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晚承妆 > 第四十八章·寺院

第四十八章·寺院

    盛南锦连忙让出位置来,“我正说怎么会这样巧,居然能和你碰到一起。你们也是听说季家给佛像镀金的事儿才来的吗?”

    孔冉俏脸一红,有些不自在地道,“倒不是特意为这个,刚巧赶上罢了。”

    她向来是个落落大方之人,很少露出这样小女儿的羞涩姿态,让人不免觉得奇怪。

    盛南锦聪明地没有多问,而是道,“阿玲呢?怎么不见她?”

    孔冉道,“已经和彭夫人回外舅家了,也不知路上顺不顺利。”

    盛南锦道,“哎哟,你瞧瞧我,先前只顾着忙招待舅母的事儿,倒把她给忘了。我还答应送她一条裙子呢,这不是食言了吗?”

    孔冉笑着道,“这有什么?回头补给她就是了,彭家还能少她一条裙子吗?以彭太太的脾气,便是十条八条也不在话下。对了,你舅母一切可好?原本还说要上门去拜访的,结果还没等登门,就听说她已经离开了。想必是挂念你舅舅,因此不肯多留。”

    “是啊。”盛南锦点了点头,“舅舅一个人京都,舅母自然不放心,不论我怎样挽留她都去意已决。”

    “这也应该。”孔冉道,“听说你们家三小姐也回来了?”

    盛南锦道,“这不是快到中秋节了吗?卫姨娘想她想得厉害。”

    孔冉微微一笑,不再谈盛家的事,“也不知道阿玲那边怎么样了,能不能赶在灯会前回来。她最惦记这件事儿了,要是真错过了,只怕要念叨上好一阵,我只要一想就觉得耳根疼。”

    两个人说了一会儿话,马车终于开始缓缓向前行驶。

    盛南锦道,“用不用派人去跟孔太太说一声?”

    孔冉摇了摇头,“不用,反正都是去寺里的,我跟你在一起她放心得很。”

    两个人一路上叽叽喳喳,倒也颇不寂寞,只是用了比平时多出一倍的时间才总算抵达隆昌寺的山门前。

    两人戴好兜帽,这才相互扶着下了车。

    孔家的婆子已经找了过来,“小姐,太太叫您回去呢。”

    孔冉心不在焉地‘哦’了一声,对盛南锦道,“我一会儿去找你玩。”

    盛南锦自然答应,还跟着她一起来到了孔家的车马前。孔太太正和贴身妈妈低声交代什么,听到女儿的动静才停下了口。她一转身见到盛南锦,神情显得有些诧异,但立刻便堆满了笑容客气地说道,“这才几天不见,咱们阿锦就这么标致了,真是女大十八变,再过几日我都不敢认了。”

    盛南锦清楚孔太太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就是死人都能被她说成活的,这种虚伪的客套话自然也不会往心里去。

    她淡定地道,“您是说我气色好了吧?前些日子生了病,一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在屋子里养着,足足胖了一圈,先前的衣服都穿不上了。”

    孔太太一愣,不明白盛南锦今天怎么忽然话多了起来。

    从前她可是个性情孤傲,对谁都冷冷淡淡的人。

    孔太太道,“女孩子家胖一点儿才能接得住福气,那些瘦得像竹竿一样的纸美人,风一吹就倒了,不讨长辈们的喜欢。”

    孔冉顺势邀请盛南锦同行。

    孔太太的脸色一僵,情不自禁地瞪了女儿一眼。

    看样子是有事要做,而且不方便让盛南锦在场。

    盛南锦闻音知雅意,立刻道,“我来寺里是为了阿绫做法事,不能为了玩儿就忘了正事。等我忙完了再去寻你。”

    孔冉不好再说,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

    孔太太则一脸欢喜,“阿锦可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先前让你受委屈了。等身子好些到家里做客,我亲自下厨招待你。”

