注意到了他的情绪,轻声关心道。

    “光耀,你还在担心蚕种站的事?”

    “没有。”

    “你说谎。”

    “我哪儿说谎了?”

    “你一定心里有事。平时你要是心情好,一般都没这么老实。”

    “没这么老实?怎么就不老实了?”

    “哼~”徐瑶轻哼一声,意识到陈光耀在和她绕圈子,干脆就不说了。

    陈光耀绕了两句,虽然徐瑶不跟他争辩了,但也提醒了他。

    自家这媳妇儿心思其实挺敏锐的,什么大事小事都瞒不过她。

    既然暂时想不出什么办法,干脆明天去蚕种站,现场看过之后再想办法。

    想到这里,陈光耀抱着徐瑶,环着她的腰肢,在她肚子上捏了几下。

    徐瑶没好气的嘟囔道。

    “真是有毛病。”

    “嗯?”

    “别家的男人也都摸肚皮的?”

    陈光耀懒散一笑,低头咬了咬徐瑶的耳朵,惹得这小媳妇儿又是左扭右扭的一阵不耐烦。

    ……

    第二天早上。

    陈光耀和徐瑶早早的就起来了,赶着早班火车,赶回了县城。

    很快,两人就来到了蚕种站。

    出乎意料的是,养猪场门口,只有一个早上过来开门的小工。

    张泉海这个站长竟然没在门口接他们。

    明明昨天晚上特意打电话来说,小猪仔受了冻。

    结果第二天过来,人都没看到。

    敢情这个养猪场场长,当得还悠哉,一有事就给老板打电话,他自己倒是把责任一甩,自己跑了。

    一想到这里,陈光耀的脸色一沉,正要发火。

    没想到走进养猪场之后,突然发现每个猪圈旁边都放着一堆烧尽的玉米芯子。

    他问了一句。

    “这是谁烧的?”

    随行的养猪场员工也有点懵。

    “这个我也不清楚,应该是昨天我们下班之后,有人烧的吧。这烧的是啥啊?”

    “……”

    陈光耀没有吭声,往养猪场里面又走了几步。

    随行的养猪场员工突然诧异道。

    “泉海儿?!站长,你怎么了?!”

    陈光耀和徐瑶一看,张泉海不知怎么的,竟然躺在猪圈里了。

    陈光耀眉头一皱,刚想上去帮忙。

    没想到张泉海听到动静,迷迷糊糊的自己爬了起来。

    陈光耀顾不上发火,走上前关心道。

    “泉海,你没事吧?是不是摔猪圈里了?”

    张泉海憨厚一笑道。

    “没有,我就是懒得回去睡觉,干脆就睡猪圈了。你还别说,这些小猪仔还挺热乎,挤在一起,一点儿也不冷。”

    “……”

    陈光耀顿时默然。

    他一看这架势,自然也知道张泉海昨晚应该是忙活了很久,自己怕是误会他了。

    不过现在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陈光耀四下看了一眼,问道。

    “现在情况怎么样?你不是说有猪受冻了吗?”

    “现在情况稍微好一点了,昨天晚上我点了几堆玉米芯子,感冒的那几十只猪也都分圈喂养,都已经喂过药了。现在问题是接下来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