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小说网 > 我在淮北种橘树 > 第二十四章 后事

第二十四章 后事

    房门外,丫鬟侍女们的哭声停了下来。

    他们都是附近山村里的孤女,要么就是没饭吃,要么就是家中没人,从小就被老人接到了府上养着,最懂老人的脾气。

    老人笑得很开心。

    那便不必哭了,该为他高兴才是。

    站在后面的陈青微微叹了口气。

    从她拒绝老人带话的请求开始,就知道是这么个结果,不过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读书人,读书人……就是太过讲道理了些。

    挨几刀换个媳妇儿其实不亏的,就是弟弟这两天恐怕走不得了。

    自己却不能耽误。

    陈青去几个房间将车队的人都叫了起来,不顾他们的疑问,执意连夜离开了桃映山庄。

    好在天要亮了,这段路也还算太平。

    ……

    翌日下午。

    方圆是在一个满堂流苏的房间里醒过来的。

    床被是大红的,上面绣着并蒂莲花。

    方圆本能的感觉到不对劲,从床上蹦了起来。

    还好屋里没人,方圆这才松了一口气。

    染血的白衣已经被换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月白色的睡衣,绸缎料子,很舒服。

    方圆大窘,着急忙慌的找衣服穿,可找遍了房里也没有可供换上的衣服,自己的行囊还在西厢客房的客堂里呢。

    门被推开了。

    衣服外套了麻衣的少女托着一套白衣走了进来。

    那是自己行囊里临走时先生送的儒家白衣,看来是少女去取来的。

    方圆张开口,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甚至不知道该叫什么,只能怔怔的看着她。

    少女的眼眶还有些红肿,看上去像两只水蜜桃一样,显得颇为憔悴,不知为何,方圆觉得自己的心仿佛被牵动了一下。

    说实在的,昨晚之所以这么做更大成分是权宜之计。

    方圆叹了一口气,接过李令月手中的白衣套在身上,然后牵起她的手,道:“走吧,我去拜一拜。”

    李令月点点头,强自露出笑颜,道:“你叫我月儿姐吧,我比你大,不是吗?”

    方圆没有说话,牵着她慢慢的走到院里,身上的伤口上了药已经好了许多,这就要感谢小虺给他吃下的蛟珠了。

    管家失魂落魄的坐在灵堂边上的椅子上,连两人到来都没有发现。

    倒是一路上,丫鬟侍女们都低声喊着小姐姑爷。

    昨夜屋里的话所有人都听见了。

    方圆没有答应也没有反驳,而是牵着李令月在棺木前的蒲团上连拜三拜。

    李令月终于忍不住,低低的啜泣起来。

    方圆看着她憔悴疲惫的双眼,叹着气将她抱了了起来,送回绣楼上先前自己醒来房里,而后将她轻轻放在床上,除去绣鞋后为她盖好了被子,吞吞吐吐的道:“老庄……你爹……咳咳,老人家的事我来办,你睡一会儿吧。”

    李令月忍不住笑了起来。

    其实爹爹是笑着走的,他终于可以见到娘了。

    她点了点头,紧紧握着方圆粗糙的大手睡了过去。

    梦里有笑意。

    方圆愁眉苦脸的一只手撑着下巴,另一只手却抽不出来。

    这事儿整的……

    父亲母亲不知道,橘子不知道,先生也不知道……

    大逆不道嘛这不是!

    但不可否认的是,方圆心中还是感觉到一份安宁。

    握着自己的小手松开了些,看来是睡熟了。方圆轻轻抽出手,将被子的开口按了下去,想要摸摸她的脸,但又有些胆怯,于是收回手将四周的纱窗全部合上后才走出房门。

    少女气愤地撅起嘴,片刻后又睡熟了。

    老人家新丧,还有很多事情要料理。

    现在的自己,不可能做到置身事外,还好先生交代的事时间很是充裕,不至于赶不到。

    方圆独自来到灵堂,朝着昨夜见过的管家道:“大叔,姐姐他们呢?”

    管家这才抬起头,站起来躬身道:“姑爷叫我老钱就好,陈姑娘他们平明时就走了,她留了一封信,小姐拿走了。”

    方圆点了点头,道:“钱叔,将奠帖发到镇上去吧,若是有人愿来拜祭你就安排下去。”

    老管家悲戚的道:“今天上午,镇上的人大多都来拜祭过了。”

    方圆叹了口气道:“老人家与人为善,会有福报的。”

    老管家绷不住老泪纵横,道:“姑爷,小姐以后就交给你了,你千万不要慢待了她。”

    方圆点点头,道:“我为老人家守灵,你去歇会儿吧,我后面要带月儿姐走,庄子还要靠你料理,莫要累坏了身体。”

    老管家执意守在这里。

    方圆没有办法,只能无奈的摇摇头,披上麻衣跪了下来。

    老管家昨夜是见过这位新姑爷身上的伤的,看他跪下来,不由得有些安慰。

    老爷,你选的女婿确实不错的。

    方圆则是内心复杂的给面前的铜盆里添着纸钱。

    他觉得怎么着也该回去一趟,父亲母亲不在,起码也要给先生说一声才是,哪怕他目前没有成婚的打算。

    但先生交代的事情却还没有做好,此时回去不像话。

    唉!