    盛南锦道了谢,又与孔冉道别,由甘兴媳妇陪着回了盛家的队伍。

    盛南绒和盛南缎都下了车,两人聚在一起,被周围的热闹吸引了目光。

    肖管事走到盛南锦的身前,“大小姐,咱们也进寺吧。今日的香客多,咱们赶紧办完正事好下山,要不真照您的话来,怕是要夜里才能到家了。”

    盛南锦点了点头,叫来了盛南绒和盛南缎,“窦姨娘出门前将你们两个交给了我,一会儿进了寺可不能乱跑,要是出了什么事儿,我没办法向姨娘交代。”

    盛南绒和盛南缎齐声应是。

    众人随着人流进了隆昌寺的大门。

    本就不算宽敞的寺院,此刻已经彻底人满为患,走一步都费劲。

    盛南锦不免后悔,“早知道这样,就该换个日子的,何苦与这些人挤在一起?”

    肖管事叫了个小和尚,拜托他寻一间禅房给女眷落脚。

    那小和尚忙得一头大汗,“施主,不是小僧不尽心,实在是今天来的人太多,禅房都被占满了,一间空的也没有。”

    肖管事十分为难。

    就在这时,他远远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从禅房的方向走了出来,仔细一瞧,居然是季家的张管事。

    都是在句容县走动的,彼此间有过照面,因此认得。

    肖管事对盛南锦道,“大小姐,我看到季家的人了,过去打声招呼,看看能不能从他们手里匀出一间房来。”

    盛南锦颠簸了一路,这会儿腿都是软的,眼见着四面八方都是人,她立刻点起了头,“好,你快去快回。”

    肖管事留下盛家的小厮守护,自己则拨开人群走了出去。

    盛南缎年纪最小,被眼前的阵仗弄得有些害怕,紧紧抓着姐姐的手不算,还一脸担心地道,“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盛南绒安慰道,“别怕,家里人都在呢。”

    盛南锦也心平气和地道,“你且安心,等肖管事回来再说。实在不行咱们就先回家去,改日再来。”

    盛南缎这才松了口气。

    肖管事很快便转了回来,“我跟张管事说了咱们家的情况,他答应帮着想想办法。”

    毕竟只是个管事,很多事不由他做主,能帮着想办法已经非常不易了。

    几人就在原地站了一会儿,片刻后便有季家的小厮找了过来,“是盛家的人吗?”

    肖管事连忙答应,“正是,正是!”

    那小厮道,“请跟我来吧。”

    盛南锦等着跟着他们来到了隆昌寺的后院,禅房这边相对安静不少,张管事就在门口等着。

    他恭敬地向盛家的几位小姐问候。

    盛南锦连忙侧过身,只受了他半礼,“辛苦张管事费心,要不是有您在,怕是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说完便向甘兴媳妇示意。

    甘兴媳妇机敏地递上了装着十两银票的香囊。

    张管事说什么也不肯收,“真是折杀小人了,都是乡里乡亲的,这时候不出手,以后我哪还有脸外出行走?何况今日的事儿,也不是我一人能够办成的,多亏了我们家太太仁慈,体恤小姐不易,吩咐下头的人让出了一间房。”

    盛南锦大惊,“季太太也来了吗?”

    季家在句容县举足轻重,季太太的身份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只是她素来低调,等闲不怎么露面,渐渐地外面甚至传出她性情古怪,不好相处的流言蜚语。

    张管事道,“是,我们家太太来给老太太请头炷香。”

    盛南锦恍然大悟。

    头炷香不但象征着身份,寓意也更好。季家出资为佛像镀金,这份尊荣理当属于他们。

    季太太不但是她的长辈,今日又受了她的恩情,盛南锦于情于理都该去请安问候才对。

    她赶忙道,“还得劳烦张管事帮着去回一声,看看季太太那边方不方便,我想给她行个礼,当面致谢。”

    张管事暗暗点头,觉得眼前的小丫头虽然长得精致,脑子里也还是装着些东西的。

    他客气地道,“我这就去禀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