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好莱坞的香瓜人 > 第三百二十五章 爆炸贝不是爆炸吉的对手

第三百二十五章 爆炸贝不是爆炸吉的对手

    北美暑期档第四周,五月二十五日。

    这周迎来了两部影片的上映,一个是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制作发行的《骑士传说》。

    听这名字,看着就像是中世纪时期关于骑士的影片。

    实际上在上映前宣传的口径中,《骑士传说》一直在蹭《魔戒》的热度。

    不亚于《魔戒》的史诗级冷兵器战争场面,讲述古老的骑士故事,不容错过的超级大片等等。

    结果根本没人受骗上当,这部影片也不是什么名导执导。

    导演布莱恩·海格兰德此前最出名的作品,就是参与编剧了《洛城机密》。

    这次他执导《骑士传说》,也是集导演和编剧为一身。

    虽然这部影片蹭热度,制作方向也因为《魔戒》而有了多次的改编。

    两部影片的竞争关系不大,《魔戒:双塔奇兵》已经进入依靠时间来累积票房的阶段。

    但影片质量确实一般,最终这周只拿到1650万美元票房,位居周票房第四位。

    事实证明,《魔戒:双塔奇兵》也确实是一部惹不起的电影,已经连续三周蝉联北美周票房冠军了。

    不过很快,《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艾伯特就无情的揭穿了事实。

    如果真的是小吉伯特杀手,《珍珠港》就应该和《魔戒:双塔奇兵》正面碰撞,而不是如同懦夫一般的逃跑。

    对希斯·莱吉尔可惜的一点就是,如果他出演的是《魔戒》的莱戈拉斯,他已经是全球当红影星了。

    这部《珍珠港》上映的时候,《魔戒:双塔奇兵》已经在北美上映第四周了。

    但这可是《魔戒》系列电影,上一部全球票房超过十二亿美元,谁都不想再碰到续作,然后撞得个头破血流。

    虽然《魔戒:双塔奇兵》是上映的第四周,虽然《珍珠港》是首周,但是媒体对迈克尔·贝不吝啬赞誉。

    没有人责怪迈克尔·贝,尽管他曾经凭借《绝世天劫》,在小吉伯特的《黑客帝国》冲击下活了下来,还取得了不错的票房。

    《***》更是给迈克尔·贝送上了小吉伯特杀手的称号,以表现迈克尔·贝在反小吉伯特上做出的贡献。

    不过影片主演希斯·莱吉尔倒是迷倒了不少女性影迷。他的笑容非常有魅力,笑起来很好看。

    所以迈克尔·奥维茨也没什么针对《魔戒:双塔奇兵》的举动,小吉伯特这边也没什么动作。

    影片中有一场比武大赛的戏份,现场观众齐声哼唱的居然是皇后乐队经典的《llrockyou》。

    那场面除了壮观,还有些说不出的惊悚和怪异,着实让人乐了一把。

    这部影片还有一个相当有趣的点,作为一部讲述中世纪的影片,导演所采用的配乐几乎都是现代摇滚乐。

    不过《骑士精神》不是本周最受关注的影片,在这个周末,由国际艺术家公司打包运作,环球影业发行的《珍珠港》终于上映。

    再火爆的电影,上映到第四周热度也不可避免的下降,这很正常。

    此前为了躲开《魔戒:双塔奇兵》,《珍珠港》非常聪明的逃跑了。

    对部分颜值党影迷来说,哪怕是为了看希斯·莱吉尔的笑容,去电影院一趟也是值得的。

    所以在这周,《珍珠港》以万美元,力压《魔戒:双塔奇兵》万美元的票房,成为本周的票房冠军。

    当然,这也说明了迈克尔·贝相当理智。或者说迈克尔·奥维茨,马丁·鲍勃,包括环球影业在内,都相当的理智。

    虽然《珍珠港》取得了本周的票房冠军,一些媒体也给予迈克尔·贝不小的赞誉。但是对《珍珠港》这部影片,媒体就没那么客气了。

    《洛杉矶商报》评价影片:“电影乏善可陈,闷得进入电影院的观众都要因其淡而无味而在电影院内睡了三个小时。”此前水军抹黑《魔戒:双塔奇兵》的时候,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不好看,在电影院内睡了三个小时。”

    没想到,《珍珠港》上,真的有人在电影院里睡了三个小时。

    《纽约邮报》则评价道:“入场观众请选通道旁座位,绝对上至少两次厕所,或许此片应叫《闷呀、闷呀、闷呀》。”

    《华尔街日报》则毫不留情:“《珍珠港》像漫画般无深度,松散的故事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变成一场愚蠢交响乐。”

    而《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艾伯特在批评了迈克尔·贝本人之后,又批评了《珍珠港》。

    “《珍珠港》一段无趣陈旧的爱情,连战争场面的处理也没深度。

    半个多小时的飞机炸舰艇、爆炸场面、尸首空中飞及人们逃避攻击,毫无意思。

    那只是可怕的屠杀,无以至于感动或娱乐观众。”

    而在imdb上,关于《珍珠港》点赞最高的一条影评是这样写的:

