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大明:每周获得一项非遗传承 > 第48章 猫神(求追读!求月票!)

第48章 猫神(求追读!求月票!)

    杭州府知府衙门

    府衙的主位上,浙江布政使郑泌昌和按察使的何茂才二人在左侧的主位上坐着。

    杭州知府马宁远正与淳安知县常伯熙在另一侧的椅子上坐着。

    郑泌昌看着眼前的马宁远,有些责怪的说道:“马宁远啊马宁远,朝廷改稻为桑的国策下来也有几个月了,可你们这杭州府下面的几个县,怎么还是没有多少稻田改成了桑田。”

    说着他从椅子上坐了起来,在府衙内开始走了起来,一旁的何茂才看着郑泌昌:“老郑啊,你别转了,转的我眼睛都晕了!”

    “哎~!”郑泌昌看着何茂才叹息了一声,把长长的袖子甩了一下,又坐在了椅子上。

    他看着马宁远和常伯熙:“要是这些刁民还是拒不执行朝廷的国策,就只要按你们之前说的.....”

    他的声音顿了顿,一个字一个字的蹦了出来:“踏-苗”

    马宁远有些担心,他看着郑泌昌:“大人,这要是纵兵踏苗,要是被部堂大人知道了。”

    “我问你,你听胡部堂的,胡部堂又听谁的?”何茂才看马宁远一副胆小的样子看着他问道。

    马宁远:“部堂大人自然是听阁老”

    何茂才:“这就是了,你听胡部堂的,胡部堂又听阁老的,可这改稻为桑的国策正是阁老提出来,皇上恩准了的,你执行又有什么错?”

    “哎!”马宁远叹了一口气,坐了下来。

    一旁坐了许久的淳安知县常伯熙这时候说话了:“自从三月以来,我就下令县衙的河道衙门不许打开堰口。

    没有这新安江的江水灌溉,这些稻农种的青苗长不了,没了这青苗他们自然也就只能改种桑苗了或者是把田卖了。”

    郑泌昌听他这么说,眼神盯着常伯熙追问道:“那为什么还是没有稻农改种桑田?”

    常伯熙看着郑泌昌,停了停又说道:“只是说来也是怪了,明明堰口都关着,可那些稻农的稻田里竟然真就有了水,那些青苗也都长的很好。”

    马宁远:“难不成有人暗中打开了堰口放水?”

    常伯熙:“下官也派人盯着了,那堰口确实是没开,但那些稻田里的水真就一直没缺过。”

    何茂才站起来看着常伯熙:“照你这么说,难不成还有了神仙不成?”

    “现在看来,只有踏苗了,把他们的苗踏了,他们不改也得改。”郑泌昌说完看了一眼何茂才

    “何大人,你写封调令,调些兵马让马宁远和常伯熙带着去把那些刁民的田踏了,让他们改种桑苗。”

    “我这就回臬司衙门写调令!”何茂才站起身来,看着郑泌昌说道。

    ............

    几天前,严明正在院子里晒着太阳,串串在他的身旁学着他的样子翻起肚皮也在晒着。

    就见齐大柱走了进来,唉声叹气的在屋子里一直走着,严明看着他的样子问道:“齐大哥,怎么今日唉声叹气的。”

    “哎!”齐大柱叹了一声坐在了凳子上。

    “四月了,这稻田该灌水了。可县衙门的人却把新安江大堤的堰口关了,不给县里的稻田放水灌苗,想让大家把稻田改成桑田。

    这青苗要是在这时节没有灌水死了,没了粮食他们也就只能把田卖给那些大户了。”

    “喔?”严明听着齐大柱的话,心里动了动。

    于是夜里,严明便附身在了串串的身上到了那新安江大堤的旁边。

    经过这段时间的熟悉,严明已经熟悉的掌握了这项附身的技能。他附身在猫儿身上在夜里行走的时候已经毫无阻碍了,而且他还发现,那张《老子出关图》的空间能力在他附身串串身上的时候也可以随时使用。

    只见严明到了新安江大堤旁边,心念一动,那涛涛的江水就有一部分无声无息的消失了,图内那空间里的水塘里就多了很多的水。

    过了一会,严明又从河边走到稻田旁边的灌溉渠,只见原本已经有些干涸的水渠无声无息之间就涌出了大量的清水,不一会那块稻田里的青苗就已经被水淹了大半。

    见一块稻田已经灌溉完毕,严明便又起身到了河边继续取水。

    就这样,只一夜之间,村里的许多稻田就从原本快要干涸的样子变的水汽充盈。

    几天时间过去,淳安县里的稻田也就基本都被严明灌溉完了。

    淳安县里,那些稻农每日里看着田里神奇的多出来的水,竟然感觉是河神娘娘显灵来救他们的。再加上又有人看见最近夜里总是有一只猫儿的身影,有人觉得那猫儿就是河神娘娘的使者,还给它立下了神庙。

    一天白天,严明走了出来看见了田地里那座小小的庙,又看了看怀里睡的昏天黑地的串串,摸了摸它的毛:“你看,你都成了猫神了。”

    ............

    一天,齐大柱急急忙忙的跑进了屋里,看着严明。

    “不好了,严先生,衙门带着兵来踏苗了”

    “什么?”严明听到这个消息,赶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们在哪,快带我去。”

    在新安江的广阔堤岸上,一眼望去,跪着的全是淳安县的百姓,每一张脸上都刻着绝望的样子。

    在堤岸之下,稻田的旁边,是一列整齐的战马,马背上坐着的士兵们身披镶嵌着钉子的铠甲。

    “踏苗!”马宁远发出一声吼声。

    随着马宁远的命令,士兵们驱赶着战马,无数只翻盏般的马蹄排山倒海般掠去。

    这里不是战场,也没有敌人的抵抗,马蹄下是稻农的农田,是已经长有数寸高的青苗。

    在混乱的马蹄声中,人们的哭泣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一片片苗田被马队蹂躏过后,他们又向着新的苗田前去。

    “插牌!”这一句吼声是马宁远身边的常伯熙发出的。

    随即,几名衙役提着木牌大步奔向那已经遭受蹂躏的苗田。

    他们中的一个将木牌对准田间,另一个则挥舞起铁锤,将木牌牢牢钉入土中。

    木牌上醒目地刻着“桑田”二字。

    哭泣声愈加响亮,马队依旧不停地向前,继续向着更远的苗田进发!

    “爹!”突然,突然,一声充满恐惧的女声在众多的哭声中响起!

    在众多惊恐的目光中,一个老人拼命地跑向苗田,跑向马队即将踏来的那丘苗田!

    “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