    这道理讲得……

    一言难尽。

    还有老人家说的那个读书人,究竟是谁呢?

    方圆真不觉得自己是那个贵人,山里孩子一个,给父母打碑都还要靠砍柴烧炭来攒钱,哪里像个贵人样嘛。

    相比之下,王兄才更像那个贵人。

    同为少年,方圆打心眼儿里觉得自己不管是卖相家世还是本事上都比他差了一大截。

    跪了很久,绣楼里亮起了烛光。

    方圆艰难地站起身,揉了揉大腿后对着老管家道:“钱叔,你先守着,月儿姐醒了,厨房在哪里?我去给他做些吃的。”

    老管家连忙起身摆手,道:“姑爷,不行的,你是读书人,哪有亲自下厨的道理,我叫丫鬟们去做就好。”

    方圆笑了笑,挥手道:“没事的,我是小山村里出来的,不讲究这些,她们也都一天没休息了,都歇歇吧。”

    老管家只得点点头,道:“姑爷跟我来吧。”

    厨房不远,老管家带到后便回了灵堂。

    桃映山庄的厨房很大,毕竟每一顿都要做几十个人的饭菜,自然就小不到哪儿去。

    各种菜也很齐全,方圆认识的基本上都有,不认识的就更多了。

    方圆左思右想,还是拣了几颗辣子,从装肉的大盘子里削了一条瘦肉,决定做一盘辣子炒肉,一来是自己这菜炒得最好,再就是这菜开胃,月儿姐一天没吃饭,吃点这个再好不过了。

    方圆娴熟的淘米洗菜切肉,然后找到戳了小孔的竹筒子蹲在灶孔前吹起火来。

    这是他做得最精熟的事情。

    浓烟袅袅,少年忙碌的身影在其中穿梭,如同穿花蝴蝶一般。

    揉着睡眼的麻衣少女眨了眨眼睛,一股脑跳到方圆背上,双手环在他的脖子上,道:“小哭包,你还会做饭啊?”

    方圆感受到后背的温暖和耳边的香甜热气,不由得身体一僵。

    他想轻轻挣脱,身上轻盈的李令月却怎么都晃不下来,方圆一手锅铲一手锅盖,苦笑道:“快下来,糊了。”

    她摇摇头,道:“我不。”

    方圆只能带着她的身体炒起菜来,锅里的菜不少,尤其是辣子,李令月被熏得直掉眼泪,这才松开手道:“眼睛痛。”

    方圆无奈的把她带到厨房一边,轻轻地吹了吹她的眼睛。

    李令月脸上泛起笑意,飞快的在少年脸上啄了一下,然后扭过少年的身体推着他往灶台前走,嘴里故意粗声粗气的道:“快炒菜,饿一天了。”

    “哦哦哦。”

    没反应过来的方圆楞楞的握着锅铲翻动锅里的菜。

    背后的少女早已粉颊晕红。

    菜很快出锅了,满满两大盘子。

    方圆端起其中一个盘子,盛了一碗饭,讷讷道:“我给钱叔送过去。”

    李令月趴在灶台前看着一盘菜,挥挥手,道:“去吧去吧。”

    方圆再回来时,李令月正站在灶前端着饭碗看着盘子流口水,但就是没动筷子,看到方圆回来才眼前一亮,道:“你可回来了,吃饭吃饭。”

    方圆愕然道:“你等我做什么?饿了就先吃呗。”

    少女白了他一眼,道:“一起吃嘛!”

    方圆从灶前抽出板凳,道:“吃吧吃吧,大户人家就是讲究!”

    李令月乐不可支的夹起菜送到嘴里,眼睛眯了起来,道:“小哭包,你做的菜好吃哦,以后不让丫鬟做了,你给我做怎么样?”

    方圆微微摇头,道:“我们过两日就要走的。”

    李令月大大咧咧的道:“没事啊,我跟你一起去,你路上做给我吃。”

    方圆还是摇头。

    “我家就在隔壁的怒溪镇,我送你去见先生,然后我一个人走。”

    少女觉得手里的饭菜顿时不香了。

    “小哭包,姐姐可是要走江湖去的,我跟你去!”

    方圆继续摇头。

    “不行的,听姐姐说前面的路很危险,我自己都护不住,带上你就更不行了。”

    李令月这才满意的笑起来,大口大口的刨饭。

    “反正我要去,你可管不住我!”

    方圆愕然不已。

    ……

    心行城的小院里。

    恢复了本性的美妇人坐在竹椅上,背靠着一块铁板,手里挥着竹条,苦口婆心的劝着女儿做饭,每劝一句,手上的竹条就起伏一次。

    “学不学?”

    膝盖上的小姑娘哇哇大叫。

    “不学不学!就是不学!手会变粗的!方圆方圆,快来救你妹妹!”

    男人皱着眉头看着这一切。

    “随她去吧,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是你自己说的嘛?再说了,小姑娘扛个门板大的菜刀,有碍观瞻!”

    美妇人横了他一眼,然后对着膝盖上的小姑娘道:“喊方圆有什么用?你要是不学,娘就把别人许给方圆给你当大嫂,以后方圆就不能给你做饭了,看你吃什么去?”

    小姑娘哭哭啼啼的跳了起来,抓起那块铁板。

    原来是把菜刀。

    白袍男人不住的摇头。

    ……