    “《珍珠港》是一部被硬拉成3小时的影片,是关于在1941年12月7日,岛国人的偷袭是怎样来充当一个美式三角恋爱的陪衬。

    它最主要的噱头是长达40分钟的累赘的特效制作,穿插着一个老套得让人昏倒的爱情故事。

    这部影片导演拙劣,缺乏想象力和独创精神,虽然出了电影院可能还记得几句台词,但绝非源自敬仰之情。”

    确实,影片的三角恋很老套,而且很无聊。

    其实《泰坦尼克号》同样讲述了一个老套的爱情故事,但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讲故事的手段,比迈克尔·贝高明了不少。

    所以有影迷评价,如果影片让詹姆斯·卡梅隆或者小吉伯特来拍,或许没那么糟糕。

    但现在,除了一开始凭借导演迈克尔·贝和主演本·阿佛莱克的号召力取得一定的票房之外,影片可以说遭遇了口碑上的全面失败。

    反应到票房上,就是周五单日票房最高,其后一天不如一天。

    也幸好《魔戒:双塔奇兵》已经是四周了,就连《怪物史莱克》都已经第三周了。

    否则《珍珠港》休想拿到任何一个票房冠军,根本没这个可能。

    到这个时候公众才发现,迈克尔·贝小吉伯特杀手这个称号显得名不副实。

    也确实,这个称号是《***》强行给迈克尔·贝挂上的,而这家报纸一直是反小吉伯特先锋。

    因为影片质量确实堪忧,口碑不佳,于是《珍珠港》在进入次周之后票房滑落速度很快。

    而《魔戒:双塔奇兵》也因为《珍珠港》的不给力,继续维持自己强势的票房走势。

    一个很有趣的点,《珍珠港》女主凯特·贝金赛尔曾经拒绝了小吉伯特的邀请,小吉伯特原本打算邀请她出演伊欧玟这个角色,

    但是凯特·贝金赛尔最终选择了《珍珠港》女主的角色,伊欧玟一角最终落到了伊丽莎白·班克斯手里。

    没有开上帝视角的情况下,凯特·贝金赛尔的决定其实可以理解,大部分人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一个是女主角,一个是群戏的配角,怎么都是女主角赚。

    而且《珍珠港》又是一部商业大片,在制作规模上丝毫不弱于《魔戒系列》,所以凯特·贝金赛尔的选择也很正常。

    她唯一没有料到的点就是,号称小吉伯特杀手的迈克尔·贝,居然把《珍珠港》给玩砸了,导致她变成了媒体口中的笑话,反面例子。

    但其实真的不怪她,电影是什么样的,演员说了是不算的,有时候导演说了也不一定算。

    要怪,就只能怪凯特·贝金赛尔还是没有足够信任小吉伯特,否则一个配角都足以让她成名。

    但现在,这个成名的机会给到了伊丽莎白·班克斯。

    《洛杉矶日报》评价凯特·贝金赛尔在《珍珠港》里的表演,非常像妮可·基德曼。

    然而就算是妮可·基德曼本人,也是抱着小吉伯特大腿,出演了《魔戒》里凯兰崔尔女王一角,才摆脱了票房毒药的称号。

    凯兰崔尔女王在第二部的戏份,还不如伊欧玟多呢!

    所以只能说机会稍纵即逝,演员每一次选择都要慎重。从目前来看,小吉伯特绝对比迈克尔·贝要靠谱。

    毕竟爆炸贝只能玩爆炸,而爆炸吉已经到另外一个层次了。

    目前影片的imdb评分已经恢复正常,评分稳定在分,仅次于《肖申克的救赎》和《教父1》。

    小吉伯特的影迷还可惜,如果不是大量的水军打差评,影片说不定就排在imdb榜上第一名了。

    实际上在一开始水军攻击之后,小吉伯特立马反应过来,利用自己imdb网站股东的身份,让imdb控制了水军的抹黑。

    但水军的攻击毕竟是全方位的,不只是imdb这一个平台,所以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北美过去四周后,《魔戒:双塔奇兵》已经在北美砍下亿美元票房,相当出色的一个成绩。

    而影片在海外的威力不减,随着放映规模的增大,本周海外砍下2亿1300万美元的票房,毫无悬念的获得了本周全球票房冠军。

    也因此,在北美第四周结束后,影片的全球票房已经来到了亿美元的水平。

    全球媒体都在惊呼《魔戒:双塔奇兵》所创造的票房神话,《魔戒》横扫全球,没有一合之敌,堪称暑期档霸主。

    很多电影学者都在研究《魔戒》系列的成功,分析导演小吉伯特,吹捧这部电影。

    《魔戒》一众主演绝对先想不到,一开始出演影片,最后会取得这样的成绩,真的太意外了。

    但实际上,在第一部取得成功之后,《魔戒:双塔奇兵》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续集电影,却有和续集电影一般的待遇。

    此外,整个五月份电影市场上都没有什么强力的影片上映。

    就连被寄予厚望的《珍珠港》,也在第四周之后遭遇滑铁卢,不敌《魔戒:双塔奇兵》。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今年是小吉伯特入行十周年。

    小吉伯特用十年累积的声望,建立起了自己响亮的招牌。

    不说忠实的影迷,哪怕那些普通的影迷,不常去电影院的观众,只要听说影片是小吉伯特执导的,就会潜意识的认为影片是一部好片。

    这就是十年积累下来的口碑,虽然他拍摄的影片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但至少符合大部分观众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